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_name
stringclasses 45
values | question_type
stringclasses 2
values | kind
stringclasses 2
values | question
stringlengths 1
1.7k
| options
dict | answer
stringclasses 139
values | explanation
stringlengths 0
1.12k
| id
stringlengths 40
40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 )。 |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法",
"E": ""
} | C |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 806de0efc01af09dd194afd97bd6759ab7185f40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在思维的( ),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 | {
"A": "言语前思维阶段",
"B":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D": "形式逻辑思维阶段",
"E": ""
} | B | 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思维活动的支柱是实物和动作。通过直接感知实物,在实际动作过程中展开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实际操作动作结束了。相应的思维活动也就停止了。因此,答案为B。 | 81dcd68e8dc16c944d20d898352ef2c8477fb89d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行为成分",
"D": "能力成分",
"E": ""
} | B |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答案为B。 | 61c451dc1a15442bd3ada3c36622c82d1975a1ae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现等心理成分属于( )。 | {
"A": "心理动力",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状态",
"D": "心理特征",
"E": ""
} | A | 心理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 a052a59bfed56c425db4f877bb27b3c0d11c0944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 {
"A": "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 "积极性",
"C": "适应性和社会性",
"D": "内化性和意志性",
"E": ""
} | A |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答案为A。 | 0017b185d133169356732247992d97e6b93174cf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 | {
"A": "1岁左右",
"B": "2岁左右",
"C": "2~3岁",
"D": "3岁以后",
"E": ""
} | D | 从3岁到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个体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因此,答案为D。 | 0bbf47d5df3516c375e077c8319515b94a289625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 {
"A": "注意力",
"B": "动机",
"C": "情感",
"D": "意志",
"E": ""
} | A | 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像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动机、情感和意志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因此,答案为A。 | dcf49fd65320870178f0a5d613d65461678ae5ee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 | {
"A": "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B":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 "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E": ""
} | B | 心智技能是在头脑中借助于言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它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等特点。因此,答案为B。 | 4e339abc262126f303fe532b5d5bad196faaff03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 {
"A": "复述策略",
"B": "理解一控制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E": ""
} | C |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属于认知策略。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生成性学习的方法。因此,答案为C。 | 2b8f913e2e5c5c3b2028274f15c50f2bd3738bf5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在参观了服装博览会后,能够记住一件件新的服装样式和颜色,这属于( )。 | {
"A": "形象记忆",
"B": "情景记忆",
"C": "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
"E": ""
} | A |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记住衣服的样式和颜色就属于形象记忆。因此,答案为A。 | 28750279ef0dc7f8a68d9e00d6f29a93b7927a94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某学生在考试时正想作弊,突然与老师的目光相遇,一种不安之感制止了作弊,这种道德情操从形式上看主要是( )。 | {
"A": "伦理道德情操",
"B": "理情道德情操",
"C": "直觉道德情操",
"D": "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操",
"E": ""
} | C | 道德情感如果按其形式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直觉的道德感是由具体情境而引起的,以迅速产生为特点,对道德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比如,人们常由于莫明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菜辱感迅速制止和做出某种举动,而事后才意识到这种举动的是非直。 | 5b370477545209f4d18aae9aaa4066c4a57e69e4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 {
"A": "迁移",
"B": "动机",
"C": "策略",
"D": "技巧",
"E": ""
} | A |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因此,答案为A。 | 0d67188943af96f056da75845541ef018df843ca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 {
"A": "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 "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 "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 "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E": ""
