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stringlengths 1
127
| 朝代
stringclasses 1
value | 作者
stringlengths 2
8
| 内容
stringlengths 6
15.8k
|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六
|
唐
|
上官婉儿
|
暂游仁智所,萧然松桂情。寄言栖遁客,勿复访蓬瀛。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七
|
唐
|
上官婉儿
|
瀑溜晴疑雨,丛篁昼似昏。山中真可玩,暂请报王孙。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八
|
唐
|
上官婉儿
|
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豫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九
|
唐
|
上官婉儿
|
横铺豹皮褥,侧带鹿胎巾。借问何为者,山中有逸人。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
|
唐
|
上官婉儿
|
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一
|
唐
|
上官婉儿
|
参差碧岫耸莲花,潺湲绿水瑩金沙。何须远访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二
|
唐
|
上官婉儿
|
凭高瞰险足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馀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
唐
|
上官婉儿
|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
綵书怨
|
唐
|
上官婉儿
|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三
|
唐
|
上官婉儿
|
玉环腾远创,金埒荷殊荣。弗玩珠玑饰,仍留仁智情。凿山便作室,凭树即为楹。公输与班尔,从此遂韬声。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四
|
唐
|
上官婉儿
|
登山一长望,正遇九春初。结驷填街术,闾阎满邑居。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虚。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五
|
唐
|
上官婉儿
|
霁晓气清和,披襟赏薜萝。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跂石聊长啸,攀松乍短歌。除非物外者,谁就此经过。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六
|
唐
|
上官婉儿
|
暂尔游山第,淹留惜未归。霞窗明月满,涧户白云飞。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此真攀玩所,临睨赏光辉。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七
|
唐
|
上官婉儿
|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漱流清意府,隐几避嚣氛。石画妆苔色,风梭织水文。山室何为贵?唯馀兰桂熏。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八
|
唐
|
上官婉儿
|
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莫怪人题树,祗为赏幽栖。
|
驾幸三会寺应制
|
唐
|
上官婉儿
|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綵花应制
|
唐
|
上官婉儿
|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橤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九
|
唐
|
上官婉儿
|
逐仙赏,展幽情。踰昆阆,迈蓬瀛。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
|
唐
|
上官婉儿
|
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
唐
|
上官婉儿
|
檀栾竹影,飙䫻松声。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二
|
唐
|
上官婉儿
|
仰循茅宇,俯眄乔枝。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三
|
唐
|
上官婉儿
|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四
|
唐
|
上官婉儿
|
清波汹涌,碧树冥蒙。莫怪留步,因攀桂丛。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五
