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input
stringlengths 6
1.61k
| output
stringlengths 7
1.46k
|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足厥阴肝经有所谓 㿗疝 以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是因为农历三月,地支为辰,厥阴。三月阳气方长,阴气尚存,阴邪积聚于中,循厥阴肝经发病,故发生阴囊肿大疼痛及妇女少腹肿的症状。
所谓腰脊痛不能俯仰的,是因为三月阳气振发,万物荣华繁茂,然尚有余寒,人体应之,故出现腰脊疼痛而不能俯仰的症状。
所谓 㿗癃疝 、皮肤肿胀的,也是因为阴邪旺盛,以致厥阴脉胀闭不通,故发生前阴肿痛、小便不利以及肤胀等病。
所谓病甚则咽干热中的,是因为三月阴阳相争而阳气胜,阳胜产生内热,热邪循厥阴肝经上逆入喉,故出现咽喉干燥的症状。 | 古文:厥阴所谓㿗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㿗疝少腹肿也。
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俛而不仰也。
所谓㿗癃疝膺胀者,曰阴亦盛而脉胀不通,故曰㿗癃疝也。
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有一种心下的腹部胀满的病,早晨吃了饭,晚上就不能再吃,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叫 鼓胀 病。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可用鸡矢醴来治疗,一剂就能见效,两剂病就好了。
黄帝说:这种病有时还会复发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饮食不节制,所以病有时复发。
这种情况多是正当疾病将要痊愈时,而又复伤于饮食,使邪气复聚于腹中,因此鼓胀就会复发。
黄帝说:有一种胸胁胀满的病,妨碍饮食,发病时先闻到腥臊的气味,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头目眩晕,时常大小便出血,这种病叫什么名字?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岐伯说:这种病的名字叫 血枯 ,得病的原因是在少年的时候患过大出血的病,使内脏有所损伤,如果这样的人不知自我养护,在醉后肆行房事,使肾气竭,肝血伤,所以月经闭止而不来。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用什么方法使其恢复呢?
岐伯说:用四份乌贼骨,一份茜草,二药混合,用麻雀蛋浆调和做成药丸,大小如小豆,每次服五丸,饭前服药,用鲍鱼汁送服。这个方法可以通利肠道,补益损伤的肝脏。
黄帝说:病有小腹坚硬盛满,按压上下左右都很坚硬像有根,这是什么病呢?
可以治疗吗?
岐伯说:病的名字叫 伏梁 。
黄帝说:伏梁是怎样引发的呢?
岐伯说:小腹腔内充满大量脓血,居于肠胃之外,不能治愈,诊治每因切按而致死。
黄帝说:为什么呢?
岐伯说:伏梁病发的部位,在肚脐以下为小腹及二阴,切按则使脓血下出;在肚脐以上是胃脘部,切按则上迫胃脘,出横膈,使胃脘发生内痈。
此为根深蒂固的久病,故难治疗。 | 古文: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
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
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
复以何术?
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
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鬲,侠胃脘内痈。
此久病也,难治。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一般地说,这种病生在脐上的为逆症,生在脐下的为顺症,不可切按,以防其夺命。
关于本病的治法,在《刺法》中有所论述。
黄帝说:有人身体臀部、大腿、小腿部位都发肿,且环绕脐部疼痛,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说:病的名字也叫 伏梁 ,这是由于受到风寒所致。
风寒之气充溢于大肠而留着于肓膜,肓膜的根源在脐下气海穴,所以绕脐而痛。
这种病不可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发生小便涩滞不利的病。
黄帝说:先生屡次说患 热中 、 消中 病的,不能吃肥甘厚腻的食物,也不能用芳香类药草和金石类药物,因为金石药物能使人发癫,芳草药物能使人发狂。
患热中、消中病的,多是富贵之人,现在如禁止他们吃肥甘厚味,则不适合他们的心理,不使用芳草、金石药物,又治不好他们的病,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
我愿意听听你的意见。岐伯说:芳草药物气多香窜,金石药物气多猛悍,这两类药物的性能都是急疾坚劲的,若非性情和缓的人,不可以服用这两类药物。
黄帝说:富贵之人不可以服用这两类药物,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因为这种人平素嗜食肥甘厚腻而生内热,热气本身是剽悍的,药物的性能也是这样,两者遇在一起,恐怕会损伤人的脾气,脾属土而恶木,所以服用这类药物,在甲、乙日肝木主令时,病情就会更加严重。
黄帝说:好。
有人患胸肿、颈痛、胸腹胀满,这是什么病呢?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岐伯说:病名叫 厥逆 。
岐伯说:这种病如果用艾灸便会失音,用针刺、砭石就会发狂,必须等到阴阳之气上下相合,才能进行治疗。 | 古文: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论在《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
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瘨,芳草发狂。
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热气慓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属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帝曰:善。
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
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岐伯曰:灸之则瘖,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上本为阳,阳气又逆于上,重阳在上,则有余于上,若再用灸法,是以火助火,阳气更加亢盛耗损阴液,阴液不能滋养喉咙就会发生失音;若用砭石、针刺,阳气随刺外泄会导致阳气亏虚,阳气无法滋养心神就会发狂;必须在阳气从上下降,阴气从下上升,阴阳二气交并以后再进行治疗,才可以获得痊愈。黄帝说:好。
妇女怀孕且要生产是如何知道的呢?
岐伯说:月经绝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黄帝说: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阳脉是主热证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
若人迎之脉,一倍于寸口脉,是病在少阳;二倍于寸口,是病在太阳;三倍于寸口,是病在阳明,从阳明传入于阴经。
病在三阳则发热头痛,病在三阴则腹部胀满,所以病人有腹胀和头痛的症状。黄帝说:好。 | 古文: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帝曰:善。
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
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
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䐜胀而头痛也。帝曰:善。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五运相互交和主岁,太过不及交替为用,我已经知道了。
六气分治一年中,主管司天在泉,其气来时是怎样的?
岐伯再拜而回答说:问的多么英明啊!
这是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人体的机能活动是与天地变化相适应的。
黄帝道:人体与司天在泉之气相适应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这是受自然规律所主宰的,是一般医生疑惑难明的。
黄帝说:请问是何道理?
岐伯说:厥阴司天,气从风化;少阴司天,气从热化;太阴司天,气从湿化;少阳司天,气从火化;阳明司天,气从燥化;太阳司天,气从寒化。
根据客气所临的脏位,来确定其疾病。
黄帝道:在泉之气的气化是怎样的?
岐伯说:与司天同一规律,间气也是如此。
黄帝道:间气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分司在司天和在泉之左右的,就叫做间气。
黄帝道:与司天在泉有何分别?
岐伯说:司天在泉主岁之气,主管一年的气化,间气之气,主一步的气化。
黄帝道:很对!
一岁之中气化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岁运为苍化,间气为动化;少阴司天年为热化,在泉为苦化,岁运不司气化,间气为灼化;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间气为柔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岁运为丹化,间气为明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岁运为素化,间气为清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岁运为玄化,间气为藏化。 | 古文: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
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
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
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帝曰:愿闻其道也。
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
以所临藏位,命其病者也。
帝曰:地化奈何?
岐伯曰: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帝曰:间气何谓?
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
帝曰:善。
岁主奈何?
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所以作为一个治病的医生,必须明了六气所司的气化,以及五味、五色的产生与五脏之所宜,然后才可以对气化的太过、不及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有了头绪。
黄帝道:厥阴在泉而从酸化,我早就知道了。
风的气化运行又怎样呢?
岐伯说:风气行于地,这是本于地之气而为风化,其他火湿燥寒诸气也是这样。
因为本属于天的,是天之气,本属于地的,是地之气,天地之气相互通化合,六节之气分而后万物才能生化。
所以说:要谨慎地察侯气宜,不可贻误病机。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道:主治疾病的药物怎样?
岐伯说:根据岁气来采备其所生化的药物,则药物就不会有所遗略了。
黄帝道:为什么要采备岁气所生化的药物?
岐伯说:因其能得天地精专之气,故气全而力厚。
黄帝说:司岁运的药物怎样?
岐伯说:司岁运的药物与主岁的药物相同,然而有太过不及的区别。
黄帝说:不属司岁之气生化的药物,又怎样呢?
岐伯说:其气散而不专。所以非司岁和司岁的药物相较,形质虽同,却有等级上的差别,气味有厚薄之分,性能有躁静之别,疗效有多少的不同,药力所及也有浅深之异。
就是这个道理。黄帝说:主岁之气伤害五脏,应当怎样来说明?
岐伯说:以脏气所不胜之气来说明,就是这个问题的要领。
黄帝说:怎样治疗?
岐伯说:司天之气淫胜于下的,以其所胜之气来平调之;在泉之气淫胜于内的,以其所胜之气来治疗之。
黄帝说:很好。
负气平和之年怎样呢?
岐伯说:仔细观察阴阳病变之所在,来加以调整,达到平衡为目的。正病用正治法,反病用反治法。 | 古文: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
风化之行也,何如?
岐伯曰:风行于地,所谓本也,余气同法。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
帝曰:其主病何如?
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帝曰:先岁物何也?
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
帝曰:司气者何如?
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
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帝曰:岁主藏害何谓?
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帝曰:善。
平气何如?
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说:先生说观察阴阳之所在来调治,医论中说人迎和寸口脉相应,象牵引绳索一样大小相等的,称为平脉。那么阴脉所在寸口应该怎样?
岐伯说:看主岁是南政还是北政,就可以知道了。
黄帝道:我希望全面了解这个道理。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脉不应;太阴在泉,则左脉不应。
南政的年份,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脉不应;太阴司天,则左脉不应。
凡是寸口脉不应的,尺寸倒候或复其手就可以见了。
黄帝说:尺部之候怎样?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三阴在泉,则寸部不应;三阴司天,则尺部不应。
南政的年份,三阴司天,则寸部不应;三阴在泉,则尺部不应。左右脉是相同的。
所以说:能掌握其要领的,用很少的语言就可以介绍完了,如果不知其要领,就会茫无头绪。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道:很对。
司天在泉之气,淫胜于内而发病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厥阴在泉之年,风气淫盛,则地气不明,原野昏暗不清,草类提早结实。
人们多病洒洒然振栗恶寒,时喜伸腰呵欠,心痛而有撑满感,两侧胁里拘急不舒,饮食不下,胸膈咽部不利,食入则呕吐,腹胀,多嗳气,得大便或转矢气后觉得轻快好像病情衰减,全身沉重。
少阴在泉之年,热气淫盛,川泽中阳气蒸腾,阴处反觉清明。
人们多病腹中时常鸣响,逆气上冲胸脘,气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眼模糊,齿痛,目下肿,恶寒发热如疟状,少腹疼痛,腹部胀大。 | 古文: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
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
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
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帝曰:尺候何如?
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
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
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帝曰:善。
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
岐伯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
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
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气候温热,虫类迟不伏藏。太阴在泉之年,草类提早开花,湿气淫盛,则崦谷之间昏暗浑浊,黄色见于水位,与至阴之气色相交合。
人们多病饮邪积聚,心痛,耳聋,头目不清,咽喉肿胀,喉痹,阴病而有出血症状,少腹肿痛,小便不通,气上冲头痛,眼如脱出,项部似拔,腰象折断,大腿不能转动,膝弯结滞不灵,小腿肚好像裂开样。
少阳在泉之年,火气淫盛,则郊野烟明,时寒时热。
人们多病泄泻如注,下痢赤白,少腹痛,小便赤色,甚则血便。其余症候与少阴在泉之年相同。
阳明在泉之年,燥气淫盛,则雾气清冷昏暗。
人们多病喜呕,呕吐苦水,常叹息,心胁部疼痛不能转侧,甚至咽喉干,面暗如蒙尘,身体干枯而不润泽,足外侧反热。
太阳在泉之年,寒气淫盛,则天地间凝肃惨栗。
人们多病少腹疼痛牵引睾丸、腰脊,向上冲心而痛,出血,咽喉痛,颔部肿。
黄帝说:对。
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凡是在泉之气,风气太过而侵淫体内的,主治用辛凉,辅佐用苦味,用甘味来缓和肝木,用辛味来散其风邪;热气太过而侵淫体内的,主治用咸寒,辅佐用甘苦,以酸味收敛阴气,用苦药来发泄热邪;湿气太过而侵淫体内的,主治用苦热,辅佐用酸淡,用苦味药以燥湿,用淡味药以渗泄湿邪;火气太过而侵淫体内的,主治用咸冷,辅佐用苦辛,以酸味药收敛阴气,以苦味药发泄火邪;燥气太过而侵淫体内的,主治用苦温,辅助用甘辛,以苦味泄下;寒气太过而侵淫体内的,主治用甘热,辅助用苦辛,用成以泻水,用辛味以温润,以苦味来巩固阳气。 | 古文: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则埃昏岩谷,黄反见黑,至阴之交。
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膕如结,如别。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
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少阴同候。
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
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慄。
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
帝曰:善。
治之奈何?
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道:对。
司天之气的变化又怎样呢?
岐伯说:厥阴司天,风气淫胜,则天空尘埃昏暗,云物扰动不宁,寒季行春令,流水不能结冰,蛰虫不去潜伏。人们多病胃脘,心部疼痛,上撑两胁,咽膈不通利,饮食不下,舌本强硬,食则呕吐,冷泻,腹胀,便溏泄,瘕,小便不通,病的根本在脾脏。
如冲阳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少阴司天,热气淫胜,则天气郁热,君火行其政令,热极则大雨将至。人们多病胸中烦热,咽喉干燥,右胁上胀满,皮肤疼痛,寒热,咳喘,唾血,便血,衄血,鼻塞流涕,喷嚏,呕吐,小便为色,甚则疮疡,浮肿,肩、背、臂、臑以及缺盆等处疼痛,心痛,肺胀,腹胀满,胸部胀满,气喘咳嗽,病的根本在肺脏。
如尺泽脉绝,多属不治的症。
太阴司天,湿气淫胜,则天气阴沉,乌云满布,雨多反使草木枯槁。人们多病浮肿,骨痛阴痹,阴痹之病按之不知痛处,腰脊头项疼痛,时时眩晕,大便困难,阳痿,饥饿而不欲进食,咳唾则有血,心悸如悬,病的根本在肾脏。
如太溪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少阳司天,火气淫胜,则温热之气流行,秋金之令不平。人们多病头痛,发热恶寒而发疟疾,热气在上,皮肤疼痛,色变黄赤,传于里则变为水病,身面浮肿,腹胀满,仰面喘息,泄泻暴注,赤白下痢,疮疡,咳嗽吐血,心烦,胸中热,甚至鼻流涕出血,病的根本在肺脏。
如天腑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 古文:帝曰:善。
天气之变何如?
岐伯曰: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
冲阳绝,死不治。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怫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
尺泽绝,死不治。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胕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则有血,心如悬,病本于肾。
太谿绝,死不治。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胕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
天府绝,死不治。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阳明司天,燥气淫胜,则树木繁荣推迟,草类生长较晚。筋骨发生变化,大凉之气使天气反常,树木生发之气被抑制而郁伏于下,草类的花叶均现焦枯,应该蛰伏的虫类反而出动。人们多病在肤胁疼痛,寒凉清肃之气感受之后则为疟疾,咳嗽,腹中鸣响,暴注泄泻,大便稀溏,心胁突然剧痛,不能转侧,咽喉干燥,面色如蒙尘,腰痛,男子癫疝,妇女少腹疼痛,眼目昏昧不明,眼角疼痛,疮疡痈痤,病的根本在肝脏。
如太冲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太阳司天,寒气淫胜,则寒气非时而至,水多结冰,如遇戊癸火运炎烈,则有暴雨冰雹。人们多病血脉变化于内,发生痈疡,厥逆心痛,呕血,便血,衄血,备塞流涕,善悲,时常眩晕仆倒,胸腹满,手热,肘臂挛急,腋部肿,心悸甚,胸胁胃脘不舒,面赤目黄,善嗳气,咽喉干燥,甚至面黑如炲,口渴欲饮,病的根本在心脏。
如神门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所以说,由脉气的搏动,可以测知其脏气的存亡。 | 古文: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鶩溏,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颓疝,妇人少腹痛,目昧眥,疡疮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
太冲绝,死不治。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挛,掖肿,心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
神门绝,死不治。
所谓动气知其藏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司天之气,风气淫胜,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味缓其急,以酸味泻其邪;热气淫胜,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味收敛阴气;湿气淫胜,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味药燥湿,以淡味泄湿邪如湿邪甚于上部而有热,治以苦味温性之药,佐以甘心,汗解法恢复其常态而止;火气淫胜,治以咸冷,佐以苦甘,以酸味收敛阴气,以苦味药发泄火邪,以酸味药复其真气,热淫与火淫所胜相同;燥气淫胜,治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味下其燥结;寒气淫胜,治以辛热,佐以苦甘,以咸味药泄其寒邪。
黄帝:对!
本气不足而邪气反胜所致之病,应当怎样治疗?
岐伯说:风气在泉,而反被清气胜的,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味药平之;热气在泉,而寒气反胜的,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味药平之;湿气在泉,而热气反胜的,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味药平之;或握在泉,而寒气反胜的,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味药平之;燥气在泉,而热气反胜的,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味之药平之;以冷热平和为方制所宜;寒气在泉,而热气反胜的,治以咸冷,佐以甘心,以苦味药平之。
黄帝问道:司天之气被邪气反胜所致之病,应当怎样治疗? | 古文:岐伯曰: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帝曰:善。
邪气反胜,治之奈何?
岐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风气司天而清凉之气反胜的,治用酸温,佐以甘苦;热气司天而寒水之气反胜的,治用甘温,佐以苦酸辛;湿气司天而热气反胜的,治用苦寒,佐以苦酸;火气司天而寒气反胜的,治用甘热,佐以苦辛;燥气司天而热气反胜的,治用辛寒,佐以苦甘;寒气司天而热气反胜的,治用咸冷,佐以苦辛。
黄帝道:六气偏胜引起人体发病等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厥阴风气偏胜,发为耳鸣头眩,胃中翻腾混乱而欲吐,胃脘横鬲处寒冷;大风屡起,倮虫不能滋生,人们多病胠胁气滞,化而成热,则小便黄赤,胃脘当心处疼痛,上支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疼痛,利下赤白,病甚则呕吐,咽膈之间阁塞不通。
少阴热气偏胜,则病心下热,常觉饥饿,脐下有动气上逆,热气游走三焦;炎暑到来,树木因之流津,草类因之枯萎,人们病呕逆,烦躁,胜部胀满而痛,大便溏泻,传变变成血痢。
太阴热湿偏胜,火气郁于内则蕴藏酿成疮疡,流散在外则病生于胠胁,甚则心痛,热气阻格在上部,所以发生头痛,喉痹,项强;单纯由于湿气偏胜而内郁,寒迫下焦,痛于头顶,牵引至眉间,胃中满闷;多雨之后,湿化之象方始出现,少腹满胀,腰臀部重而强直,妨碍入房,时时泄泻如注,足下温暖,头部沉重,足胫浮肿,水饮发于内而浮肿见于上部。 | 古文:岐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燥火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帝曰:六气相胜奈何?
