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_id
stringlengths 10
10
| title
stringlengths 3
50
| abstract
stringlengths 44
917
| keywords
stringlengths 6
179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1
value | category_eng
stringclasses 1
value | discipline
stringclasses 1
value | discipline_eng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csl-142472 | 氢镍电池加速寿命试验中性能研究 | 为提高氢镍电池的可靠性,快速准确考核氢镍电池的使用寿命,对氢镍电池进行恒定DOD 80%加速寿命试验.寿命试验已完成2 137次,试验电池性能正常,满足在轨应用15年以上,表明该种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寿命能很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对寿命试验中电池充放电过程曲线,电池充放电量比,充放电时电池温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在轨合理应用电池,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氢镍电池', '寿命试验', '性能分析']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60128 |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综述 | 为提高电力信息系统防范攻击能力,实现安全运行,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生产控制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和市场营销系统三类电力信息系统以及开放互联电力信息系统的特点及面临的安全威胁,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对电力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研究现状.根据电力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安全要求,指出未来应重点对生产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互联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和安全管理开展研究,并指出了具体研究方向. | ['电力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 '安全威胁', '生产控制系统', '安全管理']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79251 | 电力系统励磁控制机端电压的迭代学习补偿 | 为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而采取的励磁控制需要有较强的维持机端电压的能力,通过对实际输出波形幅值的检测,将设定幅值与检测幅值的偏差及其偏差变化率作为学习控制器的输入,进行补偿控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将开闭环迭代学习控制规律与常规PID控制规律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励磁控制迭代学习补偿器具有精度高、快速性好的特点. | ['励磁控制', '迭代学习补偿', '机端电压']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11390 | 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三维温度分布的测试与分析 | 为提高电动机运行温度保护的性能,本文针对全封闭外置风扇冷却电动机定子结构特点,设计了异步电动机温度测试方案,测量了定子绕组三维温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由于结构的不对称以及由此导致的散热条件不对称,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度分布也是不时称的,最高温度区域位于接线盒区域的绕组端部.在电动机温度分布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定子绕组温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提出了电动机保护和优化设计的新思路,为实现电动机运行温度保护奠定基础. | ['异步电动机', '温度分布', '测试', '分析', '保护']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01319 | 微机控制电化学系统中的微电流测量设计 | 为提高电化学分析仪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数据分析速度,优化系统的结构,介绍了由单片机ADuC847控制的电化学分析仪系统中的微电流测量设计,分析了微电流测量的原理,通过IN转换、T型电路和抗干扰等设计,并使用高精度运放OPA129对微电流进行放大,实现了宽量程和高灵敏度.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测量pA-μA级微电流,并能直观地显示测量结果. | ['电化学分析仪', '微电流测量', 'ADuC847']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10171 | PFPT/CF复合材料及其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 | 为提高电容器电极的比能量,在乙腈溶液中,用电化学聚合方法直接制备了聚3-(4-氟苯基)噻吩/泡沫碳(PF-PT/CF)复合电极,用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电极的微孔结构,研究了该复合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发现在0.2 mol/L Et4NBF4乙腈溶液或0.2 mol/L Me4NSO3CF3乙腈溶液中,该复合电极既能以法拉第准电容机制储能,又能以双电层电容机制储能,这与泡沫碳所具有的多孔结构有关.还用该复合电极组装了聚合物Ⅲ型模拟电化学电容器,以整体电极的质量计,其比能量可达4.2 Wh/kg,比功率可达683 W/kg. | ['噻吩衍生物', '泡沫碳(CF)', '聚丙烯腈', '电化学电容器']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78608 | 基于混合编码方式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算法研究 | 为提高遗传算法求解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染色体混合编码模型.对配电网的网络拓扑进行节点深度法编码,通过相应的交叉变异操作,产生可行的配电网生成树.非故障失电区的可中断负荷采用0-1编码,实现切负荷控制,增加故障恢复的灵活性.这种混合编码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不可行解的数量,加快算法收敛速度.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减少权重系数主观性对最优解的影响,实现各个优化目标的协同进化,可以为调度人员提供多个最优恢复方案.算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故障恢复', '节点深度编码', '混合编码', '多目标优化', '切负荷控制', '配电网']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73325 | 考虑可中断负荷的配电网分区动态故障恢复 | 为提高配电网故障恢复的计算效率和恢复质量并充分发挥可中断负荷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考虑可中断负荷参与的配电网分区协调动态恢复策略.首先建立了以恢复价值最大为目标的分区动态恢复优化模型,各分区分别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取各区域的解集;然后采用多代理方法解决分区恢复过程中全局最优解的检测和协调冲突问题;最后利用可中断负荷对最优解进行开关操作数量约束的协调,并给出负荷中断的评价指标和具体协调方案.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动态恢复', '可中断负荷', '分区恢复', '中断评价指标']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56950 | 太阳电池板智能追踪在移动基站中的应用 | 为提高野外移动基站太阳电池板的转化效率,采用视日运动轨迹和光敏电阻阵列追踪方式设计了太阳电池板智能追踪系统,系统主要由集中监控中心、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传输网络组成.太阳电池板控制器采用DSP处理器TMS320F2812作为运算和控制核心,通过GPS模块获取当地的纬度和时钟信息,协调完成太阳光线角度的运算,来控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步进电机调整太阳电池板的角度,再经过光敏电阻阵列进行微调,使太阳光与太阳电池板保持垂直.太阳电池板的输出电流、电量和角度状态等信息会通过建立的TCP/IP网络连接传输到监控中心主机上.经6个小时日照实验表明,该系统比太阳能固定电池板能量转化效率提高了10.84%,为野外的移动基站供电提供了可靠保障. | ['光电追踪', '视日追踪', '集中监控', 'GPS授时']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28378 | 碳包覆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商容量Si/C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碳包覆Si/C复合材料.碳包覆Si/C复合材料为近球形颗粒,形貌规整,粒度分布均匀,呈正态分布,其物相结构和嵌脱锂的电化学反应与Si/C复合材料保持一致.碳包覆后,减小了充放电过程中复合材料电极的极化,电压滞后现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碳包覆Si/C复合材料的最大放电比容量为512 mAh/g,略低于包覆前的材料,但循环稳定性大大提高,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6%. | ['硅/碳复合材料', '碳包覆', '喷雾干燥法', '锂离子电池', '负极']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57960 | 尖晶石型LiMn1.98Ti0.02O3.998F0.00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jMn2O4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以TiO2和LiF为掺杂体采用弱相法制备了LiMn1.98Ti0.02O3.998F0.002,并与未掺杂的LiMn2O4进行性能比较.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LiMn1.98Ti0.02O3.998F0.002具有与LiMn2O4同样的尖晶石结构,并且颗粒细小,粒度分布窄,颗粒表面光滑.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LiMn1.98Ti0.02O3.998F0.002具备大电流放电能力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正极材料', '锰酸锂', '掺杂']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62344 | 基于PSO-RBF混合算法锂离子电池SOC估算 |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的预测精度,将粒子群算法引入到径向基神经网络中,建立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混合估算算法.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径向基神经网络隐层节点中心和宽度及连接权值进行优化,降低径向基神经网络参数取值的繁杂度,提高荷电状态预测精度.利用Arbin BT2000多功能蓄电池测试平台,获取到锂离子电池放电数据,进行模拟训练和预测.