} | B | 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学生自身的兴趣,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另外,远大的理想具有极强的动力作用,因此,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是最重要、最良性的学习动力。 | 39500aedca2eeb257f2833f0f868c7bc1a18ada5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是( )。 | {
"A": "精神需要",
"B": "物质需要",
"C": "学习和增长知识的需要",
"D": "友谊和爱情的需要",
"E": ""
} | C | 大学生需要发展的特点包括:①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是学习和增长知识;②大学生非常重视精神需要;③物质需要有不同的内容。 | 04ce3114034eef134e4fe9e1a10083e3f44d7d6e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 )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 {
"A": "直接发生途径",
"B": "直接转化途径",
"C": "间接发生途径",
"D": "间接转化途径",
"E": ""
} | A |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因此,答案为A。 | f3d9f83e16f3dbdbd01f74e8d715991669a062e3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 )。 | {
"A": "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
"B": "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
"C": "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
"D": "对犯错误学生因表观好而取消记过",
"E": ""
} | D | 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是通过给予愉快刺激而使个体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上升的过程,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刺激而使个体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上升的过程。惩罚是通过撤销愉快刺激或给予不愉快刺激而使个体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下降的过程。ABC三项属于惩罚。D项属于撤销不愉快刺激(取消记过),使个体目标行为(表现好)发生的概率上升的负强化。 | f5bf1dbf4689d2121e2c08a44c8eeabb2716c363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 {
"A": "教学监控的敏感性增强",
"B": "教学监控的迁移性增强",
"C": "教学监控由他控到自控",
"D": "教学监控达到自动化",
"E": ""
} | B | 教学监控能力的迁移性指教师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可以从一种具体的教学情境迁移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其他教学情境中去。随着教师教学监控迁移性的提高,他们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加。迁移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答案为B。 | 085fee88ce22a67c61b677ee63133131bea529e4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现象的选择和部署以及对实验程序的先后顺序应做出随机安排,使无关变量的效应受到控制,尽量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遵循了( )。 | {
"A": "随机化原则",
"B": "局部控制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可控制性原则",
"E": ""
} | A | 教育实验法运用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中应该遵守两项基本原则:①随机化原则。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对象的选择和部署以及对实验程序的先后顺序应做出随机安排,使无关变量的效应受到控制,尽量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局部控制的原则。在同一实验中的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技术设施、被试等,都应尽可能一致,力求实验条件具有同质性,以防止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减少实验误差。 | 3beb6c92bade751a7d711fe262d720cd24fa52d7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规律的研究属于( )。 | {
"A": "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B": "德育心理研究",
"C": "教学心理研究",
"D": "心理特征研究",
"E": ""
} | C | 教学心理研究主要阐述高等教学过程(即智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的规律,教材的直观与知识的感知,教材的概括与知识的理解,知识的识记与信息的编码,知识的保持与信息的存储等的讨论;②对学习策略、心智技能的实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应用,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途径等的讨论;③对问题解决的实质、理论模型,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条件,创造能力及其培养等的讨论。 | 9d2439ce01ee37cec54e164f7d2aa77a54ace611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 | {
"A":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 "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 "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E": ""
} | B |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其中,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因此,答案为B。 | 2bb297dff99f15359d11984d17b9de822323f61e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
"A": "荣格",
"B": "弗洛伊德",
"C": "詹姆斯",
"D": "冯特",
"E": ""
} | D | 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524989bb9e920da8a2313735c83c77da67f8b46b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 {
"A": "社会自我",
"B": "理想自我",
"C": "投射自我",
"D": "心理自我",
"E": ""
} | B | 从自我观念来看,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其中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即对想像中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因此,答案为B。 | 3b335eb94099b99b35ac125864c2a7fa49e4393f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这告诉我们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的要素是( )。 | {