岐伯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大风数举,倮虫不滋,胠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鬲咽不通。
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齐下反动,气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
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独胜则湿气内郁,寒迫下焦,痛留顶,互引眉间,胃满,雨数至,燥化乃见,少腹满,腰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头重,足胫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少阳火气偏胜,热气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易饥饿,耳痛,小便赤色,易惊,谵妄;暴热之气消烁津液,草萎枯,水干涸,介虫屈伏,人们少腹疼痛,下痢赤白。
阳明燥金偏胜,则清凉之气发于内,左胠胁疼痛,大便溏泄,内则咽喉窒塞,外为臑疝;大凉肃杀之气施布,草木之花叶改色,有毛的虫类死亡,人们病胸中不舒,咽喉窒塞而咳嗽。
太阳寒气偏胜,凝潥之气时至,有非时之冰冻,羽类之虫延迟生化。发病为痔疮,疟疾,寒气入胃则生心病,阴部生疮疡,房事不利,连及两股内侧,筋肉拘急麻木,血脉凝滞,络脉郁滞充盈而色变,或为便血,皮肤因气血否塞而肿,腹中痞满,饮食减少,热气上逆,而头项巅顶脑户等处疼痛,目珠疼如脱出,寒气入于下焦,传变成为水泻。
岐伯说:厥阴风气偏胜致病,治用甘清,佐以苦辛,用酸味泻其胜气;少阴热气偏胜致病,治用辛寒,佐以苦咸,用甘味泻其胜气;太阴湿气偏胜致病,治用咸热,佐以辛甘,用苦味泻其胜气;少阳火气偏胜致病,治用辛寒,佐以甘咸,用甘味泻其胜气;阳明燥气偏胜致病,治用酸温,佐以辛甘,用苦味泻其胜气;太阳寒气偏胜致病,治用苦热,佐以辛酸,用咸味泻其胜气。
黄帝说:六气报复引起人体发病等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 | 古文: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消烁,草萎水涸,介虫乃屈,少腹痛,下沃赤白。
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颓疝,大凉肃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
太阳之胜,凝凓且至,非时水冰,羽乃后化,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食减,热反上行,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岐伯曰: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泄之。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帝曰:六气之复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厥阴风气之复,则发为少腹部坚满,腹胁之内拘急暴痛,树木倒卧,尘沙飞扬,倮虫不得繁荣;发生厥心痛,多汗,呕吐,饮食不下,或食入后又吐出,筋骨抽痛,眩晕,手足逆冷,甚至风邪入脾,食入痹阻不能消化,必吐出而后已。
如果冲阳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少阴火气之复,则懊侬烦热从内部发生,烦躁,鼻塞流涕,喷嚏,少腹绞痛;火势盛而燔的,咽喉干燥,大便时泄时止,动气生于左腹部而向上逆行于右侧,咳嗽,皮肤痛,突然失音,心痛,昏迷不省人事,继则洒淅恶寒,振栗寒战,谵语妄动,寒罢而发热,口渴欲饮水,少气,骨软萎弱,肠道梗塞而大便不通,肌肤浮肿,呃逆,嗳气;少阴火热之气后化,因此流水不会结冰,热气流行过甚,介虫不蛰伏,病多牖疹,疮疡,痈疽,痤,痔等外症,甚至热邪入肺,咳嗽,鼻渊。
如果天腑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太阴湿气之复,则湿气变化而大行,于是发生身体沉重,胸腹满闷,饮食不消化,阴气上逆,胸中不爽,水饮生于内,咳喘有声;大雨时常下降,洪水淹没了田地,鱼类游行于陆地,人们病友头顶痛而重,抽痛瘛疭更加厉害,呕吐,神情默默,口吐清水,甚则湿邪入肾,泄泻频甚而不止。
如果太溪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 古文: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
冲阳绝,死不治。
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少腹绞痛,火见燔,嗌燥,分注时止,气动于左,上行于右,咳,皮肤痛,暴瘖心痛,郁冒不知人,乃洒淅恶寒,振慄谵妄,寒已而热,渴而欲饮,少气骨痿,隔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赤气后化,流水不冰,热气大行,介虫不复,病疿胗疮疡,痈疽痤痔,甚则入肺,咳而鼻渊。
天府绝,死不治。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
太谿绝,死不治。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少阳热气之复,则大热将至,干燥灼热,介虫亦死亡。病多惊恐瘛疭,咳嗽,衄血,心热烦躁,小便频数,怕风,厥逆之气上行,面色如蒙浮尘,眼睛因而瞤动不宁,火气内生则上为口糜,呕逆,吐血,便血,发为疟疾,则恶寒鼓栗,寒极转热,咽喉部干槁,渴而善饮,小便变为黄赤,少气,脉萎弱,气蒸热化则为水病,传变成为浮肿,甚则邪气入肺,咳嗽,便血。
如果尺泽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阳明燥气之复,则清肃之气大行,树木苍老干枯,兽类因之多发生疫病。人们的疾病生于胠胁,燥气偏于左侧,善于叹息,甚则心痛痞满,腹胀而泄泻,呕吐苦水,咳嗽,呃逆,烦心,病在膈中,头痛,甚则邪气入肝,惊骇,筋挛。
如果太冲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太阳寒气之复,则寒气上行,水结成雨与冰雹,禽类因此死亡。
人们的病是心胃生寒气,胸膈不宽,心痛痞满,头痛,容易伤悲,时常眩仆,纳食减少,腰臀部疼痛,屈伸不便,地裂坼,冰厚而坚,阳光不温暖,少腹痛牵引睾丸并连腰脊,逆气上冲于心,以致唾出清水或呃逆嗳气,甚则邪气入心,善忘善悲。
如果神门脉绝,多属不治的死症。
黄帝道:应该如何治疗? | 古文: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枯燥燔,介虫乃耗,惊瘛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瘛,火气内发,上为口麋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恶寒鼓慄,寒极反热,嗌络焦槁,渴引水浆,色变黄赤,少气脉萎,化而为水,传为胕肿,甚则入肺,咳而血泄。
尺泽绝,死不治。
阳明之复,清气大举,森木苍干,毛虫乃厉,病生胠胁,气归于左,善太息,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惊骇筋挛。
太冲绝,死不治。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雨冰,羽虫乃死。
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头痛善悲,时眩仆,食减,腰反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坚,阳光不治,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噫,甚则入心,善忘善悲。
神门绝,死不治。
帝曰:善,治之奈何?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厥阴复气所致的病,治用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其邪,以甘缓其急;少阴复气所致的病,治用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其邪,以酸味收敛,辛苦发散,以成耍坚;太阴复气所致的病,治用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其邪、燥其湿、渗其湿;少阳复气所致的病,治用成冷,佐以苦辛,以咸味哭坚,以酸味收敛,以辛苦发汗,发汗之药不必避忌热天,但不要触犯温凉的药物,少阴复气所致的病,用发汗药物时与此法相同;阳明复气所致的病,治用辛温,佐以苦甘,以苦味渗泄,以苦味通下,以酸味补虚;太阳复气所致的病,治用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味坚其脆弱。
凡治各种胜气复气所致之病,寒的用热,热的用寒,温的用清,清的用温,气散的用收敛,气抑的用发散,燥的使用润泽,急的使用缓和,坚硬的使用柔软,脆弱的使用坚固,衰弱的补,亢盛的泻。用各种方法安定正气,使其清静安宁,于是病气衰退,各归其类属,自然无偏胜之害。
这是治疗上的基本方法。黄帝道:对。
气有上下之分,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身半以上,其气有三,是人身应天的部分,所以是司天之气所主持的;身半以下,其气亦有三,是人身应地的部分,所以是在泉之所主持的。
用上下来指明它的胜气和复气,用气来指明人身部位而说明疾病。 半 就是指天枢。
所以上部的三气胜而下部的三气都病的,以地气之名来命名人身受病的脏气;下部的三气胜而上部的三气都病的,以天气之名来命名人身受病的脏气。 | 古文:岐伯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軟之。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軟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帝曰:善。
气之上下,何谓也?
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
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
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以上所说,是指胜气已经到来,而复气尚屈伏未发者而言;若复气已经到来,则不能以司天在泉之名以区别之,当以复气的情况为准则。
黄帝说:胜复之气的运动,有一定的时候吗?
到时候是否一定有胜复之气呢?
岐伯说:四时有一定的常位,而胜复之气的有无,却不是必然的。
岐伯说:初之气至三之气,司天之气所主,是胜气常见的时位;四之气到终之气,是在泉气之所主,是复气常见的时位。
有胜气才有复气,没有胜气就没有复气。
黄帝道:对。
复气已退而又有胜气发生,是怎样的?
岐伯说:有胜气就会有复气,没有一定的次数限制,气衰减才会停止。
因之复气之后又有胜气发生,而胜气之后没有相应的复气发生,就会有灾害,这是由于生机被伤的缘故。
黄帝说:复气反而致病,又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复气所至之时,不是它时令的正位,与主时之气不相融洽。所以大复其胜,而反被主时之气所胜,因此反而致病。这是指火、燥、热三气来说的。
黄帝说:治疗之法怎样?
岐伯说:六气之胜所致的,轻微的随顺它,严重的制止它;复气所致的,和缓的平调它,暴烈的削弱它。
都宜随着胜气来治疗其被抑伏之气,不论其次数多少,总以达到和平为目的。这是治疗的一般规律。黄帝道:对。
客气与主气的胜复是怎样的?
岐伯说:客气与主气二者之间,只有胜没有复。
黄帝道:其逆与顺怎样区别?
岐伯说:主气胜是逆,客气胜是顺,这是自然规律。
黄帝说:客气与主气相胜所致之病是怎样的?
岐伯说:厥阴司天,客气胜则病耳鸣,振掉,眩晕,甚至咳嗽;主气胜则病胸胁疼痛,舌强难以说话。 | 古文: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
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
气有必乎?
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
岐伯曰: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复之常也。
有胜则复,无胜则否。
帝曰:善。
复已而胜何如?
岐伯曰: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
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
帝曰:复而反病何也?
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胜之,故反病也,所谓火燥热也。
帝曰:治之何如?
岐伯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
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
帝曰:善。客主之胜复奈何?
岐伯曰:客主之气,胜而无复也。
帝曰:其逆从何如?
岐伯曰:主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
帝曰:其生病何如?
岐伯曰: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少阴司天,客气胜则病鼻塞流涕,喷嚏,颈项强硬,肩背部闷热,头痛,神疲无力,发热,耳聋,视物不清,甚至浮肿,出血,疮疡,咳嗽气喘;主气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撑胀满。
太阴司天,客气胜则病头面浮肿,呼吸气喘;主气胜则病胸腹满,食后胸腹闷乱。
少阳司天,客气胜则病赤疹发于皮肤,以及赤游丹毒,疮疡,呕吐气逆,喉痹,头痛,咽喉肿,耳聋,血溢,内症为瘛疭;主气胜则病胸满,咳嗽仰息,甚至咳而有血,两手发热。
阳明司天,清气复胜而有余于内,则病咳嗽,衄血,咽喉窒塞,心鬲中热,咳嗽不止,出现吐白血就会死亡。
太阳司天,客气胜则病胸闷不畅,流清涕,感寒就咳嗽;主气胜则病咽喉中鸣响。
厥阴在泉,客气胜就患大关节不利,在内就发生痉挛僵直抽搐,在外就发生动作不便的现象;主气胜就患筋骨摇动强直,腰腹经常疼痛。
少阴在泉,客气胜就患腰痛,尻、股、膝、髀、腨、胻、足等部位都不舒服,无规律地灼热而酸,浮肿不能久立,二便变色;主气胜就患逆气上冲,心痛生热,膈部诸痹都可出现,病发于胠胁,汗多不藏,四肢因之而致厥冷。
太阴在泉,客气胜,就发生足痿之病,下肢沉重,二便不能正常,湿留下焦,就发为濡泻以及浮肿隐曲之疾;主气胜就会寒气上逆、痞满,饮食不多,甚至发生疝痛之病。
少阳在泉,客气胜就患腰腹痛,恶寒,甚至二便色白;主气胜就会热反上行而侵犯到心部、心痛生热,格拒于中,呕吐,其他各种症候与少阴在泉所致者相同。 | 古文: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暝,甚则胕肿血溢,疮疡咳喘;主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
太阴司天,客胜则首面胕肿,呼吸气喘;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
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熛疮疡,呕逆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瘛瘲;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主胜则喉嗌中鸣。
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腰腹时痛。
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足病,瞀热以酸,胕肿不能久立,溲便变;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鬲中,众痹皆作,发于胠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
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少阳在泉,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少阴同候。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阳明在泉,客气胜则清凉之气扰动于下,少腹坚满,屡次便泻;主气胜就患腰重腹痛,少腹部生寒气,在下大便溏泻,寒气逆于肠胃,上冲胸中,甚则气喘不能久立。
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就会腰、尻疼痛,屈伸感到不便,股、胫、足、膝中疼痛。
岐伯说:上冲的抑之使下,陷下的举之使升,有余的泄其实,不足的补其虚,再佐以有利的药物,调以恰当的饮食,使主客之气平和,而适和其寒温。客主同气的,是胜气偏甚,可逆而折之;若客主异气的,当视其偏强偏弱之气从而调之。
黄帝道:治寒用热,治热用寒,主客气相同的用逆治,相反的用从治,我已经懂得了。
然而对于五行补泄的正味来说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厥阴风木主气所致的,就用酸味泄之,用辛味补之;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所致的,就用甘味泄之,用咸味补之;太阴湿土主气所致的,就用苦味泄之,用甘味补之;阳明燥金主气所致的,就用辛味泄之,用酸味补之;太阳寒水主气所致的,就用咸味泄之,用苦味补之。
厥阴客气为病,补用辛味,泄用酸味,缓用甘味;少阴客气为病,补用咸味,泄用甘味,收用咸味;太阴客气为病,补用甘味,泄用苦味,缓用甘味;少阳客气为病,补用咸味,泄用甘味,软坚用咸味;阳明客气为病,补用酸味,泄用辛味,泄下用苦味;太阳客气为病,补用苦味,泄用咸味,坚用苦味,润用辛味。
这都是为了疏通腠理,引致津液,宣通阳气啊。
黄帝道:听说阴阳各有三,这是什么道理? | 古文: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主胜则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鶩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
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己知之矣。
其于正味何如?
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軟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
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这是因为阴阳之气有多有少,它的功用也各不相同。
黄帝道:阳明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太阳、少阳二阳合明,所以称为阳明。
黄帝道:厥阴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太阴、少阴之气交尽,所以称为厥阴。
黄帝道:气有多少的不同,病有盛衰的不同,治法有应缓应急的不同,处方有大小的不同,希望听听划分它们的依据是什么。
岐伯说:邪气有高下之别,病有远近之分,症状表现,有在里在外之异,所以治法就需要有轻有重,总而言之,以药力达到病所为准则。
《大要》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是奇方之法;君药二味,臣药四味,是偶方之法;君药二味,臣药三味,是奇方之法;君药二味,臣药六味,是偶方之法。
病在近所用奇方,病在远所用偶方;发汗之剂不用奇方,攻下之剂不用偶方;补上部、治上部的方制宜缓,补下部、治下部的方制宜急;气味迅急的药物其味多厚,性缓的药物其味多薄,方制用药要恰到病处,就是指此而言。
如果病所远,而在中道药的气味就已缺乏,就当考虑食前或食后服药,以使药力达到病所,不要违背这个规定。
所以平调病气的规律是:如病所近,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小;如病所远,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大。
方制大的,是药的味数少而量重;方制小的,是药的味数多而量轻。
味数多的可至九味,味数少的仅用到二味。
用奇方而病不去,就用偶方,这叫做重方;用偶方而病仍不去,就用反佐之药以顺其病情来治疗,这就属于反用寒、热、温、凉的药来治疗了。
黄帝道:病生于本的,我已经明白了。
病生于标的怎样治疗呢? | 古文: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帝曰:阳明何谓也?
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帝曰:厥阴何也?
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约奈何?
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
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
大则数少,小则数多。
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
生于标者,治之奈何?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与本病相反的,就可知道这是标病。在治疗时不从本病着眼,那就明白了治标的方法。
黄帝道:六气的胜气,怎样诊察呢?
岐伯说:这要趁六气到来的时候观察。
清肃之气大来,是燥气之胜,燥胜则风木受邪,肝病就发生了。
热气大来,是火气之胜,火偏胜则金燥受邪,肺病就发生了。
寒气大来,是水气之胜,水偏胜则火热受邪,心病就发生了。
湿气大来,是土气之胜,土偏胜则寒水受邪,肾病就发生了。
风气大来,是木气之胜,木胜则上湿受邪,脾病就发生了。
这些都是所谓感邪而生病的。
如果正当岁气不足之年,则邪气更甚;如主时之气不和也使邪气更甚;遇月廓空的时候也使邪气更甚。
以上三种情况,如果再感受邪气,病就很危险了。
凡是有了胜气,相继而来的必定是报复之气。
黄帝道:六气到来时,脉的体象如何?
岐伯说:厥阴之气到来,其脉就应表现为弦;少阴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钩;太阴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沉;少阳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大而浮;阳明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短而涩;太阳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大而长。
气至而脉和是正常的,气至而脉太盛的是病,气至而脉相反的是病,气至而脉不至的是病,气未至而脉已至的是病,若阴阳之气变易而脉象交错的就很危险了。
黄帝道:六气的标本,变化不同,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六气有从本化的,有从标本的,有不从标本的。
岐伯说:少阳太阴从本化,少阴太阳既从本又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其中气。 | 古文: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
岐伯曰:乘其至也。
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
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
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
重感于邪,则病危矣。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帝曰:其脉至何如?
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濇,太阳之至,大而长。
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
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
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从本的,是因为病邪生于本气。从标从本的,是因为病的发生有从本的,也有从标的。从中气的,是因为病的发生基于中气。
黄帝道:脉象从而病相反的,如何诊断呢?
岐伯说:脉至与症状相一致,但按之不鼓动而无力的,这就不是真正阳病,各种阳证阳脉都是这样。
黄帝道:凡是阴证而相反的,其脉象怎样?