|
唐
|
上官婉儿
|
莫论圆峤,休说方壶。何如鲁馆,即是仙都。
|
句
|
唐
|
上官婉儿
|
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
西域寺
|
唐
|
义净
|
众美仍罗列,群英已古今。也知生死分,那得不伤心。
|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莱州弘祎论师更有三二诸德同契鹫岭标心觉树然而一公属母亲之年老遂怀恋于并州祎师遇玄瞻于江宁乃叙情于安养玄逵既到广府复阻先期唯与晋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尔分飞印度新知冥焉未会此时踯躅难以为怀戏拟四愁聊题两绝 其一
|
唐
|
义净
|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莱州弘祎论师更有三二诸德同契鹫岭标心觉树然而一公属母亲之年老遂怀恋于并州祎师遇玄瞻于江宁乃叙情于安养玄逵既到广府复阻先期唯与晋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尔分飞印度新知冥焉未会此时踯躅难以为怀戏拟四愁聊题两绝 其二
|
唐
|
义净
|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
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因巡礼希公住房伤其不幸聊题一绝
|
唐
|
义净
|
百苦忘劳独进影,四恩在念契流通。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
玄逵律师言离广府还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
|
唐
|
义净
|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
题取经诗
|
唐
|
义净
|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
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
|
唐
|
义净
|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髣髴影坚路,摧残广胁?。七宝仙台亡旧迹,四彩天花绝雨声。声华日以远,自恨生何晚。既伤火宅眩中门,还嗟宝渚迷长坂。步陟平郊望,心游七海上。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亡真匠。唯有能仁独圆悟,廓尘静浪开玄路。创逢肌命弃身城,更为求人崩意树。持囊毕契戒珠净,被甲要心忍衣固。三祇不倦陵二车,一足忘劳超九数。定潋江清沐久结,智剑霜凝斩新雾。无边大劫无不脩,六时悯生遵六度。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灭归常住。鹤林权唱演功周,圣徒往昔传馀响。龙宫秘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处仰。流教在兹辰,传芳代有人。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入万死,求一生。投针偶穴非同喻,束马悬车岂等程。不徇今身乐,无祈后代荣。誓舍危躯追胜义,咸希毕契传灯情。劳歌勿复陈,延眺且周巡。东睇女峦留二迹,西驰鹿苑去三轮。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岭穴犹存。五峰秀,百池分。粲粲鲜花明四曜,辉辉道树镜三春。扬锡指山阿,携步上祇陀。既睹如来叠衣石,复观天授迸馀峨。伫灵镇梵岳,凝思遍生河。金花逸掌仪前奉,芳盖陵虚殿后过。旋绕经行砌,目想如神契。回斯少福涧生津,共会龙华舍尘翳。
|
在西国怀王舍城
|
唐
|
义净
|
游,愁。赤县远,丹思抽。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年颓秋更秋。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
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
|
唐
|
于尹躬
|
至日行时令,登台约礼文。官称伯赵氏,色辨五方云。昼漏听初发,阳光望渐分。司天为岁备,持简出人群。惠爱周微物,生灵荷圣君。长当有嘉瑞,郁郁复纷纷。
|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
唐
|
于休烈
|
飞名紫府内,抗手白云乡。道与松乔匹,荣辞园绮行。夫君既鹤驾,幼子复霓裳。少别留宸藻,东南归路光。
|
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
|
唐
|
于兴宗
|
巴西西北楼,堪望亦堪愁。山乱江回远,川清树欲秋。晴明中雪岭,烟霭下渔舟。写寄朝天客,知余恨独游。
|
冬日野望寄李赞府
|
唐
|
于良史
|
地际朝阳满,天边宿雾收。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北阙驰心极,南图尚旅游。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
|
田家秋日送友
|
唐
|
于良史
|
苍茫日初宴,遥野云初收。残雨北山里,夕阳东渡头。舟依渔溓合,水入田家流。何意君迷驾,山林应有秋。
