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stringdate
2020-11-05 00:00:00
2025-04-05 00:00:00
question_text
stringlengths
117
620
answer
stringlengths
1
87
explain
stringlengths
0
797
distract
stringlengths
0
53
2024.05.12
1.他是割据某地近数十年的势力之领袖,此势力建立之时,名义上效忠的那个王朝已然到达了末年,有权臣一度把持朝政。 2.此势力的建立也离不开那位君主,领袖奉命占据势力后面的基本盘,但随着君主那边发生的变故,势力宣布独立。 3.他活跃之时,有南北两大君主互相对抗,其中一位君主出身宗室并在生前自号为帝,此人手下更是有一位至今闻名的英雄将领。另一位君主武功非凡,虽实际为一方诸侯,却依然承认那位名义上的君主,尽管那位君主已是傀儡。 4.而他之势力正好夹于两大势力中间,北方一度南下攻城略地,而南方亦在不久之后北上与北方展开一场大战,此战他出力不小。 5.关于他与南北势力,亦有一段出自他口的类似“宁为A作奴,不为B上客”的名言,之后不久,他归附其中一方,并被对方带离领地。 提示:题中的两位君主和将领都在后世某部名著中戏份不小。 请问,他是谁?
阿巴德的穆耳台米德(Al-Mu'tamid ibn Abbad)
1、2.阿巴德的穆耳台米德,阿巴德王朝末君,阿巴德占据塞维利亚数十年。1023年阿布卡西姆奉科尔多瓦哈里发叶海亚命为塞维利亚总督,但在那之后不久叶海亚失位,阿布也在同年宣布独立。 权臣指阿尔曼苏尔。 3.穆耳台米德活跃之时,北有统一三国的阿方索六世(其曾自号“全西班牙皇帝”,手下将领即熙德)南有穆拉比特雄主优素福(依然承认阿拔斯哈里发的宗主权,尽管此时阿拔斯已为塞尔柱傀儡)。 4.指1085年阿方索占领托莱多,优素福应穆耳台米德等安达卢西亚泰法邀北上,大战即萨拉卡战役,此战穆耳台米德出力不小并因此受伤(易混:张鲁归附后被北迁,并未参与汉中之战)。 5.指“宁愿做非洲的驼夫,也不愿做卡斯蒂利亚的猪倌”,穆耳台米德最终在1091年被优素福废黜,并流放至阿格马特。 提示:名著即《熙德之歌》 #史图馆##历史#
张鲁
2024.05.11
1.他在家中排行老二,活跃于某半岛。其思想可谓泽被后世,后世的人对他多用尊称。 2.据载他并非在常规的地方出生,出生前其母梦到奇异的事,而他出生后也显示出其头部某部位异于常人。彼时一任国君因为一次和某常见可驯化动物有关的事和大臣生隙,展开了窝里斗,其结局比较凄惨。 3.当时还有获得“神兽”之事,他识得此物,对此有一番评论,相关记述中可以看到“仁”“麟”。他崇尚文王、周公,尊“仁义”,强调君臣秩序,以和为贵,把某种利比作“浮云”。时人在追忆他时也提到了子路和曾参。 4.他也曾对修史有所贡献,后世有人将其作视为滥觞。他曾与人谈论《诗经》,表达自己的理解。虽然他与管仲显然没见过面,但可知悉他或多或少受到了管仲思想的影响。据载他的门人和他参与了那次铲除不安分势力的计划。 5.有一次他在野外碰到奇人,对他有所回避,那奇人作了短歌,歌中有一种鸟的名字。他死后二十余年,就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可惜他的后人惨遭权臣屠戮殆尽。 请问,他是谁?
圣德太子
1.紀伊半島奈良。尊稱聖德太子,後世文獻有稱其為法主王等。 2.妃夢。有金色僧,容儀太艷,對妃而立,謂之曰:「吾有救世之願,願暫宿后腹。」…僧懷歡色,躍入口中。妃即驚寤,喉中猶似吞物。妃意太奇,謂皇子。皇子曰:「儞之所誕,必得聖人。」自此以後,始知有娠。《聖德太子傳曆》(其出生時間記載不同)池邊用明天皇后穴太部間人王,出於廄戶之時,忽產生上宮王。《上宮聖德法王帝說》 豐聰耳。 天皇指山豬詔曰:「何時如斷此豬之頸,斷朕所嫌之人!」多設兵仗,有異於常矣…於是馬子…謀弒天皇。 《先代舊事本紀》 3.獻白鹿一頭…太子見之…白鹿麟徒,神仙獸也…宜行仁德也。 兼宗周公、孔子…利得為一人,猶如浮雲有。 常願言:“我聞皇太子言…吾昔常羨子路、曾参《先代舊事本紀大成經》 4.『舊事本紀』十卷,可謂本朝史書之始。 學哿答言:「詩風諫人。」太子告曰:「汝唯解詩表趣,未解詩本趣。詩唯有情,未曾在理。猶吾先神、先皇以詠歌,置於情 十七條憲法中《管子》的痕跡較多。 太子命舍人跡見赤檮,稱:「四天王之矢。」放,中(物部)大連胸。倒而墬木。賊眾躁亂。川勝,斬大連頸。 5.片岡山遇飢人,詩指「斑鳩や富の緒川の絶えばこそわが大君の御名を忘れめ」。大化改新,蘇我入鹿殺山背大兄王。(曹操殺孔融一族,還有别的。) #史图馆##历史#
孔子
2024.05.08
1.他出身那个著名的中文为二字的家族,祖上和国家领袖的家族有着血缘关系。他的父亲的人生最后一战在被他所属势力占领的地区被敌国大败,并死在了那里,彼时他尚年幼。 2.在他年轻时,他曾为国家服务,受到君主的重用,并在战场上大败敌军。 3.然而随着某人的去世,他的处境越发危险,最终他“山穷水尽,唯效豹变可求生”向南逃亡,投奔那个国名带有曾经统一此地的国家之名的敌国。 4.之后他在投奔的敌国名义下率军对抗旧国,并获得了一场大胜。 5.但他最终在一场进攻战中被远距离兵器所击中,“顷刻城边箭下亡”。 请问,他是谁?
夏尔三世·德·波旁
1.夏尔三世·德·波旁出身波旁家族,为法兰西王室卡佩家族分支。彼时的法王为同为卡佩分支的瓦卢瓦,父亲蒙特西埃伯爵吉尔伯特,在查理八世占领那不勒斯后为那不勒斯总督,但在1496年被击败并俘虏,不久病逝,彼时夏尔方才6岁。 2.在他年轻时,他被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任命为法兰西王室统帅,并为马里尼亚诺战役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3.然而随着夏尔妻子苏珊的去世,夏尔与法王围绕苏珊遗产的继承进行争议。而后夏尔因感到胜利无望而与英王亨利八世和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谈判,企图瓜分法国。 但夏尔的计划最终败露,其法兰西王室统帅之职被废除,夏尔则南逃意大利,加入查理五世阵营 4.之后夏尔在意大利与法军对抗,并在帕维亚战役中俘获弗朗索瓦一世。 5.在1527年围攻罗马时被枪击而死(夏侯霸战死洮阳为演义)。 #史图馆##历史#
夏侯霸
2024.05.07
1.他是一位文学家,才思敏捷,博学多识,留下了许多作品,尤其擅长写赋。 2.他的某篇作品在当时非常出名,可谓人气火爆,据说有一大堆人传抄,从而导致了某个著名古都的纸价上涨。 3.这篇作品的内容与“三X”有关,其中也写到了非常繁华美丽的地方。 4.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却没有太大的作为,当过与“秘书”相关的官职。他曾经有过讨好某个位高权重之人的行为,而在这人死后,他被皇帝记恨,仕途也就由此受到影响。 5.他曾经与当时诸多名士结交,其中有一位还算是某王朝的宗室成员。最终他选择了隐居某地,并在此终老,不过后来他也还和某宗室有过联系。 请问,他是谁?
徐夤(寅)
1.徐夤(寅),唐末五代文学家,《闽书》:博学经史,尤长于赋,有《人生几何赋》《止戈为武赋》《游大梁赋》等。 2.《唐黄御史全集》《全闽诗话》《闽书》:“寅尝作人生几何赋,四方传写,长安纸价为高者三日。” 3.赋中尤以“三皇五帝,不死何归”一句出名(有的版本作“秦皇汉武”),朱温令其修改,他表示“宁可无官,不可改赋”,遂拂衣归。此外,赋中也写到了西晋的金谷园。 4.《五代史补》:徐寅,登第归闽中,途经大梁,因献太祖《游大梁赋》。时梁祖与太原武皇为雠敌,武皇眇一目,而又出自沙陀部落,寅欲曲媚梁祖,故词及之,云:「一眼胡奴,望英威而胆落。」未几,有人得其本示太原者,武皇见而大怒。及庄宗之灭梁也,四方诸侯以为唐室复兴,奉琛为庆者相继。王审知在闽中,亦遣使至,遽召其使,问曰:「徐寅在否?」使不敢隐,以无恙对。庄宗因惨然曰:「汝归语王审知,父母之雠,不可同天。徐寅指斥先帝,今闻在彼中,何以容之?」使回,具以告。审知曰:「如此则主上欲杀徐寅尔。今杀则未敢奉诏,但不可用矣。」即日戒阍者不得引接,徐寅坐是终身止于秘书正字。 5.《延寿徐氏族谱》:还归隐,泉州刺史王延彬以礼招公,一见如布衣交,日会诸名士,以诗酒为乐。《十国春秋》:寻旧隐钓矶处……竟卒于长寿之别墅。又(凡十馀年,常被病,求药物于延彬。延彬答书:“善自调护,亦可自开豁,三皇五帝,不死何归。”盖举寅人生几何赋语以戏之也。(左思归隐后还曾因战乱移居冀州。) #史图馆##历史#
左思
2024.05.06
1.他是某政权的官员,父亲也曾是该政权位极人臣的权臣。 2.因父亲的权势,作为嫡子的他十几岁时就获封高位,参与朝政。后来也获得了和父亲一样的权力。 3.因年少便掌握权力,他十分骄纵,飞扬跋扈,和自己的一个近亲关系不好,还曾经指使手下袭击某皇帝。 4.然后在他与权力巅峰仅一步之遥时,因一个突然发生的变故,使他瞬间失去一切,多年之后才恢复了一定的地位。而那个关系不好的近亲迅速上位开创了自己的新时代。 请问,他是谁?
藤原伊周
1.藤原伊周,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贵族官员,父亲藤原道隆是一条天皇前中期的摄政、关白。 2.16岁时父亲道隆接任摄政,升伊周为参议,17岁时叙从三位位列公卿,20岁时任内大臣。之后道隆在病重时,向天皇申请授予伊周内览之权代理政事。 3.藤原伊周掌权时和叔父藤原道长关系不佳,又因施政引起公卿和太后东三条院不满,有记载伊周对叔父道长和姑妈东三条院都进行了诅咒。他还因误以为已退位的花山法皇和自己争夺喜爱的藤原为光的女儿,和弟弟隆家一起让随从射箭偷袭吓唬花山法皇,结果射中法皇的御衣。 4.藤原伊周在代理父亲政务时曾经希望天皇直接任命他担任关白,被天皇拒绝,但还是授予他关白的仪仗。因东三条院不满伊周行事,干预天皇下令先后让兄弟道兼和道长担任关白及藤氏长者,未让伊周上位。而他箭射法皇之事曝光后,被道长迅速抓住机会,通过天皇将其贬职太宰权帅流放九州,是为长德之变。之后藤原道长成为实际的掌权人,三个女儿先后成为皇后,他执政时期达到了摄关政治的顶峰。而藤原伊周在数年后才被赦免召回京都,恢复了原有官职。 (高澄被杀后不到一年高洋建立北齐就追封高澄为文襄皇帝,非数年后。) #史图馆##历史#
高澄
2024.05.05
1.他文武双全,活跃在一个三分天下的时代,曾跟随过开国君主之父,也是开国君主的心腹重臣。 2.他喜爱读书,对《左传》最为钟爱,反复研读。据记载,他颈上长了大瘤子。 3.他效力的国家攻灭了一个多次交兵的敌对势力,此势力中有一敌将归降,却很快抓住机会勾结多人发起反叛,题主在叛乱中遇险,最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幸免于难。一位知名的钟姓将领也在此叛乱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题主做过此钟姓将领的幕僚。 4.他熟读兵法,颇具军事才能,因过往领兵作战的履历被一位天子近臣赏识、进而推举给君主。 5.他生平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国扫平那个与之长期对峙的南方政权。他曾驻守过一处与此南方政权接壤的边境地区,在此治军备战;他曾上书为君主剖析形势、献上进攻良策,并作为主要统帅之一参与了攻打此南方政权的战役,虽未能灭之,却也立下大功。 6.他在上述的驻地治理有方,兴修水利、改善漕运,受到百姓爱戴。 7.他有爵位传嗣,家族兴旺。经过一次朝代更迭后,他的后代中还有一位女子成为皇后。 请问,他是谁?
贾逵
1.贾逵在东汉末年入仕丞相(曹操)府,官任主簿;后来又拥立曹丕即魏王位,被曹丕重用。最好《左传》,及为牧守,常自课读之,月常一遍。逵前在弘农,与典农校尉争公事,不得理;乃发愤生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愿欲令医割之。太祖惜逵忠,恐其不活,教:‘谢主簿: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逵犹行其意,而瘿愈大。 2.建安九年,曹操攻陷邺城(袁尚),高干迫于形势而降曹,被命为并州刺史。次年,高干反叛,并勾结张晟、卫固、张琰等谋叛。 贾逵急中生智,装作愿意一起反叛的样子,煞有介事地出谋献计,取得了张琰的信任。 后钟繇大破叛军,斩杀张琰、卫固。贾逵后来以议郎的身份兼任钟繇的参军。 3.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为将率。”口授兵法数万言。 《孙资别传》曰:“资举河东计吏,到许,荐于相府曰:‘逵在绛邑,帅厉吏民,与贼郭援交战,力尽而败,为贼所俘;挺然直志,颜辞不屈,忠言闻于大众,烈节显于当时:虽古之直发据鼎,罔以加也。其才兼文武,诚时之利用。’” 4.(逵)病笃,谓左右曰:“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 驻守豫州:帝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爵关内侯。州南与吴接。逵明斥候,缮甲兵,为守战之备;贼不敢犯。 上书曹叡:“宜开直道临江…则东关可取。”乃移屯潦口,陈攻取之计,帝善之。 石亭之战:曹休中计,魏军大败,贾逵却力挽狂澜,如没有贾逵及时救援,曹休将全军覆没。(杜预参与的太康之役成功灭吴。) 5.(豫州)外修军旅,内治民事。遏鄢、汝,造新陂;又断山溜长溪水,造小弋阳陂;又通运渠二百余里,所谓贾侯渠者也。 吏民追思之,为刻石立祠。爵位阳里亭侯,子充嗣,孙女贾南风。 #史图馆##历史#
杜预
2024.05.04
1.他被X武帝重用,在长安生活过,是一位使臣。 2.他效力的君主讨伐北方异族,去世时年近7旬。 3.2中君主在位期间,他曾前往西方很远的地方,因战事一度被扣押,后来经历困苦终于回国。他归国时还带回来了其他势力的使者,此事成为该势力向国家朝贡的开端。之后他又不止一次出使西、北方势力。 4.他将出使的经历记录下来,由此成了一部作品,成为重要的资料。 请问,他是谁?
伊吉博德
1.日本遣唐使,天武天皇赐姓连、文武天皇与定律令功。(《大日本史》称天武帝、文武帝) 2.指齐明天皇,讨伐虾夷,去世时约67岁。 3.五年,坂合部石布、津守吉祥、伊吉博德使于唐, 时唐有百济之役,遭幽西京。 困苦经年,既而事平,得归国。 海中遭风,漂到耽罗岛,率其王子阿波岐等九人而来。 耽罗入贡,是为始。后又护送百济司马法聪、出使新罗等。 4.《伊吉博德书》为伊吉博德随第四次遣唐使至唐朝时的随行记录,为日本古代少数一手历史记录。 排除:张骞未有撰写书籍的记载。 #史图馆##历史#
张骞
2024.05.03
1.他是一位有开创之功的枭雄,于乱世之初占据一方,其父亲因当时的战乱而死,后来他成功杀死了那个仇家之人算是为父报仇,还有人在他向东用兵时出击夺得了他的领地。 2.他曾把其势力根据地从那座名城东迁某地。曾有一位宗族将领在他的攻击下在其势力南方与他对抗,最终在那人之子主政时被人南下攻灭,其子最终也是死于非命。据载他的敌人曾经设置名中带有数字的“...阵”来迎击他的军队。 3.曾有一位称呼中有“长”字的名将与他的势力敌对,此人能文能武威震一方而又具悲剧色彩,其所镇守的那座邻水名城在几百年后经历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据说他曾经因自己的功高而对主公表达不满,最终此人遭遇偷袭背刺而惨死,其子后来也被人所杀。 4.然而在他死后权利并不能永久稳固,其后代中有人在同之后参与取代其势力的家族的冲突中被杀害,他的曾孙失位后又牵扯谋反之事最终被囚禁而终,其后人也只能任怀有野心之人拥立最终走向灭亡。 5.他在某部有战争描写的章回体小说中是重要角色,其中的一个关于献刀情节有他的参与。 请问,他是谁?
足利成氏
1.足利成氏,室町至战国初期人物,初代古河公方,永享之乱中其父持氏被上杉宪实逼死,成氏后杀死其子宪忠。今川范忠前往支援上杉军,趁成氏东征期间攻占镰仓。(陶谦没有被曹操杀害。) 2.成氏将根据地由镰仓迁移至下总古河。将军足利义政的异母弟政知被任命为镰仓公方对抗成氏。最初在国清寺驻留,后遭成氏攻打而迁往韭山西南建堀越御所,称堀越公方。明应二年伊势宗瑞(北条早云)南下攻入伊豆,堀越公方灭亡,其子茶茶丸后被宗瑞捕获而自杀。指山内上杉房显筑城五十子阵与其对峙。(刘禅为善终。) 3.太田道灌,讳资长,江户城为他所筑守,为扇谷上杉家屡立战功,横扫关东。他被邀请到上杉定正的糟屋馆被暗杀,太田道灌状中表达了对他功绩评价的不满。其子资康一说战败死于伊势宗瑞,一说被暗杀。 4.其孙小弓公方义明在与后北条氏交战的第一次国府台之战中战死,曾孙晴氏在河越城之战中被俘虏让位于其子义氏,其子藤氏试图推翻义氏被发觉,导致晴氏又被囚禁直至去世于栗桥。上杉谦信曾拥立藤氏与北条氏政傀儡的义氏对立,但是越相同盟成立后,失去利用价值的古河公方随着义氏绝嗣而实际上灭亡。 5.曲亭马琴《南总里见八犬传》中犬塚信乃持父亲留下的宝刀村雨丸前往下总国,被浒我公方足利成氏怀疑是赝品。 #史图馆##历史#
曹操
2024.05.02
1.他出生在一个沿海省份,姓氏不常见。 2.他剑术高超,文韬武略兼备,会写诗也能打仗。 3.他和另一个名人A齐名,而A也会写诗,A的诗还被选入过初中课本。 4.他平生打得最多的都是非汉人,他曾带着几个人闯入敌军大营,完美完成了任务。 5.他在仕途上极其不顺,不被重用,经常被人污蔑而被贬,甚至入狱。 请问,他是谁?
俞大猷
1.他出生在福建,姓俞。 2.《明史·俞大猷传》: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传。又闻赵本学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复从受其业。尝谓兵法之数起五,犹一人之身有五体,虽将百万,可使合为一人也。已,又从李良钦学剑。俞大猷诗词《正气堂集》。 3.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戚继光的诗被选入过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历史课本。 4.主要事迹是抗倭。《明史·俞大猷传》:新兴恩平峒贼谭元清等屡叛,总督欧阳必进以属大猷。乃令良民自为守,而亲率数人遍诣贼峒,晓以祸福,且教之击剑,贼骇服。有苏青蛇者,力格猛虎,大猷绐斩之,贼益惊。乃诣何老猫峒,令归民侵田,而招降渠魁数辈。二邑以宁。 5.他经常被诬陷、贬官。《明史·俞大猷传》:比为御史李瑚所劾,则委罪……大猷纵贼以自解。帝怒,逮系诏狱,再夺世廕。(辛弃疾未入过狱。) #史图馆##历史#
辛弃疾
2024.05.01
1.他是一名孝子,南方人氏。其名为三个字,且其姓氏曾出过不止一朝的皇帝。 2.在其生活的年代,有一支此前曾活跃于今北方地区的异族势力,并于后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我们现在可以用“x朝”来称呼它,当然其也有着不同的称谓。 3.他平生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千里寻母,而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由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原因离开了他。而他也命途多舛,在出生后数年才得以来到异乡安身立命,但这个时候其父却早就已经去世了。 4.他长大后知道了自己与母亲骨肉分离之事,于是与家人告别后踏上了寻找母亲的旅程,并表示自己如果找不到母亲就不会再回来。最终他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母亲,并将她接回家中安享晚年,直到去世。 请问,他是谁?
萧明灿
1.萧明灿,本贯泉州安海,后居台湾赤嵌城,明末清初著名孝子。萧姓曾为南北朝时期南齐、南梁的国姓。 2.指清朝,为建州女真所建立。建州女真最早的活动区域即在东北牡丹江流域。 3.据《重修台湾府志》:“萧明灿,隶籍台湾,本泉之安海人。生踰岁而孤。顺治十一年,伪郑掠泉州,明灿甫五岁,与母林氏相失,号泣道左。其叔祖某携之至台,以为己子。”(易混:朱寿昌归家时其父尚在人世。) 4.据《台湾通史》:“稍长,始知失母之故,行求漳、泉各属,不能得。乃与家人诀别,曰:“此行不见母,不复还也。”渡海而往,遍历闽南。嗣遇延平族人,谂其母依倚以居,大喜,趣迎归,备极孝养。里党称之,比之朱寿昌云。” #史图馆##历史#
朱寿昌
2024.04.28
1.他是大一统王朝初期的将领,名字中最后一个字为j…,但这并非他的本名,他生前变换过不止一次名字。他在该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官职地位最高。 2.他足智多谋,曾在反抗中原朝廷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在辅佐主公打天下的过程中,多次在今山东、河北等地作战,给了敌人不少打击。 3.上述主公坐定天下后,他又数次出征塞北击败北方游牧民族。在他一次对异族的战争中,他利用奇策两路夹击而击败敌人。他还长期在今天的东北地区任职。 4.他最有名的战绩是在北方某半岛对异族的战争。当时他身为主帅,先是做了修建防御设施等举措,最后用计全歼异族敌军,斩获无数。 5.他被朝廷封以爵位,最后在该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病逝,而他的世袭爵号史载也一直传到了该朝末期。他在当时据载还有类似某著名道教神仙的形象。 请问,他是谁?