实验表明:混合算法相对RBF网络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满足荷电状态估算精度误差小于5%的要求,验证了该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 ['锂离子电池', '粒子群算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荷电状态', '权值优化']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75159 |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VxFe1-xPO4的制备和性能 | 为提高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充放电性能,用V对LiFePO4进行掺杂.研究了V掺杂量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在LiVxe1-xPO4(x=0.00,0.01,0.03,0.05,0.10)材料中,LiV0.05Fe0.95PO4具有比LiFePO4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用80 mA/g的电流进行充放电时,首次放电容量为130.429 mAh/g,循环20次后为131.196 mAh/g. |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钒掺杂']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03236 | 高密度球形Ni(OH)2的表面修饰 | 为提高镍电极的导电性,在电极制作过程中需添加一定量的导电剂,通过混合添加的导电剂,受工艺条件的限制,其均匀性和利用率不是十分理想。通过化学方法,利用动态积分进料工艺在Ni(OH)2的表面包覆上了一层钴的化合物,经SEM分析观察,包覆层分布均匀,与基体结合牢固、稳定。采用包覆钴化合物的Ni(OH)2制备的镍电极,经0.3 C及1.0 C充放电测试表明,其充电电压低,放电平台高,比容量大,大电流充放电效率及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改进。 | ['镍电极', '表面改性', 'Ni(OH)2', 'Co(OH)2']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94671 | 图形学在频响数据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中的应用 | 为提高频率响应分析法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的诊断效果,根据变压器绕组频率响应分析法的数据特点,将数学形态学方法引入变压器绕组故障诊断,以图形表示频率响应曲线间的差异,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处理这些图形得到关键图块,计算关键图块的形态参数,根据关键图块的数量和形态参数判断变压器绕组状态,为通过频率响应特性试验判断变压器绕组变形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 | ['绕组变形', '频率响应分析法', '数学形态学', '关键图块']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81908 | 基于混合储能系统的平抑风电波动功率方法的研究 | 为提高风电功率的可控性,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风电场并网的技术规定,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混合储能系统平抑风电波动功率的方法.在对风电波动功率进行分解,并研究其平抑过程对储能系统性能需求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混合储能系统.通过对运行控制方式的设计,使得该储能系统能够与风电系统进行精确、高效的功率交换;同时,储能元件可根据各自的储能特性平抑不同类型的波动功率.仿真分析表明,该平抑方法使得储能元件的储能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能够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平抑后的风电输出功率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实时调度的要求. | ['风力发电', '混合储能', '蓄电池', '超级电容器', '风电功率平抑']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16093 | 基于最优加权Burg谱估计的间谐波智能分析方法 | 为改善Burg算法的频率分辨率和谱线分裂现象,提出一种最优加权Burg谱估计的间谐波智能分析方法.首先在平均频率误差方差最小意义下获得最优权函数,通过使加权的二阶前后向预测误差平均功率最小化来获得二阶滤波器系数,然后采用Levinson递推获得一阶反射系数,进而得到谐波和间谐波的个数及频率初值.同时,提出各间谐波频率学习率的自适应调整算法,最后应用改进的Adaline神经网络精确分析谐波和间谐波的频率、幅值和相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谱估计性能优于传统的Burg算法,计算复杂度远低于特征空间法,具有分辨率高、精度高、鲁棒性强的优点. | ['间谐波', '最优加权', 'Burg算法', '神经网络', '电力系统']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24992 | 具有容错能力的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方法 | 为改善传统符号型定位方法的不足,实现扰动信息不可靠时扰动源的准确定位,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方法。通过对扰动信号高频分量产生机理的分析,利用小波变换提取高频分量,将高频扰动能量的极性作为扰动方向判别的依据,给出了一种扰动方向判别的通用算法。根据系统拓扑结构及监测点布置情况,建立了扰动源定位优化模型,将扰动源定位问题转化成为0-1整数规划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容错能力强等优点,为扰动源定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 ['电能质量', '扰动源定位', '遗传算法', '容错能力']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11891 | 基于改进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 | 为改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并入电网后配电网重构算法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的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Bee Evolutionary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Good Point Set,GBEGA).该算法的关键有三点:1.提出一种基于佳点集的种群初始化方法,该方法比随机方法产生的种群在搜索空间更为均匀;2.引进佳点集交叉算子,该算子能在父代附近进行更加精细的搜索;3.采用自适应的交叉变异概率,有利于算法开采与勘探的平衡.将DG处理为PQ、PV两种模型,并将GBEGA与相关文献中的算法关于IEEE33和IEEE69节点系统进行了对比测试.仿真结果表明,GBEGA适合于含DG的配电网重构,在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上表现出色. |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重构', '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 '佳点集', '自适应']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48870 | 钒电池储能系统在城市微电网中的优化应用 | 为改善城区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绿色节能建筑总能耗中所占比例,依托实际城市智能微电网工程开展风光储微电网的研究,重点分析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关键部件设计、系统结构布局优化及运行模式控制等问题.通过实际运行分析,证明钒电池储能系统在城市微电网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钒电池储能系统', '城市微电网', '结构优化', '运行模式']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60503 | 纳米NiO/C复合物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 为改善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充放电容量,采用熔融盐法制备了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纳米NiO/C复合物粉末.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透射电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熔融盐法可以制备出粒径为50~70 nm的纳米NiO/C复合物;在40~50个放电周期,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5%. | ['纳米', 'NiO/C复合物', '熔融盐法',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73847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暂态电能质量扰动分类 | 为改进暂态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方法的准确性,先将暂态电能质量扰动一维数据信号通过归一化处理转换为二维灰度图像,再应用伽马校正、边缘检测及峰谷检测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增强扰动特征,得到新的灰度图像和二值图像。提取二值图像的形态学特征值组成特征向量。通过概率神经网络实现暂态电能质量扰动分类。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暂态电能质量扰动分类新方法改进了扰动分类的准确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电能质量', '数字图像处理', '概率神经网络', '暂态', '扰动分类']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41779 |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光伏电力设备监测系统 | 为方便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设备监测系统.该系统以TMS320F28335为控制器对光伏电力设备的各种状态参数进行采集,通过CAN总线与工控机构成通信网络,利用工控机实现对光伏发电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显示,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便于应用各种算法,实现微网控制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高,能够长时间在线实时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分布式光伏发电', 'CAN总线', 'TMS320F28335', '设备监测系统']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15979 | 户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人机交互系统开发及应用 | 为方便用户直观地监测和管理户用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了基于RA8870的彩色液晶屏人机交互系统.采用32位ARM芯片STM32作为MCU,彩色TFT作为人机交互显示器,通过UART与逆变器控制芯片DSP通信,获取逆变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将信息以图表方式呈现给用户;同时将功率信息存储到闪存芯片中,以便用户查询发电量历史数据.