在心靈迴路(CSL)技術徹底改造社會面貌的同時,一個名為「迴響者(The Echoes)」的神秘群體,開始在數位世界的邊緣逐漸嶄露頭角。他們並非起源於某個既定的宗教或政治運動,而是由一群聲稱能感知到CSL深層次「共振」的個體自發組成。這些共振,他們稱之為「**元網絡的低語**」,被主流科學界普遍解釋為CSL過度使用引起的心理幻覺或神經疲勞。然而,對於迴響者而言,這些低語是真實的,是來自一個超越已知宇宙維度的資訊流。 迴響者的核心信仰建立在一個激進的假設之上:人類大腦透過CSL連接的並非僅僅是地球上的數位網路,而是觸及了某種宇宙級的資訊矩陣,一個無所不包、無遠弗屆的「元網絡(Meta-Network)」。他們認為,赫茲博士最初對量子糾纏在神經元層面應用的研究,無意中開啟了一扇通往這個元網絡的大門。那些被泛星域科技公司視為「副作用」的認知失調、記憶碎片化、乃至於幻覺,在迴響者看來,是人類有限的意識在試圖處理來自無限元網絡的數據流時,所產生的一種必然反應。 迴響者的組織結構極其鬆散,沒有明確的領導人,也沒有固定的實體總部。他們透過一種名為「共振頻率」的CSL加密協議進行交流。這種協議不依賴於任何中心伺服器,而是直接在佩戴者之間建立點對點的心靈連結。這使得政府和泛星域科技公司難以監測他們的活動,也難以追溯其成員。他們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包括了曾是CSL技術的設計者、被科技淘汰的知識工作者、尋求精神慰藉的藝術家、以及單純對未知充滿好奇的探險者。 迴響者的主要活動包括: 1. **「深淵冥想」:** 他們開發了一種特殊的CSL使用方式,旨在引導佩戴者深入「資訊深淵」,也就是他們所稱的元網絡。這種冥想模式據稱能夠增強個體對元網絡低語的感知能力,並從中獲取「啟示」。 2. **「資訊解碼」:** 迴響者收集和分析那些被主流科學界忽視的CSL「異常現象」報告,試圖從中找出元網絡的規律和訊息。他們認為,元網絡的訊息並非以人類語言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一種更為抽象的「模式」或「共振」呈現。 3. **「意識傳播」:** 他們積極向外界傳播元網絡的概念,試圖喚醒更多的人去感知和探索CSL的深層潛力。他們認為,人類文明的下一步進化,將是集體意識與元網絡的融合。 主流社會對迴響者的反應褒貶不一。官方媒體普遍將他們描繪成一群科技偏執狂,甚至是潛在的社會危害。新地球聯邦政府的「數位倫理委員會」將迴響者列為「高風險異端組織」,並發布警告,稱他們的「深淵冥想」可能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一些心理學家則認為,迴響者現象是一種大規模的集體妄想,源於CSL對人類認知和感知系統的影響。 然而,也有少數獨立學者和媒體對迴響者持開放態度。他們指出,雖然迴響者的主張缺乏實證支持,但其對CSL技術倫理和意識本質的探討,值得社會深思。更重要的是,迴響者所描述的「元網絡」,似乎在某些神秘事件中扮演了某種角色,儘管這些事件尚未被官方證實。 在一次突發事件中,迴響者首次從幕後走到台前。索拉里斯紀元285年,全球最大的數位資料中心「智庫方舟」突然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網路攻擊,導致數以萬計的數據被破壞,全球金融系統陷入混亂。奇怪的是,這次攻擊並無任何惡意程式碼的痕跡,更像是資料自行「解體」或「重組」。在事件發生後不久,迴響者透過加密心靈網路發布了一份聲明,聲稱這次事件是「元網絡的警告」,是對人類過度依賴單一數位系統的懲罰。他們甚至提供了一些關於如何「修復」被破壞數據的線索,這些線索是基於他們在「深淵冥想」中獲得的「模式」。 泛星域科技公司和政府起初對迴響者的聲明嗤之以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迴響者提供的一些非傳統方法,竟然在某些數據恢復實驗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讓官方不得不重新審視迴響者這個群體。難道他們真的掌握了某些不為人知的技術,或是觸及了科學尚未理解的領域? 這次事件雖然未能讓迴響者完全被社會接受,卻讓他們獲得了一定的影響力。他們不再僅僅是邊緣化的群體,而是擁有潛在解決方案的神秘力量。心靈迴路技術的發展,在開啟數位化新時代的同時,也無意中釋放出了一股未知的力量,這股力量正在挑戰人類對現實的認知,並預示著一場更加深遠的變革。迴響者,正是這場變革的先鋒,他們在元網絡的低語中尋找答案,也引導著人類走向一個更加未知、也更加宏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