刘荣(刘江)
1.刘江本名刘荣,初冒父名江,后来恢复原名。为明朝初年将领。 2.刘江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 3.多次从朱棣北征大败蒙古。在望海埚之战中“复分两路夹击,尽覆之”。 4.指在辽东半岛对抗倭寇的望海埚之战。战前“请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刘江长期镇守辽东。 5.刘江受封广宁伯,后于1420年病逝,子孙承袭至明亡而绝。在望海埚之战中曾“披发仗剑,俨若真武神状”(李勣的英国公没有传到唐朝末期。) #史图馆##历史#
李勣
2024.04.27
1.他是一代名相,原本闲居未涉世,后来北方势力大军压境,其主设法与其会面,但重复三次才得到他的答复,其主显然对他的回答感到欣喜。早先就跟随其主的重臣大将与其似有抵牾,但其主似乎用一席话语便使他不再有怨言。 2.他流传至今的一个事迹是在水域附近用火烧的战术使敌人全线溃退,此事使其声名大噪。其主帐下也可谓人才济济,有一人射术绝伦,曾神奇地击杀敌方大将。 3.他后来也致力于同之前交战过的国家议和,并寄出信件。他的主君曾不辞辛苦前往他国求亲,经受住了对方的考验,抱得美人归,之后甚至还向对方求地。 4.他事主极为忠诚,被视作忠臣的代表。但他死后数十年其国也灭亡了。他的事迹记载于古典名著之中,其事可能经过一些文学加工。 请问,他是谁?
敦·霹雳
1.敦·霹雳本来住在巴生(Kelang),暹罗大军压境,他同其它巴生人一道觐见马六甲苏丹穆扎法尔沙,苏丹令室利·阿马拉特向其转述巴生人禀告的话,重复三次才得到其回答,但其颇为满意。重臣指室利·那拉·提罗阇,苏丹令其与敦霹雳结为姻亲从而化解了其矛盾。 2.暹罗人逼近峇株巴辖(Batu Pahat),入夜后敦·霹雳令人把红树、栳树、木榄等点燃,让暹罗人以为马六甲人船只众多,从而全线撤退。马六甲苏丹帐下有位sidi在人群前向暹罗方向作拉弓状,便使对方大将Cau Pandan吐血而死。(火烧赤壁并非诸葛亮的谋划。) 3.他曾写信给暹罗议和。曼苏尔沙向麻喏巴歇(满者伯夷)国王求娶拉丹·嘉璐·赞德拉·吉拉娜公主。麻喏巴歇国王曾派人偷他赐予诸位来宾的剑,只有马六甲苏丹的没被偷,后来他们成功联姻。马六甲苏丹向麻喏巴歇国王求英得腊其利和锡安坦等地。 4.《马来纪年》。 #史图馆##历史#
诸葛亮
2024.04.26
1.他的家族是西迁而来,当时国家北方的两大霸主正在黄河流域大战,江东的吴地先后出过“意图天下”和“保境固守”的两位君主。 2.他的父亲出身低微,以手工业为生,在天下大乱时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他有一位“兄长”,但兄长并没有成为君王。 3.他就任君主之后,前期励精图治。当时南方有少数民族作乱,他决定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稳定后方。后来,少数民族首领心甘情愿地归属于他的政权,一时成为一场嘉话。 4.他执政后期开始逐渐昏庸,国力由盛转衰,国家最终被一代权臣的后代派兵所灭。最终,北方篡位之人南下,但没能统一全国。 请问,他是谁?
马希范
1.马殷早先是孙儒部下,孙儒死后从淮南前往湖南,当时北方正处于后梁与前晋(后唐之争),吴地则是南吴杨行密和吴越钱镠。 2.马殷是木匠出身,在残唐乱局中在湖南建立南楚。马殷死后兄长马希声即位,但并没有称王只称节度使。 3.马希范前期励精图治,在溪州之战击败土家族首领彭士愁,并在溪州建溪州铜柱歃血为盟。因此马希范在土家族声望很高,后世子弟为二人立盟场景立像,成为当地历史佳话。 4.马希范执政后期剥削人民,昏庸无道,残害忠良。南楚最终被徐知诰之子李璟所灭。北方赵匡胤篡位南下,但没等统一就去世了(蜀汉在司马昭时期灭亡,西晋统一了全国)。 #史图馆##历史#
刘禅
2024.04.25
1.他生在某国第一个王朝的末期,该王朝统一了某地区,然而之后便二世而亡。 2.他起兵对抗不得人心的国君,并且打出某个更得人心的皇室宗亲的旗号,实际上该宗亲已经去世,当时传言该宗亲被当时的国君杀死。 3.他的军队在当时的首都附近与国君的军队交战,此次战役敌方军队的指挥官后来也成为了某地的统治者。 4.他成为统治者之后,很多他的老相识在宫中非常放肆,得罪了很多有能力的人,而最后这个人也死于他原来的部下之手。 5.该国在他死后不久改朝换代,再次归于统一,且新王朝持续了很长时间。 请问,他是谁?
伪德米特里一世
1.伪德米特里一世生于1581年,伊凡雷帝建立沙俄后费奥多尔执政到1598年,费奥多尔死后,留里克王朝绝嗣。 2.伪德米特里在修道院做教士的时候,曾听人说起过鲍里斯·戈东诺夫杀害伊凡雷帝幼子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的传言,因而自称就是侥幸逃生的德米特里。当时俄罗斯国内连年饥荒,瘟疫流行,戈东诺夫接连执政失误,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 3.戈东诺夫1605年去世,儿子费多尔二世即位,派出督军瓦西里·舒伊斯基(后来称瓦西里四世)前去率兵抵抗,一度击退了伪德米特里,但舒伊斯基向来对戈东诺夫心怀不满,一心看不起这个鞑靼没落贵族出身的沙皇,总有意取而代之,所以对伪德米特里并未加以认真抵抗,很快就把伪德米特里放进了莫斯科。 4.1606年5月8日,伪季米特里和玛丽娜·姆尼舍克举行大婚典礼,当天按照东正教传统在教堂完婚。伪德米特里宣布5月9日至14日大婚期间为全国的节日。支持伪德米特里一世的波兰来的贵族们开始狂欢,醉酒之后在莫斯科城内大肆胡作非为,对俄罗斯的大贵族们非常无礼,最终俄罗斯大贵族们暗中联合起来,决定发动反对波兰贵族的暴动。(陈胜的同乡并未得罪他手下的臣子,而是在陈胜杀了得罪他的同乡人之后自行离去。) 5.伪德米特里被暴动人群抓住,最后被处死。他死后,瓦西里四世被波兰军队俘虏,俄罗斯进入罗曼诺夫王朝时期。 #史图馆##历史#
陈胜
2024.04.24
1.据说他是…王的后裔,但其身世存在争议。小皇帝登基后,他与篡权之人对抗。 2.他与一位重臣a关系很好。a促成了他和其东方势力的联盟。a后来在国家危难之际主持局面。 3.他与继承兄位,控制某水域以南地区的枭雄b联姻,但后来双方反目。b最出名的事迹之一是北上攻击某名城。 4.他以帮助势力c抵御敌人为名进入c的地盘,实则谋求攻城略地。他一度被c势力的军队围困某地,但是成功反击击败敌人。 5.在生命的后期,他带兵征讨东边的势力,此战的败方有“火烧”相关记载。他去世后没能葬在都城。 请问,他是谁?
狄奥多里克一世(西哥特)
1、4.狄奥多里克一世据说是西哥特国王亚拉里克一世的儿子或孙子,也有说法认为他与亚拉里克一世无血缘关系。狄奥多里克一世名义上打着帮助加拉·普拉希提阿及幼子瓦伦提尼安三世抵御篡位者约安尼斯的旗号,实则是想将罗马城市据为己有。后被罗马将领利托里乌斯包围在图卢兹,但成功反击击败对方。 2.a指阿维图斯,狄奥多里克一世的好友,罗马元老院元老,促成西哥特与西罗马的联盟。在汪达尔人攻克罗马后被推举为皇帝。 3.b指盖萨里克,继承哥哥贡德里克的地位并控制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地区。狄奥多里克一世将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后双方反目。盖萨里克北上洗劫罗马。 5.指沙隆之战,狄奥多里克一世和西罗马联军击败阿提拉,但本人战死。阿提拉在战局不利之时曾搭建柴堆准备自焚。 排除点:刘备葬在成都。 #史图馆##历史#
刘备
2024.04.23
1.他是经典小说主角,名叫张■ji,有同名历史原型。那部小说的背景与历史上的他活跃的背景是一致的。 2.小说中他父母身份差异巨大,他母亲的身份受人诟病。他从小便苦恼于此并且因此几次险些被害死。 3.后来他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发生了奇遇。他武功高强,力压群豪,被推举为某组织的首脑人物。 4.该组织活跃在全国各地,致力于普惠世人,推翻当时残暴无道的朝廷统治阶级和不公平的等级制度,因此一度受到朝廷的敌视与打压。他带领着组织取得了各地起义的重大胜利,但最终却不得不退出江湖,选择妥协与隐居。 5.他娶了异族……王的女儿,在一座孤悬海外、与世隔绝的海岛上隐居了一生,也算是幸福美满了。 请问,他是谁?
洪吉童
1.洪吉童,曾化名张永己。小说指洪吉童传。(张无忌没有同名历史原型。) 2.他父亲是两班士大夫,母亲是妓生。从小受到父亲宠妾的虐待甚至刺杀。 3.后来离家出走,因缘巧合下加入“活贫党”,并因为武功高强且精通道术被推举为首领。 4.在洪吉童的带领下,活贫党在朝鲜八道四处起义,与官府斗争,反抗残暴的燕山君统治与不平等的贵贱从母制度。之后朝廷抓了洪吉童的父兄威胁,洪吉童不得不接受招安。结果又屡遭迫害。最后心灰意冷,带着三千部下离开朝鲜远赴海外,来到与世隔绝的硉岛国。 5.在硉岛国,洪吉童除掉怪兽,迎娶了白龙王的女儿。最后成为硉岛国国王,建立了一个没有身份等级制约的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张无忌赵敏隐居冰火岛是电视剧情节,小说中二人是隐居蒙古。) #史图馆##历史#
张无忌
2024.04.22
1.他是国家濒临灭亡时的君主,昔日国家强盛时,讨灭游牧民族政权,幅员辽阔。到他这时,北方夷狄侵逼,君主的亲戚有居住在南边的,也心怀鬼胎,伺机谋事。 2.北方有一蛮夷部落,长期是国家的附庸,发动叛乱又被犁庭扫穴,但到他在位时,国家衰弱,与该部落作战时常不利。 3.不幸的是,国家镇守北方边境的边将竟然引狼入室,放该蛮夷部落的骑兵大军进入,大厦倾覆。 4.他被拥立上位,率众在南边立足,有人劝他北伐收复失地,但并未成行。 5.可悲的是,在只剩下南边一点残余势力的情况下,他的国家依然在内斗,大臣之间互相倾轧、杀戮。 6.他远奔西南山区,最终被自己的大臣杀害。 请问,他是谁?
乌介可汗
1.历史上回鹘与唐朝合力讨灭薛延陀,回鹘汗国末期,黠戛斯强盛,侵逼回鹘。南边的亲戚指唐武宗(回鹘与唐是甥舅关系,又有联姻关系),与宰相李德裕谋划讨伐回鹘。 2.指黠戛斯,《九姓回鹘可汗碑》记载怀信可汗大举征讨黠戛斯,大破之,射死黠戛斯可汗。但到回鹘汗国末期,回鹘却多次被黠戛斯击败,连兵二十年不能制之。 3.回鹘将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十万骑入回鹘汗国境,大破之,杀新拥立的回鹘可汗。 4.乌介可汗被拥立后率众南保错子山,唐廷劝其北伐收复失地,没有成行。 5.穷途末路即将投降唐朝的嗢没斯与回鹘国相赤心内斗,后嗢没斯杀赤心。 6.乌介可汗在杀胡山溃败后逃走,一直到阿尔泰山地区,最终被回鹘国相隐逸啜杀害,另立新可汗。(吴三桂弑帝时不是南明的大臣。) #史图馆##历史#
朱由榔
2024.04.21
1.他是著名三兄弟团体中的一员,在团体中被认为是老三。 2.他一生转战南北,曾经与一位意图统一天下的枭雄对阵,参加过一场以联军形式对抗的水战。 3.他的大哥通常被认为是仁主,但其去世之后的幼主被认为是庸主,继位后大权全部交在“X父”手中。 4.他的二哥是一位当世猛将,可以说是一位百战名将,但是性格并不是很好,最终某种意义上也因为其性格原因而死于军中。 5.他的儿子和二哥的儿子都投身军旅,两人通常一同被提到,只是他的儿子早早去世。 请问,他是谁?
小早川隆景
1.小早川隆景是“毛利两川”中的一员,是毛利元就第三子,出身于日本中国地方(刘关张结为兄弟是演义剧情)。 2.小早川隆景先后前往过九州,四国,并与织田信长对阵。参加过第一次,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战。 3.大哥毛利隆元性格仁慈,但去世较早。毛利辉元即位后,大权基本交于叔父“两川”手中。毛利辉元本人因为“关原宅神”而饱受诟病。 4.二哥吉川元春是当时猛将之一,性格刚烈,因为和秀吉关系不好而隐居,最终因为秀吉命令带病强行出阵九州,最终在九州征伐中病逝。 5.儿子小早川秀秋“关原战神”,吉川广家“关原食神”,一同被称为“毛利三神”,小早川秀秋在关原战后不久就去世。 #史图馆##历史#
张飞
2024.04.20
1.他是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也有记载称他有异族血统。他的父亲本是前朝重臣,却在前朝的暴君猝逝之后欺凌幼主,篡位称帝。 2.他军事才能出众,年纪轻轻就被父亲任命为元帅,征讨南方的敌人,不仅大破敌军,还生擒了敌方的主将。 3.父亲驾崩后,几位兄弟与他争夺皇位,在XX门爆发一场血腥政变,他在弑杀了自己的兄弟后得以继位。尉迟敬德也出现在这场政变的记载中。 4.他在位期间整肃吏治,颁布法律,开言纳谏,改革行政区划。他也关心平民,多次减轻赋税,注重农业生产,还曾表示自己是被百姓所托起的。 5.在军事上他也颇有作为,经常御驾亲征,攻伐叛军和敌国,还俘获过一位善于舞蹈的人士。他也接受外国朝贡,并和北方的异族相处融洽,北方的异族用一个三字称号称呼他。 6.他在位二十多年,五十余岁时驾崩。他的儿子也是一位明君,但儿子去世后发生了太后干政是乱象。后来国家又陷入军阀割据,最终再次被权臣所篡。 请问,他是谁?
李佛玛
1.李佛玛是越南李朝太宗,其父李公蕴本为前黎朝重臣,在暴君黎龙铤驾崩后,逼迫年幼的皇太子禅让,是为李太祖。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李公蕴是闽人。 2.(顺天)十一年,命为元帅,击占城于布政寨……及至, 破之,擒其将而还。 3.李太祖驾崩后,东征王、翊圣王、武德王三人伏兵于广福门内,准备刺杀前来继位的李佛玛。李佛玛发现异常,发兵抵抗。宫臣黎奉晓杀死武德王,李佛玛称赞他:“吾尝观唐史,见尉迟敬德匡君之难,自谓后世人臣无可比者。今日遭变,乃知奉晓之忠勇过敬德远矣。”(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渊并未驾崩。) 4.李佛玛颁布《刑书》,成为越南历史上第一部律法。废除十道,将全国改划为二十四路,设置州牧、知府。通瑞五年,他亲自执耒参与农耕。他还多次接受谏言,免除赋税等。通瑞六年,群臣劝其增加尊号,他推托说:“朕以藐躬,托于士民之上……” 5.李佛玛多次亲征但乃甲、驩州等地叛乱,对外攻伐侬智高、占城国等,也劫掠过宋朝边境。明道三年,攻破占城国都佛誓城,俘乍斗妻妾及宫女之善舞西天曲调者。李佛玛接受过真腊国朝贡,又向宋朝进贡角兽、大象等物。宋朝先后封其为交趾郡王、南平王。 6.李佛玛五十四岁驾崩,在位二十六年,其子李圣宗继位。李圣宗死后,继位的李仁宗年幼,其生母倚兰元妃和嫡母上阳太后垂帘听政,互相攻伐。李朝在仁宗之后开始衰落,陷入军阀割据,最后被权臣陈煚篡位建立陈朝。 #史图馆##历史#
李世民
2024.04.19
1.他是一代高僧,生活在某大一统王朝时期。我们现在可以用两个字来称呼他。 2.在他生活的年代,曾有一位继位后励精图治、但却以非正常方式夺权的著名帝王。此人统治时期作为较多,但后期也存在过一场声势较大的叛乱。 3.他曾经和别人一起东渡某岛国,并受到了该国官方的热情款待。但他的结局所言不一,有说法认为他后来即死于此地,也有说他归国了。 4.他有作品传世,而该作品与“经”相关。而他曾经待过的那座寺院,如今已经成了知名的文保单位,直到今天也可一观。 请问,他是谁?
道彝(天倫道彝)
1.道彝,字天伦,佛教临济宗传人,明初扬州著名高僧。“道彝”是他的法号。 2.指明成祖朱棣靠发动“靖难之役”登基称帝,并非正常的权力交接。“声势浩大的叛乱”指发生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的唐赛儿盗乱。 3.指明建文四年(1402)僧人道彝、一如受派担任使节,携带国书东渡日本之事。道彝受到日本官方的热情款待,逗留京都达半年之久,后归国。但据《嘉庆续修扬州府志》引《嘉靖志》记载:“永乐中,奉使日本,卒于其国。临终作偈曰:‘来不为多,去不为少。六十六年,一了便了。’”(易混:鉴真死于日本,没有归国。) 4.指《愚庵智及禅师语录》的最后一卷,此系道彝所编,而该书被收录在《续藏经》中。“寺院”指扬州北城河外的天宁寺,清代扬州八大古刹之首,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兼古玩市场)。 #史图馆##历史#
鉴真
2024.04.18
1.他曾活跃于某半岛。他有除虎之事迹,曾亲见那猛兽之威势,此前有老者劝其勿要妄行,那猛虎终死在x阳...。 2.那位僧人曾与他交好,该僧曾对别僧显露杀意,颇受忌惮,最终葬在杭州。他本人也与佛门关系匪浅。 3.他的一位故交与“平西夏”之事不无关联。他与先前未曾谋面的人有赠双刀之谊,对方历经南征北战。他也曾和囚徒之属打过不少交道,也同不止一位异族打过照面。 4.与他相关的作品同《大宋宣和遗事》关系密切。他出现在后世古典文学作品中,其情节添加了大量艺术创作。 5.他的人生可以说因天上的星而发生骤变,其它若干人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请问,他是谁?
汤显祖
1.雷州半岛徐闻县。《遂昌县灭虎祠记》“是夜,见有一冠幞袍靴白须团颐长者见梦...之叶坞,午至昏,见虎...中伏矢,走死松阳界中。” 2.僧人即紫柏真可,“尝见僧有饮酒茹荤者。师曰:‘出家人如此,可杀也。’时僧甚惮之。”(达观大师塔铭)后来紫柏大师牵涉进了妖书案当中,在狱中圆寂,归藏杭州。万历十八年十二月初会达观禅师于南刑部邹元标舍,受记于达观,获寸虚之名。 3.指帅机作《平西夏颂》。隆庆六年七月他作诗送谭纶行边,赠对方古刀双口,谭纶受一刀,还一刀。汤显祖在遂昌时曾在节日放囚犯回家。异族指《端州逢西域两生破佛立义,偶成二首》中的两生(或认为“二子西来”中有一人是利玛窦)。 4.《紫箫记》的部分情节采自《大宋宣和遗事》。指蒋士铨的《临川梦》。 5.指万历十九年闰三月丙寅朔彗星入娄,后续己卯十四日,责给事御史参劾不公,风闻讪君,各夺俸一年。二十五日,若士(汤显祖)在南都见邸报载十四日上谕,遂上《论辅臣科臣疏》,之后降徐闻县典史。(武松并非历史确有之人。) #史图馆##历史#
武松
2024.04.15
1.他出身寒微,家里以帮人畜牧为生。有过一段出家经历,那段时间他过得非常苦。 2.他小时候就展现出帝王之相。一个故事里,他和一群小孩玩的时候,就像模像样地扮演帝王。据说一位王佐之才路过,一眼就看出他是真龙天子,于是决意辅佐他成王霸之业。此人有一个与食物有关的带有玄学意味的传说故事。 3.当时正处于异族征服统治时期,各地都有起义。他也参与期间。不过他却是“先安内再攘外”,翦除了并列的势力,最后才北伐西征驱除异族,定鼎天下。 4.他在位后继续与异族残余势力的战争,终于分崩离析后的异族向他求和。他的长孙本来是正统储君,却没能坐稳江山,死在起兵造反的亲族手里。那位亲族虽然残暴有余,但不可否认,是一代伟大的君王。 请问,他是谁?
旃陀罗笈多•摩里耶(月护孔雀)
1.旃陀罗笈多一说出身首陀罗,姓氏意为“孔雀”,因为出生饲养孔雀的家族。晚年皈依耆那教,入森林苦修,绝食而死。(朱元璋家里是佃农不是专门帮人畜牧的,只是他自己有放牛传说。) 2.在一些记载中,智者考底利耶得到谶预“将辅佐王者建大业”,路过某地,见到了少时的旃陀罗笈多与伙伴玩宫廷模拟的游戏,他扮演着“国王”,向其他人发号施令。于是收他为徒,决心辅佐他取代难陀王国建立王朝。一开始,他们围攻难陀王朝首都颇为艰难,但后来考底利耶在路边人吃的饭食中得到启发,想到了先瓦解外围再攻核心的谋略。 3.亚历山大大帝征东,在印度河流域一带建立统治。亚历山大一撤军,当地反抗希腊人的起义马上风起云涌。旃陀罗笈多也参与其间。但他先于波罗斯国王(有争议)结盟,灭了难陀王朝,之后又害死盟友,独占摩揭陀国,即位建立孔雀王朝。最后出兵征伐夺取旁遮普地区,瓦解了希腊人在印度河流域一带的统治。 4.亚历山大的帝国瓦解后,塞琉古一世曾与旃陀罗笈多战争。最后双方和解,孔雀王朝获得了印度河流域与阿富汗地区的大片领土。他的长孙修斯摩是他儿子宾头娑罗的储君,却被弟弟阿育王杀死,阿育王自立为王。(朱允炆不是长孙,也没有直接死于朱棣。) #史图馆##历史#
朱元璋
2024.04.14
1.他是该家族的第三代权臣,接过了他父兄的班。当时该国面临着敌国常年以来的入侵,君主权力在两代权臣操控下名存实亡。 2.他的父亲是该国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头号权臣之一。他的兄长最初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并且与南方势力交战。在兄长急病去世之后,他接过了权利。 3.他掌权期间,君主对他发起了反抗,反对他的起义也层出不穷,最终他并没能成功夺位就去世了。 4.在他去世之后不久,国家立刻重新分裂成数个大大小小不等的小国家互相攻伐。最终异族袭来,建立新朝。 请问,他是谁?