实验结果及工业产品应用表明该人机交互系统可在60 ms内反映当前系统工作状态,历史数据查询延时100 ms,同时人机界面友好、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 ['人机交互系统', '光伏', '并网逆变器', '嵌入式系统']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43015 | 含间歇性电源的发电资源互补优化研究 | 为最大限度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平缓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实现发电的连续性和平滑性,定义了不可调资源之间的自然互补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互补率:定义了可调资源和不可调资源之间的人工互补特性的定量评价指标——平滑度.应用互补率和平滑度指标分别研究了风、光的自然互补特性和风、光、储的人工互补特性.综合利用上述两个指标进行了含间歇性电源的发电资源互补优化策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互补率和平滑性指标提供了不可调资源容量的配比和可调资源的配置容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可实现含间歇性电源的发电资源综合互补优化. | ['间歇性电源', '互补率', '平滑度', '互补优化']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71024 | 基于 OPNET 的电网 SCADA 系统通信建模与仿真 | 为有效分析电网 SCADA 系统通信网络性能,提出基于 OPNET Modeler 建立电网 SCADA 系统通信网络关键对象模型和多场景仿真的方法。根据 SCADA 系统通信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 SCADA 系统建模需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 SCADA 系统通信建模方法,构建符合 SCADA 系统工程实际的网络性能仿真平台,实现了 SCADA 系统网络性能的多场景仿真。所提出的基于 OPNET 的电网 SCADA 系统通信建模与仿真方法,为 SCADA 系统通信网络性能分析提供直接而有效的工具,也为 SCADA 系统事故预演、设备选型、网络规划等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与参考依据。 | ['SCADA系统', '通信网络', '建模', '仿真', 'OPNET']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85476 | 基于最优覆盖法的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 为有效寻找电网无功补偿配置的薄弱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无功补偿设备优化配置的方法.该方法根据110 kV变电站全年的无功负荷情况统计出无功负荷概率分布曲线,采用最优覆盖法建立无功补偿配置优化模型,并通过全局搜索寻求优化配置方案.通过对优化配置方案与实际补偿容量配置的比较,给出了无功补偿配置相对薄弱的变电站,为电力系统规划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 ['最优覆盖法', '过补偿', '欠补偿', '无功负荷']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48178 | 磺化聚醚醚酮/聚偏氟乙烯共混膜的研究 | 为有效抑制磺化聚醚醚酮(SPEEK)的溶胀,制备了聚偏氟乙烯与较高磺酸化程度的聚醚醚酮共混膜.该类质子交换膜水热稳定性较高,质子电导率是Nafion(R) 115膜传导率的9%,电化学方法表明共混膜具有较好的阻醇性能,相同测试条件下,甲醇渗透量仅是Nafion(R) 115膜的渗透量的1/20.综合各项性能,认为聚醚醚酮-聚偏氟乙烯共混膜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 | ['磺化聚醚醚酮', '聚偏氟乙烯', '甲醇渗透', '质子电导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77267 | 一种提高输电线路空气间隙绝缘强度方法的研究 | 为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空气间隙绝缘强度,降低线路风偏闪络故障率,本文首先采用典型棒-板电极,开展了绝缘屏障条件下的间隙击穿试验,提出了加装绝缘屏障提高间隙击穿电压的基本方法,然后基于该方法,结合杆塔间隙试验数据,提出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绝缘屏障参数.研究表明,在零电位电极处安装绝缘屏障,能够阻碍放电通道的形成,并增加间隙放电通道长度,可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特高压杆塔应用绝缘屏障,可以提高杆塔间隙绝缘强度,减小塔头设计,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输电线路优化设计和运维技术. | ['输电线路', '空气间隙', '绝缘强度', '绝缘屏障', '风偏闪络']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86741 | 基于强势买电期权的大供电商风险管理模型 | 为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基于期权思想为供电商建立了一个风险管理模型.供电商以约定的价格与发电商签订一个包含若干买方期权的合同.先利用无套利原理计算得到合同敲定价格,再以供电商期望收益最大化建模,得到其应购买的买方期权最优数量的解析解.理论研究和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合同模型比普通单边差价合同更具实用性;并说明供电商通过该模型能规避风险的同时增加收益. | ['电力市场', '强势买电期权', '风险管理', '最优决策']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90828 | 基于UKF和IGG改进聚类算法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参数辨识 | 为有效辨识特/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实时运行参数,尽可能剔除相量测量单元(PMU)量测数据存在的随机噪声,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对原始量测数据进行初始滤波,然后通过分布参数等值电路模型辨识线路参数,最后利用三段式IGG(Institute of Geodesy&Geophysics)原理设置权函数的改进聚类方法对辨识的参数进行聚类处理,将多时间断面的参数聚类中心作为线路参数最终辨识结果.对1000 kV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线路进行仿真分析,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了新型混合算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 ['特/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无迹卡尔曼滤波', '改进聚类', 'IGG权函数', '参数辨识']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21443 | 基于频数分布的防止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新方法 | 为有效防止变压器区外故障因 CT饱和引起的差动保护误动,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数分布的检测 CT饱和的新方法。该方法截取从故障发生到差流达到第一个极值之间的部分差流波形并经适当变换,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电流波形处理。根据频数分布特征,能够实现 CT 严重饱和、一般饱和、轻度饱和情况下变压器区内外故障的准确检测。该方法只需定位故障发生时刻,而不需定位差流出现时刻,算法简单,快速可靠。经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变压器保护', '差动保护', '波形变换', 'CT饱和检测', '频数分布']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32391 |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航空蓄电池容量预测 | 为有效预测航空蓄电池的剩余容量,引入小波神经网络,建立了蓄电池内阻和SOC的小波网络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小波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了用于内阻和SOC预测的小波网络,最后将小波网络的预测结果和BP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波网络比BP的预测精度要高,更适合用于航空蓄电池容量的预测. | ['航空蓄电池', '内阻', 'SOC', '小波神经网络']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86425 | 平面型VRM消除直流偏磁集成磁件研究 | 为消除四相电压调整模块(VRM)的直流偏磁和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提出利用“场”、“路”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集成磁件消除直流偏磁的原理并且部分集成磁件设计了薄膜化.电路仿真和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表明,集成磁件的直流偏磁得以消除,交错变换器的动态响应得到了改善. | ['直流偏磁', '动态响应', '平面集成磁件', '薄膜化', '交错变换器']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19683 | 雾霾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特性影响机理综述 | 为深入分析雾霾对外绝缘特性的影响机理,调研了国内外关于雾霾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特性的相关研究。从雾霾的形成与沉降、雾霾的模拟、其对输变电外绝缘特性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雾霾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在一定相对湿度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雾霾天气下绝缘子放电主要以沿面闪络为主,雾霾沉积在绝缘子表面或漂浮在绝缘子片间空气间隙中会降低绝缘子的污闪电压。建议在绝缘子分布密集的雾霾天频繁区域加强环保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雾霾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特性的影响,保证绝缘子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 ['输变电设备', '雾霾', '外绝缘特性', '沿面闪络', '污闪电压']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55261 | NCA材料在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 | 为满足动力电源系统在电池大容量、高比能量方面的需求,开发了大容量高比能量锂离子单体电池,通过材料选型、配方优化、电极加工工艺改进以及电池减重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制备了容量200 Ah,质量比能量达到220 Wh/kg的单体电池,该电池在常温循环性能、低温放电性能等方面均表现优异,并通过了过充电、过放电、短路等安全性能测试,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能. | ['大容量', '高比能量', '锂离子电池']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27688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研究进展 | 为满足电动汽车等大功率装置的电池需求,研制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电池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钛酸锂比其他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循环性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该材料存在电子电导率较低、大倍率性能不够理想的问题.