岐伯说:脉至与病症相一致,但按之鼓指而极盛的,这就不是正阴病。
所以各种疾病的起始,有发生于本气的,有发生于标气的,有发生于中气的。在治疗上有治其本气而得愈的;有治其标气而得愈的,有治其中气而得愈的,也有标气本气兼治而得愈的。有逆其势而治愈的,有从其情而治愈的。
逆,是逆病之情,在治疗上是正治顺治。
若顺治,表面虽似顺,其实却是逆。
所以说:知道标与本,在临证时,就能没有危害,明白逆治顺治的道理,就尽管施行治疗而无须询问,就是这个意思。
不知道这些道理,就不能谈诊断,却足以扰乱经气。
所以《大要》上说:庸医沾沾自喜,以为所有病症都已知道了,但一结合临证,他谈论热证尚未终了,寒病征象又开始显现出来了,他不懂得同是一气而所生病变不同,于是心中迷惑,诊断不清,扰乱了经气,就是这个意思。
标本的道理,简要而应用极广,从小可以及大,通过一个例子可以明白一切病的变化。 | 古文: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
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
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
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逆,正顺也。
若顺,逆也。
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
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所以明白了标与本,就容易治疗而不会发生损害;观察属本还是属标,就可使病气调和。明确懂得六气胜复的道理,就可以作为一般医生的榜样,同时对于天地变化之道也就完全了解了。黄帝道:胜气、复气的变动,有早有晚,情况怎样?岐伯说:所谓胜气,胜气到来时人已经病了,而病气蓄积的时候,复气就已经萌发了。那复气,在胜气终了时它乘机而起,得其时位,就会加剧。胜气或轻或重,复气有少有多,胜气平和,复气也就平和,胜气虚,复气也虚,这是天气变化的常规。黄帝道:胜复的发作,有时并不恰合它的时位,有的后于时位而来,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这是因为六气的发生变化,都有衰和盛的不同。
寒暑温凉盛衰的作用,表现就在四维。
所以阳气的发动,开始于温暖而极盛于暑热,阴气的发动,开始于清凉而极盛于寒冽,春夏秋冬的气候,各有差别。
所以《大要》上说:春天的温暖,发展而为夏天的暑热,秋天的清肃,发展而为冬天的凛冽。谨慎按照四维的变化,侦察其气候的回归,这样,可以见到气的终了,可以知晓气的开始。
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道:四时气候的变迁,它的差别有常数吗?
岐伯说:大概是三十天的光景。
黄帝道:其脉的相应,都是什么?
岐伯说:差分之脉见于脉象,与正常的相同,只不过在判断时,将所差的时数去掉而已。
《脉要》说:春脉毫无沉象,夏脉毫无弦象,冬脉毫无涩象,秋脉毫无数象,叫做四时之气闭塞。
沉而太过的是病脉,弦而太过的是病脉,涩而太过的是病脉,数而太过的是病脉,脉气乱而参差的是病脉,气已去而脉复见的是病脉,气未去而脉先去的是病脉,气去而脉不去的是病脉,脉与气相反的是死脉。 | 古文: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
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
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
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
此之谓也。
帝曰:差有数乎?
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
帝曰:其脉应皆何如?
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
《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濇,秋不数,是谓四塞。
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所以说四时之气相互联系,各有其职,就像秤砣与秤杆一样,缺一不可。
阴阳之气,清静时就会生化安宁,变动时就会产生疾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道:什么是幽明?
岐伯说:两阴之气都尽就称做幽;两阳之气相合就称为明。幽明的配合,成为寒暑的不同。
黄帝道:分至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气来叫做至,气去叫做分,气至之时其气是相同的,气分之时其气是不相同的,这就是天地的一般规律。
黄帝道:你说春秋之气开始于前,冬夏之气开始于后,这我已经知晓了。
但是六气往复运动,主岁之气又变换无常,其补泄的方法应怎样?
岐伯说:司天在泉,上下都有所主,应该随其所利而用补泄,考虑适宜的药物就是治疗的要点。左右间气的治法与此相同。
《大要》说:少阳主岁,先用甘药,后用咸药;阳明主岁,先用辛药,后用酸药;太阳主岁,先用咸药,后用苦药;厥阴主岁,先用酸药,后用辛药;少阴主岁,先用甘药,后用咸药;太阴主岁,先用苦药,后用甘药。
辅以有利的药物,资助其生化之机,这样就算是适应了六气。
黄帝道:大凡各种疾病,都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化与变,医书里说,盛就应该泄,虚就应该补。
我把这些方法教给医生,而医生运用后还不能收到十全十美的效果。我想使这些重要的理论得到普遍的运用,能够收到桴鼓相应的效果,治疗疾病好像拔去肉中刺,洗去污浊一样,使一般医生能够达到工巧神圣的程度,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仔细观察疾病的法则,不违背调和六气的原则,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 古文: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
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帝曰:幽明何如?
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帝曰:分至何如?
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
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
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
《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
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汙,工巧神圣,可得闻乎?
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道:希望听您说说病机是什么。
岐伯说:凡是风病而发生的颤动眩晕,都属于肝;凡是寒病而发生的筋脉拘急,都属于肾;凡是气病而发生的烦满郁闷,都属于肺;凡是湿病而发生的浮肿胀满,都属于脾;凡是热病而发生的视物昏花,肢体抽搐,都属于火;凡是疼痛、搔痒、疮疡,都属于心;凡是厥逆,二便不通或失禁,都属于下焦;凡是患喘逆呕吐,都属于上焦;凡是口噤不开,寒战、口齿叩击,都属于火;凡是痉病颈项强急,都属于湿;凡是气逆上冲,都属于火;凡是胀满腹大,都属于热;凡是躁动不安,发狂而举动失常的,都属于火;凡是突然发生强直的症状,都是属于风邪;凡是病而有声如肠鸣,在触诊时,发现如鼓音的,都属于热;凡是浮肿、疼痛、酸楚,惊骇不安,都属于火;凡是转筋挛急,排出的水液浑浊,都属于热;凡是排出的水液感觉清亮、寒冷,都属于寒;凡是呕吐酸水,或者突然急泄而有窘迫的感觉,都属于热。
因此《大要》说:要谨慎地注意病机,了解各种症状的所属,有五行之邪要加以推求,没有五行之气也要加以推求,如果是盛要看为什么盛,如果是虚要看为什么虚。一定得先分析五气中何气所胜,五脏中何脏受病,疏通其血气,使其调和畅通,而归于平和,这就是所谓疾病的机理。
黄帝道:药物五味、阴阳的作用是怎样的? | 古文: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辛、甘味的药性是发散的,属阳;酸、苦味的药性是涌泄的,属于阴;咸味的药性也是涌泄的,所以属阴;淡味的药性是渗泄的,所以也属阳;这六种性味的药物,其作用有的是收敛,有的是发散,有的是缓和,有的是迅急,有的是干燥,有的是濡润,有的是柔软,有的是坚实,要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来使用,从而调和其气,使之归于平和。
黄帝道:有病不是调气所能治好的,应该怎样治疗?
有毒的药和无毒的药,哪种先用,哪种后用?
希望听听这些道理。
岐伯说:用有毒的药,或用无毒的药,要以能治病为准则,然后根据病情来决定剂量的大小。黄帝道:请你讲讲方制。
岐伯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这是小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这是中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九味,这是大剂的组成。
病属于寒的,要用热药;病属于热的,要用寒药。病轻的,就逆着病情来治疗;病重的,就顺着病情来治疗;病邪坚实的,就减少它;病邪停留在体内的,就驱除它;病属劳倦所致的,就温养它;病属气血郁结的,就加以舒散;病邪滞留的,就加以攻击;病属枯燥的,就加以滋润;病属急剧的,就加以缓解;病属气血耗散的,就加以收敛;病属虚损的,就加以补益;病属安逸停滞的,要使其畅通;病属惊怯的,要使之平静。或升或降,或用按摩,或用洗浴,或迫邪外出,或截邪发作,或用开泄,或用发散,都以适合病情为佳。
黄帝道:什么叫做逆从?
岐伯说:以热治热,服药宜凉,以寒治寒,服药宜温,补药治中满,攻药治下泄。 | 古文: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軟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
有毒无毒,何先何后?
愿闻其道。
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帝曰:请言其制。
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帝曰:何谓逆从?
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要制伏其主病,但必先找出致病的原因。反治之法,开始时药性与病情之寒热似乎相同,但是它所得的结果却并不一样,可以用来破除积滞,可以用来消散坚块,可以用来调和气血,可使疾病得到痊愈。
黄帝道:有六气调和而得病的,应怎样治?
岐伯说:或用逆治,或用从治,或主药逆治而佐药从治,或主药从治而佐药逆治,疏通气机,使之调和,这是治疗的正道。
黄帝道:对病的内在外在都该怎样治疗?
岐伯说:病从内生而后至于外的,应先调治其内;病从外生而后至于内的,应先调治其外;病从内生,影响到外部而偏重于外部的,先调治它的内部,而后治其外部;病从外生,影响到内部而偏重于内部的,先调治它的外部然后调治它的内部;既不从内,又不从外,内外没有联系的,就治疗它的主要病症。
黄帝道:讲得好!
火热之气来复,就使人恶寒发热,好像疟疾的症状,有的一天一发,有的间隔数天一发,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这是胜复之气相遇的时候有多有少的缘故。
阴气多而阳气少,那么发作的间隔日数就长;阳气多而阴气少,那么发作的间隔日数就少。
这是胜气与复气相互逼迫,盛衰互为节制的道理。
疟疾的原理也是同样。黄帝道:论中曾说,治寒病用热药,治热病用寒药,医生不能废除这个规矩而变更治疗方法。
但是有些热病服寒药而更热的,有些寒病服热药而更寒的,这寒热两种病俱在,反又引起新病,应该怎么治呢?
岐伯说:凡是用寒药而反热的,应该滋阴,用热药而反寒的,应该补阳,这就是求其属类的治疗之法。 | 古文: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
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帝曰:善。
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
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
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
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
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道:服寒药而反热,服热药而反寒,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只治其偏亢之气,所以有相反的结果。
黄帝道:有的不是治了偏亢之气也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问得真细致啊!
这是不治偏嗜五味的一类。
五味入胃以后,各归其所喜的脏器,所以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咸味先入肾,积之日久,便能增加各该脏之气,这是五味入胃后所起气化作用的一般规律。
脏气增长日久而形成过胜,这是导致相反的原因。
黄帝道:制方有君臣的分别,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主治疾病的药味就是君,辅佐君药的就是臣,供应臣药的就是使,不是上中下三品的意思。
黄帝道:三品是什么意思?
岐伯说:所谓三品,是用来说明药性有无毒的。
岐伯说:调治病气的方法,必须分别阴阳,确定其属内属外,各按其病之所在,在内的治其内,在外的治其外,病轻的调理它,较重的平治它,病势盛的就攻夺它。
或用汗法,或用下法,这要分辨病邪的寒、热、温、凉,根据病气的所属使之消退,这要随其所利。谨慎地遵从如上的法则,就会万治万全,使气血平和,确保天年。
黄帝说:讲得好。 | 古文: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
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不治五味属也。
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
帝曰:三品何谓/
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
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帝曰:善。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坐于明堂,召见雷公问道:你懂得医学的道理吗?
雷公回答说:我诵读医书不能完全理解,有的虽能粗浅的理解,但不能分析辨别,有的虽能分析辨别,但不能深入了解其精奥,有的虽能了解其精奥,但不能但不能加以阐发和应用。所以我的知识,只足以治疗一般官吏的病,不足以治疗侯王之疾。
我很希望你能给我关于树立天之度数,如何合之四时阴阳,测日月星辰之光等方面的知识,以进一步阐发其道理,使后世更加明了,可以上通于神农,并让这些精确的道理得到发扬,其功可以拟二皇。黄帝说:好。
不要忘掉,这些都是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互应和的道理,就医学而言,必须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知人事,才能长久流传下去,用以教导群众,也不致发生疑惑,只有这样的医学论篇,才能传于后世,而作为宝贵的遗产。
雷公说:请把这些道理传授给我,以便背诵和理解。
黄帝说:你没听说过有《阴阳传》这部书吗?
雷公说:不知道。
黄帝说:三阳之气,主护卫人一身之表,以适应天气的变化,若人之上下经脉的循行失其常度,则内外之邪相合而病至,必使阴阳有所偏盛而为害。
雷公说: 三阳莫当 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黄帝说:所谓三阳独至,实为三阳之气合并而至,并至则阳气过盛,其病来疾如风雨,犯于上则发为头癫部疾病,犯于下则发为大小便失禁的漏病。 | 古文: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
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帝曰:善!
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輸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
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
曰:不知。
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
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由于这种病变化无常,外无明显的气色变化等症状可察,内无一定的征象可以预期,其病又不符合于一肌的发病规律,所以在诊断时,也就无法记录分辨其病变的属上属下。雷公说:我治疗这类病,很少治愈,请你详尽解释一下,以解除我的疑惑。黄帝说:三阳是及盛之阳,若三阳之气积并而至,则发而为惊,病起讯如疾风,病至猛如霹雳,九窍皆因之闭塞,因阳气滂渍盈溢,而咽干喉塞。若并于阴,则为盛阳之气内薄于脏,病亦上下无常,如果迫于下,则发为肠澼。若三阳之气直冲心膈,使人坐而不得起,卧下觉得舒适,这是三阳积并而至之病。
由此而知,欲通晓人与天地相应的关系,必须知道如何辨别阴阳,极其上应于四时,下合地之五行等道理。
雷公说:对这些道理,明显的讲,我不能辨别,讲隐晦的,我更不能理解,请你再解释一下其中的精微,使我能更好地领会这一深奥的道理。
黄帝说:你受老师的传授,若不知与至道相合,反而会对老师的传授产生疑惑,我现在告诉你知道的要点。
若人患病伤及了五脏,筋骨日渐瘦削,如果像你所说的那样不能辨别,世上的医学岂不失传了吗?
例如肾气将绝,则终日心中惋惋不安,欲静处不欲外出,更不欲频繁的人事往来。 | 古文: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
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
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
病伤五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
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取法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救治疾病的法则,怎样是顺从呢?
怎样是悖逆呢?
我想了解治法中的从逆和得失是怎么一会事。
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表现在时令气候,有生克衰旺的更迭变化,依据这些变化,可以测知疾病的死生,决定医疗的成败,进而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轻重的时间,以及死生的日期。
黄帝说:我想听你详尽地讲一讲。
岐伯说: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互为表里,春天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主治的时间。
甲乙属木,足少阳胆经主甲木,足厥阴肝经主乙木,所以肝胆旺日为甲乙。
肝在志为怒,怒则气急,甘味能缓急,故宜急食甘以缓之。
心属火,旺于夏,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主治的时间。
丙丁属火,手少阴心经主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主丙火,所以心与小肠的旺日为丙丁。
庚辛属金,手太阴肺经主辛金,手阳明大肠经主庚金,所以肺与大肠的旺日为庚辛。
肺主气,其性清肃,若气上逆则肺病,苦味能泄,故宜急食苦以泄之。
肾属水,旺于冬,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冬天是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的时间。
壬癸属水,足少阴肾经主癸水,足太阳膀胱经主壬水,所以肾与膀胱的旺日为壬癸。肾为水脏,喜润而恶燥,故宜急食辛以润之。如此可以开发腠理,运行津液,宣通五脏之气。
肝脏有病,在夏季当愈,若至夏季不愈,到秋季病情就要加重,如秋季不死,至冬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来年春季病即好转,但此时要注意千万不能遭受风邪。
患有肝病的人,愈于丙丁日,如果丙丁日不愈,到庚辛日病就加重,如果庚辛日不死,到壬癸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甲乙日病即好转。 | 古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
何如而逆?