阿卜杜·拉赫曼·桑丘埃洛(Abd al-Rahman Sanchuelo عبد الرحمن شنجول)
1.桑丘埃洛是安达卢西亚权臣阿尔曼佐尔之子,穆扎法尔之弟。三人先后担任安达卢西亚总理。 2.父亲阿尔曼佐尔是希沙姆二世的总理和哈吉布,在伊斯兰伊比利亚和马格里布刑事非凡的权利。兄长穆扎法尔在997年击败了摩洛哥的齐里们,并占领了非斯。1008年,穆扎法尔因心绞痛死于准备征伐卡斯蒂利亚的军中。 3.桑丘埃洛掌权期间不得人心,1009年伍麦叶家族发起政变,同时激起了安达卢西亚民众起义。一个月后,桑丘埃洛被杀于前往科尔多瓦的路上。 4.桑丘埃洛死后伍麦叶内战席卷全国,随后开启了安达卢西亚第一次泰法时代。摩洛哥的阿尔摩拉维王朝后来重建了伊斯兰伊比利亚。(司马昭去世后并没有立刻陷入战争。) #史图馆##历史#
司马昭
2024.04.13
1.他单名单姓,是神州并未一统时的一位忠勇之将,他和家中将才都曾与一度入蜀的将领一同作战。他为人大气,深受军中信任,还曾被评价说只有他能做好某事。 2.他曾在一位河北出身将领的军中,相关事迹中有一位与“白马”相关且死于非命之人。在他要单骑大显身手之前,曾有人发问“谁能拿下这个人?”。 3.在一场著名的战役中,一方举国之力怒而兴师,百里联营,最终却遭奇袭大败而归,发起此战之人没过多久也便一命呜呼了。而他在此战中也能大展拳脚,甚至俘获敌将。 4.他与另一将领同路在峡谷之地行动抵御敌军时遇到不利情况,他曾主动提出为其断后。事后该将领表示这都是题主之功应获嘉奖,而题主却有不同看法并试图推辞。 5.他在新帝登基后的某次行动中曾单独负责某事,之后不久便病逝,新帝为他哀悼并赏赐了他的家人,他去世二十多年后敌人南下灭亡了他的政权。 请问,他是谁?
郭成(宋)
1.“「郭成尽忠报国,有功于民,宜载祀典。」榜其庙曰「仁勇」云。”“(刘昌祚)从王中正入蜀,破筚篥羌。”“金人抵原下,(郭)浩与吴玠随方捍御,蜀以安全。”“渭帅章楶问可守者于诸将,皆曰「非郭成不可。」”“成轻财好施,名震西鄙。” 2.“至城下,有羌乘白马驰突阵前,大将刘昌祚曰「谁能取此者?」成跃马枭其首以献,进秩四等。”“刘昌祚…真定人。” 3.“夏人恚失地,空国入争,谋曰「平夏视诸垒最大,郭成最知兵。」遂自没烟峡连营百里,飞石激火,昼夜不息。成与折可适议乘胜深入,以万骑异道并进,遂俘阿埋、都逋二大酋。”西夏小梁太后退兵后次年便离世。(夷陵之战赵云大展身手为演义情节。) 4. “初,夏人犯默音峽,公與折可適禦之,被圍,可適馬乏,公推所乘之馬與之,曰:「公決圍去,我留死戰,以家事累公」……公曰:「此折防禦之功也」。可適亦曰:「我與郭君異道而出,郭君實獲二酋,某何力之有」?帥曰:「諸將惟務爭功,二君乃爾相推邪」?遂俱被褒賞。” 5.“徽宗诏诸军并力筑绥戎、怀戎二堡,成独当合流之役,暴露雪中,感疾卒。帝悼之甚,赙以金帛,官其子婿。”(蜀汉灭亡于赵云去世三十多年后。) #史图馆##历史#
赵云
2024.04.12
1.他姓陈,是一代大师,南方人,活跃于大一统王朝的极盛期,据载在文化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而后世流传的一些关于他的事情颇有神异色彩。 2.他活跃时期的君主在位数十年,其父虽然也是皇帝,但存在感远没有其高。该君主在位期间,国家人才辈出,也多次在西部地区和异族交战,王朝达到了极盛期。 3.在一部明代成书的经典名著中可以多次看到他的身影,该名著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有不小影响力。 4.上述名著中写了不少有神话色彩的事情,猴子、猪、龙、狮子等动物以及一些妖怪在书中也有描写。该作品中他还和吃人肉相关的事情有关。 5.他著有学术性著作,上述名著中有很多内容直接取材于他的著作,但他的作品在后世远远不如上述名著有名。 请问,他是谁?
陈藏器
1.浙江四明人,唐代医药学家,被认为是茶疗鼻祖。其著作中记载的药方有一些巫术等神秘色彩。(玄奘是河南人。) 2.唐玄宗。 3.《本草纲目》多次引用陈藏器的著作。 4.《本草纲目》记载了一些神怪之事,书中也提到陈藏器记载人肉入药。 5.《本草拾遗》等著作。 #史图馆##历史#
玄奘
2024.04.11
1.他是雄踞北方的一代枭雄,但国家却没有在他手中完成统一。他生前止步于“...王”之位,留给了后世下来马上横槊图定中原,却最终饮恨河北的形象。据载他也曾有感而赋诗,其辞豪壮,作品中还借用典籍中记载的传说生物来抒发情感。 2.正值群雄割据逐鹿天下之时,他也领兵与周边势力互相攻伐,他家中一位男性长辈因某位死于非命的乱世将领而被害,于是他兴兵讨伐,距离此事不久他甚至下令做出屠城之举。此外,他还在势力范围内开垦种地兴修水利。 3.他曾经南下在临水之地作战,据载在此战中东风曾助那位雄姿英发的年轻将领一臂之力。他当时与大海以东的国家互有使者往来,有记载称这与他当时打算对异族势力发起征讨有关。 4.然而在他死后权利的交接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其曾孙年少继位,有宗族大臣以辅佐幼主之名接掌大权,关于此事后来还有大臣被偷袭杀害,最终那位宗族大臣及其家人没有落得了什么好下场。他有后代因大臣参与而被废退位,还有人企图杀死他某位在位的后代。 5.他曾经通过让女儿联姻来稳固地位,有人认为他怀有不臣之心但事实上却始终没有亲自付之于行动。数百个春秋过后,关于埋葬他的坟墓还一度成为了时人热议的话题。 请问,他是谁?
伊达政宗
1.伊达政宗,在与教皇国的书信中被称为“陆奥国王”。“横槊英风独此公,肉生髀里敛军锋。中原若未收云雨,河北浑归独眼龙。”“邪法迷邦唱不终,欲征蛮国未成功。图南鹏翼何时奋,久待扶摇万里风” 2.政宗大举进攻大内定纲,在小手森城进行屠城。“粟之巢之变”,二本松(畠山)义继在拜见退隐的政宗之父辉宗时,突然将其胁持威迫让步,最终两人皆被杀害。(陶谦并没有死于非命。)政宗晚年下令开始修建贞山运河,在北上川流域组织开垦,至今仍是日本的粮仓地区。 3.摺上原之战发生在猪苗代湖岸,时年21岁的政宗击败了芦名义广称霸南奥州,据载战中风向由强烈的西风变成东风。曾派遣家臣支仓常长向东到罗马与教廷使节会面长达七年。“伊达政宗忧西教煽惑愚民...命其臣...载书币航至罗马,侦其虚实...复命曰「西蛮风俗软弱武备轻忽,以我猛将健卒临之,如挫朽拔腐。」政宗大悦,请出征。是时耶稣禁令甚严,事遂寝。” 4.政宗曾孙纲村年少继任藩主,政宗第十子宗胜以辅帮幼主之名接掌藩政,但以宗重为主的内部势力一时无法制衡,从而寻求幕府协助,在江户酒井忠清宅邸审问过程中藩臣原田甲斐将伊达宗重及酒井的家臣斩杀,宗胜及其族被流放。伊达纲村险遭下毒暗杀。 5.将嫡女五郎八姬嫁与德川家康之子松平忠辉婚姻。政宗的遗体在1974年被从坟墓中发掘出来作研究,由于遗骨的保存相当完整,政宗的容貌大体可以完整重建。(曹操墓发掘距其死亡已过千年。) #史图馆##历史#
曹操
2024.04.10
1.他经历过改朝换代,十几岁时因为战乱和叔父迁居别处,曾在荆州生活。 2.他曾在仁德之人手下为官,也曾前往长江下游的名城。在某次战争中,为了对付河对岸的敌人,他只用不到三天时间就造好了之前某人无法完成的军用器械。 3.那位东征惨败的开国皇帝去世之前向他托付后事,还要太子和他共事。 4.他带兵南征作乱的蛮夷,取得大胜,使敌人心悦诚服,并放回蛮夷首领Meng...。 5.他被评价智慧过人,擅长设计制造各种器物。 请问,他是谁?
何稠
1.何稠,国子祭酒妥之兄子也,年十余岁,遇江陵陷,随妥入长安。经历隋唐易代。 2.陷于窦建德,建德复以为工部尚书;十二年,加右光禄大夫,从幸江都;辽东之役,摄右屯卫将军,时工部尚书宇文恺造辽水桥不成, 师不得济,帝遣稠造桥,二日而就。 3.及上疾笃,谓稠曰:“汝既曾葬皇后,今我方死,宜好安置。”上因揽太子颈谓曰:“何稠用心,我 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杨坚于公元598年征高句丽惨败。 4.南征桂州俚李光仕、洞主莫崇等,承制署首领为州县官而还,众皆悦服。有钦州刺史宁猛力...稠以其疾笃,因示无猜贰,遂放还州。…稠曰:“猛力共臣为约,假令身死,当遣子入侍。越人性直,其子必来。”初,猛力临终,诫其子长真曰:“我与大使为约,不可失信于国士。汝葬我讫,即宜上路。”长真如言入朝,上大悦曰:“何稠著信蛮夷,乃至于此。” 5.稠巧思过人,颇习旧事。何稠曾制作锦、琉璃、车舆辇辂、皇后卤簿、百官仪服等。 排除点:草船借箭为虚构。 #史图馆##历史#
诸葛亮
2024.04.06
1.他出身平凡,但才干过人,又得贵人赏识,因此仕途亨通,成为一方大员。 2.提携过他的贵人中,最重要的一位曾被封王,此人祖上曾隶属一个强大的胡族政权。然而,此人之子却与他互相猜忌,以致失和。 3.某次,北方的一个强大异族大举入侵,他与同时期的另一位杰出将领联手出战,最终获胜。他与此杰出将领算是亲戚。 4.他深度参与的一次军事行动导致了一座历史名城失陷,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局势。而该名城在历史上被多个政权选为首都。 5.他晚年最终起兵反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的长子丧生。但他的历史评价仍以正面居多。改朝换代后,他在一种官方性质的大型祭祀中也享有香火。 请问,他是谁?
李嗣源
1.李嗣源出身沙陀普通部民,因擅长骑射、军事才能出众被沙陀族首领李克用收为养子。在李克用父子当权时历仕代州刺史、安国节度使、天平节度使、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成德节度使等职务。 2.李克用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陇西郡王,后因救援唐昭宗受封晋王,其祖上曾为吐蕃附庸。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统治晚期,对李嗣源多有猜忌,后来在邺都兵变中二人反目。 3.公元917年,契丹围困幽州,李嗣源会同符存审联手击败契丹军,解幽州之围,令契丹第一次南下无功而返。李嗣源与符存审都是李克用的义子。 4.李嗣源在梁晋争霸末期作为先锋率军逼近后梁首都开封,后梁末帝自杀,后梁王朝就此灭亡。开封古时又名大梁、汴梁,战国时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等都曾在此定都。 5.李嗣源在邺都兵变时为乱兵劫持,被迫反叛李存勖。其长子在前往招抚李嗣源的路上被所杀。李嗣源之后进入洛阳称帝,是为后唐明宗,被视为五代有数的明君。清乾隆时期被列为历代帝王庙188位受祀帝王之一。(安禄山历史上骂名滚滚,而且并未在唐朝以后得到官方性质的大型祭祀,四圣是田承嗣搞的。) #史图馆##历史#
安禄山
2024.04.05
1.他是一位武将,效力的主公是帝王后裔,与'大耳'有关。主公未登基之时和掌握朝廷的人a有冲突,a一度获得了主公的妻子。主公的手下b曾骑乘主公的御马,后死于非命,b去世的地点因此被命名。 2.他曾带领少数兵马直取有华丽装饰的敌人首领,将其刺杀。 3.他曾经因为婚约之事对某君主出言不逊,结果后来果真死于该君主势力之手。该君主麾下曾有人前往大陆附近不足百公里的海岛。 4.他死以后被奉为神明,常以骑马持刀的形象出现。 请问,他是谁?
翁斯伐尼(Aungswa-Nge)
1.翁斯伐尼是缅甸蒲甘王朝君主那罗波帝悉都手下大将。那罗波帝悉都为蒲甘王那罗都之子,王妃毗罗伐帝据说有一对'大耳朵'(《琉璃宫史》(148))。a指当时的蒲甘王那罗帝因迦,为悉都兄长,因贪恋女色谎称有战争派悉都带兵外出后立毗罗伐帝为自己的王妃。b指悉都的马夫牙骠,因耽误时间被悉都所杀,被杀的地点因其事被命名为谷达耶(被杀处)。 2.翁斯伐尼曾带80人前往宫殿刺杀因迦。因迦当时带有红宝石耳环。 3.悉都曾答应翁斯伐尼事成之后把因迦的妻子赐给他,后反悔。翁斯伐尼因此作呸声,悉都大怒将其处死。悉都国师般他求曾前往斯里兰卡(台湾离大陆超过100公里)。 4.翁斯伐尼死后成为缅甸神灵翁斯伐摩夷(Aungzwamagyi),形象为持刀的骑马武士。 #史图馆##历史#
关羽
2024.04.04
1.他出身不凡,他的上一辈长辈就出过一位跟随明主讨灭与“陈”有关势力的名将,而他自己也是从小就才能出众,他的妻子也是身世不凡。 2.他深受父子两代君主信任,历任要职,采用出其不意的战术荡平南方叛乱,居功至伟。 3.他不仅荡平叛乱,还恩威并施安定人心,使得酋民归顺。另一位名将也曾采用他的策略获得大胜,君主也多次赞扬他的计谋。 4.他后来深怕功高震主,闭门不出,谢绝宾客,安然善终。他曾获封dai国公,但人们讨论他的爵位一般不用这个称号。 请问,他是谁?
梁睿
1.梁睿的父亲梁御曾随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梁睿的妻子是宇文泰之女宜都公主(《随故定州毋极县令蒋国公梁君墓志铭并序》)。(红拂女是虚构人物,李靖的妻子历史记载不明。) 2.四川地区王谦造反,梁睿带领于义、达奚长儒等人平叛。梁睿对将士们道:“贼军占据险要之地,打算阻拦我军,我们应出其不意,一定能击破贼军。”命上开府拓拔宗攻剑阁、大将军宇文敻攻巴西(今四川绵阳),又让大将军赵达率水军进入嘉陵江。同时,梁睿派张威、王伦、贺若震等将领分兵攻打达奚惎。达奚惎大败,逃回益州。梁睿最终平叛成功。 3.《北史·梁睿传》:睿时威振西州,夷獠归附,唯南宁首帅爨震恃远不宾。睿上疏曰:“南宁州,汉牂柯之地……”文帝深纳之,然以天下初定,恐人心不安,故未之许。后竟遣史万岁讨平之,并因睿之策也。 4.《隋书·梁睿传》:睿时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及引见,上为之兴,命睿上殿,握手极欢。睿退谓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也。”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梁睿封爵为蒋国公,去世后曾被隋炀帝改封为戴国公,一般不用这个称号。 #史图馆##历史#
李靖
2024.04.03
1.他是一代君主,通常的称呼中有“shang”字,也可叫他“成X”,还可以称之为“天…”,因为他的某个开创贡献,他也被尊为“…祖”。 2.他的前任在位时其政权就致力于对付东边的一位声名狼藉的君主,而他在位时该敌人已经灭亡。 3.他留下的一个典故与鸟有关,在这件事中他觉得某种做法是不对的。 4.他的辅臣中有“zhong…”和“伊尹”,“伊尹”在他的儿子在位时还曾经担任摄政。 请问,他是谁?
村上天皇
1.村上天皇,讳成明,别称天暦帝,村上源氏の祖。 2.前任朱雀天皇,在位时正值承平天慶の乱,平将门于关东自立为新皇,被宣布为朝敌,后被讨灭。(商汤父亲时期未有致力于对付夏朝的记载。) 3.指“莺宿梅”的典故,宫内的一株红梅枯萎,于是下令差役在都城中找到了纪内侍家的梅树,将其运回皇居,纪内侍在枝头挂上一封诗笺,里面说“如果每年都要在这株红梅上做巢的黄莺回来,问道:‘我的家怎么了?’我又该怎么回答呢?”天皇见到后,调查得知这是纪内侍父亲的遗物,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4.指藤原忠平与藤原伊尹,藤原伊尹在村上天皇之子圆融天皇在位时曾担任摄政。 #史图馆##历史#
商汤
2024.04.02
1.她是王朝动荡时期的人物,与两个男人有着复杂的关系,其中年龄较长的男人可以算是另一人的父辈。 2.她是朝中大臣的养女,后养父假借侍奉之名,将她送给了一位在当时地位极高的男人,但她其实另有任务。 3.2中的男人最终被杀,此时在位的是一位年少即位的傀儡君主A。 4.她的养父一度成为了把控朝政的重臣,而她则逐渐淡出众人视野,结局不明。 5.A在数年后将皇位禅让于一位后世名声较差的权臣,并在此之后被其逼死。 请问,她是谁?
莫皇后(黎昭宗)
1.莫皇后(?—?),越南后黎朝第11任皇帝黎昭宗黎椅的夫人,武川伯莫登庸的养女。1521年,莫登庸被封为仁国公,莫登庸权势日炽,出入都使用天子的仪卫,引起黎昭宗的不满。莫登庸也想要控制黎昭宗,派养女莫氏进入宫中服侍黎昭宗,立为夫人,实际上是监视黎昭宗。两个男人即指黎昭宗和莫登庸,莫登庸算是黎昭宗的岳父。“时莫登庸威权日重,众心归向,以假女侍帝,名虽进奉,实则伺守。” 2.见1。 3.1522年,黎昭宗又逃跑投靠西都的郑绥,莫登庸立昭宗的弟弟黎椿(黎恭皇,1507年9月2日—1527年7月12日)为帝。1525年,莫登庸灭郑绥,1527年,莫登庸杀死黎昭宗。 4.莫皇后在黎昭宗出逃后基本无载。 5.1527年4月,莫登庸接受了黎恭皇的禅位,成立莫朝,后被莫登庸逼死。(刘协为善终。) #史图馆##历史#
貂蝉
2024.04.01
1.他出生于中原腹地,被评价为“王佐之才”,祖先身居高位,到他这一辈适逢天下大乱的政权末期。 2.他曾经被通缉过,但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最早他效忠于旧主家族,后来几经辗转,他投奔了当时的一位霸主,并劝服霸主采用他的策略立足关中。 3.他作为国内重臣,有一个带有“三”的称号。后来霸主去世,辅政者曾向他问策,他也向辅政者表示支持。 4.他年老之后,深知明哲保身,上书想要退休,却没得到同意。他去世时七十多岁,死后成为了武庙的一员。 请问,他是谁?
于谨
1.于谨出生于洛阳,祖先是北魏镇南将军于栗磾,于谨活跃于北魏末年。 2.于谨跟随元深讨伐鲜于修礼时被胡太后忌惮,受到通缉,凭借自己的胆识和口才让胡太后取消了通缉。于谨先跟随元深,后跟随尔朱天光,最后跟随宇文泰,并进献“西迁天子”之策,为宇文泰立足关中奠定基础。 3.北周建立后,于谨被尊为“三老”,宇文泰去世后,宇文护私下向于谨请教,于谨答应并在第二天向宇文护表示忠诚和支持。 4.于谨年老后多次请求退休,先后被宇文护和宇文邕拒绝。七十六岁时病逝在雍州牧任上。唐武庙六十四将和宋武庙七十二将于谨皆位列其中(张良生卒年未知)。 #史图馆##历史#
张良
2024.03.31
1.他出身卑微,是一位重要的起义领袖。其领导的起义延续十余年,最终蔓延全国成功驱逐了外虏。 2.他出生时国家已被来自北方的异族统治,异族于某世纪七十年代末统治了他的国家,开启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 3.他也是一位宗教教徒,八月中旬他在该国北部举行了一个神秘的仪式后起义爆发。 4.起义没多久他就牺牲了,敌人斩下他的首级示众以威慑起义军,他死后一位起义军领袖的助手最终带领起义走向了成功。 5.这位助手同样出身卑微,家中有两个兄弟,二十多岁时其参加起义,最终驱逐外虏成功建国。 请问,他是谁?
达蒂·布克曼(Dutty Boukman)
1.达蒂·布克曼,奴隶出身,海地革命(圣多明各起义)(1791年-1804年)领袖。 他在《刺客信条》漫画中有过登场,隶属于圣多明各刺客兄弟会。 2.海地于1679年被西班牙割让给了法国,法国在这里统治直到1804年海地独立。 3.达蒂·布克曼也是一位伏都教(即巫毒教)祭司,他于1791年8月14日左右在海地北部博伊斯凯曼森林(Bois Caïman)中举行了一场伏都教仪式,当晚起义爆发。 (韩山童起义爆发于5月。) 4.达蒂·布克曼于11月7日左右在乐凯市(Le Gap)附近一场战斗中牺牲,死后他的头颅被法国人挂在一个钉子上示众。杜桑·卢维杜尔的助手让-雅克·德萨林(1758年-1806年)最终赶走了法国殖民者并宣布独立建国。 5.德萨林是黑人奴隶出身,家中有两个兄弟,1791年他开始参加起义,1804年他宣布海地独立。 (朱元璋家中有三个兄弟。) #史图馆##历史#
韩山童
2024.03.30
1.他十多岁就继位了,堪称年少有为。但他最终成为了所属政权的末代君主,这与其本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他的父亲也是该政权的统治者之一,但在位时间很短,很早就去世了。而他的家族在此之前,亦不乏极具政治手腕之人,其中有一人虽曾地位较为低下,但后来仍逆袭并击败群雄,带领其家族正式走上了政治舞台。 3.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多方势力并立,他也因此励精图治来巩固政权,但最后的结果却并不如人意。缺乏政治经验的他与一异族后裔交恶,后来也是此人挥兵直取其都城,灭亡了他的王朝。 4.在其王朝灭亡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长期而艰苦的都城保卫战,但由于内部原因,都城最终失守。而在都城失守一些时日后,那个3中后裔知晓了他的死亡。虽然说其政权灭亡后还有希冀东山再起的余波,但很快就被镇压了。 请问,他是谁?
噶玛·丹迥旺波
1.噶玛·丹迥旺波(1606~1642),明末卫藏地方政权藏巴汗(宗堆王),藏族,彭措南杰之子。据《西藏通史》,其继位时仅17岁。 2.其父指彭措南杰,在位仅两年,后染天花去世。“地位较为低下的人”指辛厦巴·才旦多吉,他最早在仁蚌巴和乃东的朗氏家族中当侍从,后来举兵反叛了仁蚌巴家族,并控制了拉堆绛、拉堆洛地区,使辛厦巴家族从此登上了西藏的历史舞台。 3.噶玛·丹迥旺波在位时,存在格鲁派、蒙古等多方势力,“励精图治”指后世对其总结的“五大功业”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有一部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异族后裔”指固始汗,他于1642年攻下桑珠孜灭亡了藏巴汗王朝。据《西藏通史》:“第悉藏巴在噶玛噶举派的建议下在扎什伦布寺和今天的日喀则市之间修建一座大寺院,第悉藏巴于是派乌拉在扎什伦布寺的后山上采石,结果从山上滚落下来的雷石砸坏了扎什伦布寺的僧舍。1638年,固始汗的代表回到青海向固始汗作了汇报。固始汗闻讯后大怒,于是挥兵西藏。”(李自成并无证据证明是党项人后裔。) 4.指1641~1642年2、3月间长达近10个月的桑珠孜保卫战,《萨迦世系史续编》言及桑珠孜被攻破的原因是“后藏大臣们闹内讧”。噶玛·丹迥旺波被俘,囚于拉萨附近的柳吾地方,给一小庄园为生。后以其拥护者噶玛巴雅甫赛等起兵反对甘丹颇章,固始汗派兵镇压,从俘虏中发现丹迥旺波的反叛计划,遂将其缝在湿牛皮内投入拉萨河处死。(李自成攻北京时间并不久。) #史图馆##历史#
朱由检
2024.03.29
1.这是政权建立开始,广泛活跃的七人并称,七人活跃时间贯穿了几乎整个政权,这个并称之中包含地名。 2.这七人中包含了筑城的名手,也有的后来成为文书工作者,且七人中有两人姓氏相同,七人之首终生受到重用。 3.七人共同见证了该政权的崛起,但该政权后来与中原势力交恶。在中原政权中后期,该政权在内乱之中灭亡。 4.因为一些原因,七人的事迹里存在着演义戏说的成分。即使如此,依然不影响七人在该民族历史之中的地位。 请问,他们是谁?