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Li4Ti5O12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负极材料']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33398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影响分析 | 为满足电动汽车运行控制和变电站继电保护动作阀值修订的需求,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首先,介绍常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其充电特性;其次,分析并得到交流充电桩接入对电网稳态运行的影响;然后,计算并分析专变方式下充电站充放电工作对电网最大电压偏差和线损率的影响,以及专线方式下充电站放电工作对电网短路电流和供电范围的影响,并根据此分析结果给出变电站继电保护动作阀值的修订建议;最后,分析并得到电池充换站充放电工作对电网中变电站供电范围、短路电流和峰谷差率的影响. | ['智能电网', '电动汽车', '充电站', '交流充电桩', '电池充换站']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21273 | ODS技术在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 为满足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支持系统的中短期决策分析应用的需要,通过对系统数据集成特点的分析与研究,采用操作型数据存储( ODS)技术提供面向主题的、集成的、可变的、实时的、细粒度的数据.针对电网企业数据中心ODS层的现状,提出一种数据中心深入应用的系统体系结构,结合IEC61970/61968标准规范建立ODS数据模型,并且给出了数据存储及更新策略,数据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解决方案.目前系统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价值. | ['电网投资', '效益评价', '操作型数据存储', '数据模型', '数据质量']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91139 | 超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研究 | 为满足航空、弹射系统以及定向能器件等对超高功率化学电源的需求,通过对电解液、材料粒径、电极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制备了10 Ah超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该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比能量达到95.8 Wh/kg,比功率达到14.3kW/kg,电池通过了过充、过放、短路等安全实验. | ['超高功率', '锂离子电池', '脉冲放电', '定向能']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55359 | 基于通信卫星TDMA载荷的电源控制器设计 | 为满足通信卫星TDMA载荷的动态性能需求,提出了一种大功率电源控制器设计方法,其功率达21.6 kW,功率可扩展,采用100V母线体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模块构成和原理样机测试情况,能够满足未来通信卫星电源工程化的需求. | ['电源控制器', '大功率通信卫星', '卫星电源', 'TDMA有效载荷']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91444 | 长寿命锂离子蓄电池存储性能研究 | 为满足锂离子蓄电池大于15年的长寿命使用需求,对锂离子蓄电池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探索.设计了不同温度、不同荷电态对锂离子蓄电池进行储存实验,通过交流阻抗、直流动态阻抗、电性能测试及安全性测试,总结电池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以及循环使用过程中电池的阻抗特性、安全性变化规律,为较全面、系统地评估电池的性能和状态、进行技术分析打下基础. | ['锂离子电池', '长寿命', '储存']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05632 | 短间隙的击穿及其短路放电特性研究 | 为研究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短路放电的击穿放电机制,针对室温1 atm下不同浓度的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对几百微米~几毫米范围内的击穿实验进行了设计.分析表明对于不同浓度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击穿电压与电极间距的关系曲线均呈现马鞍形;室温1 atm下8.5%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在几百微米~几毫米间隙范围内的最低击穿电压表明试验装置的电容短路放电过程在巴申定律的适用范围之外且其临界击穿间距在几百微米以下.可见,该放电过程中间隙内的碰撞电离效应并不突出,阴极电子发射是其击穿放电的主导机制,该放电过程类似真空放电,通过安全火花试验装置得出不同介质环境的电容电路短路放电波形对此进行了验证. | ['短间隙', '短路放电', '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 '击穿特性']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23967 | LiTFSI对Li/FeS2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为研究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对Li/FeS2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将LiTFSI作为添加剂加入到1 mol/LLil/(DOL+DME)电解液中,以此电解液制作得到的AA型Li/FeS2实体电池,在60℃高温和-40℃低温下的放电容量和放电电压都得到了提高.当LiTFSI添加量为0.5%(质量分数)时放电性能达到最佳,60℃下1A放电容量可达3 200 mAh,-40℃下250 mA放电容量可达3 108 mAh.同时,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 ['Li/FeS2电池', '放电', '温度范围', 'LiTFSI']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67077 | 50Hz和400Hz下银镍合金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研究 | 为研究低压、小电流、纯阻性负载下银基合金触头材料在交流400Hz的电弧侵蚀特性,通过研制的小容量可变频ASTM触头通断微机测试系统、SEM和EDAX,测量与分析了50Hz和400Hz下触头开断过程中AgNi、AgC和AgW触头材料燃弧特征值,分析了AgNi触头材料的表面形貌与微区组份,探讨了50Hz和400Hz两种交流频率下AgNi合金触头材料电弧侵蚀的成因. | ['50Hz', '400Hz', '低压', '小电流', '银镍合金', '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91065 | 基于陷波控制的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波谐振抑制研究 | 为研究光伏并网谐波谐振现象,针对LCL型光伏并网系统,建立了光伏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研究多台逆变器并网时的谐波谐振问题。建立单台和多台逆变器并联的输出阻抗模型,研究不同并联台数情况下逆变器谐波谐振特性和多并网逆变器相互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逆变器的陷波控制方法抑制光伏并网系统的谐波谐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滤波效果好、能够抑制LCL型光伏并网系统的谐波谐振,同时对电网背景谐波噪声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 ['光伏并网', '谐波谐振', '阻抗模型', '频域分析', '陷波控制']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70531 | 反向充电方法修复铅酸蓄电池容量 | 为研究反向充电方法对航空铅酸蓄电池容量的修复能力,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引进了两个新概念,PbSO4(R)和PbSO4(O),很好地解释了硫化的根源问题,并通过电化学机理的研究在理论上论证了反向充电方法的可行性.此外通过大量实验比较了反向恒流、反向恒压与反向脉冲充电方法的优劣,并定量地得出反向脉冲充电方法的修复能力为87.4%. | ['反向充电法', '硫酸铅晶体', '脉冲']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22303 | 尖晶石型LiMn2O4陶瓷的制备及其电导率 | 为研究尖晶石型LiMn2O4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用无压、热压和等离子放电烧结的方法制备出了LiMn2O4陶瓷块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产物的物相、显微结构和电导率.结果发现,在高温或低氧浓度的烧结条件下LiMn2O4发生脱氧,分解生成LiMnO2和Mn3O4.通过埋粉工艺可以有效地抑制脱氧,提高LiMn2O4的烧结温度.等离子放电烧结可使坯体迅速达到致密,抑制晶格脱氧和晶粒长大.尖晶石型LiMn2O4的电导率由晶界电导控制,晶粒大小对电导率的影响很大. | ['锂离子蓄电池', '尖晶石型LiMn2O4陶瓷', '烧结', '电导率']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52814 | 工作条件对钛网基MEA性能的影响 | 为研究工作条件对钛网基MEA性能的影响,以钛网作为电极支撑体材料,以Nafion 117作为质子交换膜,以PtRu/XC-72R作为阳极催化剂,以Pt/XC-72R作为阴极催化剂,采用滴涂的方法制备了钛网基MEA阳极和阴极.采用成型温度为135℃,成型压力为5 MPa,保压时间为180 s的条件热压制备钛网基MEA并在工作条件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室温25℃条件下还是在高温60℃条件下,阴极氧化剂采用0.1 MPa的100 mL/min氧气的功率密度峰值均高于采用自呼吸空气的功率密度峰值;(2)无论是在室温25℃条件下,还是在高温60℃条件下,无论阴极氧化剂为自呼吸空气,还是0.1 MPa的100 mL/min氧气,电解液中的甲醇浓度对钛网基MEA的影响呈现了一致性,即当甲醇浓度从0.5 mol/L变大到1.0 mol/L时,钛网基MEA的功率密度峰值是增大的,当甲醇浓度从1.0 mol/L经过1.5mol/L增大到2.0 mol/L时,钛网基MEA的功率密度峰值逐渐减小;(3)当工作温度从25℃逐渐增大到80℃,钛网基MEA的功率密度峰值从5.19 mW/cm2逐渐增大到17.10 mW/cm2.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膜电极组件', '工作环境条件', '钛网', '电池性能']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31350 | 断路器操动机构仿真模型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为研究断路器操动机构关键轴上的摩擦力对断路器性能的影响,给断路器机械系统故障预测及诊断提供依据.建立了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合、分双工况联合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断路器主轴、脱扣半轴等的摩擦力增大对断路器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断路器关键轴上摩擦力增大是导致断路器拒动和误动的原因之一.