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
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
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患肝病的人,在早晨的时候精神清爽,傍晚的时候病就加重,到半夜时便安静下来。
肝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病急用辛味以散之,若需要补,以辛味补之;若需要泻,以酸味泻之。
心脏有病,愈于长夏,若至长夏不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不死,到了明年的春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夏季病即好转,但此时要注意应禁忌温热食物,衣服也不能穿的太暖。
患有心病的人,愈于戊已日,如果戊已日不愈,到壬癸日病就加重,如果在壬癸日不死,到甲乙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丙丁日病即好转。
心脏有病的人,在中午的时候神情爽慧,半夜时病就加重,早晨时便安静了。
心病欲柔软,宜急食咸味以软之,若需要补,以咸味补之;若需要泻,以甘味泻之。
脾脏有病,愈于秋季,若至秋季不愈,到春季病就加重,如果在春季不死,到夏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长夏的时间病即好转,但此时要注意应禁忌吃温热性食物、饮食过饱、居湿地、穿湿衣等。
患有脾病的人,愈于庚辛日,如果在庚辛日不愈,到甲乙日加重,如果在甲乙日不死,到丙丁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戊已日病即好转。
患有脾病的人,在午后的时间精神清爽,日出时病就加重,傍晚时便安静了。
脾脏病需要缓和,甘能缓中,故宜急食甘味以缓之,若需要泻,用苦味泻之;若需要补,以甘味补之。
肺脏有病,愈于冬季,若至冬季不愈,到夏季病就加重,如果在夏季不死,至长夏时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秋季病即好转,但此时要注意应禁忌寒冷饮食及穿的太单薄。
患有肺病的人,愈于壬癸日,如果在壬癸日不愈,到丙丁日病就加重,如果在丙丁日不死,到戊已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了庚辛日,病即好转。 | 古文: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患有肺病的人,傍晚的时候精神爽慧,到中午时病就加重,到半夜时便安静了。
肺气欲收敛,宜急食酸味以收敛,若需要补,用酸味补之;若需要泻,用辛味泻之。
肾脏有病,愈于春季,若至春季不愈,到长夏时病就加重,如果在长夏不死,到秋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冬季病即好转,但此时要注意应禁食火烧烤的过热食物和穿着经过火烘干的衣服。
患有肾病的人,愈于甲乙日,如果在甲乙日不愈,到戊己日病就加重,如果在戊己日不死,到庚辛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状态,到壬癸日病即好转。
患有肾病的人,在半夜的时候精神爽慧,在一日当中辰、戌、丑、未四个气温转换的时辰病情加重,在傍晚时便安静了。
肾主秘藏,其气欲坚,宜急食苦味以坚之,若需要补,用苦味补之;若需要泻,用咸味泻之。
总之,邪气侵袭人体,都是以强凌弱,到了脏腑所生的时候病情就可以痊愈,到了脏腑被克制的时候病情就会加重,到了脏腑转旺的时间病情就稳定不变,到了脏腑旺盛的时间病情就会好转。但必须先明确五脏各自的平脉,然后才能推测疾病的轻重时间及死生的日期。
肝脏有病,则两肋下疼痛牵引少腹,使人多怒,这是肝气实的症状;如果肝气虚,则出现两目昏花而视物不明,两耳也听不见声音,多恐惧,好像有人要逮捕他一样。
针灸治疗时,取用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经穴。
如肝气上逆,则头痛、耳聋而听觉失灵、颊肿,应取厥阴、少阳经脉,刺其出血。
心脏有病,则出现胸中痛,肋部支撑胀满,肋下痛,胸膺部、背部及肩胛间疼痛,两臂内侧疼痛,这是心气实的症状。
心气虚的症状,则出现胸腹部胀大,肋下和腰部牵引作痛。 | 古文: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㶼热食、温炙衣。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
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针灸治疗时,取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经穴,并刺舌下之脉以出其血。
如病情有变化,与初起不同,刺委中穴出血。
脾脏有病,则出现身体沉重,易饥,肌肉痿软无力,两足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搐,脚下疼痛,这是脾气实的症状。
脾气虚的症状,则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化。
针灸治疗时,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刺其出血。
肺脏有病,则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出汗,尻、阴、股、膝、髀骨、足等部皆疼痛,这是肺气实的症状。
肺气虚的症状,则出现少气,呼吸困难而难于接续,耳聋,咽干。
针灸治疗时,取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外侧的经穴,以及足厥阴肝经内侧的经穴,刺其出血。
肾脏有病,则腹部胀大,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恶风,这是肾气实的症状。
肾气虚的症状,则出现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中不乐。
针灸治疗时,取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刺其出血。
肝合青色,宜食甘味,粳米、牛肉、大枣、葵菜都是属于味甘的。
心合赤色,宜食酸味,小豆、狗肉、李子、韭菜都是属于酸味的。
肺合白色,宜食苦味,小麦、羊肉、杏、薤白都是属于苦味的。
脾合黄色,宜食咸味,黑豆、猪肉、板栗、藿菜都是属于咸味的。
肾合黑色,宜食辛味,黄黏米、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的。
五味的功用:辛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缓急,苦味能坚燥,咸味能软坚。
药物的偏性可用来攻逐病邪,五谷用以充养五脏之气,五果帮助五谷以营养人体,五畜用以补益五脏,五菜用以充养脏腑。
气味和合而服食,可以补益精气。 | 古文: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
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
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这五类食物,各有辛、酸、甘、苦、咸的不同气味,各有利于某一脏气,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
在运用的时候,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结合五脏之气的偏盛偏衰等具体情况,各随其所宜而用之。 | 古文: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
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人体各经脉气血多少,是有一定的正常数量比例的:太阳经脉常多血少气,少阳经脉常少血多气,阳明经脉常多气多血,少阴经脉常少血多气,厥阴经脉常多血少气,太阴经脉常多气少血,这是先天给予正常人的气血数量比例。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这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
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这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间的表里配合关系。
当知道了疾病发生在十二经脉的那一条经脉,凡是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就是,必须先刺出其血,以减轻其病苦,再诊察其病情的虚实,然后泻其有余之实邪,补其不足的气血。
要想知道背部五脏俞穴的位置,先用草梗一根,度量两乳之间的距离,再从正中对折,另一草梗与前草梗同样长度,折掉一半之后,拿来支撑第一根草梗的两头,就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用它丈量病人的背部,使其一个角朝上,和脊背部大椎穴相平,另外两个角在下,其下边左右两个角所指部位,就是肺俞穴所在。
再把上角移下一度,放在两肺俞连线的中点,则其下左右两角的位置是心俞的部位。再移下一度,左角是肝俞,右角是脾俞。
再移下一度,左右两角是肾俞。
这就是五脏俞穴的部位,为针刺、艾炙的取穴方法。
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血脉,治疗时宜用针刺或艾炙。
形体安逸而精神也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肌肉,治疗时宜用针刺或砭石刮痧。
形体劳苦但精神很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筋膜,治疗时宜用热敷或导引。 | 古文: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
复下一度,肾之俞也。
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
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形体劳苦而精神又很苦恼的人,病多发生在咽喉部,治疗时宜用药物。
屡受惊恐的人,经络因气机紊乱而不通畅,病多为麻木不仁,治疗时宜用按摩和药酒。
刺阳明经,可以出血出气;刺太阳经,可以出血,而不宜伤气;刺少阳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太阴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少阴经,只宜出气,不宜出血;刺厥阴经,只宜出血,不宜伤气。 | 古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是谓五形志也。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在明堂里,雷公请教说:我接受了您传给我的医道,再教给我的学生,教的内容是经典所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然而他们在临症上,因有贤愚之别,所以未必能十全。
至于教的方法,是先告诉他们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等方面的问题,再叫他们回答所以然的道理,并向他们讲述贱富贵及人之形体的适从等,使他们通晓这些理论,再通过临症适当地运用,这些在过去我已经听您讲过了。
现在我还有一些愚陋的问题,在经典中找不到,想要请您解释一下。
黄帝说:你钻研的问题真是精深博大啊!
雷公请问说:有哭泣而泪涕皆出,或泪出而很少有鼻涕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黄帝说:在医经中有记载。
雷公又问:眼泪是怎样产生的?鼻涕是从哪里来的呢?
黄帝说:你问这些问题,对治疗上没有多大帮助,但也是医生应该知道的,因为他是医学中的基本知识。
心为五脏之专精,两目是它的外窍,光华色泽是它的外荣。所以一个人在心里有得意的事,则神气和悦于两目;假如心有所失意,则表现忧愁之色。
因此悲哀就会哭泣,泣下的泪水所产生的。水的来源,是体内积聚的水液;积聚的水液,是至阴;所谓至阴,就是肾藏之精。来源于肾精的水液,平时所以不出,是受着精的约制,是神,水火相互交感,神志俱悲,因而泪水就出来了。
所以俗语说:心悲叫做志悲,因为肾志与心精,同时上凑于目,所以心肾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而不传于肾志,肾志独悲,水失去了精的约制,故而泪水就出来了。
哭泣而涕出的,其故在脑,脑属阴,贿充于骨并且藏于脑,而鼻窍通于脑,所以脑髓渗漏而成涕。 | 古文: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
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
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
帝曰:大矣。
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
帝曰:在经有也。
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出也。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
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
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
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
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肾志是骨之主,所以泪水出而鼻涕也随之而出,是因为鼻涕泪是同类的关系。
涕之与泪,譬如兄弟,危急则同死,安乐则共存,肾志先悲而脑髓随之,所以涕随泣出而涕泪横流。
涕泪所以俱出而相随,是由于涕泪同属水类的缘故。
雷公说:你讲的道理真博大!
请问有人哭泣而眼泪不出的,或虽出而量少,且涕不随出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黄帝说:哭而没有眼泪,是内心上并不悲伤。
不出眼泪,是心神没有被感动;心神不感动,志亦不悲,心神与肾志相持而不能相互交感,眼泪怎么会出来呢?
大凡志悲就会有凄惨之意。凄惨之意冲动于脑,则肾志去目凄;肾志去目,则神不守精;精和神都离开了眼睛,眼泪和鼻涕才能出来。
你难道没有读过或没有想到医经上所说的话吗?厥则眼睛一无所见。
当一个人在厥的时候,阳气并走于上部,阴气并走于下部,阳并于上,则上部亢热,阴并与下则足冷,足冷则发胀。
因为一水不胜五火,所以眼目就看不见了。
所以迎风就会流泪不止的,因风邪中于目而流泪,是由于阳气内守于精,也就是火气燔目的关系,所以遇到风吹就会流泪了。
举一个比喻来说:火热之气炽甚而风生,风生而有雨,与这个情况是相类同的。 | 古文: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
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
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雷公曰:大矣。
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
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
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
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
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
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
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盲。
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
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有的温热病患者,汗出以后,随即又发热,脉象急疾躁动,其病势不仅没有因汗出而衰减,反而出现言语狂乱,不进饮食等症状,这叫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 阴阳交 ,阴阳交是死症。
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人所以能够出汗,是依赖于水谷所化生的精气,水谷精气旺盛,便能胜过邪气而出汗,现在邪气与正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能够得到汗出的是邪气退而精气胜,精气胜的应当能进饮食而不再发热。
再次发热是邪气引起的,汗是精气形成的,如今出汗后身体又立即发热的原因,是邪气胜过了精气。
不进饮食的病人,精气得不到继续补益而匮乏,这样就会无力抗邪而造成病邪留滞于体内,发展下去,病人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热论》中也曾说: 汗出而脉仍就躁乱盛大的,是死证。
现在其脉象不与出汗后的正常脉象相应,这是精气已经不能胜过邪气,死亡的征象已是很明显的了。
况且狂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神志失常是死证。
现在已出现了三种死证,却没有一点生机,病虽可能因汗出而暂时减轻,但终究是要死亡的。
黄帝说: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说:汗出而全身发热,是因感受了风邪;汗出而烦闷没有缓解,是由于下气上逆所致,病名叫 风厥 。
黄帝说:希望你能详尽地讲给我听。
岐伯说:足太阳膀胱经主管诸阳之气,主管人的一身之表,所以足太阳膀胱经首先感受风邪的侵袭。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表病则里必应之,足少阴肾经受太阳经发热的影响,其气亦从之而上逆,上逆便称为厥。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 古文: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
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
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且夫《热论》曰: 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帝曰:治之奈何?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治疗时应同时针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表里两经,并内服汤药。
黄帝说: 劳风 的病情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劳风的受邪部位常在肺下,其发病的症状,使人头颈项足少阴肾经强直,头昏眩而视物不清,唾出粘痰似涕,恶风而寒栗,这就是劳风病的发病情况。
岐伯说:首先应使其胸中的肺气通畅,这样颈项就能俯仰自如。
针刺足太阳膀胱经以引肾气外布,青年人三日可愈;中年人须五日可愈;老年人须七日始愈。
这种病人,咳出青黄色粘痰,其状似脓,凝结成块,大小如弹丸,应使痰从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不能咳出,就要伤其肺,肺伤则死。
黄帝说:有患 肾风 的人,面部、足部浮肿壅塞,妨害言语,这种病可以用针刺治疗吗?
岐伯说:虚证不能用刺。如果不应当刺而误刺,必伤其真气,使其脏气虚,五天以后,则病气复至而病势加重。
黄帝说:病气至时情况怎样呢?
岐伯说:病气至时,病人必感到气短,时常发热,时常觉得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中干渴,小便色黄,眼睛下面浮肿,腹中鸣响,身体沉重,行动困难。如患者是妇女则月经闭止,心烦而不能饮食,不能仰卧,仰卧就咳嗽的很厉害,此病叫 风水 ,在《刺法》中有所论述。
岐伯说: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是由于其正气先已虚弱。
肾脏属阴,风邪属阳。肾阴不足,风阳便乘虚侵入,所以呼吸气短,时常发热而汗出。
小便色黄,是因为小腹中有热。
不能仰卧,是因为水气上乘于胃,使胃中不和。
仰卧则咳嗽加剧,是因为水气上迫于肺。
凡是水肿病人,眼睛下面先出现微肿。黄帝说:为什么呢? | 古文:岐伯曰:表里刺之,饮之服汤。
帝曰:劳风为病何如?
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
岐伯曰:以救俛仰。
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
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痝然壅,害于言,可刺不?
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
帝曰:其至何如?
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则咳,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
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
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
正偃则咳甚,上迫肺也。
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水是属阴的,眼睛下面也是属阴的部位,腹部也是至阴所在之处,所以腹中有水邪的,必使眼睛下面的部位微肿。
水邪之气上泛凌心,迫使脏真火之气上逆,所以口苦咽干,不能仰卧,仰卧则水气上逆而咳出清水。
凡是有水肿病的人,都因水气上乘于胃而不能卧,卧则水气上凌于心而惊,逆于肺则咳嗽加剧。
腹中鸣响,是胃肠中有水气窜动,其病本在于胃。
若水迫于脾,则心烦不能进食。
饮食不进,是水气阻隔于胃脘。
身体沉重而行动困难,是因为胃的经脉下行于足部,水气随经脉下流所致。
妇女月经不来,是因为水气阻滞,胞脉闭塞不通的缘故。
胞脉属于心而下络于胞中,现水气上迫于肺,使心气不得下通,所以胞脉闭而月经不来。
黄帝说:好。 | 古文: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
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
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
薄脾则烦,不能食。
食不下者,胃脘隔也。
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
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
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帝曰:善。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诊病的重要关键是什么?
岐伯回答说:重要点在于天、地、人相互之间的关系。
如正月、二月,天气开始有一种生发的气象,地气也开始萌动,这时候的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当旺盛,地气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这时候的人气在心;五月、六月,天气盛极,地气上升,这时候的人气在脾;七月、八月,阴气开始上升,天地之气肃杀,这时候的人气在胃;九月、十月,阴气渐盛,开始冰冻,地气也随着闭藏,这时候的人气在肺;十一月、十二月,冰冻更甚,地气完全密藏,这时候的人气在肾。
由于人气与天地之气皆随顺阴阳之升沉,所以春天的刺法,应刺经脉俞穴,及于分肉腠理,使之出血而止,如病比较重的应久留其针,其气传布以后才出针,较轻的可暂留其针,静候经气循环一周,就可以出针了。夏天的刺法,应刺孙络的俞穴,使其出血而止,使邪气尽去,就以手指扪闭其针孔,静待其气行一周之时出针,凡有痛病,必退下而愈。
秋天的刺法应刺皮肤,顺着肌肉之分理而刺,不论上部或下部,同样用这个方法,观察其神色转变而止。
冬天的刺法应深取俞窍于分理之间,病重的可直刺深入,较轻的,可从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宜的刺法,须根据气之所在,而确定刺的部位。
如果春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可使脉乱而气微弱,邪气反而深入,浸淫于骨髓之间病就很难治愈,心火微弱,火不生土,使人不思饮食,而且少气。
春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春病在肝,发为筋挛,邪气因误刺而环周于肺,则又发为咳嗽,病不能愈,肝气伤,将使人时惊,肺气伤,且又使人欲哭。
春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以致邪气深着于内脏,使人胀满,其病不但不愈,肝气日伤,而且使人多欲言语。 | 古文: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气着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夏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精力倦怠。
夏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肺气伤而声不出,心中不欲言,肺金受伤,肾失其母,故虚而自恐,终日惊慌好像将被逮捕的样子。
夏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反而使精不化气而少气,水不涵木而时常要发怒。
秋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反而使人血气上逆,惕然不宁,且又善忘。
秋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心气伤,火不生土,反而使人嗜卧,心不藏神,又且多梦。
秋天刺了冬天的部位,伤了肾气,病不能愈,使人肾不闭藏,血气内散,时时发冷。
冬天刺了春天的部位,伤了肝气,病不能愈,肝气少,魂不藏,使人困倦而又不得安眠,即便得眠,睡中常梦见怪异的事物。
冬天刺了夏天的部位,伤了心气,病不能愈,反使人脉气发泄,而邪气闭痹于脉,发为诸痹证。
冬天刺了秋天的部位,伤了肺气,病不能愈,化源受伤,使人常常作渴。
凡于胸腹之间用针刺,必须注意避免刺伤了五脏。
假如中伤了心脏,经气环身一周便死;假如中伤了肝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脾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肾脏,七日便死;假如中伤了肺脏,五日便死;假如中伤隔膜的,皆为伤中,当时病虽然似乎好些,但不过一年其人必死。
刺胸腹注意避免中伤五脏,主要是要知道下针的逆从。
所谓从,就是要明白膈和脾肾等处,应该避开;如不知其部位不能避开,就会刺伤五脏,那就是逆了。
凡刺胸腹部位,应先用单布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
如果刺之不愈,可以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
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必须注意安静严肃,以候其气;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如刺经脉的病,就不要摇针。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 | 古文: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
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
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
刺胸腹者,必以布憿着之,乃从单布上刺。
刺之不愈复刺。
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请告诉我使十二经脉衰绝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脉衰绝的时候,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反弓,手足抽搐、口眼歪斜,面色发白,出绝汗,绝汗一出就会死亡。
少阳经脉衰绝的时候,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
阳明经脉衰绝的时候,病人口眼牵引歪斜而困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要死亡了。
少阴经脉衰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缩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要死亡了。
太阴经脉衰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
厥阴经脉衰绝的时候,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亡了。
以上就是十二经脉衰绝败坏的症候。 | 古文: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我听刺法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
但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
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
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
这些共计十种,它们的气各不相同。
黄帝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而发生百病。
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
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病属不足的也有五种,是怎样发生的呢?
岐伯说:都是生于五脏。
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此组成了人的形体。
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始能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
五脏相互联系的通道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
黄帝说:神有余、不足会是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神有余的则嬉笑不止,神不足的则悲哀。
若病邪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此时邪气仅客于形体之肤表,病人觉得寒栗起于汗毛孔,尚未侵入经络,所以叫做 神之微 。
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
岐伯说:神有余的应刺其体表的小络使之出血,但不要向里深推其针,不要刺中大经,神气自会平复。
神不足的其络必虚,应在其虚络处,先用手按摩,使气血实于虚络,再以针刺之,以疏利其气血,但不要使之出血,也不要使气外泄,只疏通其经,神气就可以平复。 | 古文: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
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
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
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说:怎样刺微风呢?
岐伯说:按摩的时间要久一些,针刺时不要向里深推,使气移于不足之处,神气就可以平复。
黄帝说:好。
气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气有余的则喘咳气上逆,气不足则呼吸虽然通利,但气息短少。
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皮肤,而发生皮肤微病,使肺气微泄,病情尚轻,所以叫做 白气微泄 。
岐伯说:气有余的应当泻其经脉,但不要伤其经脉,不要使之出血,不要使其气泄。气不足的则应补其经脉,不要使其出气。
岐伯说:先用按摩,时间要久一些,然后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并说: 我要深刺 ,但在刺时还要恰中病处即止,这样可使其精气深注于内,邪气散乱于外而无所滞留,邪气从腠理外泄,则真气通达,恢复正常。
黄帝说:好。
血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血有余的则发怒,血不足的则恐惧。
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孙络,孙络盛满外溢,则流于经脉,经脉就会有血液留滞。
岐伯说:血有余的应泄其充盛的经脉,以出其血。血不足的应察其经脉之虚者补之,刺中其经脉后,久留其针而观察之,待气至而脉转大时,即迅速出针,但不要使其出血。
黄帝说:刺经脉血液留滞应当怎样呢?