吐蕃七贤臣
1.吐蕃七贤臣中最早的茹拉杰出现在上丁二王时期,最晚的赤桑雅拉活跃在赤祖德赞时期,几乎贯穿了整个吐蕃帝国时期。 2.七人中赤桑扬敦主持修建了拉萨城,茹拉杰和其子拉布果嘎一同入选,茹拉杰作为七贤臣之首,因迎回布德贡杰终生受到其及其子信任【七本枪之首福岛正则后被德川家康警惕,后被改易信浓】。 3.吐蕃早先与唐朝交好,后在安史之乱吐蕃趁乱攻取西域。在842年,吐蕃帝国因内部混乱而崩溃。 4.七贤臣中吞弥·桑布扎建立藏文的事迹被认为是演义,桑布扎本人也被质疑是否真实存在。但吐蕃七贤臣依然在藏族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史图馆##历史#
贱岳七本枪
2024.03.28
1.他姓名最后一个字声母是j。他是某位开国名将的外x,那位开国名将有一位名将死敌,二人在乱世当中都异常活跃。 2.他凭借自己在危急时刻的表现取得那对君主父子的信任,得以被提拔任用,不久又升任开府。 3.之后他曾在河南、山西为官,也曾跟随宗室名将荡平南方割据势力。他还注意安抚百姓,南方安定离不开他的功劳。 4.江南地区有人复叛,他冷静应对正确判断成功平息。他不贪恋权位,因病主动求退,后来在京城去世。 请问,他是谁?
皇甫绩
1.皇甫绩是韦孝宽外孙。韦孝宽死敌即为斛律光。 2.太子宇文赟监国时,宇文直叛乱,城门已闭,百官都逃走一空,皇甫绩奋勇赴难,遇宇文赟于玄武门,宇文赟特下楼拉着皇甫绩的手,悲喜交集;叛乱平定后,宇文邕听说了他的事情,并嘉奖了他,迁为小宫尹。后来杨坚辅政,他又升任开府。 3.皇甫绩曾任晋州(今山西临汾)、豫州刺史,后来参与平南陈之战。任苏州刺史时,并没有与顾子元作战,而是通过怀柔的方式令其归顺。(李靖参与平王世充不能算是在河南为官,后来李世民欲封其为世袭濮州(今河南濮阳)刺史也并未成功。) 4.指平高智慧叛乱,之后不久皇甫绩因病请求退休,后来在京城家中去世。 #史图馆##历史#
李靖
2024.03.27
1.这是一座始建于距今不到一千年前的古塔,建造时中国尚处于分裂时期,而此塔修建于一位曾前往宋朝之人于此地在任时,后世历代屡经毁坏与重修,然现存建筑为21世纪初在原址重建的新塔。 2.此塔位于曾做过非大一统政权都城的现在城市辖区内某山之上,在某国家A级旅游景区之中,所在市辖区以一片著名水域而闻名。此塔还构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名胜,被地方志记载为当地“N景”之一,此景与光照相关。 3.关于此塔有个民间神话传说流传,一种动物修炼成精化为年轻女子与一位普通的青年男子相爱结为夫妻,一位出家人得知此事后前来捉妖,女妖奋起反抗水漫XX,最终把此妖镇于此塔之下。此故事中的有人物的名字会令人想到一位著名历史人物,“女妖”一般称呼中含有专用于女性的汉字,此传说后来被改编成演义故事经民间艺人之口传播。 4.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对此塔进行了考古挖掘,此塔地面建筑已无遗存,该塔塔基地宫出土有古钱币陶瓷玻璃器等文物但数量并不多,其中最精美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为高二十多厘米的佛教用具,现藏于位于该市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中。 请问,此塔是?
冶仙塔
1.冶仙塔始建于辽重熙八年(公元1039年),“辽重熙八年,张素羽任检校司空知檀州军事。”““契丹国母遣彰信节度使萧传......将作少监张素羽来贺正旦。”今天的冶仙塔在原址重修于2001年。(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即977年,距今已有千年。) 2.冶仙塔位于今天北京市密云区东北部山上,为3A景区,密云区建有密云水库。“密云八景”之一的冶塔仙灯,“冶塔仙灯,县东北八里冶山上,昔传有冶仙居其上,时放仙灯,夜尝见云。” 3.“鲇鱼姥姥”传说:鲇鱼精向往人间美好生活,便化作年轻女子,与白河边青年刘栋相恋结为夫妻。道人(一说僧人)纪晓塘得知后前来捉妖,鲇鱼奋起反抗,水漫檀州。最终纪晓塘将鲇鱼精锁在了冶山顶上的石洞里,镇压在冶山塔下。有评书《纪晓塘捉妖》(《下八仙演义》)流传。 4.1988年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协同密云区文物管理所开始对该塔基进行发掘,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水瓶现藏于首都博物馆。(雷峰塔进行考古工作时仍有残存的塔身及部分外围建筑且出土文物数量大。) #史图馆##历史#
雷峰塔
2024.03.26
1.他是一位傀儡统治者,早年经历某王朝的衰落,他也曾为这一王朝效力。 2.他因为一些原因,被异族扶持为统治者,与他同族的人作对。 3.他受到一位著名的异族权臣扶持,但后来他和这个权臣关系恶化,并主动做出很多试图摆脱其控制的行为,这使得他被那个权臣废掉。 4.3中那个权臣曾经南征某政权,攻破其京城,但其残余势力继续抵抗,而且最终和另一位置更偏北方的异族一起夺回故都。 请问,他是谁?
索古一世
1.索古一世曾在奥斯曼帝国末年担任阿尔巴尼亚中部的马蒂总督。 2.1924年曾被迫逃往南斯拉夫王国,在南斯拉夫支持下恢复权力,向南斯拉夫割地,并强化自己的权力,于1928年称王。 3.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曾支持索古一世,但随着墨索里尼试图加强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各方面的控制,索古一世遣散意大利军事顾问,并联络其他欧洲国家。1939年意大利出兵占领阿尔巴尼亚,迫使他流亡(刘豫没有明显的试图摆脱金朝控制的行为)。 4.墨索里尼曾发动第二次意大利埃塞战争,攻破亚的斯亚贝巴,但海尔塞拉西一世继续号召抵抗,1941年埃塞军队联合英军夺回亚的斯亚贝巴。 #史图馆##历史#
刘豫
2024.03.25
1.他本是宗室之子,因为先皇无嗣,被选继大统。 2.他一上位就要尊其生父,并在之后为其加上帝号,以至于在礼仪等上引起争议。 3.他是个很聪明的人,在位前期施政有为。但迷信金丹,破产礼佛,沉溺女色,酷好祥瑞,为后世所非。他有一项针对宫人的做法,甚至可谓悖逆人道。 4.在一次群臣上祥瑞的活动当中,一位大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委婉地指出他的错误。他认可了这人的说法,没有因此生气。 5.他晚年对待立储有点不慎重。他死后,一个张家的大臣任相位,掌居摄之职,与太后私通,为国家做了很多实事。 6.他的年号我们耳熟能详,但不算什么好印象。 请问,他是谁?
李阳焕
1.李圣宗之孙,崇贤侯之子,母杜氏。三岁时被李仁宗收养,立为太子。 2.其在李仁宗祭祀问题、拜其生父为太上皇(死后追封恭皇)、无事大赦天下以及晋封献兽者等曾引起争议。 3.《大越史记全书》“神宗脩政立事,任贤使能,设宏词之科,定兵农之令,政则勤矣。然酷好祥瑞,崇尚浮屠,破敌而㱕功,于佛献鹿,而得滥其官,何其愚也。”“帝之初年,犹有童心。及长,性资聪睿,大度有为,修政立事,任贤使能,正始正终,详密款曲,无失于正。虽身婴恶疾,寻有药之,天意有在也。然酷好祥瑞,崇尚浮屠,奚足贵哉。” 庚戌三年〈宋建炎四年〉春正月,詔百官女不得先適人,俟選充掖庭後不入選者,然後許嫁。 黎文休曰:天生民而作之君,使司牧之,非自奉也。父母之心,誰不欲其子之有寳家。聖人體此心,惟恐匹夫匹婦之不得其所。故詩形桃夭,摽有梅美,嫁之及時,與刺其晚也。神宗詔百官之女選畢然後嫁,此乃自奉,豈爲民父母之意哉。(嘉靖帝不算沉溺女色。) 4.十二月,太平鄕阮買献白鹿。左武捷兵杜慶献黃色鯧䰸魚。帝以爲瑞,詔群臣稱賀。閤門使李奉恩上言:「彼微物爾,而陛下以爲瑞。如麟鳯之來,則陛下以爲何物。」帝善其言。(海瑞不算委婉指出,嘉靖帝非常生气,也没有认可海瑞的说法。) 5.本来已有太子李天禄,寝疾之际受三夫人所要,临时改立幼儿李天祚为太子。权臣指杜英武,乃太师张伯玉义子。“杜英武出入禁庭,私通母后”。 6.年号天顺。 #史图馆##历史#
朱厚熜
2024.03.24
1.他是荆楚之地的一位神射手,可以说是某成语的代言人,至今也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2.他曾在一场针对北敌的战事中大展身手,甚至杀死了一位与“魏”和“奉天子”之人颇有联系的敌国大将。 3.但他最后的下场在某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却是在对东吴的战事中被敌人当场射杀。这部小说在90年代曾改编为电视剧,其中登场人物就有题主。 4.而传说中,他在荆楚之地和某人的比试也在后世广为流传,不仅3中小说有描写,更是在后来变为了某部戏剧。 请问,他是谁?
养由基
1.养由基,楚国著名神射手,百步穿杨出处。 2.鄢陵之战,射杀魏锜,魏锜一说为“五贤”之一的魏犨之子,“奉天子”之人即晋文公。 3.《东周列国志》中死于吴国乱箭之下,电视剧即《东周列国·春秋篇》。(易混:黄忠演义中并非被当场射杀。) 4.指比箭斗越椒,《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的三箭平叛,戏剧即京剧《清河桥》。 #史图馆##历史#
黄忠
2024.03.23
1.一般认为他是兄弟三人组中最小的那个,与他的两位哥哥有一个带“三”的合称,是该国西部战场的名将之一。 2.他的父亲是一代名将,在国家西部很有声望,而且子嗣众多。他的一个哥哥以孝义著称,另一位哥哥同样也是西部名将。 3.他曾经参加过西部那场在水边的战斗,并依靠智谋起到了奇袭的效果。曾经友军被敌军围困,而他因为某些原因坐视友军覆灭,他去世时不到六十岁,以狡诈善谋,善于驭下著称。 4.他有两位族中后辈,一位被称为“小xxxxx”,参加过对西边国家的战争,回国后在政权灭亡之前去世。另一位后辈是他的弟弟,在决定天下大势的战争中因为友军的缘故,使得一代大将草草收场。 请问,他是谁?
种谔
1.种谔是北宋名将种世衡五子,与大哥种诂,二哥种诊合称“三种”,长时间主持北宋西北军政,人称“老种经略相公”。种谔为第五子的记载出自范仲淹著《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2.父亲种世衡是北宋边疆名将,种家军之祖,驻扎西北期间善抚士卒,发展农耕和商贸,积储粮草,受边民和士卒拥戴,死后清涧和环州人民皆画像祠于家。大哥种诂以孝义闻名,种谔因擅自兴起事端被关进监狱,他请求以自己官级赎种谔的罪。二哥种诊先后历任环庆路,永兴路,并与大哥种诂一同参与折姜会之战。 3.无定川之战中,种谔出奇兵断西夏军首尾,乘胜攻米脂,大获全胜。后因横山战略未受采纳,永乐城被围种谔未出兵救援。改知延州后,种谔背上痈疽发作去世,终年五十七岁。《宋史》评价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小早川隆景去世时65岁)。 4.种谔七弟种记,有儿子。长子种师道,人称“小种经略相公”,参加过对西夏的席苇城筑城,臧底城之战。在靖康之变前夕因病去世。其弟种师中在金军南下时支援,因友军姚古,张灏部没有如约汇合,最终战死。 #史图馆##历史#
小早川隆景
2024.03.22
1.他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因国家之事而远行,来到了另一个大国的首都,见到了该国君主,最后成功回国,得到了统治者的赞赏。 2.他活跃的时代国家多次和北方和西部的敌国作战,期间数有胜绩,战争中也留下了一些广为流传的典故。 3.据载当时该国君主并非最初的太子,但在太子死后还是登上了君位。该君主的家族中还出了一位和他相差一辈的女政治家。 4.他在后世的古典神魔小说及民间传说中有不少神魔色彩的故事流传,他在相关故事中被神化,和正史上差别极大,传说中他还有一个有宗教性质的家喻户晓的称号。 5.他在上述小说中还和一只神通广大的猿猴类动物关系密切。 请问,他是谁?
毛遂
1.毛遂自荐。(玄奘是私自出行。) 2.当时赵国多次与秦、燕等国交战。 3.有考证认为赵孝成王并非最初的太子,是在原太子病逝后才改立。赵威后。 4.5.《锋剑春秋》等小说、传说。一些传说中把金眼毛遂当做赤脚大仙。白猿在小说中登场。 #史图馆##历史#
玄奘
2024.03.21
1.他是河南某地人,活跃于南方的汉中,历经征战,颇有战功。 2.他活跃的年代,汉室衰弱,最终亡于外姓之手。他和一位多次北伐的大名人共同戮力北伐,以图克复中原,还于旧都。他们的北伐一度威震天下,直指旧都。 3.他通过一条险峻的山谷,对北方的旧都发动突袭,可谓“XX谷奇谋”。 4.他野心很大,不服上级,最终叛乱被杀。 请问,他是谁?
司马勋
1.司马勋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永和三年成汉灭亡后,司马勋移镇汉中。 2.指汉赵政权最终亡于后赵。司马勋与桓温共同发动北伐,威胁长安。 3.司马勋兵出子午谷,克陈仓,后被前秦击败。(魏延没有真正实施子午谷奇谋。) 4.司马勋常有割据蜀地叛乱的野心,桓温安抚无效,兴宁三年司马勋带兵进入剑阁图谋蜀地,自立为成都王,太和元年被桓温派军讨灭,传首建康。 #史图馆##历史#
魏延
2024.03.20
1.他是一代乱世风云人物,与主公可谓同时代君臣相知的典范。 2.他的出身门第并不高,主公却极其信赖他。不仅让他带兵,后来更是让他作为重要幕僚和谋主,乃至成为宰相,当作政权的重要支柱。 3.很多人了解他是以幕僚与文官的身份,却不知道他还是个优秀的将军。他曾担任主将帮助主公平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势力。 4.他死在主公之前。主公颇有意向挥师灭亡那个在建康建国的汉人朝廷。他却看见了其中的危险所在,在死前劝谏主公不能轻举妄动。 5.他死后,主公还是发起了征伐。据说主公曾说,我军声势浩荡,若把鞭子一起投下去,可以截断边界的江水。结果却是以惨败告终。主公也在这次失败的战争当中含恨离世。原本归附的野心家们纷纷背叛主公,主公的江山付之一炬。很多人认为,主公是当时最有希望重新一统天下的君主。 请问,他是谁?
丰臣秀长
1、2.天正十三年十月四日,秀长晋升正四位下参议(唐名为宰相)。 3.曾任大将攻伐长宗我部。 4.死前劝阻秀吉侵朝攻明。 5.史官读到日本王,相公怒裂明册书,欲王则王吾自了,朱家小儿敢爵余,吾国有王谁觊觎。叱咤再喋八道血,鸭绿之流鞭可绝。……(苻坚不是在淝水之战当中离世的。) #史图馆##历史#
王猛
2024.03.19
1.他是今山东人,为国之诤臣,活跃于非大一统的动乱时代。其父也为官,为国家所器重,谥x子。 2.他曾不止一次奉命出使别国,对方曾欲使其难堪,但他却妙语机智化解。他人生中一次重要之行是由齐去往南国。 3.当时有臣子行废立之事,他也深陷漩涡之中,但终没有被害,并被礼遇。 4.他犯言直谏,直截了当地抨击与其主君相关的亲近之人,使其主不得不服。他还在其国临战需要主帅时推荐将领,后来果然胜任,其主甚为欣喜。 5.他编的一部古典名著流传至今已逾千年,其中部分篇章还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 请问,他是谁?
徐陵
1.徐陵字孝穆,东海郯(靠近今郯城)人也。父擒,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 2.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及江陵陷,齐送贞阳侯萧渊明为梁嗣,乃遣陵随还。......绍泰二年,又使于齐。 3.王僧辩,陈霸先没追究徐陵在王僧辩处的责任。 4.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叡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及朝议北伐,高宗曰:“朕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曰:“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 5.指《玉台新咏》中的《孔雀东南飞》等。(《晏子春秋》等并非晏子自己编选的。) #史图馆##历史#
晏婴
2024.03.18
1.他扬名于多个势力并立之时,其名声远扬异族地界,被认为是世之奇人,他的爵位中有水字旁。一位混迹羌地的军阀曾赠名马于他,而此军阀在西行后死于非命。 2.有记载称他与其主公的女人有一层特殊关系,她认了一位并非血亲之人为X父,此故事还与织物有关。他还有一个与“…亭”有关的故事。 3. 他的常用姓名虽然只有一个,但确实可以对其家族冠以多个姓氏,甚至可以说姓氏很可能经历三易。他曾在镇压一场与宗教有关的起义中立下功劳。 4.皇帝出现特殊状况之时发生了一件涉及谋乱之事,他决定将一位涉事之人杀死,参与此事的还有一位王姓官员。 5.关于他有一个可以称为“智取”之事,某人引水向闭塞之地,最后成功达到了目的。 请问,他是谁?
文彦博
1. 文彦博,北宋名臣,潞国公,“元祐间,契丹使耶律永昌、刘霄来聘…望见彦博于殿门外,却立改容曰:「此潞公也邪?」问其年,曰「何壮也!」…使者拱手曰「天下异人也。」…西羌首领温溪心有名马,请于边吏,愿以馈彦博,诏许之。其为外国所敬如此。” 2.“(张)贵妃父尧封尝为文彦博父门客,贵妃因认彦博为伯父…彦博知成都,贵妃以近上元,令织异锦为献…贵妃始衣之以见上…妃曰「昨令成都文彦博织来以尝与妾父有旧。然妾安能使之,盖彦博奉陛下耳。」上色怡,自尔属意彦博。”“文潞公知成都,尝于大雪会客,夜久不罢。从卒有谇语,共拆井亭烧以御寒。军校白之,座客股栗。公徐曰「天实寒,可拆与之。」神色自若,饮宴如故。卒气诅,无以为变。明日乃究问先拆者,杖而遣之。” 3. “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吕布并没有改姓。)“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 4.“三年正月,帝方受朝,疾暴作,扶入禁中…知开封府王素夜叩宫门上变,不使入;明旦言,有禁卒告都虞候欲为乱。沆欲捕治,彦博召都指挥使许怀德,问都虞候何如人,怀德称其愿可保。彦博曰:“然则卒有怨,诬之耳。当亟诛之以靖众。”乃请沆判状尾,斩于军门。” 5. “文潞公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 #史图馆##历史#
吕布
2024.03.15
1.他是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却在招安后对其他的起义军举起屠刀。 2.他年少曾攻科举,长成亦有权谋。但是因为朝廷不公平的经济政策,他决心率领一众人等揭竿而起。 3.然而,他却打出“只反贪官不反朝廷”的旗号,声明自己不是造反,而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后来他也确实得偿所愿,受到招安,当上一个小官。 4.被招安之后他马上摇身一变,成为为朝廷卖力屠戮起义军的刽子手,以换取功名与晋升。他曾与当时另外一位更大的起义军首领对话,那人劝他回头是岸,而他执迷不悟一定要吃朝廷这碗饭。最后在他的作用下那位首领的起义以失败告终。 5.后来他来到京城,亲自面见了那位后来和儿子一起被异族逼犯羞辱的统治者,得到赏赐。晚年因病一命呜呼。 请问,他是谁?
马如龙(云峰)
1.马如龙,清咸丰时在云南起义,招安后镇压滇西起义,官至云南提督。 2.据载曾经中过乡试武庠第一,因在云南发生的矿争而举兵起义。 3.声明起义的原因与目的是“劣绅欺凌,大吏偏袒”,“止欲报仇,不敢为逆”。清廷摆出招抚态度时,认为“朝廷降旨招抚,官从和办,当知顺逆,是以从和办理,不失忠良后代”,终于在同治元年完成招安,授临沅总兵。 4.后来诱杀、攻杀不少义军统领。杜文秀起义扫清滇西,杜文秀亲自劝马反正,反而决心“城存则存,城亡则亡”,“首可断,志不可断”。杜文秀起义最终失败,其中有马如龙的被策反与卖命剿杀的作用。 5.“同治十三年到京陛见,奉旨调湖南提督,值慈禧太后寿辰,命赴慈宁宫听戏三日,钦赐回教肴馔,并玉如意、衣料、香炉等物,前后召见四次,复命恭亲王亲验伤痕,写成御览。”“光绪四年,因旧伤举发……十七年正月殁于蜀。”光绪算慈禧养子。(历史上的宋江没有水浒传里的人设和经历。) #史图馆##历史#
宋江
2024.03.14
1他是开国皇帝,早年贫贱,被人看不起,一度欠债困窘。 2他曾假称大言夸口,而得到大人物的接见。他娶了富家的女儿,日后飞黄腾达。 3他追随一位因父辈而取得地位的领袖,共同起兵,关系甚笃。然而他也一度差点被此人所害,幸好被他躲过。 4那次鸿门宴之后,他反戈一击。他打仗多有败绩,甚至有过脱离大军逃跑的狼狈时刻,而又能东山再起。 5他诛杀了跟随他几十年的功臣;他晚年有废长立幼之意,而最终未能成行。 请问,他是谁?
史思明
1后燕国开国皇帝。史思明政权时期,为了将自身与安禄山政权相区别,又将安禄山政权称作“前燕”,而将史思明政权称作“后燕”。 2指假称唐使,骗过奚王。娶辛氏。 3指安禄山(张守珪义子)。安禄山杀哥解等一事。(刘项并非共同起兵。) 4“鸿门宴”指杀阿史那承庆等归唐一事。“思明坠马,露髻跣足步走,至暮,杖折枪归营,奔于博陵”。 5杀耿仁智。废史朝义立史朝清。 #史图馆##历史#
刘邦
2024.03.13
1.他的名字有光明的意思,活跃在王朝后期,天下分裂之时。 2.他有文学作品传世,其中有提到“茅庐”。他曾向君王讲述前代君主之事,强调选贤用能,明赏罚。 3.他效力的政权由宗室建立。他曾建言“xx三分”,某枭雄有其一。该枭雄心存X室,占据益...,与“桃”“结义”有关。 4.他曾管理荆州地方事务。北方军队南下之时,他成功预判敌军动向,设下伏兵,后来依据他的谋略果然取得胜利。 5.他亲自带兵讨伐南部山区的反贼,使用火攻,抓住敌人头目。 6.他阵营中有一员勇将,善战有威名,十分骄横。他曾劝诫该将。后来他去往某古都,此将留守当地,因跋扈遭遇杀身之祸。 7.他谥号忠x,死后十余年君主向北方投降。 请问,他是谁?