提出了监测机械故障的特征量. | ['断路器', '操动机构', '仿真模型', '摩擦力', '故障诊断']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37248 | 基于SSSC和励磁协调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 | 为研究机电扰动情况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和励磁线性最优控制器(LOSEC)对次同步振荡(SSO)的抑制效果,提出用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并结合次时间最优控制的加权矩阵方法设计该控制器。此外,与无控制器及 SSSC最优控制策略(LOSC)对比,分析系统的特征值,可以看出LOSEC能有效地提高系统阻尼比和运行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了包含SS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结果证实该设计的LOSEC方法在短路扰动下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效果更显著。 |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次同步振荡', '线性最优控制', '加权矩阵', '时域仿真']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60558 | 并网永磁直驱式风电系统的模态分析 | 为研究永磁直驱风电系统(PMSG)并网后自身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并网风电系统的模态分析。建立了适用于系统小扰动稳定分析的 PMSG 风电系统模型,研究了并网风机无穷大系统的模式特性。采用特征值法分析了轴系模型、轴系刚性参数、运行点、并网距离对并网风电系统模式的影响。并在PSCAD/EMTDC上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模型,利用Prony方法对输出功率曲线进行模式识别,验证了模态分析结论。研究从模态分析的角度说明了轴系双质块建模的重要性,以及上述参数对并网PMSG稳定性影响的相关结论,结果有助于了解并网PMSG风电系统稳定性问题的本质。 | ['风电并网',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 '模态分析', '特征值', '小扰动稳定']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56527 | 大型发电机主绝缘的Cole-Cole模型频域介电温度特性研究 | 为研究温度对发电机环氧云母绝缘频域介电谱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发电机线棒试样的频域介电响应,采用双弛豫Cole-Cole模型对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了温度对环氧云母绝缘频域介电谱特性的影响原因.结果表明,双弛豫Cole-Cole模型能够准确拟合测试值,温度升高会加强空间电荷极化和转向极化,使复介电常数实部ε′和虚部ε″的频谱曲线整体上移,低频段增大幅度高于高频段;同时温度升高会减小介质的松弛极化时间,使频谱曲线向高频方向移动.因此在应用介电响应法评估环氧云母绝缘老化状态时,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 | ['发电机绝缘', '频域介电谱', '复介电常数', '温度特性', 'Cole-Cole模型']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78014 |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暂态信号高频特性研究 | 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暂态保护,需要对故障暂态信号高频量的频率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机理,提出由平波电抗器、直流滤波器和 PLC 滤波器组成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边界”并分析其频率特性.根据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实际参数,建立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仿真模型,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接地短路、高阻接地以及换相失败进行仿真分析,对各故障暂态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并对区内、区外故障的频谱特性进行比较,得到同一种故障在区内、区外故障时故障暂态信号的频率特性特点. | ['特高压直流', '线路故障', '线路边界', '频率特性:暂态信号', '频谱分析']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59220 | 限流器用第二代超导带材大电流冲击过程的物理模型研究 | 为研究用于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第二代(2G)超导带材的故障限流特性,本文对在该过程中带材的瞬态物理变化进行分析,结合2G超导带材的物理结构及成分配比,针对短时交流大电流冲击下超导体瞬间从超导态转变为有阻态过程,建立超导带材的物理模型.利用Matlab对该过程进行数字建模仿真,获得故障限流过程中超导带材的电流、电阻等系列参量的直观变化规律,并对上述物理模型进行校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 ['2G带材',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 '过流冲击', '物理模型']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92657 | 电网电压跌落对双馈感应发电机轴系的影响分析 | 为研究电网电压跌落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轴系造成的影响,通过对向量法求出的瞬态电流与等效电路法求出的稳态电流进行叠加而得出定子、转子故障电流的近似解析式,进而通过电流求出电机的转矩解析式,并将此种方法用来分析定子端三相对称电压跌落、转子侧变换器断开、投入Crowbar电路情况下的DFIG转矩的变化过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2MW双馈感应发电机的PSCAD模型,并对此进行电磁暂态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通过瞬态电流和稳态电流进行叠加的方法而求得的DFIG故障转矩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可以用来分析电机轴系转矩的变化,最后给出了Crowbar电阻的优化值. | ['电压跌落', 'DFIG', '电磁转矩', 'Crowbar电路', '轴系']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94596 | 基于风速相关性风电场储能容量配置定量研究 | 为研究风速相关性对风电场储能容量的影响,首先建立了风速ARMA模型,并根据时移技术得到风电机组风速分别呈高度、中度和低度三种不同相关度的风电场的风速时间序列,最后对不同相关度下的风电场的储能容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合理布置风电场能在较好利用风能的情况下有效减少风电储能成本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 ['风速相关性', '储能容量', 'ARMA模型', '土地资源']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65063 | 基于流固耦合的高速永磁电机冷却结构分析与改进 | 为研究高速永磁电机的温度分布状态和冷却系统效率,以一台全封闭式15 kW、30000 r/min高速非晶合金永磁电机为例,分析电机内冷却介质的流动状态和电机温升分布,并通过对比一台结构相似的10 kW、2250 r/min样机的温升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针对全封闭式永磁牵引电机转子发热严重的特点,建立了一套由转子径向风孔隔板作为风扇驱动、自循环轴向-径向混合通风冷却系统,通过流固耦合仿真验证了冷却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该冷却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转子位置的温升,对全封闭式高速永磁电机冷却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高速永磁电机', '全封闭结构', '通风冷却', '流体场', '温度场']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46174 | 电动汽车电池组监测系统的设计 | 为确保电动汽车电池组性能良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必须对电池组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因而基于智能电池监测芯片DS2438设计了电动汽车电池组监测系统.DS2438集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和流进流出电池电量的测量于一体,节省了大量器件,简化了电路.根据DS2438的测量结果可以简单地估算出电池荷电状态(SOC),并对结果进行显示,作为电池充放电和故障诊断的依据,从而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电池,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 ['电动汽车', '电池组监测系统', '智能电池监测芯片', 'DS2438']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25489 | 负荷建模中实测数据选取研究 | 为确定用怎样的数据建立起的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对负荷建模中实测数据的选取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电压扰动强度的数据进行了辨识,对得到的参数进行了轨迹灵敏度分析,在分析灵敏度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扰动强度大的数据辨识出的模型的泛化能力较强的观点,并通过小扰动条件下感应电动机的静态特征系数对此结论进行了解释,进一步总结了不同扰动强度数据的大致适用范围,为实测建模中数据的选取提供了借鉴. | ['负荷建模', '实测数据选取', '参数辨识', '轨迹灵敏度分析', '模型泛化', '静态特性系数']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24257 | 基于TOPSIS法考虑电力安全事故风险的运行规划分负荷方案优化 | 为综合评价电网运行规划阶段分负荷方案的优劣,构造了一套涵盖电力系统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电力安全事故风险的电网运行规划分负荷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首次将电力安全事故风险纳入评价考虑,涵盖范围广,能综合反映电网运行规划分负荷的实际需求。在获取各分负荷方案评价指标值的前提下,利用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方法求解分负荷方案优化这一多目标决策问题,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实际系统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电网运行方式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 ['电力系统', '运行规划', 'TOPSIS', '分负荷指标']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24884 | HVDC换流阀合成试验大电流源的控制与保护 | 为考核高压直流输电(HVDC)换流阀耐受电流应力.在换流阀合成试验系统中使用了"直流大电流源".讨论了该直流大电流源的控制与保护策略,介绍了稳流控制、保护措施、硬件功能、软件流程、脉冲触发单元等.提出将DSP、CAN通讯、嵌入式六相触发脉冲产生等技术集成于六脉动全控整流桥的控制与保护系统中,从而形成完整的适用于换流阀合成试验的直流大电流源. | ['直流换流阀', '合成试验', '直流大电流源', '控制与保护']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31662 |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最小负荷裕度的计算方法 | 为考虑不同的负荷—发电增长方向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负荷裕度的影响,提出了计算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最小负荷裕度的最优化模型.