|
江上送友人
|
唐
|
于良史
|
看尔动行棹,未收离别筵。千帆忽见及,乱却故人船。纷泊雁群起,逶迤沙溆连。长亭十里外,应是少人烟。
|
闲居寄薛华
|
唐
|
于良史
|
隐几读黄老,闲居耳目清。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
|
春山夜月
|
唐
|
于良史
|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
|
唐
|
于良史
|
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
自吟
|
唐
|
于良史
|
出身三十年,发白衣犹碧。日暮倚朱门,从朱污袍赤。
|
郊庙歌辞 释奠武成王乐章 奠币登歌
|
唐
|
于邵
|
管磬升,膻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
释奠武成王乐章 迎俎酌献
|
唐
|
于邵
|
五齐絜,九牢硕。梡橛循,罍斝涤。进具物,扬鸿绩。和奏发,高灵寂。虔告终,繁祉锡。昭秩祀,永无易。
|
释奠武成王乐章 亚献终献
|
唐
|
于邵
|
贰觞以献,三变其终。顾此非馨,尚达斯衷。茅缩可致,神歆载融。始神翊周,拯溺除凶。时维降祐,永绝兴戎。
|
释奠武成王乐章 迎神
|
唐
|
于邵
|
卜畋不从,兆发非熊。乃倾荒政,爰佐一戎。盛烈载垂,命祀维崇。日练上戊,宿严閟宫。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
释奠武成王乐章 送神
|
唐
|
于邵
|
明祀方终,备乐斯阕。黝纁就瘗,豆笾告撤。肸蚃尚馀,光景云灭。返归虚极,神心则悦。
|
长信宫
|
唐
|
于武陵
|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有城。惟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
|
洛中有怀
|
唐
|
于邺
|
潺潺伊洛河,寂寞少恩波。銮驾久不幸,洛阳春草多。
|
送魏山韦处士
|
唐
|
于邺
|
阴阴亭际间,相顾惨离颜。一片云飞去,嵯峨空魏山。
|
与僧话旧
|
唐
|
于武陵
|
草堂前有山,一见一相宽。处世贵僧静,青松因岁寒。他山逢旧侣,尽日话长安。所以闲行迹,千回绕药栏。
|
书怀
|
唐
|
于邺
|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浮世祗如此,旧山长忆归。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
书情
|
唐
|
于邺
|
负郭有田在,年年长废耕。欲磨秋镜净,恐见白头生。未作一旬别,已过千里程。不知书与剑,十载两无成。
|
友人亭松
|
唐
|
于武陵
|
俛仰不能去,如逢旧友同。曾因春雪散,见在华山中。何处有明月,访君听远风。相将归未得,各占石岩东。
|
天南怀故人
|
唐
|
于邺
|
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
|
长安逢隐者
|
唐
|
于武陵
|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
寻山
|
唐
|
于武陵
|
到此绝车轮,萋萋草树春。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尘。水阔应无路,松深不见人。如知巢与许,千载迹犹新。
|
岁暮还家
|
唐
|
于邺
|
东西流不驻,白日与车轮。残雪半成水,微风应欲春。几经他国岁,已减故乡人。回首长安道,十年空苦辛。
|
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
唐
|
于武陵
|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
过洛阳城
|
唐
|
于武陵
|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
匣中琴
|
唐
|
于武陵
|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
还家
|
唐
|
于邺
|
为客忆归舍,归来还寂寥。壮时看欲过,白首固非遥。独酌几回醉,此愁终不销。犹残鸡与犬,驱去住山椒。
|
客中月
|
唐
|
于武陵
|
离家凡几宵,一望一寥寥。新魄又将满,故乡应渐遥。独临彭蠡水,远忆洛阳桥。更有乘舟客,悽然亦驻桡。
|
客中览镜
|
唐
|
于武陵
|
何当开此镜,即见发如丝。白日急于水,少年能几时。每逢芳草处,长返故园迟。所以多为客,蹉跎欲怨谁。
|
春过函谷关
|
唐
|
于邺
|
几度作游客,客行长苦辛。愁看函谷路,老尽布衣人。岁远关犹固,时移草亦春。何当名利息,遣此绝征轮。
|
秋夕闻雁
|
唐
|
于武陵
|
星汉欲沈尽,谁家砧未休。忽闻凉雁至,如报杜陵秋。千树又黄叶,几人新白头。洞庭今夜客,一半却登舟。
|
秋夜达萧关
|
唐
|
于武陵
|
扰扰浮梁路,人忙月自闲。去年为塞客,今夜宿萧关。辞国几经岁,望乡空见山。不知江叶下,又作布衣还。
|
涂中作
|
唐
|
于邺
|
西南千里程,处处有车声。若使地无利,始应人不营。天涯犹马到,石迹尚尘生。如此未曾息,蜀山终冀平。
|
宿江口
|
唐
|
于武陵
|
南渡人来绝,喧喧雁满沙。自生江上月,长有客思家。半夜下霜岸,北风吹荻花。自惊归梦断,不得到天涯。
|
斜谷道
|
唐
|
于武陵