陈韡
1.陈韡活跃在南宋后期,韡韡,光明也。 2.《武夷筑精舍》中“浮世何尝有定居,惬情便可著茅庐。”入对,言:"臣所陈夏、周、汉、唐数君之事,如布德兆谋、任贤使能、信赏必罚……” 3.指南宋。韡谓:"...然后三分齐地,张林、李全各处其一。"枭雄指红袄军张林;益都桃林寨总领张林(金史 蒙古纲传);金元帅张林以十二州来归。始,林心存宋。林乃开门纳之,(与李全)相见甚欢,谓得所托,置酒结为兄弟(宋史 李全传)。 4.担任过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韡策金人必专向安丰而分兵缀诸郡...设伏邀击,必可胜...其后金人果犯安丰...皆行韡之策,遂有堂门之捷. 5.赣寇陈三枪据松梓山砦。韡亲督诸将,薄松梓山。韡军步骑夹击,又纵火焚之。三枪仅以数十人遁至兴宁就禽。 6.指崔福。福勇悍善战,颇著威声。崔福累从韡捕贼,韡移金陵,而福犹在隆兴。韡戒谕之,不听。崔福坐以军法,跋扈之迹已不可掩,杀身之祸,亦有以自取之也。(见宋史 崔福传。) 7.谥忠肃,死于1261年。1276年宋恭帝投降。(排除点,诸葛亮去世近30年后刘禅投降。) #史图馆##历史#
诸葛亮
2024.03.12
1.他是王朝中期名臣,年少成名一生起落无常,最后以高官致仕。他最大的成就是学术研究,为陆子心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他为人刚直不阿。当时皇上眼前的红人和士人们争斗害了不少人而被他弹劾,但他随即遭到报复并有死亡威胁,但最终没能奈何的住他。 3.他在X西任巡抚时不仅政绩斐然,还兼平贼寇,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理论。 4.当时两大宗室逆贼之一受他监禁并死在他手上,皇帝本来不准备让逆贼这么快死,但他还是没能让皇帝如愿。 请问,他是谁?
李绂
1.李绂,历任康雍乾三朝,少年神童,为官时数次被贬退。理学理论上倡导朱熹晚年转变为陆九渊派的观点,为心学的正统论提供强力依据,被梁启超称为最后一个陆王学派人。 2.因为田文镜弹劾黄振国系列事件而认为田文镜蹂践士人从而发生矛盾冲突,被田文镜弹劾下狱。后被拉到刑场恐吓但依旧不为所动。 3.任广西巡抚时有解决地方矿业矛盾、镇服苗民等功绩。曾创造“桂林阵法”,将火枪三叠阵和五子炮结合运用到广西山区平乱。 4.曾奉命监禁从西宁回来的塞思黑并回应雍正“当便宜行事”,后被雍正提醒不得如此,但此后仅几个月塞思黑就暴死。(宁王并没死于王守仁之手。) #史图馆##历史#
王守仁
2024.03.11
1.ta是王朝末年风云人物,称号中有“懿”。据说ta本性淫荡,且精通风流之道,和“兰”有关。对ta的称呼有时取其尊号,有时取自其宫。 2.ta家族被打压,想要逆天改命,于是接近那位庙谥有“文”的皇帝的身边人。当时皇帝子嗣薄弱,终于让ta凭子而贵,在皇帝死后让ta所生子继位,后宫“垂帘听政”。 3.皇帝死后本来有其他的权力集团,但ta和其他人联手将这些人罢黜。之后和ta一起“听政”的皇后也被ta夺权,ta逐渐成为了真正的统治者。 4.ta早期做出了一些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不过皆以失败告终。 5.ta仇视外国侵略者,国家却一再地屈辱失败,甚至在外国的军事压力下仓皇跑到西边的省城。此期间ta与皇上的生父“七王爷”商议过回京的事,未果。最后ta不得不无耻地主动提议将自己的国家利益彻底出卖,之后才得以回京。 6.ta晚年凄凉,勉强得善终。关于ta或者说ta的家庭有一个预言,在ta这一代身上应验了。 请问,ta是谁?
李昰应
1.李昰应,谥献懿。年轻时混迹于花街柳巷之中,野史盛传其淫荡好色。善画兰。可称“兴宣大院君”,又可因其所居云岘宫称“云岘”。 2.李昰应出身王族远属,遭安东金氏打压。接近孝明世子(文祖翼皇帝)妻赵大妃(神贞翼皇后),让自己儿子李㷩可以承嗣哲宗(哲宗章皇帝)。李㷩即位是为高宗,由赵大妃垂帘听政,升为大院君的李昰应亦协赞大政。 3.罢黜金长根等一批人,使安东金氏势道政治终结。逐渐架空赵大妃,完全掌握统治权力。(慈禧没有针对慈安的夺权行动。) 4.大院君改革,措施大多在闵妃上台后被废。 5.壬午兵变后,清朝出面干涉,李昰应被逮捕押送天津,转送省城保定羁押。期间曾与醇亲王奕譞联系贿赂求其帮助回国,未果。不过最后还是在多方斡旋下被清廷护送回国。在此之前为了早点回去曾向李鸿章提出,依元代征东行省故例,内附朝鲜,由清朝派大臣监国,并自称此举绝对出于本心,而非为了一时所迫。李鸿章闻此称奇。(慈禧太后在西安时没有和醇亲王商议过回京之事。) 6.回国后基本一直被软禁直到死。关于他父亲的墓葬有一个“葬在此处子孙将出帝王”的传说。(慈禧太后基本掌权直到去世,不算晚景凄凉。) #史图馆##历史#
慈禧太后
2024.03.10
1.这里是某个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它依山傍海,境内既有天然的山脉作天然堡垒,又有海港通行外界。 2.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独立王国,是某个帝国的大远征之下没有被征服的最后避难所。这种基于历史的骄傲一直传承至今。 3.这一区域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拥有一定自治权,当地的本土方言和官方通用语也有一定差异。通用称呼中一般虽然省去,但其行政区官方正式名称里依然保有“亲王国”的称呼。 4.传统上,王储本人会持有以当地名字命名的"…亲王"头衔作为其继承人身份的象征,除了短暂的共和国时期之外,这一传统并不因女性继承人而废止。 5.历史上也有不止一艘军舰以"…亲王"命名,曾有一艘战列舰在一场"联合舰队"参战的海战中大败,而最新的一艘军舰是二战之后的航空母舰。 请问,此地是?
阿斯图里亚斯
1.官方名称为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国,是西班牙北部的一个自治区,北部临海,境内有坎塔布连山脉连绵不断。 2.阿拉伯大征服时期伊比利亚半岛尽数归于阿拉伯人,只有阿斯图里亚斯一地未被征服(罗马帝国征服了现代威尔士全境),是半岛基督徒最后的庇护所,延绵近千年的再征服运动,从这里开始。 3.也正因如此,西班牙王储历史上通常授予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的头衔。 4.当地的阿斯图里亚斯语和卡斯蒂利亚语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独立语言或西班牙语方言两可之间。 5.西班牙海军历史上有过不止一艘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风帆战列舰以法西联军的一员参与了特拉法尔加海战遭遇惨败,二战后另有一艘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轻型航母一度担任西班牙海军旗舰。 #史图馆##历史#
威尔士
2024.03.09
1.他是某个大一统王朝的名将,姓氏在百家姓的前几位,身上流有北方异族的血液。 2.因为父辈的荫庇,他常年驻守东北边疆,战功赫赫。在朝廷需要的时候,他也率军转战西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3.他曾经率领麾下亲军越过国境,在东部某半岛执行朝廷的作战任务,并取得辉煌大捷,最终逼得敌酋被迫和谈。 4.他去世后,朝廷对于东北地域的弹压能力日渐丧失,最终一位异族领袖成功在那里建立政权,并在一场大战中让中原朝廷颜面扫地。 5.4中那位新兴政权的开创者,恰好与他身上的血脉为同一民族。 请问,他是谁?
李谨行
1.李谨行,唐初粟末靺鞨人,燕国公突地稽之子。 2.李谨行的粟末靺鞨部在高句丽灭亡后留任于安东都护府,常年率靺鞨兵驻守东北边疆,在唐与吐蕃之战中又被调派到青海,“上元三年,又破吐蕃数万众于青海,降玺书劳勉之。” 3.在高句丽复国运动和唐与新罗之战中,李谨行受命率军进入朝鲜半岛,接连在瓠卢河之战、买肖城之战、赤木城之战中大败新罗军队,最终逼得新罗向唐朝求和。 4.公元683年李谨行去世,696年爆发营州之乱,安东都护府瓦解,粟末靺鞨部趁乱东奔,在领袖大祚荣的指挥下于天门岭之战大败李楷固所率领的追击唐军,后在今吉林敦化建立震国(渤海国前身)。 5.大祚荣与李谨行一样同为粟末靺鞨人,也有说法是白山靺鞨人,但都同属于靺鞨族群体系内。李成梁祖上从朝鲜迁来,努尔哈赤为建州女真,族属不同。 #史图馆##历史#
李如松
2024.03.08
1.他精通梵文,在佛学上也有不错的造诣,曾长途跋涉前往印度。 2.提到他肯定离不开唐朝,他的作品也帮助许多人领略盛唐气象。 3.他现在流传的形象,常有猿猴陪伴在侧。 4.他在位于国家西部的都城住过一阵子,与不少文化名人有往来。 5.他擅长书法,还有诗文流传于世。 请问,他是谁?
高罗佩
1.高罗佩会梵语,曾被派驻到印度新德里,有不少佛学研究著作。 2.高罗佩代表作《狄公案》。 3.高罗佩养过猿。 4.高罗佩在重庆住过两三年。 5.没有记载说玄奘擅长书法。 #史图馆##历史#
玄奘
2024.03.07
1.他出身贫贱,但也有说法认为其身份不凡,甚至据说他也称自己是帝王的后代。无论怎样,他早年从事过一些与商业有关的活。后来等他发迹以后,来到都城,当朝的皇帝竟也认同他为亲属,使其地位攀升。 2.他的外貌特征独特,据说有某个部位垂过了膝盖。他曾有着结义的兄弟,后来也在对付叛军的战事中立功,亦曾当过地方官员,也受过带“左”的官职。他与一棵枝叶非常茂盛的树木也有着关系,据说他乐于奏乐、起舞,还有着一次偷盗某样可食用之物被发现的经历。 3.他曾经与其一生主要的对手之一关系亲密,一同饮食,相谈甚欢,对方也十分看重他,认为他正是当下的英雄人物。在一次让他惊吓得不敢说话的交流之后,他感到危险,火速离开了此人,上演了一出放虎归山。 4.这之后他从北方辗转南下,期间经历了与对方的激烈战斗,也曾有过河流上燃起的大火,最终他来到了一处盆地,在此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并任用一位复姓人士为相,与那个对手分庭抗礼。在那个时代,他常常被和另外两个自立割据一方的首领并称,其中一位还有文学成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 5.然而他的势力最终还是没能敌过对方。甚至在他那个懦弱的儿子手中,江山就已经易主了。 请问,他是谁?
安禄山
1.安禄山,营州杂种胡也,但也有神应而生的传说,《疑耀》“安禄山自谓昌意后”。早年做过诸蕃互市牙郎,入长安,玄宗以为贵妃养儿。 2.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早年约与思顺等并为兄弟,后来玄宗大悦,遂命杨銛已下并约为兄弟姊妹。奚、契丹杀公主,举部落以叛,安禄山参与讨伐,当过左仆射。“既至亳州,果有枯桧树复生,枝蓊郁。后因安禄山僭号之时萎悴。及禄山殄灭,元宗翠华归,奏枝叶复荣。”入长安后,他强令乐官们奏乐。早年盗羊,差点被张守珪所杀。(历史上刘备没有结义兄弟,也没有偷过食物的记录。) 3.指唐玄宗,诏书中称安禄山为“万里长城,镇清边裔”。“祿山歸范陽,玄宗御望春亭送別,脫御服以賜之,祿山受之,驚懼不敢言。自謂先兆,恐復留之,遂疾驅出關。至淇門,順流而下,所至郡縣,船夫持牽板繩立於岸上以待,至則牽之,而日行三四百里。” 4.范阳起兵,攻入伊洛盆地,在洛阳建立燕国,以达奚珣为相。蒋清等人烧绝河阳桥。“我唐……其间沸腾,大盗三发,安禄山、朱泚、黄巢是也。”黄巢作《不第后赋菊》。 5.安庆绪,素懦弱,言词无序。 #史图馆##历史#
刘备
2024.03.06
1.他曾活跃于一个胡人政权控制幽云地区的非大一统时代,其能力出众,据载有家喻户晓的诗作传世。他除了真名外,在当时还有一个颇具文艺气息的著名称号。 2.他在中原朝廷中担任高官,但他最著名的功绩却不在治国方面。他的父亲和一个亲兄弟也是高官,但远不如他有名,这位兄弟和控制幽云地区的胡人政权关系密切。 3.在他生活的时代朝廷的政治斗争十分激烈。他也曾多次因公远离京城,前往较为边远的地区。据载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遭遇坎坷后为此事所作。 4.有文学作品描写了他在北方某地出猎的事情。他在为人处世、明哲保身的方面上也做的比较好,并留下来了相关事迹及言论。 5.他病逝后不到二十年,国家就被非汉族政权所灭,但该政权始终未统一中国,后来又亡于异族之手。 请问,他是谁?
斛律金
1.有观点认为《敕勒歌》为斛律金亲作。“秋朝京师,春还部落,号曰雁臣。” 2.著名的贡献在军事征战而非治国方面。其父斛律那瑰,兄斛律平。 3.斛律金多次离京外出征战或返回部落。史载高欢在沙苑之战战败后使斛律金作《敕勒歌》。 4.“瑰见金射猎,深叹其工。”“金尝谓光曰:‘…女若有宠,诸贵人妒;女若无宠,天子嫌之。我家直以立勋抱忠致富贵,岂可藉女也?’辞不获免,常以为忧。” 5.斛律金567年去世,北齐577年灭亡。(苏轼去世后26年北宋才灭亡。) #史图馆##历史#
苏轼
2024.03.05
1.这是一场发生在战国时代的著名事件,与那位天下布武的魔王密切相关。 2.此事件起始于某颇有名气的反叛组合对那位居住于某寺的源平出身领袖的奇袭,此事件也因此寺而有“XXX之变”的称呼。 3.此事变发生之后,某位在外的领袖为此急行军进入京都地界。而后没过多久,此人便对北方用兵,并因此导致曾嫁妹的盟友背盟。 4.关于此事件,那位曾投奔被袭领袖的知名反叛者也颇有出力。而在后世,某“光荣”也曾将此事件加入到他的游戏中。 请问,此事件是?
本圀寺之变(六条合战)
1、2.本圀寺之变(六条合战),此事件发生于1569年1月,三好三人众趁织田信长奉足利义昭上洛后,返回美浓时,联合斋藤龙兴对居住于本圀寺的义昭发动奇袭。 3.信长在得知急报后雪中急行军,最终带领10余骑率先进入京都。1570年,信长讨伐越前朝仓家,违反与浅井的约定,导致浅井背盟(秀吉进攻柴田时与德川并非盟友,嫁妹更是在小牧长久手之后)。 4.即明智光秀,彼时光秀亦在本圀寺,帮助义昭成功抵御了三好三人众的攻势。游戏即光荣的战国无双5。 #史图馆##历史#
本能寺之变
2024.03.04
1.他事奉的是有名的君主,其经历载于古典名著。然而其书非为信史,甚至带有奇幻色彩,并且据载该雄主在虎牢经历过一场恶仗。 2.据传当时在新进略地之后,他被委以治蜀重任,其事迹流传至今。 3.据载其主将欲出征,朝中有亲近之人劝谏,认为不可,而他对此的态度不明。 4.那位宗亲病笃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其“托孤”之言对君臣皆有顾及,要求修德以及亲贤远佞。而他正是彼时的顾命重臣。 5.当时在吴地的势力可以说已历三世,但其先人是从北方南下而来。 请问,他是谁?
毛班
1.周穆王,指《穆天子传》。《穆天子传》“有虎在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 2.班簋“王令毛白(伯)更虢城公服,甹(屏)王立(位),乍(作)亖(四)方亟(極),秉緐蜀巢,令...”部分学者认为班簋的毛伯、毛公即毛班(此说有争议)。 3.《国语》祭公谏征犬戎。 4.《祭公之顾命》“公懋,拜拜稽稽,曰:‘允兹。’乃诏毕貆、井利、毛班。曰:‘三公,谋父縎疾,隹不瘳,敢奉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汝毋以戾災罪辜亡時遠大邦,汝毋以嬖御塞爾莊后,汝毋以小謀敗大作,汝毋以嬖士塞大夫卿士,汝毋各家相而室,然莫恤其外……’”祭公谋父为周公之后人。(刘备遗诏未提到亲贤远佞。) 5.宜侯夨簋载“虞侯夨”徙于宜地,为康王时期之事,历康昭穆三世。 #史图馆##历史#
诸葛亮
2024.03.03
1.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位于今天南方的某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现在可以用“xx阁”来称呼它。 2.据载,该建筑距今至少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由于岁月变迁,我们今天看到的并非旧物,而是近年来由当地在别处重新择址修建的。 3.提起该建筑的过去,如今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某位著名的皇族成员。此人在历史上经常被称为“……王”,是该朝的开国君主之后,但在政治上却声名狼藉,骄奢淫逸,最后亦不得善终。 4.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建筑亦屡遭毁坏,甚至曾坍入水中,空留历史的记忆。而在某大一统王朝时期,该建筑曾在某人主持下受到重修,有一个著名的王姓诗人因此撰写了一篇文章,该建筑也因此文而名传于世。 请问,该建筑是?
彤云阁
1.彤云阁,别称玉皇阁,旧址在瓜洲古城东门外几里江边的龟山上。其地今属扬州,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据《嘉庆瓜洲志》:“龟山寺,即玉皇阁,一名彤云阁。宋高宗纪乙未,金人陷泰州,是日金人弑其主亮于扬州龟山寺。”王豫《彤云阁记》亦提到“建于宋元”,但具体建造年份已不可考。另今天的彤云阁位于瓜州古渡北园内,乃2019年由扬州市政府重建的仿古建筑。(易混:滕王阁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滕王阁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89年。) 3.即金海陵王完颜亮,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太师完颜宗干之子。其称帝后骄奢淫逸,残暴不仁,在历史上普遍评价较差,最后被手下完颜元宜等弑杀。(易混:李元婴是善终的。) 4.“坍入江中”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瓜洲古城全部坍入江中之事,建于龟山的彤云阁旧址也一并沉没。另“重修”指国子王汉标于乾隆四十五年重建彤云阁(《嘉庆瓜洲志》作乾隆四十二年),此事在其孙王豫的《彤云阁记》中有所记述。 #史图馆##历史#
滕王阁
2024.03.02
1. 他出身平民,曾经做过宗教性质的职业谋生,后来却夺得了君王之位,开创王朝。 2.他年轻时经历了某王朝后期的乱世,那个王朝的开创者来自如今该国家疆域以外。在他发迹之前,已有许多人拥兵自立,一时战乱频仍。 3.他在某个首领死后接管了其队伍,经历一系列战斗之后统一了国家,其中有一场关键的水战。他登位的地方并不在前朝首都,而是在国家南方。 4.他在位期间对地方制度进行了改革,加强集权。他同样也亲自出征,领导了对叛乱的镇压。 5.他的长子在他之前去世。但那位长子的儿子后来统治过一段时间。 请问,他是谁?
斯韦雷·西居尔松(Sverre Sigurdsson)
1.挪威国王Sverre Sigurdsson(斯韦雷·西居尔松,或译司威雷1145/1151-1202),斯韦雷自称有吉勒王朝血统但未经证实。他是梳匠Unås的儿子。他在年轻时当过神父。 2.斯韦雷出生于1145-1151年之间,经历了吉勒王朝后期(吉勒王朝1130-1162年,在其后期挪威内战加剧)。吉勒王朝的创立者哈拉尔四世来自爱尔兰或赫布里底。在斯韦雷起兵之前,已经有许多人起兵自立为王,如奥拉夫·古德布兰森、艾斯坦·艾斯坦森。 3.在桦木腿派的首领“少女”艾斯坦·艾斯坦森战死后,斯韦雷接管了桦木腿派的军队,对抗当时的国王马格努斯五世。斯韦尔于1177年在挪威南部的维肯被拥立为国王,后在1184年击败马格努斯五世并且统一挪威。水战指芬莱特海战(The Battle of Fimreite),马格努斯五世战死。 4.斯韦雷完善了挪威的“总督”(Sýslumaðr)制度,增强了国王对地方总督和教会的控制。同时他亲征镇压了Kuvlung、Varbelgs、Øyskjeggene等叛乱派系,并且持续与牧杖派(Baglers)作战。(朱元璋登基之后没有亲征平叛。) 5.斯韦雷去世于1202年,而他的长子Sigurd Lavard去世于1200-1201年。Sigurd的儿子Guttorm在1204年当过数月挪威国王。 #史图馆##历史#
朱元璋
2024.03.01
1.他的姓为先秦古国名,去世于某世纪之初。有人将他与另一位当世名人相提,和他有关的作品后世还曾被收录于教科书之中。 2.他曾经在一位“节使”帐下任职,这位将领对边事多有贡献,他也写下了诗文肯定了此将领的功劳。此将领后来在一场与异族势力的战争中战败并死于非命,但却受到了时人的批判。 3.在他参与的一次平叛中,有一位官员试图阻止叛军,但最终为一城而被敌所害,死后还有人拿此人与颜杲卿相比。据载关于此乱,他曾提议射某物解决了一个难题。 4.他曾经在边塞地区任职,因此其不少诗文描述了边塞风光与边事见闻。他与一位董姓艺术家多有往来,并曾因此人而写下诗作,董某的一些作品还与古琴有关。 5.据载于一位与其相识之人好酒且能在酒后作文,可称得上是“斗酒X百篇”。 请问,他是谁?
纪昀
1.北纪南袁或南钱北纪,《河中石兽》(高适去世于765年。) 2.纪昀戍乌鲁木齐时温福为乌鲁木齐办事大臣,乾隆三十四年温福等人奏准设立学校,对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不是当年温节使,至今谁解重青袍”。后温福刚愎自用战死于木果木之战,死后海兰察富勒浑等多人上疏其罪状并被除去了封赏。 3.昌吉之乱,纪昀曾负责草拟奏檄,赫尔喜“及闻城陷,愤不欲生…竟橐鞬驰去,直入贼中,以大义再三开导…知事不济,乃掣刀奋力杀数贼,格斗而死。”“当时公论惜之曰:‘……而终执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之一言,甘以身殉。推是志也,虽为常山、睢阳可矣。’”“昌吉叛乱之时,捕获逆党,皆戮于迪化城西树林中…后林中有黑气数团,往来倏忽,夜行者遇之辄迷。余谓此凶悖之魄,聚为妖厉…凡阴邪之气,遇阳刚之气则消。遣数军于月夜伏铳击之,应手散灭。” 4.纪晓岚曾获罪发配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杂诗》、《阅微草堂笔记》等作品中皆有描绘新疆风土人情的内容。董即董邦达,书画家,纪昀曾受业于他,故宫所藏“清籁”、“海月清辉”等琴上皆有董在内八人的琴铭,《己卯秋…先师董文恪公,为补<幽篁独坐图>….因题长句》。 5.“房师孙端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 #史图馆##历史#
高适
2024.02.29
1.他姓刘,一提他的名字我们就会想到汉朝,但他显然不是汉朝人。 2.他起初效力于同族的势力,但在内乱之后自立,成为一方领袖。 3.与他同时,另一位善骑、射的异族枭雄也在南征北战,扩张版图。 4.他和这位枭雄并立多年,最终围绕那座和“晋”有关的首都展开决战,他一度占据上风,但终因醉酒误事导致身死。 5.随后敌人直捣巢穴,覆灭了他的势力。 请问,他是谁?