岐伯说:诊察血络有血液留滞的,刺出其血,使恶血不得入于经脉而形成其他疾病。
黄帝说:好。
形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形有余的则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形不足的则四肢不能运动。 | 古文: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
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欬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
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
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肌肉,使肌肉有蠕动的感觉,这叫做 微风 。
岐伯说:形有余应当泻其阳经,使邪气从内外泻;形不足的应当补其阳络。
岐伯说:应当刺其分肉之间,不要刺中经脉,也不要伤其络脉,使卫气得以恢复,则邪气就可以消散。
黄帝说:好。
志有余、不足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岐伯说:志有余的则腹胀飧泄,志不足的则手足厥冷。
若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五脏安定之时,有邪气侵袭,则邪气仅客于骨,使骨节间如有物震动的感觉。
岐伯说:志有余的应泻然谷穴以出其血,志不足的则应补复溜穴。
黄帝说:当邪气尚未与气血相并,邪气仅客于骨时,应当怎样刺呢?
岐伯说:应当在骨节有鼓动处立即刺治,但不要中其经脉,邪气便会自然去了。
黄帝说:好。
关于虚实的症状我已经知道了,但还不了解它是怎样发生的。
岐伯说:虚实的发生,是由于邪气与气血相并,阴阳间失去协调而有所偏倾,致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各离其所,便形成一虚一实的现象。
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则发生 惊狂 。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则发生 炅中 。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则发生心中烦闷而易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则发生精神散乱而善忘。
黄帝说: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像这样血气各离其所的病证,怎样是实,怎样是虚呢?
岐伯说:血和气都是喜温暖而恶寒冷的,因为寒冷则气血滞涩而流行不畅,温暖则可使滞涩的气血消散流行。
所以气所并之处则血少而为血虚,血所并之处则气少而气虚。 | 古文: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
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骨节有动。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
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说:人身的重要物质是血和气。现在先生说血并的是虚,气并的也是虚,难道没有实吗?
岐伯说:多余的就是实,缺乏的就是虚。
所以气并之处则血少;血并之处则气少。
血和气各离其所不能相济,故而为虚。
络脉和孙络的气血均输注于经脉,如果血与气相并,就成为实了。
血与气并循经上逆,就会发生 大厥 病,使人突然昏厥如同暴死,这种病如果气血能得以及时下行,则可以生,如果气血壅塞于上而不能下行,就要死亡。
黄帝说: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
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的?
形成虚和实的道理,希望能听你讲一讲。
岐伯说:阴经和阳经都有俞有会,以互相沟通。如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盛满则充溢于外,能这样运行不已,保持阴阳平调,形体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这就是正常的人。
凡邪气伤人而发生病变,或发生于阴的内脏,或发生于阳的体表。
病生于阳经在表的,都是感受了风雨寒暑邪气的侵袭;病生于阴经在里的,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房事过度、喜怒无常所致。
黄帝说:风雨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风雨之邪伤人,是先侵入皮肤,由皮肤而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注于大经脉。
血气与邪气并聚于分肉腠理之间,其脉必坚实而大,所以叫做实证。
实证,受邪部位的表面多坚实充满,不可触按,按之则痛。
黄帝说:寒湿之邪伤人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寒湿之邪气伤人,使人皮肤失却收缩功能,肌肉坚紧,营血滞涩,卫气离去,所以叫做虚证。 | 古文: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
今血气相失,故为虚焉。
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
虚者何道从去?
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
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
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虚证多见皮肤松弛而有皱折,卫气不足,营血滞涩等,按摩可以致气,使气足能温煦营血,故按摩则卫气充实,营血畅行,便觉得爽快而不疼痛了。黄帝说:好。
阴分所发生的实证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人若喜怒不加节制,则使阴气上逆,阴气上逆则必虚于下,阴虚者阳必走之,所以叫做实证。
黄帝说;阴分所发生的虚证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人若过度喜乐则气易下陷,过度悲哀则气易消散,气消散则血行迟缓,脉道空虚;若再寒凉饮食,寒气充满于内,血气滞涩而气耗,所以叫做虚证。
黄帝说:医经上所说的阳虚则生外寒,阴虚则生内热,阳盛则生外热,阴盛则生内寒。我已听说过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岐伯说:诸阳之气,均承受于上焦,以温煦皮肤分肉之间,现寒气侵袭于外,使上焦不能宣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肌表,因而发生恶寒战栗。
黄帝说:阴虚则生内热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过度劳倦,必形气衰少,这样上焦即不能宣发五谷气味,下脘也不能化水谷之精,胃气郁而生热,热气上熏于胸中,因而发生内热。
黄帝说:阳盛则生外热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若上焦不通利,可使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毛孔不通,如此则卫气不得发泄散越,所以发生外热。
黄帝说:阴盛则生内寒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若寒厥之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下泄,寒气不泻,则阳气必受耗伤,则寒气独留,则营血凝涩,营血凝涩则脉行不畅,其脉搏必见盛大而涩,所以成为内寒。
黄帝说:阴与阳相并,气与血相并,疾病已经形成时,怎样进行刺治呢? | 古文: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善。
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胷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胷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刺治这种疾病应取其经脉,病在营分的刺治其血,病在卫分的刺治其气,同时还要根据病人形体的肥瘦高矮,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决定针刺次数的多少,取穴部位的高下。
黄帝说:血气和邪气已并,病已形成,阴阳失去平衡的,刺治应怎样用补法和泻法呢?
岐伯说:泻实证时,应在气盛的时候进针,使针与气同时入内,以打开邪气外出之门,以利于邪气外出于户,使针与气同时外出,这样可使精气不伤,邪气得以外泄;在针刺时还要使针孔不要闭塞,以排泄邪气,应摇大其针孔,而通利邪气外出的道路,这叫做 大泻 ,出针时先以左手轻轻切张针孔周围,然后迅速出针,这样亢盛的邪气就可穷尽。
黄帝说:怎样补虚呢?
岐伯说;以手持针,不要立即刺入,先安定其神气,待病人呼气时进针,即气出针入,使针孔周围紧密与针体连接,使精气无隙外泄,当气至针下时,迅速出针,气入针出,使针下所至的热气不能内还,出针后立即按闭针孔,使邪气布散于外,而精气得以保存于内。针刺侯气时,要耐心等待,必俟其气至而充实,始可出针,这样可使已至之气不致散失,远处未至之气可以导来,这叫做补法。
黄帝说:先生说虚证和实证共有十种,都是发生于五脏,但五脏只有五条经脉,而十二经脉,每经都能发生疾病,先生为什么只单独谈了五脏?
况且十二经脉又都联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也必然波及到经脉,经脉所发生的疾病,又都有虚有实,这些虚证和实证,又怎样和五脏的虚证和实证相结合呢?
岐伯说:五脏和六腑本有其表里关系,经络和肢节各有其所发生的虚证和实证,应根据其病变所在,随其病情的虚实变化,给予适当的调治。 | 古文: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
帝曰:补虚奈何?
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
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
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如病在脉,可以调治其血;病在血分,可以调治其络脉;病在气分,可以调治其卫气;病在肌肉,可以调治其分肉间;病在筋,可以调治其筋;病在骨,可以调治其骨。
病在筋,亦可用焠针 劫刺 其病处,与其筋脉挛急之处;病在骨,亦可用焠针和药烫病处;病不知疼痛,可以刺阳蹻阴蹻二脉;身形有疼痛,而九侯之脉没有病象,则用 缪刺法 治之。如果疼痛在左侧,而右脉有病象,则用 巨刺法 刺之。
总之,必须详细地诊察九侯的脉象,针刺的技术才算完备。 | 古文: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
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道:有的人身体不是正常的体温,总是感到非常热,由于这种热而感到非常烦躁不安,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阴气少而阳气胜,所以发热而烦闷。
黄帝说:有的人穿的衣服并不单薄,也没有为寒邪所中,却总觉得寒气从身体内部而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是由于这种人多气机阻痹不通,阳气少而阴气多,所以经常感觉身体发冷,像从冷水中出来一样。
黄帝说:有的人四肢发热,一遇到风寒,便觉得身如热火熏炙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这种人多是因为素体阴气虚而阳气胜。
四肢属阳,风邪也属阳,属阳的四肢感受属阳的风邪,是两阳相并,则阳气更加亢盛,阳气益盛则阴气日益虚少,至衰少的阴气不能熄灭旺盛的阳火,形成了阳气独旺的局面。
现阳气独旺,阴气便不能生长,因阳气独生而生机停止。
所以这种四肢逢风而热的如炙如火的,其人必然肌肉逐渐消瘦干枯,病名为 肉烁 。
黄帝说:有的人身体寒凉,虽进热水、烤火不能使之热,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之温,但却并不感到恶寒战栗,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说:这种人平素即肾水之气盛,又经常接近水湿,致水寒之气偏盛,而太阳之阳气偏衰,则肾精由于得不到阳气的温暖而枯竭不能生长。
肾是水脏,主生长骨髓,肾阴精不能生长则骨髓不能充满,因此就会寒冷至骨。
其所以不会出现恶寒战栗的情况,是因为肝是一阳,心是二阳,独阴的肾水,胜不过心、肝的君火和相火,所以虽寒冷,但不战栗,这种病叫 骨痹 ,病人必骨节拘挛。
黄帝说:有的人患有 肉苛 ,感觉皮肉麻木沉重,虽穿上棉衣,仍然如故,这是什么病呢? | 古文: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
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帝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
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
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
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帝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
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这是由于营气和卫气都虚弱所致。
营气虚弱则皮肉麻木不仁,卫气虚弱就会出现肢体不能举动,如果营气、卫气都虚弱,就会出现皮肉既麻木不仁又不能举动沉重。
如果出现人的形体与五脏的神志不能相互为用,就要死亡。
黄帝说:人病气逆,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有的不能安卧而呼吸无声;有的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有的能够安卧,行动则气喘;有的不能安卧,也不能行动而气喘;有的不能安卧,卧则气喘。是哪些脏腑发病,使之这样呢?
我想知道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不能安卧而呼吸有声的,是足阳明胃经脉之气上逆。
足三阳的经脉,从头到足,都是下行的,现在足阳明经脉之气上逆而行,所以呼吸不利而有声。
阳明是胃脉,胃是六腑之海,胃气亦以下行为顺,若阳明经脉之气逆,胃气便不得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不能平卧。
《下经》曾说: 胃不和则卧不安。
就是这个意思。
若起居如常而呼吸有声的,这是由于肺之脉络不顺,络脉不能随着经脉之气上下运行,故其气留置于经脉而不行于络脉。
但络脉生病是比较轻微的,所以虽呼吸不利有声,但起居如常。
若不能安卧,卧则气喘的,是由于水气侵犯所致。
水气是循着津液流行的道路而流动的。
肾是水脏,主持津液,如肾病不能主水,水气上逆而犯肺,则人即不能平卧而气喘。黄帝说:好。 | 古文: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
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
愿闻其故。
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下经》曰: 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
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什么叫虚实?
岐伯回答说:邪气旺盛,是为实证;精气衰弱,就为虚证。
黄帝道:虚实变化的情况是怎样呢?
岐伯说:气虚的情况,是由于肺气虚弱所导致;气机上逆,就会导致两足寒冷。
肺气虚弱不在它所对应的季节就能活;肺气虚弱在它所对应的季节就会死亡。
其它各脏的虚实情况亦可类推。
黄帝道:什么叫重实?
岐伯说:所谓重实,患大热的病人,邪气炽热,脉象盛满,证脉俱实,便叫重实。
黄帝道:经脉和络脉俱实的重实证是怎样的情况呢?
用什么方法治疗呢?
岐伯说:所谓经脉和络脉俱实,是指反映人体主干经脉的寸口脉急促,而反映人体分支络脉表层的尺肤脉缓慢,此时经脉和络脉都应该治疗。
所以说: 凡是脉象滑利的就有生机为顺,脉象涩滞的就缺少生机为逆。
所谓虚实,皆可从自然界取象比类,若一个人的五脏功能好筋骨强健,就可以长寿。
黄帝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
岐伯说:所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是指寸口脉滑而尺肤脉却寒。
秋冬之时见到这种脉象为逆,在春夏之时就为顺了,治疗必须结合时令。
黄帝道:经虚络满的情况又怎样呢?
岐伯说:所谓经虚络满,是指尺肤的脉象热而盛满,而寸口的脉象迟而涩滞。
这种脉象,在春夏则死,在秋冬则生。
黄帝道:这两种病情应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黄帝道:什么叫重虚?
岐伯说:脉象虚若、气虚、尺肤脉虚弱,称为重虚。
黄帝道:怎样辨别呢? | 古文:黄帝问曰:何谓虚实?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帝曰:虚实何如?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
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余脏皆如此。
帝曰:何谓重实?
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帝曰:经络俱实何如?
何以治之?
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
故曰: 滑则从,涩则逆也。
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
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
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
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
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
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帝曰:何谓重虚?
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为重虚。
帝曰:何以治之?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岐伯说:所谓气虚,是由于膻中之气不足,表现为说话声音低微不能连续;所谓尺肤脉虚弱,就是指络脉虚弱,表现为两足发软行走怯弱无力;所谓脉虚,是寸口脉虚弱,表现为气血都弱按之不应手的脉象。
有以上症状的病人,脉象滑利的虽病可生,脉象涩滞的则会死亡。
黄帝道:有一种病症,寒气骤然上逆,脉象盛满而实,将会如何呢?
岐伯曰:脉象实而滑,这是顺象,可生;脉象实而涩滞,这是逆象,主死。
黄帝道:有一种病证,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将会如何呢?
岐伯说:这种病人,在春秋之时可生,若在冬夏之时便要死了。
脉象浮而涩,加上有身体发热的症状,就会死亡。
黄帝道:全身都肿胀的人,将会怎样呢?
岐伯说:全身都肿胀的人,寸口脉象急促、盛大、坚实,而尺肤脉却涩滞,与寸口脉的脉象不相适应,像这样的病情,从则生,逆则死。
黄帝道:什么叫从则生,逆则死呢?
岐伯说:所谓从,就是手足温暖;所谓逆,就是手足寒冷。
黄帝道:婴儿患了热病,脉象悬小,它的预后怎样呢?
岐伯说:手足温暖的可生,手足厥冷的则死亡。
黄帝道:婴儿感受风热,出现喘息有声,张口抬肩呼吸困难症状,它的脉象怎样呢?
岐伯说:有张口抬肩呼吸困难症状者,脉象为实大。脉象实大中而缓的可生;脉象实大中而弦急的则死亡。
黄帝道:痢疾伴有便血症状的,怎样变化呢?
岐伯说:身体发热的则死;身寒不发热的则生。
黄帝道:痢疾伴有白沫症状的,怎样变化呢?
岐伯说:脉象沉则生,脉象浮则死。
黄帝道:痢疾伴有脓血症状的,怎样变化呢?
岐伯说:脉象悬绝者死;脉象滑大者生。 | 古文: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脉虚者,不象阴也。
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
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
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
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
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
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
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
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
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
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道:痢疾一类的病,身不发热,脉象也不悬绝,预后如何呢?
岐伯说:脉象滑大者生;脉象悬涩者死。五脏病各以相克的时日而预测死期。
黄帝道:癫疾的预后怎样?
岐伯说:脉来搏而大滑,其病慢慢的会自己痊愈;要是脉象小而坚急,是不治的死证。
黄帝道:癫疾的脉象,虚实是怎样变化呢?
岐伯说:脉虚的可治,脉实的则死。
黄帝道:消瘅的脉象虚实是怎样呢?
岐伯说:脉象实大者,病虽长久,可以治愈;脉象悬小而坚,久病者则不可治。
黄帝道:形度、骨度、脉度、筋度,怎样才能测量得出来呢?
黄帝道:春季治病多取各经的络穴;夏季治病多取各经的俞穴;秋季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季主闭藏,人体的阳气也闭藏在内,治病应多用药品,少用针刺砭石。
但所谓少用针石,不包括痈疽等病在内,若痈疽等病,是一刻也不可徘徊迟疑的。
痈毒初起,不知它发在何处,摸又摸不出,时有疼痛,此时可针刺手太阴肺经周边三处,和足阳明胃经在颈部左右各一。
生腋痈的病人伴有高热,应该针刺足少阳胆经穴五次,针刺之后热仍不退,针刺手厥阴心包经三次,同时针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即臂骨交会处三次。
急性的痈肿,筋肉挛缩,随着痈肿的发展而疼痛加剧,痛得厉害,汗出不止,这是由于足太阳膀胱经的气不足,应该深刺其经有痛感的腧穴。
腹部突然胀满,按之不减,应针刺手太阳小肠经的络穴,这是胃的募穴。
针刺足少阴肾经的俞穴,在脊椎两旁三寸处,刺五次,用圆利针。
霍乱,应针刺足少阴肾经的俞穴的周边五处以补之,和足阳明大肠经各三次。 | 古文: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帝曰:癫疾何如?
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
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
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
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
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
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
掖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
暴痈筋软,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
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圆利针。
霍乱,刺俞旁五,足阳明及上傍三。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针刺治疗惊风,要从五条经脉泻除所染五行的邪气,即:手太阴肺经的经穴五次,手太阳经的经穴五次,手少阴心经的络穴旁边一次,足阳明胃经一次,足踝上五寸三次。
凡诊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上逆等病症,如为肥胖、权贵的人,则是由于偏嗜肉食厚味所造成。
凡是郁结不舒,上下不通的人,都是暴怒或忧郁所引起。
突然昏厥呼唤不应,大小便不通,都是因为情志骤然激荡阳气上迫所致。
有的病不从内发,而是由于感受外邪而中风,因风邪留恋不去,伏而为热,消烁肌肉,着于肌肉筋骨之间。
有的两脚偏跛,是由于风寒湿侵袭而成的疾病。
黄帝道:黄疸、骤然的剧痛、癫疾、劂狂等证,是由于经脉之气,久逆于上而不下行所产生的。
五脏不和,是六腑闭塞不通所造成的。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是肠胃的病变所引起的。 | 古文:刺痫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
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着也。
跖跛,寒风湿之病也。
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歧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他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风邪还会继续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
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比如春胜夏,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多发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长夏对应土,病位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
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
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夏季多发生腹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
若冬天不进行按脐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夏季就不会发生腹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
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
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时发病的一般律。
所以说:阴阳之中,还各有阴阳。 | 古文: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属阳中之阴。黑夜属阴,暮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
就人体阴阳而论,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
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
了解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道理是什麽呢?