|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远烟当驿敛,骤雨逐风多。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
游中梁山
|
唐
|
于武陵
|
僻地好泉石,何人曾陆沈。不知青嶂外,更有白云深。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殷勤猿与鸟,唯我独何心。
|
感情
|
唐
|
于武陵
|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
|
路傍草
|
唐
|
于邺
|
春至始青青,香车碾已平。不知山下处,来向路傍生。每岁有人在,何时无马行。应随尘与土,吹满洛阳城。
|
褒中即事
|
唐
|
于邺
|
风吹残雨歇,云去有烟霞。南浦足游女,绿蘋应发花。远钟当半夜,明月入千家。不作故乡梦,始知京洛赊。
|
题华山麻处士所居
|
唐
|
于邺
|
贵贱各扰扰,皆逢朝市间。到此马无迹,始知君独闲。冰破听敷水,雪晴看华山。西风寂寥地,唯我坐忘还。
|
赠王道士
|
唐
|
于武陵
|
日日市朝路,何时无苦辛。不随丹灶客,终作白头人。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
高楼
|
唐
|
于武陵
|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
咏汉高祖
|
唐
|
于季子
|
百战方夷项,三章且代秦。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
|
咏项羽
|
唐
|
于季子
|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
早春洛阳荅杜审言
|
唐
|
于季子
|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
咏云
|
唐
|
于季子
|
瑞云千里映,祥辉四望新。随风乱鸟翅,汎水结鱼鳞。布叶疑临夏,开花讵待春。愿得承嘉景,无令掩桂轮。
|
咏萤
|
唐
|
于季子
|
卉草诚幽贱,枯朽绝因依。忽逢借羽翼,不觉生光辉。直念恩华重,长嗟报效微。方思助日月,为许愿曾飞。
|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
唐
|
于季子
|
九旗云布临嵩室,万骑星陈集颍川。瑞液含滋登禹膳,飞流荐响入虞弦。山扉野径朝花积,帐殿帷宫夏叶连。微臣献寿迎千寿,愿奉尧年倚万年。
|
山上树
|
唐
|
于武陵
|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
友人南游不回因而有寄
|
唐
|
于武陵
|
相思春树绿,千里亦依依。鄠杜月频满,潇湘人未归。桂花风半落,烟草蝶双飞。一别无消息,水南车迹稀。
|
长信宫二首 其一
|
唐
|
于武陵
|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凉风摇翠裾。
|
长信宫二首 其二
|
唐
|
于武陵
|
一失辇前恩,绮罗生暗尘。惟应深夜月,独伴向隅人。长信翠蛾老,昭阳红粉新。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
|
东门路
|
唐
|
于武陵
|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
早春山行
|
唐
|
于武陵
|
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十载过如梦,素心应已违。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
|
江楼春望
|
唐
|
于武陵
|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
西归
|
唐
|
于武陵
|
不系与舟闲,悠悠吴楚间。羞将新白发,却到旧青山。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长安家尚在,秋至又西还。
|
访道者不遇
|
唐
|
于武陵
|
人间惟此路,长得绿苔衣。及户无行迹,游方应未归。平生无限事,到此尽知非。独倚松门久,阴云昏翠微。
|
别故人
|
唐
|
于武陵
|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
远水
|
唐
|
于武陵
|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因知人易老,为有水东流。欲附故乡信,不逢归客舟。萋萋两岸草,又度一年秋。
|
咏蝉
|
唐
|
于武陵
|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
夜与故人别
|
唐
|
于武陵
|
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过楚水千里,到秦山几重。语来天又晓,月落满城钟。
|
夜泊湘江
|
唐
|
于武陵
|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
孤云
|
唐
|
于武陵
|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
|
南游
|
唐
|
于武陵
|
穷秋几日雨,处处生苍苔。旧国寄书后,凉天方雁来。露繁山草湿,洲暖水花开。去尽同行客,一帆犹未回。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