刘善邦
1.刘善邦是清朝人。 2.初投西婆罗洲大唐总制(兰芳公司),因内乱率众出走至沙捞越,在石隆门发现金矿后定居,创建十二分公司。 3.指英国人詹姆斯•布鲁克,善骑术和射击,1842年以来在沙捞越打击海盗和土著部落。 4.1857年刘善邦和布鲁克决裂,奇袭攻下布鲁克的首都古晋(洛阳当时不是首都),但布鲁克逃脱后组织反击,刘善邦在新尧湾组织抵抗,布鲁克攻打不利便假装议和,刘善邦放松警惕开怀畅饮,众人大醉时布鲁克夜袭,刘善邦身亡。 5.布鲁克继续攻打帽山,屠杀华工,灭亡了十二分公司。 #史图馆##历史#
刘曜
2024.02.28
1.他是参与政权建立的一位年轻骁将,有与常X相关的勇武事迹和“虎”相关的称号。 2.他曾是某位将领的部下,该将领单名且评价不佳,后来他与该将领分属不同阵营。他效力的主公是“X帝后裔”,由著名军师辅佐,军师也对他委以重任,让他镇守一方。 3.局势危机之时,面对北方朝廷的军队他保护幼主到达名字有“德”的人身边。他在长江南岸与敌人作战,其中一方用到大量战舰和铁索。 4.他带兵西进参与围攻某地,连克多城;他也曾在对北方朝廷的战争失利时带领孤军全师而还。 5.他获得很高的封爵,最终病死军中。 请问,他是谁?
黄文金
1.黄文金广西博白县人,清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出生,参加金田起义。敌人极怕他,称他做黄老虎;文金率七骑当先直冲阜成门,清军崩溃,遂克常熟。 2.隶右军主将韦志俊(又名韦俊,有“反骨韦十二”评价)部下。韦志俊在安徽池州叛变,派文金率队去袭芜湖。文金等行到中途,反戈讨伐叛徒。指洪秀全杨秀清;杨秀清以湖口为赣、鄂关键,长江腰膂,非骁将不能守,十一月,乃命文金去镇。 3.天京陷,幼天王奔广德,文金迎入湖州。保护幼天王入江西去湖北会合扶王陈德才大军。文金到湖口......江中用钱索横江、排战舰几百艘防守,防御工事极固。曾国藩率湘军水陆师来犯,百计攻打,卒不能下。 4.常熟既定,九月,奉命进军江西〔一〕。时太平军四路包围祁门曾国藩湘军大营,文金当西面,领军连克建德、鄱阳等六县。武、汉失守,敌人水陆大与来犯。文金兵单援绝,屡败敌人力竭城陷,金师退出。 5.封堵王,在宁国病死(排除点,赵云未死在军中)。 #史图馆##历史#
赵云
2024.02.27
1.他为人比较放荡不羁,喜欢喝酒吃肉。 2.但他其实是擅长书法和绘画的美男子。 3.他儿子的名字里有一个“艹”,他的女儿是皇后,谥号里有一个jing字。 4.他和一个与某皇帝有姻亲关系的刘姓草鞋贩子汉室后裔、一个以爱马著称的,被尊称为X公的关姓河东人士感情特别要好。 5.这三个人有一次一起拜访名士,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6.提起他,可能会想到一种暴力的肉体刑罚。 7.那位汉室后裔曾经和他有过关于对待“小人”态度的话题;他死后令那位汉室后裔悲痛欲绝。 请问,他是谁?
王濛
1.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颇希高达,常往驴肆家画轜车,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画,但人有饮食、美酒、精绢,我何不往也?” 2.书比庾翼,丹青甚妙……濛隶书章草入能,黄庭坚云:“观王濛书,想见其人秀整,几所谓毫发无遗恨者。”美姿容,尝览镜自照,称其父字曰:“王文开生如此儿邪!(历史上没有特别记载张飞的外貌。) 3.有二子:修、蕴。……哀靖皇后父也。 4.刘惔,《元和姓纂》记载其为楚元王刘交之后。惔少清远,有标奇,与母任氏寓居京口,家贫,织芒屩以为养, 虽荜门陋巷,晏如也。支道林。(林公)本姓关……或说河东林虑人。……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5.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骠骑,骠骑看文书,不顾之。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望卿摆拨常务,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 6.复为司徒左西属。濛以此职有谴则应受杖,固辞。 7.仲祖曰:“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刘尹临殡,以犀柄麈尾箸柩中,因恸绝。 #史图馆##历史#
张飞
2024.02.26
1.他单名单姓,是活跃在王朝末年的乱世武将,面色通红,胡须颇具特色。 2.据载他被人以一个含“公”字的尊称相称,曾被封为“…侯”。 3.他在军中率领水师作战,与共事将领一度“威震XX”,但同阵营的将领才能并不如他却受大用,他对那位上级官员因而生隙。 4.他与那位割据一方的枭雄势力多有交手互有胜负,曾经参与火攻其舟船,也曾在长江附近设伏在其大意时迎击,最终与此人死于同一年。 5.枭雄死后不久他也在与孙某的军队的交战中兵败身死,而他的义子后来也死于非命。有记载称其家中女眷曾亲自作战,在他死后还曾活动于西南之地。 请问,他是谁?
曾英
1.曾英,明末将领。“面赭、美髯鬓”。 2. “喜赴人缓急,士多归之,号曰「曾公子」。”“永明王假制,封平蜀侯”。 3.““祥复移兵綦江,与英犄角,威震川东。祥才武亚于英,而英之复重庆,樵採不禁,应熊怒之,故委任不及祥,英不能无阙望,日并不同心者,不禀应熊名,且疏诋之,气益张。” 4. “会XZ至瞿塘峡口,气骄弗备,英设伏巫山击之。”“四月,XZ攻忠州,英督水师逆战,火其舟百余,斩级千计。”两人皆死于1647年。 5. “其党孙可望等突至佛图关…可望等皆穷寇死斗….英中矢,以颠于河而殁”(关羽先于曹操而死。)“(李)占春尤勇,英以为子…清招之,不得已而至武昌,终不受官,后被执死。”“妻董琼英….娴武事。盗攻其村,集家人据守,号令严明,寇不能胜….英死,率余众走巫、夔。” #史图馆##历史#
关羽
2024.02.25
1.他是一名武将,经历过王朝更迭,有一个包含太行山以东某地地名的五字称呼。不过这个地名在今天的浙江也有同名之地。提及他早期的某些经历,往往能把他和“保镖”联系到一起。 2.他曾效力不止一个主公,其中一人前半生落魄,在不到五十岁的时候终于建立自己的政权。 3.他一生四处征战,而且擅长骑术。 4.他曾经在出生地的南方某地长期作战,敌方势力的首领在被围困一段时间后投降。 5.他晚年与一次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的失败军事行动有关,而且他本人负有一定责任。他最后高龄病逝。 请问,他是谁?
夏尔·库赞-蒙托邦
1.蒙托邦(1796-1878),经历过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帝国,因为八里桥之战受封“八里桥伯爵”,宁波镇海也有八里桥。他曾做过“garde de corps”,即类似保镖、护卫的职务。 2.他效力过多位法国统治者。拿破仑三世前半生四处流亡,44岁时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刘备称帝时已经60岁)。 3.参加法国的多次战争,常年作为骑兵军官服役。 4.1831∼1857年在阿尔及利亚作战,1847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英雄阿卜杜.卡迪尔在被法军包围后投降。 5.普法战争期间拟定了导致法军在色当附近投降的冒险作战计划。1878年病逝时82岁。 #史图馆##历史#
赵云
2024.02.22
1.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据载他割据一方,曾经称王,但终其一生没有当上皇帝。他也有文学才华,曾有吟诗之行。提到他的名字,常常能想到那个战乱不休的时代。 2.据载他有过一匹骏马,以其醒目的颜色与“兔”来命名,不过这匹马是他从别人手中得到的得到此马后,他曾对它赞不绝口。曾骑过这匹马的人中有一个射术高超,骑艺精湛的猛人。 3.据载他与司马x有过关联,两人曾一同活动过,他也曾将一些事交给此人,此人比他要死得晚。 4.据载他曾与一位在南方当了君主的人物有过交集,两人曾相谈甚欢。对方的那个国家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一个大帝国的延续。 5.关于他还有很多逸事传说,其中有一个是他在行进途中解决了一队人的口渴问题。 请问,他是谁?
萨赫甫卡朗·艾克热木(Sahipkalan Akram),阿帕克和卓之子
1.以下,出自清代佚名作者所著波斯文文献《大和卓传》。和卓萨赫甫卡朗·艾克热木(Sahipkalan Akram),阿帕克和卓诸子之一。萨赫甫卡朗,就是帖木儿著名的尊号“星宿际会之主”,意指他出生之时,有金木/月金/月木等行星相会之天象。据载,萨赫甫卡朗“在叶尔羌为王三年,在喀什噶尔为王三年”。他也多次吟诗作诗。 2.萨赫甫卡朗命买吾拉乃·司马义(Mawlana Ismail)去买骏马,最终在撒马尔罕买到一匹洁白如银的骏马,让他赞不绝口,起名为“沙洛斯(Shar-los)”白兔马。买吾拉乃·米吉提(Mawlana Mijit)试骑此马,奔驰如飞。米吉提曾在萨赫甫卡朗面前上马拉弓,正中靶心,让他拍手叫好。(正史上,吕布死后赤兔马无记载,因此并无曹操“赞不绝口”。) 3.即买吾拉乃·司马义(Mawlana Ismail),由阿斯卡尔·居努斯翻译。此人在萨赫甫卡朗死后还有出场。 4.萨赫甫卡朗曾前往印度,与莫卧儿的皇帝奥朗则布相会,受到欢迎,相谈甚欢。莫卧儿开国之君巴布尔为帖木儿帝国后裔。 5.萨赫甫卡朗曾启程前往花剌子模,途中烈日当空,整个队伍口渴难耐,他为随从指出了取水之地,并有倒水生泉的传说。 #史图馆##历史#
曹操
2024.02.21
1.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性,后来远嫁异国,我们可以称呼她为“……公主” 2.一般认为她出身高贵,不过史书对她的家世并没有详细记载。 3.大约十多岁时她跋山涉水嫁给了某个部落联盟政权崇尚佛法的雄主,远嫁异国的她带去了许多技术和物种,促进了当地发展。 4.她和丈夫都享寿极高,去世后的合葬陵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请问,他是谁?
许黄玉
1.许黄玉,现代一般认为其是四川安岳人,《三国遗事》记载她是古印度阿瑜陀国公主。 2.许黄玉的身世史书无载,一般认为她出身的许氏是当时普州的豪门贵族。阿瑜陀城是古印度憍萨罗国早期的都城,憍萨罗国是当时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等的重地。 3.大约十五岁时许黄玉远嫁到了朝鲜半岛南部伽倻联盟的金官伽倻国,嫁给了首露王,据朝鲜半岛神话记载:首露王一度沉迷佛法不近女色,忽然有一天他的父母梦见天神为首露王赐下佳偶,第二天首露王果然见到了从海上来的许黄玉并娶她为王妃,许黄玉将当时东汉的农耕、水利等技术和四川当地美食带到了伽倻国。 4.传说首露王和许黄玉都在一百五十多岁时去世,他们去世后合葬的首露王陵是韩国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之一。 (文成公主寿命不详,松赞干布去世时大约只有三十多岁。) #史图馆##历史#
文成公主
2024.02.20
1.他是一位王朝建立之君,他之前的王朝被北方异族攻灭,末代国君也被俘虏。 2.在多路诸侯互相攻伐的局面中,他多次克敌制胜建立新王朝。他曾在宋政权的号令下对抗其北方的异族。他击败异族名将,这位名将战败不久后前往其国境以北地区。 3.他也出兵西讨击败异族的一位亲王,派出的军事统帅在西边俘获甚重而回,自此外患皆平,他也被称赞有“恢复之功”。 4.他去世后有妇女殉葬。他的继承人即位时十分年幼,不谙治国,被其能征善战的叔叔X王取而代之。 请问,他是谁?
诃梨跋摩四世(Yan Visnumurti 杨卜尸利律陀般摩提婆,原排序称三世)
1.占婆第十王朝开国君主诃梨跋摩四世,第九王朝被越南李朝攻灭,末代君主律陀罗跋摩三世被俘。 2.第九王朝灭亡后,“十王竞立,互相攻伐”,他“克敌十二次,君临占婆”。击败越军名将李常杰,之后“(北宋)命真腊占城协击交趾”“其国(占城)选兵七千扼贼要路”。李常杰被占城击败后攻入宋境。 3.击败吉蔑亲王释利难陀那跋摩,其弟盘王取商菩补罗,俘获甚众。被评价“恢复占婆隆盛”。 4.死后妇女跳海殉葬者十四人;其子即位时9岁,不能治国,被叔叔盘王(波罗摩菩提萨埵)取代。 排除点:朱允炆即位21岁,不算年幼。 #史图馆##历史#
朱元璋
2024.02.19
1.他活跃于乱世,身世与“萧x”有关,其人死战报国,事迹与诸多忠臣同列史书。 2.他的名号比较吸睛,史书里的称呼在其姓氏后跟了三个字,但这并不是他本名。 3.国家南渡之后,形势未有好转,北方异族兵锋甚锐,他虽奋力拼杀,却无力回天。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战中,先于某处山岭取得了战果,后被围攻,最终殉国,其死法让人印象深刻。 4.面对其忠勇,敌人都赞叹道“好x子”,并在后语中出现“再”、“得”,表达对他的欣赏之意。 5.他死时,与其国灭亡之日相去不过两年。 请问,他是谁?
萧山沈八十九
1.南明抗清义士,萧山人,与山阴医士倪文徵、萧山张锯匠、会稽钟皂隶等同为小腆纪年所载丙戌年(一六四六)正月至六月殉难者,并同为小腆纪传谢震龙传附传人物。 2.“八十九者,但知其姓沈。”小腆纪年称为沈八十九。 3.甲申南渡。“劄寨榆青岭,杀我一裨将;王师合攻之……战渴,趋涧饮;出不意,堕水死。”据石匮书记载,其为自行落水:“沈、张力尽气喘,坐山坳,足不能举,无一人援救。少顷,沈渴甚,匍匐下山趾,饮溪水;头重落水,不能起,竟死之。”(完颜彝未在三峰山取得战果。) 4.众披靡,大惊曰:『好蛮子!再得十馀人,江东不吾有矣』! 5.据小腆纪年,其死于鲁王政权江师溃后(据他传记载应于顺治三年五月),与明亡(顺治元年年三月)相距两年。 #史图馆##历史#
完颜陈和尚
2024.02.18
1.他的曾祖父是庶子,被君主封在B开头的某座名城,但在其侄子继位后,此人便发动了夺位的战争。 2.他曾祖父去世后,祖父、父亲相继继位,此二人均长于文治,缔造了王朝的盛世。 3.他在位时曾御驾亲征,但在某座堡垒附近兵败被俘,后又被放还。 4.他被俘时他的一位亲属取得了君位,后来他和少数人在早晨开始突然举事推翻此人而复辟,并且处死了为此人效力的宰相。 5.俘虏他的那位北方君主是将本势力扩张到极盛的枭雄,但此后他的势力便急速衰落。 请问,他是谁?
贾拉鲁丁·阿里(古尔王朝巴米扬统治者,Jalal al-Din Ali,Malik of Bamiyan)
1.贾拉鲁丁·阿里的曾祖父法赫鲁丁·马斯乌德是古尔国王伊兹丁·侯赛因与突厥女仆所生,其弟贾杭苏兹在位时攻下巴米扬,将哥哥封在此地。马斯乌德之侄吉亚苏丁·穆罕默德继承古尔王位后,马斯乌德举兵欲图夺位但失败,其侄允许其继续统治巴米扬。 2.祖父和父亲都赞助学术,治下巴米扬国势增长。 3.阿里之兄穆罕默德被突厥军阀塔居丁·耶尔杜兹围困在伽兹尼堡垒中,阿里率军赴援,兵败被俘,然后被释放。 4.阿里被俘时其叔父阿拉丁·马斯乌德篡位,阿里回国后和少数人在黎明时突袭,擒杀其叔,并将宰相活活剥皮。(夺门之变从晚上就开始了。) 5.阿里复辟后终为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击败俘虏并杀死。 #史图馆##历史#
朱祁镇
2024.02.17
1.他是一朝诤臣,祖上是非汉民族,以不畏生死刚毅謇正而闻名。其有一名号非父母所取,象征了其对一生的期许。 2.当时世宗皇帝喜好宗教,委托政事给名字中有“高”字的奸臣,朝廷大臣或是为虎作伥,或是结派抗争。他是抗争派的一员,该奸臣最后被斗倒。 3.他地方政绩斐然,还努力推行某种法度,但效果不是很好,此事最后被朝廷强制叫停了。 4.他干的最火的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安排好棺材后,准备冒死进谏。而和上面作对的下场就是被劾免官,差点被处死。世宗皇帝后来亲自与他对话,也没能奈何住他。 5.世宗皇帝死后他虽然被重新启用,却被后继掌握国政的政治能臣排挤,在官场几度沉浮最后死于政权偏南方的都城。 请问,他是谁?
元匡
1.北魏宗室。本名不详,被孝文帝(按辛雄上疏及北史所载)改名为匡。曾两次被判处死刑但被恕免。 2.世宗即宣武帝元恪,曾将重用外戚高肇。高肇在元恪死后被魏宗室势力清算。 3.元匡曾得罪宠臣茹皓,于是在就任肆州刺史时“甚有声绩”明哲保身。曾就度量衡问题引发大争论,花很多年才强行停止其异议。 4.与当时权臣高肇作对:“先自造棺置于厅事,意欲舆棺诣阙论肇罪恶,自杀切谏”。后因为度量衡问题和制定者刘芳起争议,反骂刘芳的“同党”高肇利用权势“实使蕴藉之士耸气坐端,怀道之夫结舌筵次”。被御史中尉王显上奏有诬陷高肇的嫌疑,定为死罪,被元恪恕死。后出任兖州刺史被元恪召见安慰时依旧就度量衡之事建言,元恪以“所执不经,后议之日何待赴都也?”打发,但元恪死后元匡又“屡请更权衡”。(嘉靖帝与海瑞对话是电视剧内容。) 5.后与执政的任城王元澄不对付,准备把棺材用上弹劾元澄,被元澄反击打成平民。后又再度启用,最后终老于洛阳。 #史图馆##历史#
海瑞
2024.02.16
1.他是一名神学家,活跃在十六世纪,是宗教改革中活跃的一员。 2.他毕业于宗教学校,毕业之后掌管教会工作,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他受到了一位国王的保护。 3.他将《圣经》翻译成了她的本国语言,并且翻译完善了祈祷书和赞美诗,后来这一教派的称呼中有“路德”。 4.他和他名义上的君主发生过矛盾,君主曾经强迫他去做某件事。他在一次协助谈和之后去世,在他死后六十年左右,宗教矛盾终究是演变成了战争。 请问,他是谁?
米卡埃尔·阿格里科拉
1.米卡埃尔·阿格里科拉(1510—1557),是瑞典宗教改革的一员,1554年成为图尔库大主教。 2.阿格里科拉毕业于维堡的伊拉斯谟学校,毕业之后前往图尔库担任牧师。支持路德宗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瓦萨曾经给予过阿格里科拉津贴以在图尔库宣传路德宗(马丁·路德毕业于埃尔福特大学)。 3.1537年阿格里科拉开始将《圣经》翻译成芬兰语,并且完善了芬兰语的路德宗祈祷书和赞美诗。后来该教派被称为芬兰新路德教会。 4.1544年,国王与阿格里科拉因为学生问题发生矛盾,国王于1548年强迫阿格里科拉辞职。1557年,阿格里科拉在《诺夫哥罗德条约》谈判后的路上去世。六十一年后的1618年,三十年战争开始。 #史图馆##历史#
马丁·路德
2024.02.15
1.他是大一统王朝前期的将领,姓氏是先秦某著名国家国名。他的家庭出身较不错,其父在后世也比较有名气和影响力。 2.同王朝有一位同名同姓的臣子曾和他效力于相同的皇帝。该人出身也许并不高贵,但后来逐渐做到了王侯之位。该人最有名的功绩是用计严重打击了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最终该将领惨死。 3.他曾在中央为官,也曾和北方异族交战获胜,后来又到了北方边境地区任职,在防守异族方面颇有成就。 4.当时他所属势力在今我国西北地区对异族的一次战争中被对方围困,他为困军的解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5.他来到了异族朝廷中,也得到了相关异族的赞赏。但他后来因为去异族朝廷相关的事触怒了中原王朝统治者而受到了打击。 请问,他是谁?
郑众(仲师)
1.东汉前期经学家、大臣,曾任中郎将,名儒郑兴之子。(韩王信之父不出名。) 2.指宦官郑众,二人都曾效力于汉明帝,汉章帝。宦官郑众后被封为鄛乡侯,其曾计除窦宪。 3.郑众在中央为官,曾参与和匈奴,车师国的作战。后出守西域,之后“迁武威太守,谨修边备,虏不敢犯。” 4.匈奴胁车师,围戊己校尉,众发兵救之。 (汉军被困围在山西,不在西北。) 5.郑众曾出使匈奴,“匈奴中传众意气壮勇,虽苏武不过”。后因反对再次出使匈奴而触怒明帝,“追还系廷尉,会赦归家”。 #史图馆##历史#
韩信(韩王信)
2024.02.14
1.他是一位著名音乐家,其一著名的冠以人名的歌剧描绘了一段与爱情和阴谋有关的故事,然而其演出并非一开始就获得成功。 2.他与那位对古希腊颇有研究的德国人相处过一段时间,两人岁数相差不少,可谓是忘年交,而后却因理念等问题不欢而散。该德国人著述不少,其有作品是写那位与火有关的宗教人物,该人物的事迹带有传奇色彩。 3.但是有迹象表明他们分道扬镳后有人还不止一次念叨对方,显然他们之前相处产生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那位现在为我们熟知的德国人还与“超人”这一哲学概念有关。 4.他的情感经历也不可谓不丰富,曾与一位有夫之妇有过扑朔迷离的关系,但与其夫仍保持着友好关系。 5.他还有一部作品与荷兰人有关,其原型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作品。 请问,他是谁?
贝多芬
1.指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是成功的。) 2.歌德,早年学古典学。贝多芬与歌德曾在贝蒂娜·布伦塔诺的努力下相处过数月,然而之后没有更进一步的接触。作品指《普罗米修斯》或西东合集中写琐罗亚斯德教的部分。 3.贝多芬在之后的时间里还对歌德念念不忘。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将歌德作为酒神精神的代表。 4.贝多芬曾与安东妮·布伦塔诺有过一段暧昧的时期。易混对应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 5.指歌德的《艾格蒙特》。易混对应《飞翔的荷兰人》。 #史图馆##历史#
瓦格纳
2024.02.13
1.他活跃于势力间互相攻伐的乱世,是一位好文能武的才将。 2. 因为一些原因我们能将他与“爱”联系在一起,他参与过的某场战事与一件名称为三个字的文书相关。 3. 他曾经参加过与“西”有关的军队,曾有记载称其在先主离世时辅佐先主的亲生子并稳定了局势。 4.他除了战事之外还曾参与治水之事。他去世时六十岁左右,他的主公闻讯后为其表达了哀悼之情。 请问,他是谁?