这是要分析四时疾病的在阴在阳,以作为治疗的依据,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都要根据疾病的部位来施用针刺和贬石的疗法。
此外,背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肝,阴中的至阴为脾。
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
黄帝说:五脏除与四时相应外,它们各自还有相类的事物可以归纳起来吗吗?歧伯说:有。
比如东方青色,与肝相通,肝开窍于目,经气内藏于肝,发病常表现为惊骇,在五味为酸,与草木同类,在五蓄为鸡,在五谷为麦,与四时中的春季相应,在天体为岁星,春天阳气上升,所以其气在头,在五音为角,其成数为八,因肝主筋。 | 古文: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
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此外,在嗅味为臊。南方赤色,与心相通,心开窍于耳,经气内藏与心,在五味为苦,与火同类,在五畜为羊,在五谷为黍,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荧惑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脉和五脏,在五音为徵,其成数为七。此外,在嗅味为焦。
中央黄色,与脾相通,脾开窍于口,经气内藏于脾,在五味为甘,与土同类,在五畜为牛,在五谷为稷,与四时中的夏相应,在天体为镇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为宫,其生数为五。此外,在嗅味为香。
西方白色,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经气内藏于肺,在五味为辛,与金同类,在五畜为马,在五谷为稻,与四时中的秋季相应,在天体为太白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为商,其成数为九。此外,在嗅味为腥。
北方黑色,与肾相通,肾开窍于前后二阴,经气内藏于肾,在五味为咸,与水同类,在五畜为猪,在五谷为豆,与四时中的冬季相应,在天体为辰星,他的疾病多发生在溪和骨,在五音为羽,其成数为六。此外,其嗅味为腐。
所以善于诊脉的医生,能够谨慎细心地审查五脏六腑的变化,了解其顺逆的情况,把阴阳、表里、雌雄的对应和联系,纲目分明地加以归纳,并把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记在心中。 | 古文: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对九针的解释,以及虚实补泻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针刺治疗虚证要用补法,针下应有热感,因为正气充实了,针下才会发热。
针刺治疗邪气盛满的实证要用泻法,针下应有凉感,因为邪气衰退了,针下才会发凉。
血液郁积日久,要用放出恶血的方法来消除。
邪盛用泻法治疗,就是出针后不要按闭针孔。
为使正气实应缓慢进针、迅速出针,并在出针时迅速按闭针孔;为使邪气泻应迅速进针、缓慢出针,并在出针后不要立即按闭针孔,实与虚的根据,是指气至之时针下凉感与热感的多少。
若有若无,是说下针后经气到来迅速而不易察觉。
审察疾病的先后,是指辨别疾病的演变进程和预后。
辨别疾病的虚与实,这是医生治病不可离开这个原则。
若医生不能准确地把握,那么就会背离正确的治疗法则。
虚实补泻的关键,在于巧妙地运用九针,因为九针各有不同的特点,适宜于不同的病证。
针刺补泻的时间,应该与气的来去开阖相配合。
九针的名称不同,形状也各有所异,根据治疗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补泻作用。
针刺实证须用泻法,下针后应留针,待针下出现明显的寒凉之感时,即可出针;针刺虚证须用补法,待针下出现明显的温热之感时,即可出针。
经气已经到来,应谨慎守候不要失去,不要变更手法。
决定针刺的深浅,就要先察明疾病部位的在内在外。
针刺虽有深浅之分,但侯气之法都是相同的。
行针时,应似面临深渊、谨防跌落那样小心翼翼。
持针时,手应像握着虎符那样坚定有力。
思想不要分散于其他事情,应该专心致志观察病人,不可左顾右盼。
针刺时要凝神聚气,手法要正确。 | 古文: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
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邪盛则虚之者,出针勿按。
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
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
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
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
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
近远如一者,浅深其候等也。
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
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下针后,务必注视病人的双目来控制其精神活动,使经气运行通畅。
所说的足三里穴,在膝下外侧三寸之处。
所说的跗上穴,在足背上,举膝易见之处。
巨虚穴,在跷足时小腿外侧肌肉凹陷之处。
下廉穴,在小腿外侧肌肉凹陷处的下方。
黄帝说:我听说九针与天地四时阴阳相应合,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以使其能流传于后世,作为治病的常法。
岐伯说: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人的形体也与自然界相应,针的式样也是根据其所适应的不同病症制成的,所以有九针之名。
人的皮肤在外,庇护全身,与天相应;肌肉柔软安静,如土地厚载万物一样;脉与人身体相应;筋约束周身;人的声音与五音相应;人的脏腑阴阳之气配合犹如六律高低有节;人的牙齿和面目的排列犹如星辰一样;人的呼吸之气犹如自然界的风一样;人的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分布全身,犹如地上的百川万水,纵横灌注于九野一样。
所以,九种针法之中,第一是针刺皮肤,第二是针刺肉,第三是针刺经脉,第四是针刺筋膜,第五是针刺骨,第六是针刺调和阴阳,第七是针刺补益精气,第八是针刺驱除风邪,第九是针刺通利九窍,以祛除周身三百六十五节间的邪气。
这就叫做用不同的针刺手法有不同的功用和适应证。人的心愿意向与八风相应,人体之气运行与天气运行相应,人的发齿耳目五声与五音六律相应,人体阴阳经脉运行气血与大地江河百川相应,肝脏精气通于两目,目又属于九窍,所以肝目与九数相应。 | 古文: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
所谓跗上者,举膝分易见也。
巨虚者,蹻足胻独陷者。
下廉者,陷下者也。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
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
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精通针术的医家,在尚未诊脉之时,还需听取病人的自诉。
病在头部,且头痛剧烈,可以用针刺治疗,刺至骨部,病就能痊愈,但针刺深浅须恰当,不要损伤骨肉与皮肤,虽然皮肤为针刺入必经之路,仍应注意勿使其受损。
阳刺之法,是中间直刺一针,左右斜刺四针,以治疗寒热的疾患。
若病邪深入专攻内脏,当刺五脏的募穴;邪气进迫五脏,当刺背部的五脏俞穴,邪气迫脏而针刺背俞,是因为背俞是脏器聚会的地方。待腹中寒热消除之后,针刺就可以停止。针刺的要领,是出针使其稍微出一点血。
治疗痈肿,应刺痈肿的部位,并根据其大小,决定针刺的深浅。
刺大的痈肿,宜多出血,对小的深部痈肿要深刺,一定要端直进针,以达到病所为止。
病在少腹而有积聚,应刺腹部肚脐以下与髂骨两端间,直到少腹为止的部位;再针第四椎间两旁的穴位和髂骨两侧,以及胁肋间的穴位,以引导腹中热气下行,则病可以痊愈。
病在少腹,腹痛且大小便不通,病名叫做 疝 ,是受寒所致。
应针刺少腹到两大腿内侧间以及腰部和髁骨间穴位,针刺穴位要多,到少腹部都出现热感,病就痊愈了。
病在筋,筋脉拘挛,关节疼痛,不能行动,病名为 筋痹 。
应针刺在患病的筋上,由于筋脉在分肉之间,与骨相连,所以针从分肉间刺入,应注意不能刺伤骨。
待有病的筋脉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肌肤,周身肌肤疼痛,病名为 肌痹 ,这是被寒湿之邪侵犯所致。
应针刺大小肌肉会合之处,取穴要多,进针要深,以局部产生热感为度。不要伤及筋骨,若损伤了筋骨,就会引起痈肿或其他病变。
待各肌肉会合之处都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 古文:刺家不诊,听病者言。
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旁四处,治寒热。
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
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
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𩩻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髎、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
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炅病已。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
病起筋炅,病已止。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
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
诸分尽热,病已止。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病在骨,肢体沉重不能抬举,骨髓深处感到酸痛,局部寒冷,病名为 骨痹 。
治疗时应深刺,以不伤血脉肌肉为度。
针刺的道路在大小分肉之间,待骨部感到发热,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手足三阳经脉,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同时各分肉之间也有或寒或热的感觉,这叫 狂 证。
针刺用泻法,使阳脉的邪气外泄,观察各处分肉,若全部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应该停止针刺。
有一种病,初起每年发作一次;若不治疗,则变为每月发作一次;若仍不治疗,则每月发作三、四次,这叫做 癫病 。
治疗时应针刺各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经脉,若没有寒冷的症状,可用针刺调治,直到病愈为止。
风邪侵袭人体,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热则汗出,一日发作数次,应首先针刺各分肉腠理及络脉;若依然汗出且或寒或热,可以三天针刺一次,治疗一百天,疾病就痊愈了。
病因大风侵袭,出现骨节沉重,胡须眉毛脱落,病名为 大风 。应针刺肌肉,使之出汗,连续治疗一百天后,再针刺骨髓,仍使之出汗,也治疗一百天,总计治疗二百天,直到胡须眉毛重新生长,方可停止针刺。 | 古文: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
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
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
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
病风且寒且热,炅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足阳明胃经发生病变,不愿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
为什么听到木音就惊骇呢?
我希望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说:足阳明是胃的经脉,属土。所以听到木音而惊骇,是因为土受木克制的缘故。
黄帝道:好!
那么怕火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足阳明胃经主肌肉,其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袭则发热,热甚则所以恶火。
黄帝道:其恶人是何道理呢?
岐伯说:足阳明胃经的气上逆,则呼吸喘促并有内热,内热则不喜欢见人。
黄帝道:有的人阳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人虽喘促而不死,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经气厥逆,若累及内脏,则病深重而死;若仅连及外在的经脉,则病轻浅可生。
黄帝道:好!
有的阳明病重之时,病人把衣服脱掉乱跑乱跳,登上高处狂叫唱歌,或者数日不进饮食,并能够越墙上屋,而所登上之处,都是其平素所不能达到的,有了病反而能够上去,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四肢是阳气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所以能够登高。
黄帝道:其不穿衣服而到处乱跑,又是因为什么呢?
岐伯说:身热过于亢盛,所以不穿衣服而到处乱跑。
黄帝道:其胡言乱语骂人,不避亲疏而随便唱歌,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阳热亢盛而扰动心神,故使其神志失常,胡言乱语,斥骂别人,不避亲疏,并且不知道吃饭,所以便到处乱跑。 | 古文: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
闻木音而惊,何也?
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帝曰:善。
其恶火何也?
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
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帝曰:善。
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
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麽意思?
歧伯回答说:四经,是指与四时相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应的十二经脉。
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麽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
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
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则为二十五种阳脉。
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象征,败象已见,就可以断其必死。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之脉。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
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头部的人迎;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腕部的寸口动脉。
一般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一致的。辨别属阳的胃脉,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别属阴的真脏脉,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时期。
临证时应谨慎而熟练地辨别阴脉与阳脉,就不致疑惑不绝而众议纷纭了。
所谓脉象的阴阳,脉去为阴,脉来为阳;脉静为阴,脉动为阳;脉数迟为阴,脉数急为阳。
凡诊得无胃气的真藏脉,例如:肝脉来的形象,如一线孤悬,似断似绝,或者来得弦急而硬,十八日当死;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日当死;肺脉来时,孤悬断绝,十二日当死;肾脉来时,孤悬断绝,七日当死;脾脉来时,孤悬断绝,四日当死。
一般地说:胃肠有病,则可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或者形体逐渐消瘦,成为 风消 ,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 息贲 ,就不可治疗了。 | 古文: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一般地说: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
一般的说: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泻。若病久传变,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阳明与厥阴发病,主病惊骇,背痛,常常嗳气、呵欠,名曰风厥。
少阴和少阳发病,腹部作胀,心下满闷,时欲叹气。
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叫做钩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叫做毛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瑟的弦,叫做弦脉;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叫做石脉;既非无力,又不过于有力,一来一去,脉象和缓,流通平顺,叫做滑脉。
阴阳失去平衡,以致阴气争胜于内,阳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浮阳熏肺,发生喘鸣。
阴之所以不能生化,由于阴阳的平衡,是谓正常。
如果以刚与刚,则阳气破散,阴气亦必随之消亡。
倘若阴气独盛,则寒湿偏胜,亦为刚柔不和,经脉气血亦致败绝。
属于死阴的病,不过三日就要死;属于生阳的病,不过四日就要死。
所谓生阳、死阴:例如肝病传心,为木生火,得其生气,叫做生阳;心病传肺,为火克金,金被火消亡,叫做死阴,肺病传肾,以饮传阴,无阳之候,叫做重阴;肾病传脾,水反侮土,叫做辟阴,是不治的死症。
邪气郁结于阳经,则四肢浮肿。
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邪气郁结于阴经,则大便下血,以阴络伤则血下溢,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经阳经都有邪气郁结,而偏重于阴经方面的,就会发生 石水 之病,少腹肿胀。 | 古文: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㾓;其传为索泽,其传为㿗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邪气郁结于二阳,则肠胃俱热,多为消渴之症。
邪气郁结于三阳,则多为上下不通的隔症。
邪气郁结于三阴,多为水肿膨胀的病。
邪气郁结于一阴一阳多为喉痹之病。
阴脉搏动有力,与阳脉有明显的区别,这是怀孕的现象。
阴阳脉具虚而患痢疾的,是为死症。
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
阴脉虚而阳脉搏击,火迫血行,在妇人为血崩。
三阴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二十天半夜时死亡;二阴就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十三天傍晚时死亡;一阴之脉俱搏击于指下,而鼓动过甚的,三天就要死亡;三阴三阳之脉俱搏,心腹胀满,阴阳之气发泄已尽,大小便不通,则五日死;三阳之脉俱搏击于指下,患有温病的,无法治疗,不过十日就要死了。 | 古文: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说道:阴阳,是天地宇宙的大道,是万事万物的纲领,是所有变化的来源,是生长和死亡的根本,是主宰万物生息的大本营。
所以医治疾病,必须遵从阴阳变化的根本。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阴主静,阳主动;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气,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飧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水气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之气发泄于腠理,浊阴之气内注于五脏;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浊阴之气内走于六腑。
水性润下故为阴,火性炎上故为阳,天供给人属阳的五气,地供给人属阴的五味,五味入胃滋养形体,形体外现人的精气,人的精气滋养依靠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由五味化生,水谷精微滋养人的精气,人的形体由五味供养,人的精气由水谷精微化生,人的精气外化于形体。
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人的精气耗伤,人的精气由水谷精微化生,水谷精微可以因为五味不周而受到损害。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
味厚的有泄下的作用,味薄的有通利的作用。
气薄的能向外发散,气厚的能助阳生热。 | 古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阳气太过能使正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正气旺盛;过度亢奋的阳气会损害正气,而正气却依赖正常的阳气供养;过度亢盛的阳气能耗散正气,正常的阳气能增强正气。
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通泄功用的,属于阴。
阴气发生偏盛,则阳气受损而为病;阳气发生偏盛,则阴气耗损而为病。
阳偏盛则表现为热性病症,阴偏盛则表现为寒性病症。
寒到极点会表现热象,热到极点会表现寒象。
寒邪能伤形体,热邪能伤气分,气分受伤可以产生形体疼痛,形体疼痛可产生肿胀。
凡是先痛而后肿的,是气分先伤而后及于形体;先肿而后痛的,是形体先病后及于气分。
风邪太过,则能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则能发生红肿;燥气太过,则能发生干枯;寒气太过,则能发生浮肿;湿气太过,则能发生濡泻。
大自然的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因此,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气候影响了自然界的万物,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
喜怒等情志变化,可以伤气,寒暑外侵,可以伤形。
突然大怒,会损伤阴气,突然大喜,会损伤阳气。
气逆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离去形体。
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
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
所以说: 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 古文: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人,研究人体的形态,分辨脏腑的阴阳;审察经脉的联系,把十二经脉分为阴阳表里相合的六对,并分辨各条经脉的走行路线;各条经脉上的穴位,都有明确的部位和名称;肌肉和骨骼连属的部位,各有起点和终点;经络系统中的皮部和浮络,虽然有上下左右不同,但都条理分明;四时阴阳的变化,有它一定的规律;外界环境与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相互对应,也都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以上这些说法是否都确实呢?歧伯回答说:东方对应春季,阳生而日暖风和,暖风生发草木,草木生发出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脏,肝脏能滋养筋腱,筋腱柔和则心血充盈,肝气关联于眼睛。
五行,在天为深远微妙无穷,在人为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在地为生化万物,万物产生了五味,人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就能产生一切智慧,宇宙间的深远微妙是变化莫测的。
五行东方的变化,在天为风气,在地为木气,在人体为筋,在五脏为肝,在五色为苍,在五音为角,在五声为呼,在病变的表现为握,在七窍为目,在五味为酸,在情志的变动为怒。
怒气能伤肝,悲能够抑制怒;风气能伤筋,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伤筋,辛味能抑制酸味。
南方应夏,阳气盛而生热,热甚则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滋长心气,心气能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则滋养脾脏,心气关联于舌。
五行南方的变化,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徵,在五声为笑,在病变的表现为说话吞吞吐吐,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为喜。
喜能伤心,以恐惧抑制喜;热能伤气,以寒气抑制热;苦能伤气,咸味能抑制苦味。 | 古文: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中央应长夏,长夏生湿,湿与土气相应,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能滋养脾气,脾气能滋养肌肉,肌肉丰满,则又能养肺脏,脾气关联于口腔。
五行中央的变化,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气,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病变的表现为干呕,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的变动为思。
思虑伤脾,以怒气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以风气抑制湿气,甘味能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西方应秋,秋天天气急而生燥,燥与金气相应,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滋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则又能养肾,肺气关联于鼻。
五行西方的变化,在天为燥气,在地为金气,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病变的表现为咳,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致的变动为忧。
忧能伤肺,以喜抑制忧;热能伤皮毛,寒能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苦味能抑制辛味。
北方应冬,冬天生寒,寒气与水气相应,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长骨髓,骨髓充实,则又能养肝,肾气关联于耳。
五行北方的变化,在天为寒气,在地为水气,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在病变的表现为战栗,在七窍为耳,在五味为咸,在情致的变动为恐。
恐能伤肾,思能够抑制恐;寒能伤骨,湿能够抑制寒;咸能伤血,甘味能抑制咸味。 | 古文: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所以说: 天地上下,使万物生化其间;阴阳在人,构成血气形体之男女;左右,为阴阳运行不息的道路;水火,是阴阳的象征;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本源和开始。
所以说: 阴阳是互相为用的,阴在内,为阳之镇守;阳在外,为阴之役使。
黄帝问道:如何效法阴阳以治病呢?
歧伯回答说:如阳气太过,则身体发热,皮肤腠理紧闭,气粗喘促,呼吸困难,身体亦为之俯仰摆动,汗发不出来而燥热,齿间干燥,心脏感到烦闷,如果还有腹部胀满的症状,就是死症,这是属于阳盛的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撑,夏天就不能耐受了。
如阴气太过,则身体发寒,汗多,或身体常觉冷而不时战栗发寒,甚至手足厥逆,如果还有腹部胀满的症状,就是死症,这是属于阴盛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撑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
这就是阴阳互相胜负变化所表现的病态。
黄帝问道:有什么办法调摄阴阳呢?