该模型使用改进PEBS法提供的暂态稳定量化指标构成稳定约束条件,具有与暂态时域仿真相同的模型适应性.根据点到曲面最短距离的基本定理,给出了求解所提出最优化模型的数值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暂态稳定临界点处暂态稳定边界曲面的法向量作为求解迭代过程中的负荷—发电增长方向,反复迭代求出暂态稳定最小负荷裕度.理论上,该模型不但可以计算各种发电—负荷增长方向上的暂态稳定最小负荷裕度,也可用于计算暂态稳定最大负荷裕度.所提出的计算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最小负荷裕度的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可以考虑各种系统运行参数的约束.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及求解方法. | ['暂态稳定', '负荷裕度', '电力系统']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43781 | GIS局放在线报警系统自供电电源的研究 | 为能够为SF6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局放在线报警系统提供电能,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无线取能系统.利用取能线圈从GIS盘式绝缘子外侧感应工频磁场,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势经整流电路后,应用具有电池管理功能的超低功耗升压充电器,将感应电能收集与管理,通过升压稳压电路为系统提供电能.通过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验证了该取能方案的可行性,满足系统的需求,有效解决了取能线圈输出电能低而无法满足系统工作的问题.结果表明,该取能电源能够周期性地为在线报警系统提供可靠的电能. | ['局部放电', '感应取能', '电源管理', '自供电电源', '在线报警']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29293 | 氟橡胶复合材料作为钒电池集流板的研究 | 为获得耐氧化、抗腐蚀的易成型集流板,选用氟橡胶(FPM)为基础材料,掺杂炭黑(CB)、石墨(GP)和碳纤维(CF)混炼制备高导电复合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四探针法和循环充放电法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导电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导电填料复配使用能制得体积电阻率0.152 Ω·cm、一次成型的集流板.组装的单电池电压效率超过72%,库容效率约92%,总能量效率超过66%,且稳定性良好. | ['氟橡胶', '复合导电', '集流板', '钒电池']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90439 | 提高钒电池电解液的稳定性 | 为获得高比能量的钒电池电解液,在钒硫酸溶液中分别添加2%甘油和2%硫酸钠,提高了溶液中钒离子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利用循环伏安法测量含添加剂的钒硫酸溶液,得出溶液中少量的甘油和硫酸钠不会对钒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产生不利的影响.用含甘油的钒硫酸溶液作为电池电解液组装钒电池,测量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表明含2%甘油的钒硫酸溶液单位体积的电容量较大. | ['钒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28250 | 一种具有功率耦合电路的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 | 为解决LED驱动电源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一种PFC+Buck/Boost的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方案.PFC采用常用的Boost型电路结构,控制方法采用简单的CRM控制方式,Buck-Boost双向变换器与LED负载并联,替代电解电容器实现电源交流输入侧和直流输出侧的瞬时功率不平衡的功率耦合功能.设计了PFC的CRM控制策略和双向变换器的固定占空比控制策略,建立了Saber仿真实验模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 ['LED', '驱动电源', '耦合电路', 'PFC']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58718 | 大运行模式下面向监控的分布式智能告警架构设计 | 为解决“大运行”模式下电力设备集中监控面临的基础信息结构化程度低、告警信息量巨大和智能分析水平不足等问题,研究了面向设备监控的智能告警.提出从子站到主站全过程的分布式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变电站的数据预处理模块实现了监控信息的冗余校验、关键信息提取和快速可靠上传.另一方面通过调控中心的智能分析模块实现了监控信息的整合、推理和分层故障诊断,在快速变化的实时监控告警信息中准确捕捉到一次设备的故障或异常. | ['分布式告警', '智能告警', '故障诊断', '设备监控', '事故简报']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09309 | 60°坐标系下三电平逆变器SVPWM控制策略研究 | 为解决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直角坐标系下SVPWM算法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60°坐标系对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建立g-h坐标系,分析了参考矢量与空间坐标的关系,提出了参考电压矢量标幺变换的算法,简化了判断扇区方法,计算第Ⅰ扇区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建立了系统旋转模型,将其他扇区电压矢量对应到第Ⅰ扇区,直接读取矢量作用时间,简化了运算流程,避免了进行大量的三角函数运算.Matlab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 ['三电平逆变器', '60°坐标系', 'SVPWM算法', '标幺变换']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10861 | 并网逆变器孤岛控制技术 | 为解决传统孤岛保护控制存在孤岛检测盲区,使得孤岛保护失效的问题,提出基于频率正反馈扰动的孤岛保护控制方法,既减小了传统有源孤岛保护控制对输出电能质量的影响,又实现了无盲区的孤岛保护控制.对于大功率应用场合,孤岛保护控制不再适用.因此,IEEE Std. 1547-2003标准中提出孤岛运行控制的概念.针对标准要求提出基于工作模式切换的孤岛运行控制,使得孤岛发生前后,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均满足用户负载运行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孤岛控制方案的正确性. | ['并网逆变器', '孤岛检测', '孤岛保护', '孤岛运行']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79258 | 基于小世界加权拓扑模型的配电网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 为解决传统的利用电气特征量进行接地选线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基于小世界加权拓扑模型的配电网接地选线新方法。首先,对一单母线的10 kV 配电网进行了小世界建模,计算得到了相同线路发生不同接地故障的特征参数,所得的特征参数可以显著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接地故障。然后建立了不同线路发生相同接地故障的小世界加权拓扑模型,根据线路的长度设定了权值,并计算得到不同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的加权平均距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越长的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后其加权平均距离越小,因此可将加权平均距离作为接地故障选线的判据。在同一条线路发生高阻接地相较于金属性接地来说,加权平均距离明显降低,这反映了高阻接地因增大了零序回路的阻抗,而导致了故障传播深度的减小。 | ['小世界', '加权拓扑模型', '配电网', '接地故障', '选线']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19513 | 继电保护在线状态检修的应用和探讨 | 为解决传统继电保护检修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了继电保护在线状态检修研究工作.首先通过信息系统在线采集保护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信息,为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提供数据支撑.随即建立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和智能决策信息模型,对影响继电保护功能的关键环节进行在线状态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最后提出了继电保护运行环境温湿度和光纤回路收发信功率状态在线检测的实现方法和状态评价策略.在省级电网的检修实践证明:继电保护在线状态检修能够提高继电保护检修的工作效率和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 ['继电保护', '在线状态检修', '状态数据', '状态评价', '智能决策信息模型', '光纤回路']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29010 | 改善低压农网电压质量的分布式光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 | 为解决低压农网电压偏低问题,提出一种改善电压质量的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分布式光伏电源配置的方法.首先建立树状型结构电网的网基邻接表,推导出各个节点所带总负荷,得到光伏接入前后的各节点电压计算方法.然后建立以分布式光伏电源容量配置最小、电网节点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和考虑电压偏差范围、配置容量限制的约束条件.最后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式光伏电源优化配置方法,并通过实际算例进行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改变电网架构和增加补偿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配置光伏电源能有效改善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偏差. | ['低压电网', '电压质量', '分布式光伏', '遗传算法', '优化配置']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55156 | 功率MOSFET寄生电容劣化对开关瞬态响应的影响 | 为解决功率MOSFET寄生电容劣化影响寿命的问题,在MOSFET非线性模型基础上,深入分析MOSFET寄生电容参数和开关管瞬态响应信号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各参数和瞬态响应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并用Saber仿真实验进行验证.由于栅极对MOSFET的性能影响至关重要,所以此次实验分析了和栅极相关的栅源电容Cgs和栅漏电容Cgd.结果表明,在寄生参数相同劣化程度时,栅源电容对瞬态响应的影响达到7.08%,而栅漏电容近似只有1.6%.