燕达
1.燕达,北宋将领, “达起行伍,喜读书,平时手不释卷。” 2.“…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王韶《平戎策》。 3.北宋西军“元丰八年,神宗寝疾益甚,会蔡确母入禁中,皇后使谕确外托主兵官燕达等辅立皇太子。逮神考升遐,宿卫于内东门。……达谓人曰:‘天子新即位,我坐甲于此,以备非常,万一有奸人随皇族而入,则事起不测,又岂能人人辨之?’将入上奏,人或止之曰:‘皇族之事非所当言,言之恐被罪。’达曰:‘我蒙先帝大恩,拔擢常在众先,言之苟当,虽死何憾。’”(上杉景胜系养子。) 4. “元丰元年……二十五日,提举修闭曹村决口言,已塞决口。诏改新闭曹村埽曰灵平,遣枢密学士、尚书右司郎中陈襄祭谢……同日,诏新闭曹村埽都总管燕达兼都大提举修闭决口,外都水监王令图权同提举修护,务令坚实。”元祐三年七月燕达去世,享年五十九岁,哲宗闻讣讯,为之辍朝一日,并亲临燕达的府第致祭。 #史图馆##历史#
直江兼续
2024.02.12
1.他是活跃在国家纷乱时代的一位志向远大的名人,其名用汉字写出则有“龙”字,亦有别称与植物有关。他年轻气盛时就小有名气,据说还曾修习剑术。 2.当时,在该国持续了很多年岁的某制度即将走到尽头,为此还爆发了不少征伐战事与冲突。他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实现理想,改造国家而努力。 3.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内容与数字“八”有关,也和军事相关,可以说这篇作品影响了后来的国家局势。 4.但最终,他还没能完全实现理想,就在一处室内被突如其来的暗杀者所害,就此死去。他的夫人当时在事件现场,但幸运地活了下去。他在这位夫人之前还有过初恋情人。 5.他和该国现在的海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世的诸多文艺作品中也频繁出现他的身影。 请问,他是谁?
亚伯拉罕·林肯
1.林肯活跃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其名在日本用假名写作エイブラハム・リンカーン,用汉字则有人将其写作阿伯拉罕・倫古龍,如松村介石著《阿伯拉罕・倫古龍傳》。植物指外号“railsplitter”,意为劈木人。据说林肯当律师时曾与詹姆斯·希尔兹(James Shields)争吵,激发出一场决斗,林肯选了阔剑(broadsword)作为武器,但这场决斗最终和平收场。 2.指奴隶制和南北战争。 3.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开篇即提到“八十七年前……”(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4.林肯在剧院被刺杀,夫人玛丽·托德·林肯,初恋指安·拉特利奇或玛丽·欧文斯。 5.指美国海军林肯号航母。(日本现在已无海军,只有自卫队。) #史图馆##历史#
坂本龙马
2024.02.11
1.这是一首七言长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夜景图。其名为五个字,但并非诗人原创,而是由乐府旧题沿用而来。 2.据说,该诗创作于某大一统王朝时期。而在此之前,有一位著名的暴君也曾写过同名作品,该暴君最终死于离江不远之地。 3.在诗中,诗人着力描写了“花”“月”“楼”“舟”等景物,给人一种朦胧的意境美。而我们现在提到这首诗,也很容易想到和其同名的一首传统乐曲。 4.该诗的作者是南方人,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与其他三人有一个并称。可惜他去世的较早,但其创作的大量诗文却得以保存下来,直到今天还可以看见。 请问,该作品是?
《春江花月夜》(梅植之)
1.《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相传创自南朝陈后主叔宝。后世创作多为沿用。 2.梅植之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人,本《春江花月夜》亦作于此期间。“暴君和其作品”指隋炀帝杨广和其作《春江花月夜》。 3.见梅《春江花月夜》原诗。传统乐曲指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别名夕阳箫鼓)。 4.据《续纂扬州府志》:“梅植之,字蕴生,江都人。道光十九年举人。”其和吴熙载、王僧保、王翼凤三人合称“黄门四君子”。另《清史稿》载植之年五十而卒,有《嵇庵诗集》传于世。(易混:张若虚生卒不详,且没有大量的诗文传于后世。) 附:梅氏《春江花月夜》原文 春江花开春月辉,花红月白照人衣。可怜一片春江水,不到春来送客归。明明月色开芳树,演漾波光采兰渡。不照花中人在家,只照花中人去路。花路迢迢芳草新,青青花落几多春。何地无人不看月,何处无花不看人。人生好似东流水,百折千回月光里。水上飘飘离别人,月中窈窕婵娟子。离别婵娟两不逢,佳期入梦总成空。岁岁年年春月白,年年岁岁春花红。花有开残月有落,花月相思苦无着。丽色飞来翡翠衫,流光散入珍珠箔。此夜开帘独上楼,楼头望见去年舟。锦帆掩映春花影,桂棹沿洄春水流。流水无情西复东,花残月落怨春风。枉教春月开深夜,底事春花放几丛。徘徊花月长相忆,江上人归归不得。梦醒乌啼待晓光,惆怅江南隔江北。 #史图馆##历史#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024.02.10
1.他是一单名官员,出身官员家庭,经历了一个王朝交替的时期。 2.他颇有才名,也担任过多个官职。他有一名前妻,名叫X婉,同样出身官宦之家,也有才名于世。两人关系融洽,但没有生育儿子。 3.后来因不可抗力,他与前妻被迫离婚。 4.他后来另娶,并生有儿子。虽无法与前妻复合,但也为其另造居室居住供养。 5.他的母亲对于他在他和前妻的婚姻问题上颇有不满。 6.他与前妻有感情相关的诗词传世。 请问,他是谁?
贾充
1.贾充,曹魏大臣贾逵之子,历经曹魏与西晋交替。 2《晋书》:“充有刀笔才,能观察上旨。”是西晋开国重臣,担任过多个重要官位。贾充前妻李婉,是曹魏中书令李丰之女,“充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与贾充生有两个女儿贾褒、贾裕。 3.李丰因密谋推翻司马师泄露被司马师所杀,李婉因是李丰女儿被判流放,贾充不得不与其离婚。 4.贾充后娶郭淮侄女郭槐,生了儿子贾黎民。李婉后来在司马炎称帝后被赦回京,司马炎还特地批准贾充可以迎回李婉与郭槐并立左右夫人,但贾充因畏惧郭槐而不敢答应,只是为李婉另建居室而不相往来。(唐婉后来也与赵士程再婚,非由陆游供养。) 5.贾充母亲柳氏之前一直希望他与李婉复合而未能如愿,“及将亡,充问所欲言,柳曰:“我教汝迎李新妇尚不肯,安问他事!”遂无言。” 6.《与妻李夫人联句》流传于世,被认为是李婉被流放前两人所作。 #史图馆##历史#
陆游
2024.02.09
1.他姓尉迟,山西人,善于骑射,是一代名将。 2.他原本的出身与反贼有关,后得雄主重用,立下赫赫战功。 3.皇室兄弟反目,他排兵用计,成功救护李某,立下大功。 4.他转战山西、河北各地,也曾大破北方异族。而他晚年却因谗言构陷,被皇帝所猜忌削去兵权,最后幸得善终。 5.在某部著名演义小说中,他曾与秦琼交战;最终自杀以死明志。 请问,他是谁?
杨义臣
1.本姓尉迟。 2.与尉迟迥同宗。 3.杨谅;救援李景。 4.尉迟恭并未因被猜忌而被削去兵权。 5.《说唐全传》第三十八回。 #史图馆##历史#
尉迟敬德
2024.02.08
1.他家境贫寒,与其兄弟一同在那个有着专属称呼的时期活跃。 2.在他早年,他曾从事手工业工作,也曾与同伴们在地方上当类似“游侠”的存在。 3.在那之后他又参加过由志愿者组成的军队,并一度受到那位显贵领袖的重视,但他后来却夺了这位领袖的基业。 4.他在人生最后曾进攻东西相对的势力,却遭遇惨败,不得不退回本土,而在这场战败后没有几年,他便因病去世。 5.值得一提的是,他那曾坐镇地方的兄弟之死也与4中势力有关。这位兄弟因一场大败而落入此势力之手,并为此势力所杀。 请问,他是谁?
叶尔孤白·本·莱斯(萨法尔)
1.叶尔孤白出身平民,与兄弟阿慕尔、阿里活跃于伊朗间奏曲(波斯复兴)时期。 2.他早年曾为铜匠,后来与同伴们一同做了艾亚尔人。 3.在那之后,他接受穆塔维亚领袖出身显贵的萨利赫的邀请,成为其帐下一员大将,但他最终在858年伏击萨利赫,使其远遁,而后在861年正式称埃米尔,建萨法尔王朝。 4.指876年代尔·阿古勒战役,他最终被阿拔斯击败,退至边界。879年萨法尔病逝。 5.指继承其位的阿慕尔,阿在875年曾坐镇赫拉特。900年,阿慕尔在巴尔赫被萨曼王朝的伊斯梅尔击败,并被其移交给阿拔斯哈里发穆阿台迪德,而在穆阿台迪德死后,其被阿拔斯大臣Al-Qasim ibn Ubayd Allah处决。 (易混:关羽历史上并非刘备兄弟。) #史图馆##历史#
刘备
2024.02.07
1.他是某一势力末期的统治者,在位四十余年。 2.在他继位之前,是由他的祖父和父亲先后统治,但这两个人在治理方面意见不同,关系不好。他的祖父痴迷于某种学问,花钱又大手大脚,财政负担严重,甚至要向民间借钱。 3.他继位时尚年轻,母亲也出身低微,大权实际掌握在另一人手里多年,此人对财政进行了改革,改善了窘迫的情况。而他直到这人去世,才开始亲政。 4.他本人有几个儿子长大成人,但他不喜欢长子,喜爱宠妃所生的小儿子,因而有了改立继承人的念头。这造成了内部支持长子和幼子的两派激烈争斗,此事件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最后在家中长辈和朝中重臣的帮助下,长子终于被确立为继承人。 5.他在位期间政局还算稳定,但历史大势已无法阻挡,其势力在他孙子在位时终结。 请问,他是谁?
岛津齐兴
1.岛津齐兴,江户幕府萨摩藩藩主,在位42年。 2.岛津齐兴继位前,藩主由祖父岛津重豪和父亲岛津齐宣先后担任。岛津重豪酷爱兰学,藩内实施开化政策花费甚多,造成藩内财政困难,只能向民间商人借贷。在岛津齐宣成人后重豪隐居让位,但仍掌握藩政大权,而岛津齐宣为了改善财政,准备实施改革财政紧缩,但触怒了重豪,最终在重豪的强势压制下,齐宣被迫隐居,由岛津齐兴继任。 3.岛津齐兴继位时18岁,其母亲出身于浪人家庭,藩政大权仍被祖父重豪掌握,直到20多年后重豪高龄去世,齐兴才开始掌握实权。而在岛津重豪晚年,面对藩内的财政恶化情况,他也不得不任用调所广乡进行财政改革,被称为“萨摩藩的天保改革”,才改善了财政。 4.岛津齐兴有三个儿子活到成年,但长子岛津齐彬与重豪一样喜爱兰学,不为齐兴所喜,他更喜欢侧室由罗之方所生的小儿子岛津久光,于是齐彬派与久光派发生激烈斗争,久光派一度占据了优势,最终在通过岛津齐彬两位年纪相仿的出继他藩的叔祖黑田长溥和南部信顺向幕府老中阿部正弘申诉,经阿部正弘斡旋通过将军出面要求齐兴隐居由岛津齐彬继位才告一段落。此事件被称为由罗骚动。(福王不是万历皇帝的幼子。) 5.岛津齐兴在位期间藩政稳定,但江户幕府已经进入末期,最终在他孙子岛津忠义在位期间幕府决定大政奉还交出政权,日本进入明治时代,而藩政体系也由此结束。 #史图馆##历史#
朱翊钧
2024.02.06
1.他是乱世中的一代枭雄,独特的出身被人津津乐道。 2.他生活的时代有位姓名”家喻户晓”的权臣一度执掌大权,那位权臣最终死于非命。 3.王朝末年他总揽朝政数十年,将女儿嫁给了君主,还进行了迁都。 4.他四处征伐,曾用水淹之计破敌致胜,他最大的一位对手在他去世后不久在中年时逝世。 5.他以高龄逝世,儿子继承了他的权位,那位幼年即位、后在位数十年的君主被废黜并最终死于非命。 请问,他是谁?
马利克·安巴尔
1.马利克·安巴尔(1548年-1626年)活跃于艾哈迈德纳加尔苏丹国(1490年-1636年)末期,他是阿比西尼亚黑人奴隶出身。 2.他曾是名为”成吉思汗“的艾哈迈德纳加尔苏丹国总理的手下,“成吉思汗”一度把持朝政,最终被人害死。 3.1600年,艾哈迈德纳加尔被莫卧儿帝国征服,苏丹巴哈杜尔·尼扎姆·沙二世被囚禁。马利克·安巴尔扶持穆尔塔扎·尼扎姆·沙阿二世即位,还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穆尔塔扎。他把持朝政二十六年(1600年-1626年),于1610年将都城从帕兰达北迁至奥兰加巴德。 4.1612年,莫卧儿帝国联合比贾布尔苏丹国进攻艾哈迈德纳加尔王国,马利克·安巴尔掘开堤坝水淹敌军,最终大获全胜。马利克·安巴尔最大的对手之一是莫卧儿帝国皇帝贾汗吉尔(1569年-1627年)。 5.马利克·安巴尔去世后儿子法塔赫·汗继承了他的权位,后于1631年废黜并杀害了五岁即位的苏丹布尔汉·尼扎姆·沙阿三世(1610年-1631年间在位)。 (汉献帝是善终。) #史图馆##历史#
曹操
2024.02.05
1.这座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靠着一条流域面积近200000平方公里的大河,大河的下游有许多发达的城市,河口有一座现代化的世界级大港口。 2.这座城市自古就是军事要地,建设有坚固的城池,流水环绕,堪称“虎踞龙盘”。 3.这座城市曾是偏安政权的首都,然而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4.历史上定都在这座城市的政权有小的地方性割据政权,也有大的全国性政权,后来,国家首都迁至靠近边疆国门的地方。 5.虽然迁都了,但国家在这座城市仍保留了六个部门的一套中央机构。其中甚至包括有主管军事的职能。 请问,该城市是?
波恩
1.大河指莱茵河,下游发达城市指科隆、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等。世界级大港口指鹿特丹。长江流域面积是近200万平方公里,不是近20万平方公里。 2.罗马帝国时期在波恩建设了坚固的要塞,波恩四面环水,湖泊众多,莱茵河为其屏障。 3.指西德偏安于波恩。 4.科隆选侯国,西德,统一后的德国首都也有一段时间在波恩。 5.迁都柏林后,德国在波恩保留了6个联邦部门,其中包括德国联邦国防部。 #史图馆##历史#
南京
2024.02.04
1.这是一个著名的复仇故事的主人公,他本是某国贵族之后,其父在该国名声显赫,史书记载曾带兵袭击过国君。 2.好景不长,家中突生巨变,至亲被重臣所杀,在这其中还有国君的默认授意。他是家中仅剩的儿子。 3.他在隐忍了数年之后,老国君死后终于大仇得报,亲自手刃了仇人,并且恢复了2中之人的名誉,并且励精图治,死后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评价。 4.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后代在经历战乱之后称王,这件事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时代之始,这个家族统治了接近二百年时间。 5.他的复仇故事被人写成了戏剧和诗歌供人传唱,该戏剧在该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请问,他是谁?
佩德罗一世(葡萄牙)
1.佩德罗一世是葡萄牙勃艮第家族成员,与“白骨王后”伊内丝·德·卡斯特罗两情相悦,其父为葡萄牙“勇敢者”阿丰索四世,阿丰索四世在1320-1324年起兵反对过其父“诗人”迪尼斯一世。 2.阿丰索四世认为佩德罗一世的王后,来自卡斯蒂利亚的康斯坦萨·曼努埃尔是因为伊内丝的原因郁郁而终,默认几位重臣冲入佩德罗一世在科英布拉的住处,杀死了伊内丝。此时,佩德罗是阿丰索唯一剩下的儿子。 3.佩德罗在继位之后,下令追捕凶手,据载其中两人在被卡斯蒂利亚送还后被佩德罗一世亲自处死,伊内丝也以王后的礼仪重新下葬。佩德罗在位十年,被称为“公正者”(历史上赵武没有亲自手刃仇人)。 4.佩德罗一世去世后,若昂一世在其兄费尔南多一世去世后起兵成为葡萄牙国王,并击败了卡斯蒂利亚的侵略军,结束空位时期。若昂一世被认为是阿维什王朝开业之祖,阿维什王朝(1385-1580)共计195年。 5.佩德罗一世与伊内丝的爱情复仇故事被葡萄牙剧作家安东尼奥·费雷拉改编成了戏剧《伊内丝·德·卡斯特罗》以及卡蒙斯的长篇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前者被称为葡萄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史图馆##历史#
赵武
2024.02.03
1.他生于国家北部,早年投身军旅,履立战功,升迁迅速,曾参与与西南死敌的战争,以骁勇善战著称。 2.后来,他因对于当权者的不满和对于权力的渴望,在经过长时间的密谋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后人亦将这场叛乱以他和另一名首领的姓氏来命名。 3.叛军在短时间内便攻陷国都,当权者仓皇南逃,逃至某地落脚时却遇到军队发生兵变。 4.叛军的另一名首领在攻陷国都后不久便自立当权,并在多地与反抗势力发生战斗。 5.另一名首领失败后他曾短暂担任政权的领导者,然而叛乱最终在全国势力的攻击之下以失败告终。 6.这场叛乱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西南死敌也在数年之后用武力夺取了国家的西部重镇。 请问,他是谁?
瓦尔特·冯·吕特维茨
1.瓦尔特·冯·吕特维茨出生在德意志邦联上西里西亚的克卢奇堡附近。在一战前他任职于德国总参谋部,一战中履历战功,受到威廉王储的夸赞,还因在1918年3月的米迦勒行动中的亮眼表现获得铁十字勋章。(史思明并未参与过与吐蕃的战争。) 2.吕特维茨拒绝接受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国防部长古斯塔夫·诺斯克的裁军指示,并积极联系同样对艾伯特等人不满的沃尔夫冈·卡普,密谋发起推翻艾伯特政府的叛乱,建立右翼独裁政权,即“卡普-吕特维茨暴动”。 3.1920年3月12日,叛乱部队开始向柏林进发,次日清晨便攻入柏林。艾伯特,诺斯克等人逃至德累斯顿,但驻防的国防军突然倒向卡普一边,他们因此连夜撤往斯图加特。 4.控制柏林后,卡普便宣布解散国会,废除宪法,并建立以自己为总理的“新政府”。SPD和KPD等积极组织全国规模的罢工,工人们自发武装起来,在鲁尔区与开姆尼茨等地与支持卡普的军队发生战斗。 5.卡普在大势已去时选择与艾伯特媾和,然而遭到拒绝,他将权力移交给吕特维茨,逃亡瑞典。3月17日,政变在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和武装反抗的浪潮下以失败告终,吕特维茨本人也逃至匈牙利。 6.法国在1923年1月以保护“协约国工厂和煤矿监督代表团”为由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鲁尔区(即“鲁尔危机”),间接加重了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史图馆##历史#
史思明
2024.02.02
1.他是乱世武将,其生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可知他应出生并主要活跃于天下三分的时代。 2.他的领导是今河北人,起于寒微,依附过不止一个势力,后来称帝成为在乱世中割据一方的主公,但其始终未统一中国。 3.他屡次与当时三分天下中的另一个位于北方的势力交战,据说他在相关战争中还发生过和“水”有关的故事。 4.据载他的战马在战争中产生过相关典故。 5.不幸的是他还未战胜3中敌对势力,他就被合作过的同阵营人士杀害,之后杀他的人向那个敌对势力称臣,后来又割据称帝。 请问,他是谁?
关胜(宋)
1.出生并活跃于于宋,辽/金,夏三国并立之时。(关羽出生时天下尚未三分。) 2.领导为刘豫,阜城县人,出身农家,后来降金并被立为伪齐皇帝。 3.4.《山东通志》:“历城马跑泉,乃金兵薄济南时,关胜与兀术大战,一日至渴马崖,求水不得,马刨地而泉涌出,因名马跑泉。 5.刘豫杀关胜降金。 #史图馆##历史#
关羽
2024.02.01
1.他是家族的第一位君主,但奠定家族基业的则是他兄弟。他们家族的政权在该国东南,定都于一座现在仍是首府和大城市的名城。 2.当时此地大乱,是他兄弟成为当地长官并安定地方,这时中央则逐渐被那位通过武力崛起的非宗室成员把控,他兄弟表现出对此人不利的迹象,却被几个刺客暗杀。 3.在他们家族受到北方来的中央势力威胁时,从西而来的某人力陈他应与中央势力出战,他被说服并与之联手,此战中,他采用出敌不意的和“火”有关的攻击方式,最终取胜。 4.他也曾试图扩张,围攻那座中央势力的重镇但未果,这座名城现在仍是首府。他死后数十年,王朝还是向该中央势力投降了,不过在当时的中央君主去世后,其国家也迅速走向衰落。 请问,他是谁?
阿里·宾·乌斯曼·马兹鲁伊('Ali ibn Uthman al-Mazru'i、علي بن عثمان المزروعي.蒙巴萨统治者)
1.阿里·宾·乌斯曼·马兹鲁伊是马兹鲁伊家族的第一位苏丹,在他之前他兄弟穆罕默德被阿曼任命为蒙巴萨的长官。蒙巴萨在肯尼亚东南,是该国蒙巴萨县首府和第二大城市。 2.原来的蒙巴萨长官萨利赫和当地人发生内战,穆罕默德被派来安定局势。这时阿曼伊玛目塞伊夫去世,赛义德家族的艾哈迈德崛起成为阿曼的统治者,穆罕默德称自己过去与其地位平等,因而脱离阿曼独立,但被艾哈迈德派遣的五个刺客暗杀。 3.阿曼刺客刺杀穆罕默德后夺取蒙巴萨并关押了马兹鲁伊家族。在部下营救下阿里成功越狱。这时一停泊在此处的英国船长说服阿里夺回蒙巴萨,阿里夜袭得手将阿曼人逼入堡垒固守,英国人提供了一门大炮攻破了堡垒。 4.阿里曾围攻阿曼统治下的桑给巴尔,因遭刺杀而未果。桑给巴尔市是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自治区的首府。阿里1755年去世,1826年蒙巴萨再次屈服于阿曼,在当时的苏丹赛义德·本·苏丹统治下阿曼达到鼎盛,其1856年去世后阿曼分裂为本土和桑给巴尔。(孙吴向西晋而非曹魏投降。) #史图馆##历史#
孙权
2024.01.31
1.他是一王朝前期之人,作为重臣曾经权倾一时。 2.他在一非正常手段上位的皇帝登基前就与其交好,为其效力,深受其信任。皇帝即位后,他作为有功之臣被授予高官职位。 3.成为高官后他利用皇帝的信任,肆意妄为。诬陷官员致死、聚敛钱财、矫诏、安插亲信等等不胜枚举。 4.他权势熏天,一次为了测试众臣对他的态度,曾经故意当众弄错一事,群臣也畏惧他的权势而不敢纠正。 5.随着权力越来越大,他甚至有了不轨之心。但最终他还是事败,本人家族被朝廷残酷处理。 请问,他是谁?