"A": "具体",
"B": "客观",
"C": "标准",
"D": "条件",
"E": ""
} | C | 一个陈述得好的行为目标应符合三个条件:
<br>一是要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会说什么;
<br>二是要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
<br>三是要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
<br>其中,题干描述的就是作业的标准。 | 8a2b97ea4f5f21fce5259fd59457cb13491f48ca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 | {
"A": "经验论",
"B": "构造主义",
"C": "行为主义",
"D": "机能主义",
"E": ""
} | B |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元素,意向是观念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以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 444b37a2ffb786aca3368a596d786e41768df36d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能觉察别人觉察不到的事物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 | {
"A": "胆质汁",
"B": "抑郁质",
"C": "多血汁",
"D": "粘液质",
"E": ""
} | B | 气质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①多血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②胆汁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易于冲动、动作剧烈;③黏液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安静、稳重、动作缓慢、不易激动、情绪不容易外露;④抑郁质:这种气质的特点是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能觉察出别人觉察不到的细微事物。 | 0fc06062d2323ca0fac0c19725da29d81ad17804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在人际交往的( ),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 {
"A": "定向阶段",
"B": "情感探索阶段",
"C": "感情交流阶段",
"D": "稳定交往阶段",
"E": ""
} | C | 人际交往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其中,感情交流阶段的特点是:双方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确立,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人。因此,答案为C。 | f0af2d54b737c4a7988014d83dd17fa29770ff64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single | knowledge | 当进入一间屋时,有人关注盆景,有人注意看条幅,这是个体知觉的( )。 | {
"A": "选择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
"E": ""
} | A | 个体的关注点不同显示了知觉的选择性。 | e49065803e2d166d03df8e0b0904e042f282673b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为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大学课堂,教学方法可以采用( )。 | {
"A": "问题式教学",
"B": "案例式教学",
"C": "问答式教学",
"D": "沙龙式教学",
"E": ""
} | AD | 7493ee4b5d1235b7ea998cc5b7599aad486d2b46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富有教育含义的观点有( )。 | {
"A": "观察别人的活动能形成儿童新的认知结构",
"B": "儿童有准备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C": "课程内容的编制就是依据知识内容本身的系统化和条理化",
"D": "教学中强调活动法和自我发现法",
"E": ""
} | BD | 8447f8d0e2ba65fb2ab312538d1f68c4e23928d7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意义学习的特点是( )。 | {
"A": "揭示知识的意义,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
"B": "学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C":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D": "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E": ""
} | ABC | 52e29ab74fa8d16009548656289345bc120dcebb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 )。 | {
"A": "观摩与分析",
"B": "掌握学习理论",
"C": "教学决策训练",
"D": "把握学生心理",
"E": ""
} | AC | 2740e838fb764b4aa063b9c1c6a7f024a77b1165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 | {
"A": "外表",
"B": "社会身份",
"C": "自信",
"D": "自我观念",
"E": ""
} | BD | 4209d03d9f5f052c8cbce91922cab3a5c482074a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 )。 | {
"A": "全体与个别兼顾的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主体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E": ""
} | ABCD | 073f536ba9e692d9ebae11be0d226353dd8eb5f4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 ) | {
"A": "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表征",
"C": "知识的存储",
"D": "知识的提取",
"E": ""
} | ACD | c696c3bd994acb5636e2549c27a66f015cc75294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 | {
"A": "自我意识发展不足",
"B": "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
"C": "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D": "性心理和性道德冲突",
"E": ""
} | ABCD | 8acadfa9423c8e9d288f3376d228d93c5777cf2c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大学生亲和行为的特点是( )。 | {
"A": "亲和行为受到外貌、距离、熟悉性和相似性等的影响",
"B": "人际交往需要骤增",
"C":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
"D": "亲和行为都会顺利进行",
"E": ""
} | ABC | a7c52461596cd1b6d117284453fb1b350533293b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 | {
"A": "心理满足与激励",
"B": "物质奖励与激励",
"C": "精神嘉奖与激励",
"D": "行为强化与激励",
"E": ""