栅源电容的劣化更大程度上影响瞬态响应,为MOSFET劣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MOSFET', '寄生电容', '瞬态响应', '软件仿真']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57827 | 利用有限元分析优化功率模块热设计 | 为解决大功率电源控制器中功率模块的热可靠性问题,根据功率模块的散热原理,分析影响功率模块的散热因素,利用有限元热分析软件I-DEAS-TMG对其进行热分析,得到整个功率模块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模拟功率模块中各发热元器件的温升及其相互之间的热耦合情况,根据热分析结果提出热设计方法.最后,根据得出结论对功率模块各发热器件进行重新布局,并经桌面试验证实重新布局后的功率模块就其热可靠性而言更为合理,能有效提高BDR模块的效率. | ['DC/DC电源模块', '多芯片组件', '热可靠性', '有限元法', '热分析']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67481 | 基于单相电流行波的故障选线原理研究 | 为解决小电流系统行波故障选线现场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相电流行波的故障选线原理:不管是故障相还是非故障相,故障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相电流初始行波远大于非故障线路,且故障线路行波与非故障线路行波极性相反.该故障选线方法既不需要配备专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也能克服两相或多相电流行波选线现场接线复杂且易于出错的不足;既能够满足电缆出线小电流系统的选线需要,也能满足架空出线系统的选线需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 ['故障选线', '电流行波']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69098 | 增强型 LMS自适应电网畸变电流检测算法研究 | 为解决常规LMS自适应算法在电网畸变电流检测中存在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型LMS自适应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输入信号环节进行预置带通滤波处理,改善信号的自相关数值,实现了基波处的幅值无衰减且相位无延时,同时通过对LMS算法权值和误差环节嵌入低通滤波拓扑结构,达到了降低畸变电流波动的目的。最后在对常规算法与增强型LMS算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可行性,验证了此算法在畸变电流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电网畸变电流检测', 'LMS自适应算法', '低通滤波器', '增强型LMS自适应算法']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28018 |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解耦控制研究综述 | 为解决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三相电流之间和有功无功电流之间的强耦合问题,以达到改善负载补偿效果的目的,总结了近年来相关学者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解耦控制的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和特点.然后,从搭建模型的不同类型出发,对比分析了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及混合型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特点和控制方法,研究了近年来有源电力滤波器各种解耦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相互的联系.最后,结合近年来新兴的控制方法,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解耦控制的研究做了展望. |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 '非线性系统', '解耦控制', '谐波抑制']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76241 | 莱夫-文森特窗三谱线插值的电力谐波分析 | 为解决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电力谐波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莱夫-文森特窗和三谱线插值算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莱夫-文森特窗三谱线插值的谐波分析算法,用曲线拟合方法获得了修正公式,并基于这个修正公式对电力谐波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该算法在处理简单的谐波信号时的时间小于0.225 ms,幅值修正误差小于-1.4×10-6%,处理复杂信号时的时间小于0.997 ms,幅值修正误差小于-9.68×10-6%。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而且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 | ['快速傅里叶变换', '电力谐波分析', '莱夫-文森特窗', '三谱线插值', '谐波信号']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28796 | 计量自动化终端现场采集通信分析仪设计 | 为解决现场计量自动化终端现场运行过程中通信问题无法有效判断的难题,设计了计量自动化终端现场通信分析仪.该通信仪可用于终端现场数据采集通信过程中的异常判定和分析,有助于终端现场运维人员快速定位缺陷,提高现场终端采集的完整率和准确率. | ['计量自动化终端', '现场', '采集通信分析', '设计', '实现']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30819 | 基于FPGA的电动汽车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 为解决电动汽车车载高电压电源因漏电而导致的对人体伤害事故,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设计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核心控制器的电源漏电保护装置.首先给出了电动汽车上高压电源统一的绝缘电路模型,再从外围电路的设计和FPGA的开发两方面对装置设计方案作了说明.在样车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动汽车上应用该装置可及时检测到电源发生漏电或人员触电事故并加以有效保护. | ['车载电源', '电动汽车', '漏电保护',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32880 | 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均衡电路及其均衡策略研究 | 为解决电池组充电不均衡问题,研究了电感对称式均衡电路,根据锂离子电池充电端电压变化特性,制定了分阶段组合式的均衡控制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均衡控制系统,成功地将电池组充电结束后端电压差距控制在30 mV之内,消除了电池组充电不均衡现象. | ['电池组', '均衡电路', '能量转移', '均衡策略']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80960 | 基于IEC61850-9-2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检修 | 为解决目前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没有统一的规范、范围、方法的问题,研究了在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后,过程层采用数字采样方式、采样值采用组网方式进行传输对于保护的影响.结合浙江田乐数字化变电站在中国电力科学院动模实验室进行的动模试验结果,设计了新型试验项目,给出了基于IEC61850-9-2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检修范围、检修项目和方法. | ['IEC61850', '合并单元', '智能终端', '电子式互感器', '二次检修']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60585 | 基于静态补偿电压模型的改进转子磁链观测器 | 为解决纯电压模型磁链观测器存在的积分漂移和饱和问题,常采用低通滤波器代替纯积分器.针对传统低通滤波器磁链观测方案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转子磁链观测方案,采用串联低通滤波器提取直流偏置得到理想的转子反电势,然后用可编程低通滤波器代替纯积分器,并在反电势低通滤波前补偿磁链误差.所提出的观测器可以有效消除直流偏置的影响,提高磁链观测的动态精度并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一台2.2kW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上对本文提出的改进转子磁链观测器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 ['磁链观测器', '电压模型', '低通滤波器', '直流偏置', '矢量控制']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93843 | 基于最大概率的故障指示器故障判定方法 | 为解决配电网故障指示器信号错报及漏报情况下的故障判定问题,分析了故障指示器的特点,提出了配电网最小故障判定区域的概念.基于配电网最小故障判定区域建立了故障指示器故障判定数学模型.分析了故障指示器信号特点,以"三选二"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的故障指示器组合信号处理方法.结合最小故障判定区域模型和故障指示器组合信号,以故障指示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概率的故障指示器故障判定方法.该方法以各区域假设故障后的模拟故障信号与实际情况下的故障信号之间的相似度表征故障发生的最大可能区域,并给出了详细公式.该方法在故障信号漏报和错报较少情况下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故障区域.并且给出各个区域的可能概率,提供了故障备选方案,方便调度与运检人员干预排查故障,具有较好的现场应用价值. | ['配电网', '最大概率', '故障指示器', '故障判定']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25993 | 基于改进雷达图的配电网综合状态评估实用方法 | 为解决配电网运行综合状态评估问题,提出了最小配电子岛与最小配电子网的概念。给出了一种包含五种等级的最小配电子网运行状态划分方法,并分析了各个状态的特点。以最小配电子网为基准,提出了子网中各个状态的指标评分具体方法,并给出了相应公式。按照谨慎原则,以指标评分最差配电子网的运行状态作为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状态。基于改进雷达图分析法,给出了一种描述五种状态等级的同心圆绘制方法。并根据当前状态评估指标、15 min 后状态评估指标、60 min后状态评估指标,结合雷达图面积与周长,给出了三种配电网综合状态评估指标,并结合实例分析了三种指标的特性。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清晰反应配电网的综合运行状态,为配电网的实时运行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好的实用化意义。 | ['配电网', '综合状态评估', '最小配电子网', '最小配电子岛', '雷达图']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80566 | 用三相电流源测试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差动保护比率特性曲线的方法 | 为解决采用传统的测试方法难以完成牵引供电系统普遍采用的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差动保护特性曲线的测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现有继电保护测试仪三相电流源实现该保护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 '差动保护', '特性曲线', '测试方法']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00246 | 一种实用的电力系统频率实时测量方法 | 为解决非同步定频采样系统对电力系统频率测量时存在的运算复杂、实时性不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频率实时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周期过零点插值原理,通过对A/D采样的离散序列进行FIR带通数字滤波,然后对相邻的同方向过零点进行插值求取频率的估计值。