歧伯说:如果懂得了 七损八益 的养生之道,则人身的阴阳就可以调摄,如果不懂得 七损八益 的道理,就会发生早衰现象。
一般的人,到了四十岁,肾气已经衰减了一半,起居动作亦渐渐衰退;到了五十岁,身体觉得沉重,耳不聪目不明;到了六十岁,阳痿,肾气大衰,九窍不能通利,出现下虚上实的现象,会常常流眼泪鼻涕。
所以说: 知道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不知道调摄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
这就是原本同样的身体,结果却出现了强弱不同两种情况的道理。 | 古文:故曰: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 知之则强,不知则老。
故同出而名异耳。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聪慧的人能够从表面的差异找到本质的相同,愚笨的人只能看到个体的差异找不到内在的规律,因此愚笨的人常常感到难于应对,而聪慧的人则应对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便强壮,即使已经年老亦可以身体健壮,当然本来强壮的就更加强壮了。
所以,圣人不作勉强的事情,乐于保持恬淡的心态,有乐观愉快的旨趣,保持着宁静的生活,因此能够寿命无穷,尽享天年,这是圣人保养身体的方法。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的右耳和右眼也不及左边的灵便;地向东南方倾斜,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的左手和左足也不及右边的强壮。
黄帝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呢?
歧伯说:东方属阳,阳性向上,向上则上明而下虚,所以对应于人体则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利。
西方属阴,阴性向下,向下则下盛而上虚,所以对应于人体则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
所以如果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不平衡导致的,而人体左右阴阳的差异则导致外邪乘虚而居。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状;天有八个节气的纲纪,地有五个方位的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无形的清阳上升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这是天地的交互运动,构成阴阳变化的纲纪,而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
贤达的人,把人体上部比做天来养护头,人体下部比做地来养护足,人体中部比作人事以达到和谐保养五脏。
天的清气通达于肺脏,地的水谷之气通达于咽喉,风的木气通达于肝脏,雷的火气通达于心脏,山谷的土气通达于脾脏,雨的水气通达于肾脏。 | 古文: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六经流注不息犹如江河,肠胃受纳水谷犹如大海,九窍通清排浊犹如水流通畅。
如以天地来类比人体的阴阳,则阳气所发的汗,犹如天的下雨;人体的阳气,犹如天地的疾风。
人的暴怒之气,犹如天空中的炸雷;浊气上逆,犹如骄阳之火。
所以调合身体的阴阳,如果不取法天之纪,如果不运用地之理,那么疾病就要发生了。
所以外邪入侵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于外邪刚入侵的时候就给予治疗;技术稍差的医生,于外邪入侵已有表症的时候才治疗;技术较差的医生,于外邪到六腑的时候才治疗;技术更差的医生,于外邪到五脏的时候才治疗。
假如病邪进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
所以,天上的风邪,进入到人体就会损害五脏;饮食中的寒热如果非时失宜,进入到人体就会损害六腑;地下的湿气,进入到人体就会损害皮肉筋脉。
所以,善于运用针刺疗法的医生,对于病变在阳经的,从阴经以诱导之;病变在阴经的,从阳经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变;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变。
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表面显露的症状了解身体里面的病变,观察太过或不及的病理状态,通过以上方法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时行针就不会给病人造成误诊的危害。
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面色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泽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与否,来分析脏腑所患何病,诊察手腕寸口处的脉象,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
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没有过失了。 | 古文: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病势正盛的时候,必须待其稍微衰退后才能用针。
对于病症轻的,使用发散轻扬之法治之;病症重的,使用消减之法治之;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
用药时,对于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
治病的方法,则是:病在上焦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焦的,可用疏导之法;病在中焦为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法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之法使其外泄;病势急暴的,立即按压揉掐急救穴位以稳住病势;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
观察病证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确定病证在气在血,以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实病症适宜用泻血法,气虚病症适宜用导引法。 | 古文: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
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麽道理?
歧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
由于天的覆盖,地的承载,万物才得以出生。
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
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
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
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
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
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阴阳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
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 | 古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
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
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
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
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
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 古文: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在立春的这一天,黄帝很安闲地坐者,观看八方的远景,侯察八风的方向,向雷公问道:按照阴阳的分析方法和经脉理论,配合五脏主时,你认为哪一脏最贵?
雷公回答说:春季为一年之首,属甲乙木,其色青,五脏中主肝,肝旺于春季七十二日,此时也是肝脉当令的时候,所以我认为肝脏最贵。
黄帝道:我依据《上、下经》阴阳比例分析的理论来体会,你认为最贵的,却是其中最贱下的。
雷公斋戒了七天,早晨又侍坐于黄帝的一旁。
黄帝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懂得这些,可以知道五脏之气运行的终始了。
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为阴气之最终,是阳气的开始,有如朔侮的交界,都符合于天地阴阳终始的道理。
雷公说:我还没有明白其中的意义。
黄帝道:所谓 三阳 ,是指太阳,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见弦浮不沉之象,应当根据常度来判断,用心体察,并参合阴阳之论,以明好坏。
所谓 二阳 ,就是阳明,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见弦浮不沉之急,不鼓击于指,火热大至之时而由此病脉,大都有死亡的危险。 一阳 就是少阳,其脉至于手太阴寸口,上连人迎,见弦急悬而不绝,这是少阳经的病脉,如见有阴而无阳的真脏脉象,就要死亡。
三阴 为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所以为六经之主,其气交于太阴寸口,脉象沉浮鼓动而不浮,是太阴之气陷下而不能升天,以致心志空虚。 二阴 是少阴,其脉至于肺,其气归于膀胱,外与脾胃相连。 一阴 是厥阴,其脉独至于太阴寸口,经气已绝,故脉气浮而不鼓,脉象如钩而滑。 | 古文: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
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藏最贵。
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最贵,其下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
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
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朔晦,却具合以正其理。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
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
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肺,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以上六种脉象,或阳脏见阴脉,或阴脏见阳脉,相互交错,会聚于寸口,都和五脏相通,与阴阳之道相合。如出现此种脉象,凡先见于寸口的为主,后见于寸口的为客。
雷公说:我已经完全懂得您的意思了,把您以前传授给我的经脉道理,以及我自己从书本上读到的从容之道,和今天您所讲的从容之法相结合的话,我还不明白其中阴阳雌雄的意义。
黄帝道:三阳如父亲那样高尊,二阳如外卫,一阳如枢纽;三阴如母亲那样善于养育,二阴如雌雄那样内守,一阴如使者一般,能交通阴阳。
二阳一阴是阳明主病,二阳不胜一阴,则阳明脉软而动,九窍之气沉滞不利。
三阳一阴为病,则太阳脉胜,寒水之气大盛,一阴肝气不能制止寒水,故内乱五脏,外现惊骇。
二阴二阳则病在肮,少阴脉沉,少阴之气胜肺伤脾,在外伤及四肢。
二阴与二阳交互为患,则土邪侮水,其病在肾,骂詈妄行,癫疾狂乱。
二阴一阳,其病出于肾,阴气上逆于心,并使脘下空窍如被堤坝阻隔一样闭塞不通,四肢好象离开身体一样不能为用。
一阴一阳为病,其脉代绝,这是厥阴之气上至于心发生的病变,或在上部,或在下部,而无定处,饮食无味,大便泄泻无度,咽喉干部,病在脾土。
二样三阴为病,包括至阴脾土在内,阴气不能至于阳,阳气不能达于阴,阴阳相互隔绝,阳浮于外则内成血瘕,阴沉于里外成脓肿;若阴阳之气都盛壮,而病变趋向于下,再男子则阳道生病,女子则阴器生病。
上观天道,下察地理,必以阴阳之理来决断病者死生之期,同时还要参合一岁之中何气为首。
雷公说:请问疾病的死亡日期。
黄帝没有回答。
雷公又问。
黄帝道:在医书上有说明。 | 古文: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
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软而动,九窍皆沉。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藏,外为惊骇。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支。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巅疾为狂。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支别离。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阴阳皆壮,下至阴阳。
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生死之期,遂合岁首。
雷公曰:请问短期。
黄帝不应。
雷公复问。
黄帝曰:在经论中。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雷公又说:请问疾病的死亡日期。
黄帝道:冬季三月的病,如病症脉象都属阳盛,则春季正月见脉有死征,那麽到初春交夏,阳盛阴衰之时,便会有死亡的危险。
冬季三月的病,根据地理,势必将尽,草和柳叶都苦死了,如果到春天阴阳之气都绝,那麽其死期就在正月。
春季三月的病,名为 阳杀 。阴阳之气都绝,死期在冬天草木苦干之时。
夏季三月的病,若不痊愈,到了至阴之时,那么死期在至阴后不超过十日;若脉见阴阳交错,则死期在初冬结薄冰之时。
冬季三月的病,表现了手足三阳的脉证,不给治疗也会自愈。
若是阴阳叫错和而为病,则立而不能坐,坐而不能起。
若三阳脉独至,则独阳无阴,死期在冰结如石之时。
三阴脉独至,则独阴无阳,死期在正月雨水节。 | 古文:雷公曰:请闻短期。
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徵,皆归出春。
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
春三月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
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溓水。
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
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
三阳独至,期在石水。
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风邪侵犯人体,或引起 寒热 ,或成为 热中 ,或成为 寒中 ,或引起 疠风 ,或引起 偏枯 ,或成为其他风证。
由于病变表现不同,所以病名也不一样,甚至侵入到五脏六腑,我不知如何解释,愿听你谈谈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风邪侵犯人体常常留滞于皮肤腠理之间,向内不能进一步侵入,向外不能宣泄排出,然而风邪行动迅速且变化多端,若使腠理开泄则阳气外泄而恶寒,若使腠理闭塞则阳气内郁而身热烦闷,恶寒则引起饮食减少,发热则会使肌肉消瘦,所以使人猝然寒颤而不能饮食,这种病称为 寒热 。
风邪由足阳明胃经入胃,循经脉上行到目内眦,假如病人身体肥胖,腠理致密,则风邪不能向外发泄,稽留体内郁而化热,形成 热中 ,症见目珠发黄。假如病人身体瘦弱,腠理疏松,则阳气外泄而感到畏寒,形成 寒中 ,症见眼泪自出。
风邪由足太阳膀胱经侵入,循行到各经脉中及其腧穴,散布在肌肉中间,与卫气相搏结,使卫气运行的道路不通利,所以邪气充胀肌肉而产生疮疡。若卫气凝涩而不能运行,则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继续发展下去即为半身不遂的 偏枯 。
疠风病是因风伤荣气,搏而为热,热出于皮肤和肉之间,则肌脉外内之气不清,所以使鼻柱蚀坏而面色衰败,皮肤生疮疡溃烂。
病因是风寒之邪侵入经脉稽留不去,病名叫 疠风 ,如有寒热症状的则叫 寒热 。 | 古文: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
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䐜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
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在春季或甲日、乙日感受风邪的,形成 肝风 ;在夏季或丙日、丁日感受风邪的,形成 心风 ;在长夏或戊日、己日感受风邪的,形成 脾风 ;在秋季或庚日、辛日感受风邪的,形成 肺风 ;在冬季或壬日、癸日感受风邪的,形成 肾风 。
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俞穴,沿经脉内传,也可成为五脏六腑的风病,各俞穴是脏腑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若风邪从其血气衰弱场所入侵,则成为 偏风 。
风邪由风府穴上行入脑,就成为 脑风 ;风邪侵入头部累及目系,就成为 目风 ,两眼畏惧风寒;饮酒之后感受风邪,成为 漏风 ;行房汗出时感受风邪,成为 内风 ;刚洗过头时感受风邪成为 首风 ;风邪久留不去,内犯肠胃,则形成 肠风 或 飧泄 ;风邪停留于腠理,则成为 泄风 。
综上所述,风邪是引起各种疾病的首要因素,风邪侵入人体薄弱的地方就会发生变化,能够引起其它各种疾病,风邪致病没有一定常规,但其病因都是因为有风邪的入侵。
黄帝问道: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呢?
希望你讲讲诊断要点和病态表现。
岐伯回答道:肺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诊察时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间可出现白色。
心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唇舌焦躁,容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则言语困难,诊察时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质可呈现红色。
肝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常悲伤,面色微青,喉咙干燥,易发怒,有时厌恶女性,诊察时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发青色。 | 古文: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府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
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微微发黄,食欲不振,诊察时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现黄色。
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面部浮肿,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灰黑如煤烟,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面部两侧颧骨的部位,往往可出现黑色。
胃风的症状,是颈部多汗,恶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通,腹部易胀满,受外寒则胃脘胀,吃了寒凉的食物则泄泻,诊察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
首风 的症状,是头痛,面部多汗,恶风,每当起风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待到起风的当日,则头痛稍轻。 漏风 的症状,是汗多,经常需要多穿衣服,进食后立即出汗,甚至是自汗,喘息恶风,衣服常被汗浸湿,口干易渴,不能劳动。 泄风 的症状,是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一样,不耐劳动,周身疼痛,感觉寒冷。
黄帝道:讲得好! | 古文: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䐜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帝曰:善。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道:我听说风邪是许多疾病的起始原因,怎样用针法来治疗?
岐伯回答说:风邪从外侵入,使人寒战、出汗、头痛、身体发重、怕冷。针刺治疗的要穴是风府穴,以调和其阴阳,正气不足就用补法,邪气有余就用泻法。
若感受风邪较重而颈项疼痛,针刺风府穴。风府穴在上椎穴的上面。
若感受风邪较重而汗出,艾灸噫嘻穴。噫嘻穴在背部下两侧距脊椎各三寸之处,用手指按压,使病人感觉疼痛而呼出 噫嘻 之声,噫嘻穴就在手指下的疼处。
迎风怕风的病人,刺眉头。
落枕,取穴在肩上横骨间。
脊背屈伸不利,应将患者的手臂后翻到背部,与肘尖成度角,手背所正对的脊椎节骨,给以灸治。
第肋骨处疼痛,从背部到腹部并牵引到小腹的,针刺噫嘻穴。
腰痛而不可以转侧动摇,痛而筋脉挛急,下引睾丸,针刺八髎与疼痛的地方,八髎穴在腰椎骨与坐骨间的空隙中。
鼠瘘 一类的寒热病,刺寒府穴,寒府穴在膝上外侧骨与骨之间的孔穴中。
凡取膝上外侧的孔穴,使患者弯腰,成一种拜的体位;取足心涌泉穴时,使患者坐跪的体位。
任脉起源于中极穴的下面,上行经过阴毛际再到腹部,再上行通过关元穴到咽喉,又上行至颐,循行于面部而入于目中。
冲脉起源于气街穴,与足少阴经相并,侠其左右上行,到胸中而散。
任脉发生病变,在男子,则 内结 、 七疝 之类疾病;在女子,则 带下 、 瘕聚 之类疾病。
冲脉经发生病变,则气逆上冲,腹中拘急疼痛。
督脉发生病变,会引起脊柱强硬反折的症状。
督脉起于小腹之下的横骨中央。 | 古文: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大风汗出,灸譩嘻,譩嘻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嘻,譩嘻应手。
从风憎风,刺眉头。
失枕在肩上横骨间。
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
䏚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嘻。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胷中而散。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在女子,则入内系于廷孔,廷孔就是尿道的外端,从这里分出的络脉,循着阴户会合于阴部,再分绕于肛门的后面,再分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中的络脉,与足少阴经相结合上行尾骨端内后面,贯穿脊柱,连属于肾脏。
与足太阳经共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部,交会于头顶,内入于脑,复返出脑下行到颈项,循行于肩膊处,侠脊柱抵达腰中,入内循膂络于肾。
其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与女子相同。
其从小腹部直上的支脉,穿过脐中央,再上贯心脏,入于喉,上行到颐并环绕口唇,再上行系于两目中央之下。
督脉发生病变,症状是气从少腹上冲心而痛,大小便不通,称为 冲疝 。
在女子,则不能怀孕,或为小便不利、痔疾、遗尿、咽喉干燥等症。
总之,督脉生病治督脉,轻者治横骨上,重者则治在脐下。
病人气逆上而呼吸有声的,治疗取其喉部中央,此穴在两缺盆的中间。
病人气逆上充于咽喉的,治疗取其渐,渐者在面部两旁夹颐之处。
膝关节能伸不能屈,治疗取其楗。
坐下而膝痛,治疗取其机。
站立时膝关节热痛,治疗取其膝关节处经穴。
膝痛,疼痛牵引到足拇趾,治疗取其膝后窝处。
坐下膝痛如有东西隐伏其中的,治疗取其关。
膝痛而不能屈伸活动,治疗取其背部俞穴。
如疼痛连及小腿像要折断似的,治疗取其阳明经中的俞髎;或者别取太阳经、少阴经的荥穴。
湿渍水湿之邪日久而胫骨酸痛无力,不能久立,治取少阳经的别络穴位,穴在外踝上五寸。 | 古文: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坐而膝痛,治其机。
立而暑解,治其骸关。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连胻若折,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荣。
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上五寸。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辅骨之上,腰横骨之下,叫 楗 。在髋骨两侧叫 机 。膝部的骨缝叫 骸关 。在膝部两旁的高骨叫 连骸 。连骸下面叫 辅骨 。辅骨上面的膝弯叫 腘 。腘之上就是 骸关 。头后项部的横骨叫 枕骨 。
治疗水病的俞穴有五十七个:坐骨上有五行,每行各五穴;伏兔上方有两行,每行各有五穴;其左右又各有一行,每行各五穴;足内踝上各一行,每行各六穴。
髓穴,在脑后分为三处,都在颅骨边际锐骨的下面,一处在龈基的下面,一处在项后正中的复骨下面,一处在脊椎骨上空,即风府穴的上面。
一处在脊椎骨下空,在坐骨下面的孔穴中。
又有几处髓空,在面部侠鼻两旁,或有骨空在口唇下方与两肩相平的部位。
两肩骨空,在肩膊的外侧。
臂骨的骨空,在臂骨的外侧,离开手腕四寸,在尺、桡两骨的空隙之间。
股骨上面的骨空,在股骨外侧,膝上四寸的地方。
小腿骨的骨空,在胫骨上端。
股际的骨空,在阴毛中的动脉下面。
坐骨的骨空,在髀骨的后面距离四寸的地方。
扁骨,有血脉渗灌的纹理内外交流,没有直通骨髓的孔穴,所以没有骨空的穴位。
灸寒热症的方法,先灸项后的大椎穴,根据病人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其次灸尾骨,也是以年龄为艾灸的壮数。 | 古文: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
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
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
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
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
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
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
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
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观察背部有凹陷的地方用灸法,上举手臂在肩上有凹陷的地方用灸法,两侧的季胁之间用灸法,足外踝正绝骨之端处用灸法,足小趾与次趾之间用灸法,腹部凹陷处的经脉用灸法,外踝后方用灸法,缺盆骨上方按压坚硬如有筋并疼痛的地方用灸法,胸膺中的骨间凹陷处用灸法,手腕部的横骨之下用灸法,脐下三寸的关元穴用灸法,阴毛边缘的动脉跳处用灸法,膝下三寸的两骨间用灸法,足阳明经所行足跗上的动脉处用灸法,头巅顶上亦用灸法。
被犬咬伤的,先在被咬处灸三壮,再按常规的治犬伤病法灸治。
以上针灸治疗寒热症的部位共二十九处。
因伤食而引发寒热症的采用灸法,灸后仍不能解除寒热的症状,必须仔细观察各条阳经脉,找到有病的经脉改用针刺其腧穴的方法以泻之,同时用药物调治。 | 古文: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
犬所囓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
凡当灸二十九处。
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行事没有一定的准则,为天道所禁止。违背农事徭役的规律,为地道所禁止。背离教令,则为君主所禁止。
上述关于行为的准则、农事与徭役的关系以及教令等等三方面的事情都做好了,国家也就差不多达到治理。关于地道的禁忌,那就是君主在修筑宫室时不要夷平山陵、填充泽壑、堵塞河流、违逆地理。不要违反节令而滥兴土木之功,也不要违背百姓既定的农事规律。
只知进而不知适可而止,立身行事儿不知谦卑逊让,邪僻行事儿超越节度,这些都意味着大凶。
人道的规律应是刚柔相济,不能只采用刚,也不可只依赖柔。
刚硬强直而秉性威猛的必会困窘,沉湎逸乐淫酗于酒色的必然灭亡;只知效法古事而不合实际的是穷困不通的,侵人之利、夺人之财以扩大自己宅第的其宅第终成废墟。
天道是平正简易的,它传布于大地,延及于九州。
因此王公们应取法天道,慎重地制定施行其法令,使老百姓知道如何去行事。
天有恒定的法则,人们自然去取法它,如果违背它就会损伤身命,自取败亡。
这便是所谓的天道。 | 古文: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
三者既修,国家几矣。地之禁,不堕高,不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
进不氐,立不让,径遂凌节,是谓大凶。
人道刚柔,刚不足以,柔不足恃。
刚强而虎质者丘,康沉而流湎者亡;宪古章物不实者死,专利及削浴以大居者虚。
天道寿寿,播于下土,施于九州。
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
天有恒日,民自则之。爽则损命,环自服之。
天之道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手下的大臣阉冉说:我想通过颁布实施各种政令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请问应始于何处、终于何处?