} | AD | aa0a28cf4f205b6c7aeb74eccb718e27ac66b6c6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 {
"A": "行为的激活",
"B": "行为的定向",
"C": "行为的维持",
"D": "行为的强化",
"E": ""
} | ABCD | a18eb6ad295583cde29570ed12befa8876980d77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团体辅导的功能主要有( )。 | {
"A": "教育功能",
"B": "发展功能",
"C": "预防功能",
"D": "矫正功能",
"E": ""
} | ABCD | dc8126cbe4dc3c1e6aa587e69da2a3afb87d4266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韦纳把归因维度归纳成哪几个方面( ) | {
"A": "内在控制-外在控制维度",
"B": "稳定-可变维度",
"C": "长期-短期维度",
"D": "可控-不可控维度",
"E": ""
} | ABD | a05f2be20dd175b6de816fc1a2a88cde6f365543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教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塑造自身的良好性格( )。 | {
"A":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B": "自觉地模仿榜样",
"C": "增强自我认识",
"D": "投身社会实践",
"E": ""
} | ABCD | 3296f96ec1b3b6344b0ff99f1a62e86512eab7c9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哪两个过程的循环而不断发展的( ) | {
"A": "调整过程",
"B": "同化过程",
"C": "反馈过程",
"D": "顺应过程",
"E": ""
} | BD | e5c41894f13db8e7b7bde04e46117b93379ce812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激发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 {
"A":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B":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C": "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D": "情感与制度相结合",
"E": ""
} | AB | edae44e49fa7d90d7d53ca567cf29d11240cf586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 | {
"A": "认知结构迁移",
"B": "产生式迁移",
"C": "认知能力迁移",
"D": "认知策略迁移",
"E": ""
} | ABD | b5e3619e43b190f44e02cf4f1e037f088bcbed90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者的是( )。 | {
"A": "詹姆士",
"B": "华生",
"C": "苛勒",
"D": "斯金纳",
"E": "冯特"
} | BD |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 9433b0eed0473cde362a1d1dc1b0b43cb81d6312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 | {
"A": "动机",
"B": "需要",
"C": "兴趣",
"D": "世界观",
"E": ""
} | ABCD |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 fe1089f70c5ec6502c05b25f72d1fc5c2dbb192b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 )和( )两种形式。 | {
"A": "观察法",
"B": "口头调查(谈话法)",
"C": "个案法",
"D": "书面调查(问卷法)",
"E": ""
} | BD |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口头调查(谈话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两种形式。 | 427ef618c1e15861c64d8d23eb9b5234b1325b7d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下列属于短时记忆特点的是( )。确认答案 | {
"A": "保持时间短",
"B": "容量有限",
"C": "意识清晰",
"D": "操作性强",
"E": "易受干扰"
} | ABCDE | d6446175fecb7b71045d5d726646bbb2628ac16c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观察法可分为( )。确认答案 | {
"A": "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B": "长期性观察与短期性观察",
"C": "系统性观察与非系统性观察",
"D": "情景性观察与控制性观察",
"E": "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
} | ACE | 从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划分,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依据观察的组织程度,观察法也可以分为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依据观察的系统性,观察法又可以分为系统性观察与非系统性观察。 | d35dd235e8507cb420cbb27f04bd343603501713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 )四种类型。确认答案 | {
"A": "兴奋型",
"B": "活泼型",
"C": "外向型",
"D": "安静型",
"E": "抑制型"
} | ABDE | 134cb501a3908dbebfa5b73c270e4b0d579d3e18 |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 )。确认答案 | {
"A": "获得",
"B": "消退",
"C": "泛化",
"D": "分化",
"E": "惩罚"
} | ABCD |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 | 3ca4b53d57cf73846d194bfed42a953b8760af9c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维纳发现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确认答案 | {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E": "身心状况"
} | ABCDE | 维纳发现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 a4c69433f2a5a0595ccdff811ad03faa00fcf54d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道德情感的形式主要包括( )。确认答案 | {
"A": "直觉的道德情感",
"B": "社会的道德情感",
"C": "想象的道德情感",
"D": "伦理的道德情感",
"E": "形式的道德情感"
} | ACD | 道德情感的形式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 f129f8dec7b57b223626083804b9f5439b53484d |
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学 | multi | knowledge | 下列属于观察学习的过程的是( )。确认答案 | {
"A": "注意",
"B": "保持",
"C": "模仿",
"D": "动机",
"E": "动作再现"
} | ABDE | 观察学习的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 422038183254d25c9888b4a9b61236fbd3f2f2ba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