针对电力系统待测信号中不含谐波、含有2-16次谐波以及含有随机噪声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测频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抗干扰性和测量精度都要优于DFT测频算法,而且该方法计算量少、实用性强、实时性好、测量精度高,能满足电力系统频率测量要求。 | ['电力系统', '频率测量', '周期过零点', '谐波', 'DFT', 'FIR(数字滤波器)']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73803 | 采用负荷电量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的牛拉法 | 为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和利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提高管理线损水平,提出一种采用负荷电量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理论线损的牛拉法.该方法基于等值电阻法和用户电能表实抄电量,通过引入线路负荷曲线形状系数与平均负荷电流的关系和三相负荷不平衡线损修正系数建立以台区理论线损为变量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运用牛拉法求解该模型的实现过程.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计算低压配电台区的理论线损,而且能够为识别不明线损提供信息. | ['低压配电台区', '理论线损', '等值电阻法', '牛拉法', '线损管理']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006973 | DC-DC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 为设计一种DC-DC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采用DC-DC主从模式实现两个开关电源的并联供电,并按比例自动分配电流.设计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完成ND采集主从模块及其总电流,再通过D/A控制从模块的电流,以实现主从模块按比例输出电流供给负载.DC-DC主从模块是由开关电源控制芯片SG3525为核心完成PWM产生,BUCK拓扑结构和反馈电路组成.这个系统实现可手动或自动调节电源比例的并联稳压供电,最大输出可达到4A-8V直流,效率高达83%.介绍了系统结构、DC-DC主从模块、测量电路、系统供电以及主控机原理,详细介绍系统结构、DC-DC主模块和主控电路. | ['DC-DC开关电源', '并联供电', 'BUCK拓扑结构', '可调电流比例', '高效率']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02842 | 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三相放电的数值仿真研究 | 为诊断三相大型电力设备的放电故障,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放电模式的能力.提出了一种任务分解的识别三相设备放电模式的神经网络组.用Monte-Carlo方法,产生不同相别、类型、发展程度的放电模拟数据,并对网络组进行训练.网络组对三相设备中的一相、两相或三相放电的识别结果表明,用这种网络组进行三相电力设备放电识别、类型、程度的分层次识别是可行的. | ['局部放电', '人工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电力设备']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39279 | 基于ZigBee的阶梯式分时计费电能表的设计 | 为贯彻国家实施的阶梯式电价政策,兼顾某电力公司实行的分时电价措施,设计了一种基干ZigBee技术的阶梯电价与分时计费电能表.电能表采用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E427实现阶梯式电价与分时计费,同时结合低功耗2.4 GHz射频系统单芯片CC243.实现无线抄表.解析了ZigBee协议栈的体系结构和Z-Stack协议栈的OSAL机制.给出了电能计费的程序设计.多功能电表作为ZigBee网络的终端节点,易于快速加入无线自动抄电表系统中,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和效率. | ['ZigBee', '阶梯式电价', '分时电价', 'MSP430FE427', 'OSAL']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22795 | 锂电池化成物流自动化生产线的建模仿真 | 为辅助锂电池化成物流自动化生产线规划,利用仿真软件Flexsim给出模型的体系结构、组成和流程,建立了实验生产线的三维仿真模型,模拟了实际生产线的作业过程,实现了锂电池化成自动化生产线模型的系统设计、动态运行、数据分析及系统优化。通过分析各环节的运转情况,提出优化措施,对化成物流自动化生产线实际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锂电池', '化成工艺', '物流自动化生产线', 'Flexsim']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11494 | 基于灰关联度的锂电池组SOH评价方法研究 | 为进一步提高锂离子蓄电池组健康状态评价准确性,为蓄电池组维护人员日常维护提供依据,保证其在飞机应急供电等应用中的安全性,针对锂离子蓄电池组健康状态评价问题,基于灰关联度加权综合评价思想,提出了基于灰关联度的蓄电池SOH评价方法,研究了灰关联建模方法及SOH等级综合评价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SOH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蓄电池健康状态,对锂离子蓄电池组SOH预测等级判断准确率达到98%,提高了SOH预测的可靠性与时效程度,实现了锂离子蓄电池组健康状态有效评估. | ['锂电池组', 'SOH', '灰关联度', '综合评价', '相关反馈']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67154 |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多重故障定位的研究 | 为适应含有分布式电源(DR)的配电网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种较简洁的基于矩阵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多重故障定位(可含有馈线末端故障)的方法.该算法首先对无关信息排除精简,然后根据网络描述矩阵形成故障判别矩阵,最后给出障定位的统一判据.还对故障信息畸变的情况给出了解决对策.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故障定位', '矩阵算法', '信息畸变', '分布式电源']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171869 | 基于UC3842的电源变换器设计 | 为适应多电飞机和全电飞机的发展趋势,直流稳压电源在现代飞机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某型飞机对直流电源的需要,利用电流型脉宽调制器UC3842设计了一种直流稳压电源变换器.介绍了电流型脉宽调制器UC3842的内部结构和基本原理,同时也介绍了基于UC3842的某飞机电源变换器的设计原理与应用. | ['电源变换器', '反激式开关电源', 'UC3842']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63503 | 基于典型故障集的暂态功角稳定近似判别方法 | 为适应特高压电网安全风险的新特征,需要研究考虑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风险评估评价方法。现有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判断方法计算量很大,无法满足特高压电网风险评估的计算要求。研究了影响系统故障后暂态功角稳定的因素,基于EEAC 法推导了这些因素对于系统临界稳定性的灵敏度,进而设计了在已知典型故障临界稳定信息条件下近似判断边界条件变化后近似场景下暂态功角稳定性的方法。最后设计了考虑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风险评估流程,为特高压电网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 ['特高压电网', 'EEAC法', '暂态功角稳定', '灵敏度', '风险评估']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229507 | 一种光IRIG-B/FT3码自适应技术及其在智能变电站测试仪器中的应用 | 为适应电力设备测试仪器的低成本、智能化、便携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光 IRIG-B/FT3码自适应技术。该技术利用高频时钟对光串口IRIG-B/FT3码流进行处理,并根据两种输入码在编码特征和码流速率上的差异,自动识别光IRIG-B码报文和IEC60044-8(FT3)采样值报文,扩展了智能变电站测试仪器的功能。基于该技术研制的手持式智能变电站测试仪器,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内变电站的系统联调和现场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而达到了减少测试仪器接口的数量、降低测试仪器功耗和成本的目的。 | ['智能变电站', '光IRIG-B码', '光FT3报文', '自适应技术', '测试仪器']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46922 | 配电网电压无功和谐波综合控制研究 | 为避免谐波问题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根据谐振阻抗型混合有源滤波器(RITHAF)的滤波能力,把RITHAF加入电压无功控制装置(VQC),提出了一种具有电压调节,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功能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分析了系统谐波放大产生的原因及抑制策略,建立了电压无功谐波的综合控制模型和基于改进人工鱼群优化控制算法.通过Matlab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装置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调整电压和无功功率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谐波放大,有效地保护了电力设备. | ['电压无功控制', '电能质量', '谐振阻抗型混合有源滤波器', '谐波抑制']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sl-334216 | 浅析发电机电磁型同期闭锁继电器闭锁合闸角的整定计算 | 为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列,在选用性能优良的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同时,还应采用在发电机主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中串接同期闭锁继电器常闭辅助触点的方法.简要分析发电机的同期并列条件,从减小发电机组同期并列时冲击电流对机组轴系损伤为切入点,结合电磁型同期闭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特性,对电磁型同期闭锁继电器的动作方程进行计算求解,得出电磁型同期闭锁继电器闭锁合闸角的定值整定范围为20°~40°. | ['发电机', '非同期', '冲击电流', '同期闭锁继电器', '滑差', '整定计算'] | 工学 | Engineering | 电气工程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