阉冉回答说:应该始于完善自身,秉执中正公平的法度,然后以法度准量他人,外内交相融洽,就可终于事情的成功。
黄帝又问:我自身端正而且宁静寡欲不专行妄为,而我的国家仍然愈发不安定,怎么办呢?
阉冉回答说:如果您内心诚实静定而行为端正,还担心国家不能安定吗?
如果您能秉执法度,还忧虑天下不太平吗?
上下同心同德,还操心国家不能治理吗?
各种政令都颁布以后,分别让不同的职官去执掌落实,您只须掌握着国家的大法,等待着严惩蚩尤就可以了。
黄帝说:我现在尚不能充分认识自己,怎么办呢?
阉冉回答说:如果您还不能充分认识自己,便可以姑且隐匿起来,先做到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好了,便可以自然有效地克制自己了。
黄帝又问道:我是很希望克制自己的,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阉冉回答说:这就意味着能够根据观点和主张的是否相同,来决定如何去应付。
当今天下纷争,您能谨慎小心地不去加入这样的纷争吗?
黄帝说:不加入纷争又意味着什么呢?
阉冉回答说:发怒是内在血气作用的结果,争斗是外在脂肤作用的结果。
怒气如果不发散出来,那么蔓延滋长就会发展成疤疮。
您如果能够去掉血、气、脂、肤这四个东西,就会形如枯骨,又如何能够发怒和争斗呢?
黄帝听罢,于是告别手下的要臣,来到了博望山,在那里淡然隐居、修心养性以求自我完善。
三年之后,阉冉来到博望山禀告黄帝说:现在你可以去与蚩尤一决雌雄了。
狂妄纷争者不祥,而错过天赐良机的人也决不会成就事功的。
据此而论,下山决战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 古文:黄帝问阉冉曰:吾欲布施五正,焉止焉始?
对曰:始在于身,中有正度,后及外人。外内交接,乃正于事之所成。
黄帝曰:吾既正既静,吾国家愈不定。
若何?对曰:后中实而外正,何患不定?
左执规,右执矩,何患天下?
男女毕迵,何患于国?
五正既布,以司五明。左右执规,以待逆兵。
黄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
对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于渊,以求内刑。
内刑已得,后乃自知屈其身。
黄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
对曰:道同者,其事同;道异者,其事异。
今天下大争,时至矣,后能慎勿争乎?
黄帝曰:勿争若何?
对曰:怒者血气也,争者脂肤也。
怒若不发,浸廪是为痈疽。
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争矣。
黄帝于是辞其国大夫,上于博望之山,谈卧三年以自求也。
战哉,阉冉乃上起黄帝曰:可矣。
夫作争者凶,不争者亦无成功。
何不可矣?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听罢阉冉的话,于是陈列兵器,激励士卒,亲自击鼓进军,与蚩尤决战于涿鹿并且一战擒获了蚩尤。
然后黄帝宣盟天下,盟词中说:今后再有违反信义、背逆天时的,会受到与蚩尤相同的惩罚。
违反信义而且背叛宗主的,最终都会自食其果,自取灭亡。 | 古文:黄帝于是出其锵钺,奋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擒之。
帝箸之盟,盟曰:反义逆时,其刑视蚩尤。
反义背宗,其法死亡以穷。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不懂得天时,就不可以兴兵;不懂得地利,就不能指挥作战;不了解人事,就不会取得战功。
因此必须考察天时地利,并且取法于圣人之道。
兵功是人为的,但它由天地主宰着,圣人因为能够因顺天道、地道、人道所以能成就其功。
而圣人的成功,就是因为掌握了时宜并为之所用。因顺天时而把握时宜,作战就能够成功。
作为圣人,他们能够恰当地掌握军纪刑法,而且处事果决不背信弃义。
而关键的是,要顺应天时,当机立断;该果断的时候却犹豫不决,反而会自取其祸。
有剥夺有赐予这是天道本然具有的客观规律,天赐祥福如不能顺而受之,结果只能是反受其祸。
如果拒绝因顺天道、地道、人道,则不会有兵功。
如果因顺天时、地利、人心,就会有兵功。如果不能顺受天赐之功的话,会反受其殃的。
倘使国家幸运,则战争的首先发动者本人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假使国家不幸,那么战祸的肇事者会仍然高居其位。
如果统治者声势浩大地去发动战争,借助于民力去违反天道,再加上好大喜功,那么其结果便是国家危险,天下惶乱不安,做事不会成功,庆赏虽多也仍然不会有兵功。
天道决定了这一切。 | 古文:兵不刑天,兵不可动;不法地,兵不可措;不法人,兵不可成。
参于天地,稽之圣人。
人自生之,天地刑之,圣人因而成之。
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因时秉宜,兵必有成功。
圣人不达刑,不襦传。
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天固有夺有予,有祥福至者也而弗受,反随以殃。
三遂绝从,兵无成功。
三遂绝从,兵有成功者,不飨其功,环受其殃。
国家有幸,当者受殃;国家无幸,有延其命。
茀茀阳阳,因民之力,逆天之极,又重有功,其国家以危,社稷以匡,事无成功,庆且不飨其功。
此天之道也。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那些得道的圣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考虑如何符合天地之道、顺应民心和神祗的意愿,并且兴民同利,人们都依赖于他们,这便是所谓的道义。
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任用了他们,对整个国家乃至全天下的人都是大有益处。
这样的话,天下的名士就都会来归附。
一句话就可以使君主获利的,这便称作 士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获利的,这便称作 国士 。
因此说,有道的贤人都是谦卑己身以遵从天道,用他们的才智去认识道,努力用道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且寻求道的与世相合,卑屈己身以待天时。
作为一国之君,如果懂得了这些圣贤们所掌握的道那便是国家的大幸了。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本该算是强国了。
但如果得道的贤人不能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不任用他们,那么对于国家乃至全天下都是大为不利的。
对于统治者来说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国家的大不幸。
君主不应该不遵天道而以侥幸治国,治理国家本来是有既定的法则的,这便是要懂得天时、地理、人事;而且,精通阴阳之道。
正定名分使名实相符万事就由条理,否则就会纷乱无序。
正定了名分则万事可成,不正定名分事情就不会成功。
天地正道是永不衰败的,掌握了正道,则后动先动皆顺当自如。 道 不但可施用于个人的修身,也可施于国家的治理。
个人得 道 则可成就其事业,国家得 道 则可以治理太平。
小国得 道 可以常保疆土,大国得 道 则可以一统天下。
道 是有他的本原的但却寻不着它的边际,应用它的时候会感到它的实有,不用它的时候似乎它又是空无的。
合于 道 则万事万物都会向好的方向转化,遵循 道 则一切都会有常规。
古代圣贤,办事只知遵行 道 。 | 古文:圣人举事也,合于天地,顺于民,祥于鬼神,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谓义也。
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社稷,世利万夫百姓。
天下名轩执国士于是虚。
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
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知以辩之,强以行之,责道以并世,柔身以待时。
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
国大人众,强国也。
若身载于后,主上不用之,则利国家社稷、万夫百姓。
王公而不知之,乃国家之不幸也。
故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
善阴阳囗,名正者治,名奇者乱。
正名不奇,奇名不立。
正道不殆,可后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国家。
小夫得之以成,国家得之以宁。
小国得之以守其野,大国得之以并兼天下。
道有原而无端,用者实,弗用者空。
合之而涅于美,循之而有常。
古之贤者,道是之行。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懂得了 道 ,则天地之道、人鬼之道皆能相宜。
用 道 来治军则军队强大,用 道 来治国则国家强盛。
古代的贤圣,只知遵行 道 。 | 古文: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
以居军其军强,以居国其国昌。
古之贤者,道是之行。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想要懂得得失福祸的道理,就一定要审知事物的名称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
天下万物都自有它们确定的归宿,因此人就更应该持守清静。天下万物都自有它们运行发展的规律,因此人也就应该虚静无为。
人应该虚静专一不妄施为,事物的发生与消逝皆有其客观依据,要听其自便宛转顺应。
能做到用心专一吗?
能做到持意静定吗?
在判断事物的时候,能不能以客观为依据而排除主观臆测呢?
或隐或显或静定或动出,总能维持一种若有若无的超然境界。这样的话,一任事物纷至沓来,皆能应付自如。
古旧的东西听其自去,新生的东西任其自来,而不要主观人为地去介入。
消逝的是过时的东西,来到的是新生的东西。
天下万事万物,无论是新生的还是死灭的,都不能扰乱虚静的心灵,这是因为我们能够与物宛转、顺其自然的缘故。 | 古文:欲知得失情,必审名察形。
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
静翳不动,来自至,去自往。
能一乎?
能止乎?
能毋有己,能自择而尊理乎?
葆也,屯也,其如莫存。万物群至,我无不能应。
我不藏故,不挟陈。
向者已去,至者乃新。
新故不摎,我有所周。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高阳问力黑说:天地已经形成,百姓也因此产生。
很多人都不遵循天道,而且阴谋相互颠覆,我对此十分忧虑,这怎么办呢?
力嘿回答说:不需忧虑,也不必担心,天道自有其本然的法则。
天地的格局已定,连各色的动物都在纷纷争斗,妄肆争斗者有凶殃,然而一昧不争的也无成功可言。
自然社会的规律便是:顺随天道的就能兴昌,违逆天道的就会败亡。
不违背天道,就不会失去自己所固有持守的东西。
天地已经形成,人民随之产生。
氏族部落已经形成,敌对的部落之间也就随之出现争斗,不予以伐正这种争端就不会平息。
而伐正的准则,便是刑罚和德赏并行。
刑罚与德赏昭著显明,兼行并举,配合恰当。
如果配合失当,上天会反过来降灾的。
天德平正,但没有刑罚的配合是无法实行的;天刑威严,但没有德赏作依托也必然倾毁。
刑罚与德赏相辅相成,逆与顺也便因此而定。
刑罚属阴的范畴,因此具有微晦的特质;德赏属阳的范畴,因此具有明彰的特质。
所以,秉执法度要彰明,施行道术要隐晦。
明了通晓德赏、刑罚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抓住天道运行的规律来把握采取行动的契机。这样的话,人就能在天道运行当中反客为主。
如果一味地争竞,该静时不静,国家就无法安定治理。
相反的,该动时不动,那么在天道运行当中,人就会重新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说,动静合时,就会得到天地的佑助;而如果动静不合时宜,就会失去天地的佑助。 | 古文:高阳问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
莫循天德,谋相覆倾。
吾甚患之,为之若何?力黑对曰:勿忧勿患,天制固然。
天地已定,蚑蛲毕争。作争者凶,不争亦毋以成功。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毋逆天道,则不失所守。
天地已成,黔首乃生。
胜生已定,敌者生争,不谌不定。
凡谌之极,在刑与德。
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当。
望失其当,环视其殃。
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缪缪天刑,非德必倾。
刑德相养,逆顺若成。
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
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
明明至微,时反以为几。天道环周,于人反为之客。
争作得时,天地与之。争不衰,时静不静,国家不定。
可作不作,天稽环周,人反为之客。
静作得时,天地与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黄帝问力黑说:我一人广有天下,刁巧的乱民就会出现,那些阿谀谄媚、花言巧辩之徒也会苦心孤诣地运用权谋,实在是难以遏止,我担心人们会群起效尤以乱天下。
请问天下有没有既定的法则来端正民心?
力黑回答说:有的。
昔日在天地已经形成时,万物都是通过名分来正定其形质并且使形名相符,这种以名正形、使形名相符的原则就称为执守天道。
这种大道,上可溢于天而下可延及四海。
据我所知,天下的这种既定法则本不需过多描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这便是,寻求事物的名形而总归于 道 。
这样的话,天下百姓就不会违法乱纪了。黄帝说:请问天下可有 道 吗?
力黑回答说:有的。
过去天帝曾派风伯飞下传道,上古的帝王们采用它来辨别规范天地万物,并料理斟酌四海之事,且用它来安抚百姓、端正了一代知识分子。
因此,品行败坏的人统统屏去不用,有德行的人一律被启用,各种淫邪销声匿迹,谄谀巧辩之方才止息。寻求名形而复归于道,人们不再违法犯纪。黄帝问: 道 ,莫非就仅仅是一句话吗?
它还包含有更多的意思吗?
力黑回答说: 循名复一 这一句话就 道 的根本而言的,怎么能没有更多的含义呢?
诸事所以有失误,就是因为不能执守大道的缘故。 道 的踪迹,可以至于天地; 道 的妙理,可以延及四海。
然而,怎么知道 道 的高下远近的至极呢? 道 促使了万物发生变化,由少到多、以一知百。
通观四海,穷极天地,天地四方,无论何事何物都在按照其自身规律存在和运动着;无论是千言还是万语也都有着其根本和总纲。
但是,万物虽多却都是由 道 所总掌。 | 古文:黄帝问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滑民将生,年辩用知,不可法组,吾恐或用之以乱天下。
请问天下有成法可以正民者?
力黑曰:然。
昔天地既成,正若有名,合若有形。乃以守一名。
上淦之天,下施之四海。
吾闻天下成法,故曰不多,一言而止。
循名复一,民无乱纪。黄地曰:请问天下猷有一虖?
力黑曰:然。
昔者皇天使冯下道一言而止。五帝用之,以朳天地,以揆四海,以坏下民,以正一世之士。
夫是故谗民皆退,贤人咸起,五邪乃逃,年辩乃止,循名复一,民无乱纪。黄帝曰:一者,一而已乎?
其亦有长乎?
力黑曰:一者,道其本也,胡为而无长?凡有所失,莫能守一。
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
何以知一之至,远近之稽?夫唯一不失,一以驺化,少以知多。
夫达望四海,困极上下,四向相抱,各以其道。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万言有总。
万物之多,皆阅一空。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如果不是形正德美的人,谁又能够代表天道去总理天下万物万事呢?
必须是这样的圣人,能够秉持正道以矫正邪道,把握大道去处理各种复杂事物,除去有害于人民的东西,而保持适宜于人民的东西。
执守大道以总理万物,取效天地的法则,这样就可以懂得天地之间祸与福的所在了。 | 古文:夫非正人也,孰能治此?
罢必正人也,乃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持民之所宜。
抱凡守一,与天地同极,乃可以知天地之祸福。 |
将现代文翻译为古文: | 现代文:蓄兵征战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用兵原则。
这些用兵的原则归纳起来有三类:有为谋利而征战的,有为道义而征战的,有为逞泄愤怒而征战的。
所谓为了谋图利益而征战的,是指在别的国家正逢荒年,国家不安定,君臣上下又不和睦的情况下,而趁机发兵去诛伐。
这种原则指导下的用兵结果,虽然并不能获得什么大的礼仪,然而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
为正义而战,人们都会为之献身。
因此以一国的力量去功伐天下的叛乱和暴虐,大国的君主在兼并他国时最初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但很少有能把为了正义而战的原则贯彻到底的;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去为正义而战,最终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所谓为了逞泄私愤而发动战争的,说的是内心如果怀有愤怒,就不会仅仅是愤怒而已,它一定会由内心之怒而外化为战争。
这种战争不会取得成功,这是因为这种兼并战争一开始就是违背常理的,这是不符合用兵之道的。
用兵之道,是出于不得已。
因为出于不得已,所以用兵就会成功而不会有困穷的时候。
因此用兵的具体策略优势就应该采用通过退却让地而更好地进攻夺取;通过对军队的刑罚立禁而更好地以庆赏促使其立功。做到了这些,挥师出征,就可以畅行无阻。 | 古文:诸库藏兵之国,皆有兵道。
世兵道三:有为利者,有为义者,有行忿者。
所谓为利者,见生民有饥,国家不暇,上下不当,举兵而裁之,唯无大利,亦无大害焉。
所谓为义者,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所谓义也。
义者,众之所死也。
是故以国攻天下,万乘之主兼希不自此始,鲜能终之;非心之恒也,穷而反矣。
所谓行忿者,心虽忿,不能徒怒,怒必有为也。
成功而无以求也,即兼始逆矣,非道也。
道之行也,由不得已。
由不得已,则无穷。
故丐者,摭者也;禁者,使者也:是以方行不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