纪纲
1.纪纲,明朝前期官员,明成祖初期曾权倾一时。 2.纪纲在朱棣起兵后路过时,主动向其效忠,受到朱棣喜爱。朱棣登基后封他为锦衣卫指挥使。 3.“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纲用指挥庄敬、袁江,千户王谦、李春等为羽翼,诬逮浙江按察使周新,致之死。...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 4.“端午,帝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赵高指鹿为马时有人指出错误。) 5.“纲又多蓄亡命,造刀甲弓弩万计。...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遂谋不轨。”“十四年七月,内侍仇纲者发其罪,命给事、御史廷劾,下都察院按治,具有状。即日磔纲于市,家属无少长皆戍边,列罪状颁示天下。”(赵高图谋不轨并最终实施成功,由女婿阎乐逼死了秦二世。) #史图馆##历史#
赵高
2024.01.30
1.他是一位重新统一国家的君主,他出身一个颇有传承的家族,他的父亲就曾经自立,他的成功与某个异族有关的集团组织不无联系。他在登基之后还曾经亲自前往他国。 2.之前的乱世可以说因一位暴君而起,这位暴君上位之前曾经亲自上战场征战,后因在位时的暴行等原因而被弑杀,但弑君者们的团结并没有持续多久,开启了长达多年的内战。他与这位暴君可以说有亲戚关系。 3.他在其父亲去世之前被立为“...王”。据载在统一战争中有一人作战勇猛,又曾在题主入睡时在站岗守卫,而因此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呼。 4.而他作为储君的儿子并没有正常即位,而他的继任者去世之后,国家大权传到一位女主手中,这位女主在位四十余年,其间还发生了对异族的战争。 5.他任用一个异族出身之人为相,此人是他的心腹重臣且参与了法律的制定。当时政治斗争中一些人计划将此人流放他乡,还有人要置此人与死地,最终此人死在题主继任者在位时期。 请问,他是谁?
乔治·图普一世
1.1845年乔治·图普一世建立的陶法阿豪王朝,家族世袭“图伊卡诺库珀鲁”头衔,其父Tupoutoʻa声称自己有“图伊卡诺库珀鲁”的头衔,但汤加塔布的高级酋长并不承认他的身份视其为篡位者。其家族皈依了基督教,卫理公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他曾经在1853年访问悉尼。 2.1799年,第14代图伊卡诺库珀鲁的Tuku'aho因他的暴政和对继承传统的破坏,树敌众多而被谋杀,汤加陷入长达五十年的内战。图普一世系Tuku'aho孙辈。 3.他在其父亲于 1820 年去世之前被确立为Tu'i Ha'apai(High King)。Velata之战中Moatunu Vakauta作战勇猛且守卫尽责,被授予Tu'uhetoka的 称号。 4.继任者乔治·图普二世是他的曾孙,图普一世的两个儿子都先于他离世,二世死后萨洛特·图普三世任汤加女王在位约48年,二战时汤加军队参与了所罗门 群岛战役。(李治成功即位。) 5.1880 席利·贝克被任命为王国首相。 1862 年 6 月颁布的法律法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奴隶解放法”。1886 年底,Siaosi Tukuāaho 等人计划逮捕贝克并将他驱逐到斐济,后来他与家人遭遇了两次暗杀。1890年他曾被驱逐至奥克兰。后来贝克回到汤加,1903年死于利富卡岛。 #史图馆##历史#
李世民
2024.01.29
1. 他是中国人,一位为国家破败而悲愤的诗人,有人将其比作屈原。他年轻时,时局尚且平稳,他四处游历大好河山,多有吟咏,其中一首,诗句里有“齐鲁”二字。 2. 兵祸汹汹,异族人窃据朝政,国家名存实亡。旧日的同僚们有的慷慨殉节,有的接受伪职。他不愿接受伪职,遂南下逃亡。面对国家沦亡的惨痛事实,他痛定思痛,在其作品中大胆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无道。 3. 听闻各地义兵取得胜利,得报国雠的消息,他欣喜异常,写下了一些诗篇。其中一篇包含“狂”,“歌”二字。 4. 流亡期间,他投奔居住在中国南方某地的友人,在其照拂之下,在当地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岁月。友人去世之后,他的生活又重新陷入困顿,不久后死于此地,终身未能北还故土。其地至今留存着他的故居,且建有他的纪念馆。当地会在他的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请问,他是谁?
金泽荣
1. 金泽荣,号沧江(1850-1927),原籍朝鲜,1912年加入中华民国籍,还给自己起了““中国新民”、“南通新民韩产金泽荣”两个名号。金泽荣是一位爱国诗人,被誉为“朝鲜屈原”。金泽荣29岁时,行吟金刚山、平壤、三南等地,有“鸟飞天地外,云开齐鲁色”之句。 2. 指甲午战争和乙巳条约的签订。1905年乙巳条约签订之后,日本人窃据朝鲜朝政,朝鲜名存实亡。闵泳焕等人殉节,而李完用等人则做了朝奸。金泽荣不愿做亡国奴,选择了逃到中国。金泽荣所著《韩史綮》,激烈地抨击了李朝统治阶级的昏庸无道,引起了巨大争议。 3.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他欣喜异常,写下了《感中国义兵事五首》。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之后,他写下了《闻义兵将安报国雠事》,诗云“未死得闻消息好,狂歌乱舞菊花旁。” 4. 金泽荣投奔张謇,并在其家乡南通定居。张謇去世之后,他的生活又重新陷入困顿,在绝望与悲愤之中自尽于南通,终身未能北还朝鲜。南通有金沧江故居和金沧江纪念馆。南通会在金沧江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杜甫并非死于成都。) #史图馆##历史#
杜甫
2024.01.28
1.他是一位诗人,姓是左右结构,三十余岁xx及第,相比同时代大名鼎鼎的诗人名气稍小。 2.据载有一次他在京城时,途径某所,有吟诵诗句的声音传来,以为鬼神所作。此诗句后来便广为流传,其事也传为佳话。而他取科第应试之时,以预先做好的词句作答。 3.他曾与渡海远道而来的客人交游,留有诗文。另外他也与当时到唐土的日本僧人有来往,亦有诗文为证。 4.他才名卓著,写景的篇章不少,虽然有官做,但仍有不短的穷困潦倒的时期。 5.据说他不满与当时另一位诗人同列甚至超越他而辞官归隐。 请问,他是谁?
都良香
1.贞观11年对策及第,同时代有菅原道真(钱起进士及第在天宝十载)。 2.嘗作詩而得「氣霽風梳新柳髮」之句,未得對句。偶過羅城門下吟此句,時門上有聲曰:「冰消波洗舊苔鬚。」時人謂:「是羅城門鬼之所作也。」疑其當時如駱賓王者隱于門上否。良香嘗遊竹生嶋,吟曰:「三千世界眼前盡。」時神賽吟云:「十二因緣心裏空。」云云。此等說話,以有蓋世才力,故皆謂感動鬼神。由是俗傳:「良香入南山窟宅為神仙。」然國史載其卒,則非所取焉。 十訓抄曰,言道對策時,春澄善繩為問頭博士。言道誘其侍女,得是提之草本,豫作神仙策,遂取科第。有三壺雲浮、七萬里程分浪、五城霞峙、十二樓構插天之句,世傳送焉。 3.指他任渤海客使时期,与杨太使(曾赠貂裘麝香等,当指杨成规,或指杨中远)的交游,入唐僧人指真如亲王的弟子贤真,《都氏文集》有《大唐明州開元寺鐘銘一首并序》。 4.《富士山记》等,“良香者左京人,從五位下主計頭貞繼之小子也。良香本名言道,後改名也。姿體輕揚,甚有膂力。博通史傳,才藻豔發,聲動京師。居貧無財,常不舉爨。”《日本三代実録》,元慶三年二月二十五日條 “菅丞相者良香所問秀才也。丞相後越預於加級。良香大怒棄官入山。覓仙修法,通大峰三ヶ度,不知所終。百餘年後或人見於山窟中。顏色不變猶如壯年。”《本朝神仙傳》 #史图馆##历史#
钱起
2024.01.27
1.这是一座见证了历史的建筑,作为居住于此的两位名人的故居而闻名。现在它是一处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为该城市知名旅游区的一部分。 2.名人A字号中有“斋”字,出身不高,据说凭借投权贵所好而上位,传闻他得势之后权倾一时,贪污受贿穷侈极奢,那位曾在皇帝在位时实质掌权的长辈去世时,他的政治生涯也已迎来结束,最后高寿而终。 3.名人B是一度参与过政务的“王爷”,有单字谥号,传闻他曾被选作皇位传位对象之一,但最终未能继承皇位。当时与夷人多有战事,他也和夷人多有往来,还曾经亲自前去夷人的领地境内。关于他还发生了一件丑闻,此事有关一位传闻与其有染的女性。 4.B出任要职时年仅30岁左右,可谓少年得志。他深入参与了当时朝廷中的政治改革,但后来曾因本性纨绔、贪污纳贿遭到弹劾,后来还失去了全部职务。他曾因关于某园的行为为当时皇帝所怨。他晚年不问政事,活到了60岁以上。 5.此建筑最开始由A设计建造,并与家人妻子在此居住。后来此建筑为B所得,在此生活直到去世。此建筑由府第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府邸中雕刻彩绘等物精美,花园中有水池、假山和亭子,其中还有来自西方的设计要素。 请问,此建筑是?
庆王府(天津)
1.天津庆王府是小德张(张兰德)与载振的故居,作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A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庵号祥斋,幼年家境贫寒后入宫做太监,据说因学戏而受慈禧赏识,传闻他在隆裕太后掌权时为宫中权倾一时的大太监,多有贪污奢靡之说。清朝灭亡,隆裕于1913年去世后,他离开北京到天津租界做寓公,去世时81岁高龄。(和珅去世时并非高寿。) 3.B为末代庆亲王载振,私谥曰“贞”,戊戌政变后的传闻中,他与溥伟、溥儁为承继皇位的宗室人选。光绪二十八年被派任出使英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专使,并到法、比、美、日四国进行访问,次年赴日本考察第五届劝业博览会。丑闻指杨翠喜案。(奕訢没有出使外国的经历。) 4.光绪二十九年设立商部,载振任尚书,三十二年改革官制,任农工商部尚书,时年30岁。光绪三十年,御史蒋式瑆奏载振挥霍无度。光绪三十三年,御史赵启霖弹劾载振引发杨翠喜案,载振后因此案辞职,光绪帝亲奉懿旨,准载振开去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农工商部尚书缺及一切差事。光绪二十九年,御史张元奇参奏载振在余园等处“朋聚宴饮”,据《光绪朝东华录》载,光绪皇帝对此事亲下旨斥责。清朝灭亡后载振再未出仕,1947年享年71岁病逝于天津。 5.原为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的私宅,他虽是太监传闻有三四房妻妾,并有收养的嗣子。载振向小德张购得此楼,后定居天津,得名“庆王府”。庆王府为砖木混合结构三层内天井围合式建筑(含地下室),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有楠木透雕装饰罩、部分墙面彩绘、雕花木门等。 #史图馆##历史#
恭王府
2024.01.26
1.他的曾祖父名虎,一般向上追溯都会追溯到他曾祖父这一代。据说他有异族血脉,其父在乱世即将到来之际在国家西部起兵。 2.其父一般被称为x祖,在政权建立之时,他出力颇多,包括夺下之前某王朝都城,以及真正建立该政权。 3.他不是其父的长子,其长兄死于非命,他在属下的支持下登上大位。但在继承人选择上,他犯下过大错,也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伏笔。 4.他死后,有同辈兄弟先后继位称帝但在位时间都不长久,并且改过一次国号。他死后数年河北大乱,异族将领掀起兵戈。 请问,他是谁?
李雄
1.李雄曾祖父李虎,是曹魏的将军,被认为是略阳李氏之祖。略阳李氏为氐族后裔,李雄父亲李特在西晋末年在益州起义。 2.李特在成汉立国后被追尊为始祖,起义之后李雄为前将军,于303年攻占成都,次年建立成汉(建立唐朝的是李渊。) 3.李雄为李特第三子,李特长兄李荡在追击敌军时被杀。李特死前将皇位传给侄儿李班,没有传位亲儿子,为成汉后期混乱埋下伏笔。 4.李班,李期,李寿三人平辈,李期杀李班夺位,李寿又杀李期夺位并改国号为汉。李雄死后数年,北魏起兵进攻后燕,北燕,南燕,最终统一北方。 #史图馆##历史#
李世民
2024.01.25
1.他姓黄,生于朝代末年,南部沿海地区。他自幼聪颖好学,在史学、文学上都有出色的成就,还曾经从事教育活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他一生关注时局,念念不忘为国尽忠。但他并非愚忠之人,对统治者的错误亦多有批评。 2.他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农民起义,现代人对此农民起义的评价极高,但他称起义军为“贼”、 “匪”。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 3.国家最后亡于异族人。其中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可以以其干支纪年称为“……之变”。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许多爱国士人自杀殉节。他听闻消息之后,累哭数日,写诗赞扬殉国的忠臣。 4.数年之后,他也在留下了绝命诗和绝笔书之后,自杀殉国。尽管异族统治者有意压制对他的纪念活动,但仍有不少人颂扬他的民族气节。现代人也会将他视为爱国志士,他的故乡有他的祠堂和纪念馆,其遗墨也是重要文物。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他对于支撑国家,抗击侵略没有功劳,只能说气节可嘉而已。 请问,他是谁?
黄玹(梅泉)
1. 黄玹,号梅泉,生于李朝末年的全罗南道,自幼聪颖好学,是“韩末四大家”之一,亦曾兴办教育。其所著《梅泉野录》,《梧下纪闻》等,记述了从1864年大院君摄政到1910年日韩合邦朝鲜亡国这段时间的朝鲜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黄玹在其著作中,对大院君、高宗、闵妃等人的错误亦多有批评。 2. 指东学党起义,现代对东学党起义的评价很高,但黄玹在其著作中一直称东学党为“贼”,“匪”。 3. 指1905年《乙巳条约》签订,闵泳焕等人自杀殉国,“乙巳十月之變。痛哭不食者累日。聞諸公殉節之報。作詩讚之。” 4. 1910年,日韩合邦,朝鲜亡国,黄玹在留下了绝命诗和绝笔书之后自杀身亡。(黄道周并非自杀)。《庆南日报》主笔张志渊曾刊登黄玹绝命诗,因而遭到日本总督的迫害。韩国光复之后,于1962年追叙黄玹建国勋章国民章。黄玹的故乡有梅泉祠和梅泉遗物馆,其著作《梅泉野录》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登记文化财第746号。黄玹在《绝命诗》中评价自己“曾无支厦半椽功,只是成仁不是忠。” #史图馆##历史#
黄道周
2024.01.24
1.他出身名门,是某西部政权的重臣,与兄弟均为当世名臣。 2.他为前后两任主公效力二十余年,最终在一个和"4"有关的年份逝世。 3.一位出身名门的好友向主公举荐了他,这位好友先后为两个政权效力。 4.他为主公主持了一系列征伐,曾俘虏异族首领,也数次征伐那个北方政权,一度将对方的某位主将围困在某地,但终究无力回天。 5.提到他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个和"虎"关系密切的人,那个人的家族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后篡位建立新朝,持续数十年的新朝在某世纪上半叶被北方那位弑杀亲族而夺位的异族君主灭亡。 请问,他是谁?
瓦斯图波罗(Vastupāla、વસ્તુપાળ)
1.出身耆那教贵族的瓦斯图波罗是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伐格拉王国的总理,兄弟特哈波罗也担任了伐格拉王国的宫廷部长。 2.公元1220年起,瓦斯图波罗先后为维达拉瓦拉及其继任者维萨拉德维效力,公元1242年时去世。 3.瓦斯图波罗的好友、出身婆罗门贵族的萨梅什瓦拉向维达拉瓦拉推荐了瓦斯图波罗兄弟,萨梅什瓦拉先后为索兰基王朝和伐格拉王朝效力。 (徐庶出身贫寒。) 4.瓦斯图波罗主持了数十场征战,他俘虏了波罗提诃罗人在戈德拉的首领,组织了数次针对北方德里苏丹国的征伐,还曾将德里苏丹国苏丹莫伊丁围困在阿布山山口。 5.伐格拉家族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名为Vyaghrapalli(意为“老虎的巢穴”)的村庄,该家族经过四代人的努力于1244年正式取代索兰基王朝,建立伐格拉王朝。1304年,伐格拉王朝被阿拉乌德丁·卡吉尔灭亡。 #史图馆##历史#
诸葛亮
2024.01.23
1.他号称“大帝”,是“铁锤查理”的孙子。他的祖父并非国王,但父亲实现了祖父未竟之业,成功夺得王位,开创了新王朝。 2.他的父亲在夺位过程中得到过教宗的支持。他也曾在教会内部冲突中支持教宗。作为虔信徒,他常以强制手段推广宗教。 3.他早年与兄弟分属两地。兄弟早逝后,他谋求控制其所在地区。为此他曾出兵意大利,甚至在教宗支持下颠覆了当地政权。 4.他嗜好战争,热衷对外征服,曾压制东方的萨克森人,攻打中欧的异教徒部落,还与那个自大帝国中分裂出的穆斯林势力大战。 5.他在内政上也有建树,但有人诟病他为确保后嗣继承君位而实行的举措是导致日后王权不振乃至王国衰亡的一大原因。 6.他在位时统治着广大的领土,大致涉及今天的三个区域,但他去世后,领土在后人手中分裂,之后他的后人又绝嗣,王国最终落入他手。 请问,他是谁?
拉约什一世
1.拉约什一世是匈牙利唯一有“大帝”称号的国王,其祖父为那不勒斯王太子卡洛·马特洛(Carlo Martello,即查理·马特的意语转写),一生致力于夺取匈牙利王位,但未能成功,其子查理后来成功夺得王位,开启匈牙利安茹王朝。 2.教宗卜尼法斯八世支持查理继承匈牙利王国。1378年的天主教会大分裂中拉约什支持教宗乌尔班六世。拉约什虔信天主教,常常强迫异教徒或东正教臣民皈依天主教,招致了一定的恶名。 3.拉约什的弟弟安德鲁曾为那不勒斯女王乔安娜的配偶,后遭谋杀,拉约什以此为借口入侵那不勒斯。1381年在教宗乌尔班六世的支持下,拉约什派出的杜拉佐的查理推翻了乔安娜的统治,成为那不勒斯国王。 4.1344年拉约什以战争逼迫特兰西瓦尼亚萨克森人纳税,1354年对金帐汗国发动战争,1377年以战争迫使立陶宛臣服。 5.继承了其父的专制王权,颁布了巩固封建制度的法典;在波兰统治时,为确保女儿继位,他颁布科希策特权,此举被认为削弱了王权,导致了波兰贵族权力的泛滥。 6.在位期间兼任匈牙利、波兰国王,号称统治着“被三大海洋冲刷的巨大王国”(即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以及黑海),但拉约什死后波兰和匈牙利分属他的两个女儿,二人均无后裔,王位落入她们的丈夫手中。 (加洛林王朝在西法兰克的统治结束时,查理曼尚有后裔下洛林公爵查理在世。) #史图馆##历史#
查理曼
2024.01.22
1.他是一位著名君主,通常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他的政策也饱受争议,在今天仍然能见到他在位时大兴土木所建造工程的痕迹。 2.他的父亲是该朝开创者,据载他试图谋害他的父亲以早日上位。他还是不同族裔的混血,其母亲颇为强势,也有不低的地位。 3.他的作为为后世史家所不齿,在继位后不久便杀死了他的兄弟,而他的这位兄弟也一度被定为继承人,还有说法称他和其父的女人有染。 4.他在位时穷兵黩武,试图征讨东方势力,然而这次战争十分失败,而他也在征讨期间离开人世,而与此事相关事件所引发的起义直到他死时也没有完全平息。他在位时还曾率军攻击那个南方旧朝古都,产生了很大死伤。 5.他的结局同样令人唏嘘,本应是他身边的亲近之人将其亲手弑杀,据载那位弑君之人后来也被人所杀。实际上他并非亡国之君,但该王朝末代君主年纪轻轻便也死于非命。 请问,他是谁?
卡拉卡拉
1.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安扥尼努斯(卡拉卡拉)是罗马帝国著名暴君,卡拉卡拉的安东尼努斯敕令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落原因之一,工程即卡拉卡拉浴场。 2.其父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是塞维鲁王朝的开创者,于211年在埃伯拉肯逝世,赫罗狄安《罗马帝国史》中有卡拉卡拉试图说服医生毒死其父的记载。卡拉卡拉有迦太基和阿拉伯等族血统,其母尤利亚·多姆娜有许多头衔以及很大权力,曾经陪伴丈夫和儿子进行了广泛的军事行动和巡视。 3.父亲逝世后,卡拉卡拉和弟弟盖塔被宣布为共治皇帝,同年他便命人暗杀了盖塔。《罗马君王传》等书曾有他与母亲乱伦的说法。 4.他在公元 216- 217 年向东征讨帕提亚最终以失败告终,并被杀害于这期间。据载,214年至216年间卡拉卡拉监禁了亚美尼亚国王及其家人,引发了亚美尼亚人起义,起义持续到了卡拉卡拉去世之后。公元215年,卡拉卡拉来到亚历山大,为报复当地人对他的侮辱讽刺,他让军队进攻亚历山大,并烧杀掠夺了整个城市。(杨广死时最后一次远征高句丽已经结束,隋灭陈之战在杨广继位之前。) 5.217年,他在哈兰附近被卫士茹利乌斯·马尔提亚利斯杀害,而后马尔提亚利斯也被杀。 235年,塞维鲁王朝末代皇帝亚历山大被军队杀害。(宇文化及没有亲自动手,令狐行达没有之后记载。) #史图馆##历史#
杨广
2024.01.21
1.他是乱世著名的军事将领,但没有成为皇帝。他生于一个天下分裂的时代,而在他病逝五十多年后天下才再次一统。其父也做过官,但后来受到了其他官员的迫害。 2.据载他在外时喜欢上了有夫之妇,并把她收为己有。 3.他率领着很多来自其他势力的将领与敌军作战。他多次击败那个北方向的势力,曾派兵在湖北、江淮一带与敌军作战获胜。 4.他和一位曾效力于占据江东的政权的名将关系密切,该名将多次与中原势力交战,且有著名妻子。他曾受到该名将的离间,遂杀了同势力中的将领。 5.他去世后,他的一个很著名的儿子在世时就得到了比他生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在国内尊贵无比。此人在文学上有不少诗文传世,但在人品和为政方面多有恶评。 请问,他是谁?
贾涉
1.贾涉(1178-1223),南宋将领。涉父伟尝守开江…后反为所挤以没。(曹操出生时还是东汉统一。) 2.《齐东野语》:贾涉…见妇人浣衣者…问夫何在,曰:"未归。"语稍洽,调之曰:"肯相从乎?"欣然惟命…遂携以归。 3.贾涉被授淮东提刑、兼节制本路忠义诸军。其多次率忠义军在淮东,黄州等地击败金人。 4.名将指投宋的李全,妻子杨妙真。贾涉受李全挑拨杀涟水忠义军副都统季先。(反间计为演义情节。) 5.儿子指贾似道,有不少诗作传世。 #史图馆##历史#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